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614.50KB ,
资源ID:5348022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534802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园林赏析---拙政园.doc)为本站会员(HR专家)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园林赏析---拙政园.doc

1、中国园林拙政园赏析为期两周的华中调研终于结束啦。两周内,我们踏及杭州、苏州和南京,参观了很多现代建筑以及拙政园、留园。我个人认为,现代建筑固然是满足我们教学需求的项目,但相对比较虚的园林也是这次调研活动的重点,因为他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共鸣和寻觅到自己的园林理解,从而将其融入我们的设计中。所以这次调研心得将重点讲述拙政园来讲述中国园林的内涵。拙政园平面图拙政园,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全国特殊旅游参观点,一九九七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文化

2、遗产。园位于苏州市东北街一百七十八号,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今园辖地面积约八十三点五亩,开放面积约七十三亩,其中园林中部、西部及晚清张之万住宅(今苏州园林博物馆旧馆)为晚清建筑园林遗产,约三十八亩。摘自百度百科拙政园是江南的一座精美的私家园林,具有江南水乡的独特风韵。它位于苏州城东北,始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 ,是第一位主人王献臣的宅园,后来数易其主。园子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三园共占地 4.1 公顷,在私家园林中属于大型园林。如今中、西两部分仍保持旧貌,东部已改建为新园林,留存至今的拙政园虽与明正德时期的原貌不完全相同,但仍为私家园林中重要的实例。中国园林以人工山、水、绿化及建筑本身

3、为主进行限定,与北方大型皇家园林不同(以自然山、水、绿化为主限定) 。多用灰空间,采用对景与借景的手法,画中有画,结合波光粼粼的水面及水中倒影,形成层次复杂,富于变化的趣味空间,给人丰富的空间感受。拙政园中各种空间构成手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呼应,相互配合,共同塑造园林中丰富多彩的空间的。叶圣陶老先生曾写过一篇苏州园林来阐述他对中国园林的理解,其中,作者似乎总在把苏州园林和图画联系在一起来介绍。首先,老先生先写了自己所游的十多处苏州园林的总印象,认为这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一词,足以证明了苏州园林的建筑价值和艺术价值。接着直接指出,苏州园林在各个园林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

4、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 。可见,叶老的这篇文章就是抓住苏州园林设计的图画美来具体介绍的。这些我们都可以在拙政园中意义捕捉到。图画美这一点,相信同样去过拙政园和留园的任何人都会觉得是对的吧。中国园林中,常用借景手法。用窗,廊,门洞将远景引入,画中有画,层次复杂,多重空间叠加,将各处景观的作用发挥至极致,展现给诱人生动、灵动的如画风景,给人丰富的空间感受和舒适的游览体验。这一点,我们也在随后参观的苏州博物馆看到,王澍在他的设计中大量运用了借景手法。另外,用串联的动线组织,将交通空间与景观结合,用廊,柱,桥,亭,使交通路线在有限的空间中尽可能延长,交叉

5、。在作为功能性的交通空间时又是别致的景物,没有严格的区分,游人可以自行定下游玩路线,也可以随意行走。游人在行走同时感受丰富的风景变化,回环曲折,意味丰富,让游人有连续的空间体验,回环往复,曲径通幽,余味无尽。为了更好的理解中国园林的内涵,先总体介绍图画美的四个表现: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从苏州园林的不讲究对称来具体说明,在联系到美术画的不对称表现出的自然之趣。很显然,作者向要说的是苏州园林的不讲究对称同样也是为了表现自然之趣。 再到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也很有讲究:可以说不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

6、者重峦叠嶂,或者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宽畅的就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上假如成河道,往往安排决不雷同的桥梁。池沼的边沿很少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不由得让人联想起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里的描述“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和“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 ,两者可谓是神似。由此可见苏州园林的设计者们所追求的这样的一种自然之趣。更何况,还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些都是为了取得称为一副画的效果。不仅如此,还在池沼里养金鱼或各色鲤鱼,还种上荷花或睡莲,游人们在观赏“鱼戏莲叶间”的图画的时候,自然也很容易联想到诗经里的民歌:“鱼戏莲

7、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自然也就感染了柳宗元所感受到的“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单纯的快乐。人的审美感受也就不仅停留在优美的图画,更有朗朗上口的诗文的魅力了,自然也就更能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了。 在提到苏州园林的栽种、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树木的俯仰生姿,相间自然让四季都不寂寞,几个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本身就是一副绝好的图画,假如在开满花,简直就是珠光宝气的美人了,朴素的园林也有了富贵之气。 至于花墙、廊子,镂空的图案,大镜子,更是使得整个园林的景致富有层次,错落有致。至此,从布局、配合、映衬、层次来看,苏州园林都已经很完美。但是即使如此,设计者们

8、更是连细小的细节也不放过。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比如阶砌旁的草、墙上的爬山虎,白墙前的竹子芭蕉;门、窗的图案设计雕琢;色彩的基调,极少彩绘,为的是突出草木,给人安静闲适的感觉以及花开时节更能映衬出花的明艳。 下面我们更加具体的说明一下拙政园中各景的作用1. 廊:小飞虹是苏州园林中极为少见的廊桥。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故以为名。古人以虹喻桥,用意绝妙。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是拙政园的经典景观。2.阁:松风水阁:松、竹、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作“岁寒三友” 。松树经寒不凋,四季常青,古人将之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者。松之苍劲古拙的姿态常被画入图中

