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37.50KB ,
资源ID:5381674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53816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黑木耳段木密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doc)为本站会员(eukav)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黑木耳段木密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doc

1、1段木密植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1 栽培季节每年惊蛰节前备好料,清明节前完成接种菌丝,竖年阳历 68 月结束捡耳,整过生产周期一年半。2 耳场准备2.1 耳场条件:一是要通风良好、光照充足、地势开阔;二是土壤保湿效果好的缓坡地或平地;三是耳场附近水源充足(无污染)、电力有保障、交通便利。2.2 耳场清理:清除枯枝、落叶、杂草、挖好排水沟,撒生石灰或 15%漂白粉进行杀菌消毒。3 备料3.1 树种选择:最好选用 78 年生的粗皮子、红口子青杠树作栽培原料,其他树种栽培木耳产量低。3.2 耳树砍伐期:砍树的最佳时期为当年冬至节后至竖年的惊蛰节前,也就是树叶枯黄到新芽萌发之前。3.3 剔枝截杆:砍树

2、后 1015 天进行剔枝截杆,锯成 1.01.2米长的段木节。3.4 段木晾晒:应选择在通风、向阳的地方起架晾晒,当段木端口呈现黄白色,并有放射状裂纹出现时,即可开始打孔接种。4 打孔接种4.1 打孔:采用机械打孔,两孔纵向距 68cm、横向距 46cm,孔深 1.51.8cm、孔径 1.6cm,两 纵行之间错位开孔。4.2 接种:接种前要对菌种瓶口和接种工具进行消毒处理,并2去掉瓶口表皮菌种,菌种用量以填满压实接种孔为宜,并用事先准备好的方块木盖封住接种孔。4.3 品种选择:选择适合我县气候特点、抗流耳性强的单片型新科系列品种为主。4.4 菌种识别:菌丝洁白粗壮无杂色、打开瓶塞有清香味、手捏

3、菌袋有弹性感、菌丝刚长满瓶的为优质菌种;菌丝吐黄水、菌皮黄白色且有耳基出现的为老化过期菌种;菌丝萎缩、有其他异味和杂色的为劣质菌种,老化和劣质菌种不要使用。5 发菌5.1 发菌方式:接种后的耳木,视其当时的气温状况,在避风、向阳、不积水的场地内采取柴积式或“#”字形堆码发菌,堆高 1m为宜。气温低时在菌棒堆上要覆盖塑料薄膜进行保温保湿发菌,气温偏高时晴天中午要去掉薄膜通风降温,防止烧菌。每隔一周将耳木上下、内外调换一次,促使菌丝萌发生长均匀一致。5.2 水分管理:接种后的耳木 10 天内不要浇生水,10 天以后每 7 天浇一次水,浇水原则:雨天不浇水,阴天少浇水,晴天多浇水。5.3 发菌时间:

4、一般为 2030 天,当接种孔表层菌丝发白时表明菌丝已定植成活,可以进行散堆排场养菌。6 养菌6.1 排场方式:一般采取匍匐式排场养菌,即在地面上横向平行相距 80 厘米放两根枕木,将耳木两端放在枕木上,且整齐单层排放。36.2 水分管理:排场初期每隔 5 天7 天喷水一次、后期 2 天3 天喷水一次,随着气温升高,水分蒸发快,菌丝生长旺盛,喷水次数要增加。同时喷水要注意天气变化,坚持雨天不喷、阴天少喷、晴天多喷。久旱无雨情况下,每隔 15 天翻一次棒,将耳棒朝地一面转动向上,使耳木上下吸水均匀一致。一场中雨后必须翻一次棒,被免高温高湿耳棒发生绿霉病。6.3 养菌时间:排场养菌一般需 4060

5、 天,当耳木上有 50%的耳基形成时便可立架出耳。7 搭架立棒7.1 耳架搭建:采用东西走向搭建耳架,首先在地面上栽好木桩,使用硬杂木做桩,长 1.2 米,小头直径 68 厘米,栽入地下深度 30 厘米,地上部分预留 90 厘米,桩间距 34 米;然后在木桩上距地面 80 厘米处用铁丝绑上木杆或竹杆作架杆。7.2 立架方式:在架杆两侧采取“人字型” 方式立耳棒,耳棒与地面成 70 度的倾斜角,架杆上两棒间距 3 厘米。7.3 架设喷水袋:在耳架上方 50 厘米处架设喷水袋,每两架耳棒架设一根喷水袋。8 出耳管理出耳期以水分管理为主,采用自动喷水调控温湿度,晴天早喷(每次喷水 3 小时左右),喷

6、三天停两天,阴天和雨天不要喷。采收一批木耳后要停止喷水养菌 710 天,再进入下批木耳生长期的水分管理。冬季气温低、空气干燥,木耳不生长,可将耳棒平放在地面上保湿养菌,待下年春季气温回升时恢复立4棒,再进行喷水出耳管理。 9 采收与加工9.1 采收:当耳片舒展变软,颜色由深变浅,肉质变薄,边缘内卷,表明已成熟,木耳有 7 层干时应及时采收。采收时要将整朵木耳拔下,不能将耳基留在棒上,防止产生流耳。9.2 加工:采下的木耳及时晒干和清除杂质,并进行分级处理和储藏。10 病虫害防治10.1 病害防治:在排场养菌期间,若遇高温高湿天气接种孔周边最易感染霉菌(绿霉、青霉、连孢霉等病害),若发生绿霉、青霉病,可及时翻棒晾晒或喷施多菌灵防治;若发生连孢霉病害,要立及将感病耳棒挑出集中在其他场地处理,可采用煤油或柴油擦拭感病部位,严重时可集中消毁。10.2 虫害防治:木耳的虫害主要有螨虫、线虫、伪步行虫,危害菌丝体和耳片,可喷施敌百虫液防治。但在木耳生长期不要喷施药剂,以免影响产品质量。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