9、,是中国园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松风水阁又名“听松风处” ,是看松听涛之处。留听阁:为单层阁,体型轻巧,四周开窗,阁前置平台,是赏秋荷听雨的绝佳处。阁内最值得一看的是清代银杏木立体雕刻松、竹、梅、鹊飞罩,刀法娴熟,技艺高超,构思巧妙将“岁寒三友”和“喜鹊登梅”两种图案糅合在一起,是园林飞罩中不可多得的精品。3.亭:天泉亭:是一座重檐八角亭,出檐高挑,外部形成回廊,庄重质朴,围柱间有坐槛。亭子之所以取“天泉”这个名字,是因为亭内有口各井,相传为元代大宏寺遗物。此井终年不涸,水质甘甜,因而被称作“天泉” 。涵青寺:涵青寺居于一隅,空间范围比较逼仄。整座亭子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给本来平直、单调的墙体

10、增添了飞舞的动势。园中运用了许多营造意境的手法,如:1. 对景“雪香云薇亭” 、 “待霜亭”与远香堂互为对景。2. 框景芙蓉榭:拙政园东部一方形歇山顶临水风景建筑,位于主厅兰雪堂之北,大荷花池尽东头。荷池约略为矩形,东西长,南北窄,故西向的小榭前有很深远的水景,水中植荷,荷又名芙蓉,小榭之名由此而来。芙蓉榭已成为东部很有特色的风景,尤其是夏天夜晚,皓月当空,明月、清风、月影、荷香齐至,确实能给观赏者带来美不胜收之感。小榭室内装修也极为精美。小榭临水的西面装点有雕刻的圆光罩,东面为落地罩门,南北两面为古朴之窗格,颇有苏州园林小筑的古雅书卷之气。榭是我国古代一种很美的建筑形式,凭借周围风景而构成,

11、形式灵活多变。芙蓉榭屋顶为卷棚歇山顶,四角飞翘,一半建在岸上,一半伸向水面,凌空架于水面上,伫立水边,秀美倩巧。芙蓉有木芙蓉和水芙蓉。木芙蓉是一种变色花,早晨淡红色,中午紫红色,傍晚粉红色。水芙蓉是指荷花或莲花。框景手法:圆光罩、长方形落地罩:封闭与开阔对比。就像加了镜框的中国山水画。3.分景分景可构成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景中有情的构景处理方式,造成了景物中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虚实实的丰富变化。有障景和隔景两种。小飞虹是苏州园林中唯一的廊桥。古人以虹喻桥,用意绝妙。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和经典景观。起隔景作用。4.借景梧竹幽居俗称“月到风来亭” ,建筑风

12、格独特,构思巧妙别致的梧竹幽居是一座亭,为中部池东的观赏主景。亭的绝妙之处还在于四周白墙开了四个圆形洞门,洞环洞,洞套洞,在不同的角度可看到重叠交错的分圈、套圈、连圈的奇特景观。四个圆洞门既通透、采光、雅致,有形成了苏州园林一年四季,南面春景(桃树、柳树) ,西面夏景(荷花) ,北面秋景(梧桐树、竹子) ,东面冬景(梅花、白墙) 。梧竹幽居匾额为文徽明体。 “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对联为清末名书法家赵之谦撰书,上联连用 2 个借字,点出了人类与风月、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亲密之情;下联则用一动一静,一虚一实。5.夹景远景在水平方向视界很宽,但其中又并非都很动人,因此,为了突出理想景色,常将

13、左右两侧以树丛、树干、土山或建筑等加以屏障,于是形成左右遮挡的狭长空间,这种手法叫做夹景,夹景是运用轴线,透视线突出对景的手法之一,可增加园景的深远感。夹景是一种带有控制性的构景方式,它不但能表现特定的情趣和感染力(如肃穆、深远、向前、探求等) ,以强化设计构思意境、突出端景地位,而且能够诱导、组织、汇聚视线,使景观空间定向延伸,直到端景的高潮。6.漏景秫香馆:位于拙政园东部,原为秫香楼,位于天泉亭北土山松岗之西,为拙政园东部最大的厅堂。秫者,稷、稻的统称,此处原来为归田园居之北界,墙外为北园,乃园主的家田,故于此建楼,以观赏农桑田园之景。秫香之名,亦由此得。当年复建此堂时,馆内所有落地长窗裙

14、板及夹堂板上均刻有【西厢记】人物故事图案,1966 年,为保护起见,将图案翻入室内,以无雕刻的反面窗板向外,一直沿用至今。今日的秫香馆四周景色开朗,南边隔水为山岛,是游人品茗休憩的好去处。园林建筑,以亭的变化为多。拙政园与承德避暑山庄、留园、北京颐和园齐名,该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特殊游览参观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迄今为止同时具备这四项桂冠的全国仅拙政园一家。 拙政园的不同历史阶段,园林布局有着一定区别,特别是早期拙政园与今日现状并不完全一样。正是这种差异,逐步形成了拙政园独具个性的特点,拙政园的总体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 (1)因地制宜,以水见长。 (2)疏朗典雅,天然野趣。 (3)庭院错落,曲折变化。 (4)园林景观,花木为胜。Ps: 以上资料均来自网络,本人只是将其进行整理。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