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 ,大小:27.50KB ,
资源ID:5312666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531266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肥乡历史.doc)为本站会员(HR专家)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肥乡历史.doc

1、 肥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古称肥邑,是战国时赵国受辅相国肥义的封地,三国魏文帝建县至今已有 1700 多年的历史。境内拥有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墓景区和窦默墓。肥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古称肥邑,是战国时赵国受辅相国肥义的封地,三国魏文帝建县至今已有 1700 多年的历史。境内拥有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墓景区和窦默墓。平原君赵胜,战国时赵国人,赵惠文王之弟, “战国四君子”之一,公元前 251 年葬于肥乡,墓区在今县城东南 4 公里元固乡西屯庄村西北,1982 年 7月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 年肥乡县人民政府重修碑楼,建立了保护标志并划定了保护区。现墓区占地8.5 亩

2、,每年接待游客约 1 万人。窦默(公元 1195-1280)字汉卿,肥乡县人, 元朝太医,曾任元皇太子真金之师,公元 1280 年故于元京,是年 11 月归葬于肥乡县城西村。原墓区占地 32 亩,建有祠堂。1982 年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现仅存墓碑一通。 井堂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东部肥乡县城北一公里处,南邻 309 国道,东邻县城至青兰高速公路连接线(井堂街),迄今已有 1800 多年的历史,寺内圣井为河北省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春秋战国时代,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周游列国路过此地,远看此处瑞气冲天,近前更觉神志清爽,遂对颜回与子路两位学生说:“此处地下颇有灵气,如挖一口水井,可

3、对周边庶民大有益处。 ”于是,孔子亲自选定位置,设计水井图形犹如水瓶状,下端内壁直径一丈零二寸,向上逐渐收拢,至瓶口处内壁直径为六尺一寸。当时孔子白天指挥弟子和民众一起挖井,夜晚在附近村庄为百姓讲学演礼,至今在井堂寺附近的梁庄、常耳寨和龙堂堡等村庄还有孔子的讲学遗址和孔圣人演礼的传说。农历六月六日,水井挖成出水,附近四邻八乡的村民一大早便赶来此处,载歌载舞,欢呼庆祝,品偿井水,但觉此井水清澈甘甜,沁人肺腑。附近村民常饮此水者,更发现井水有祛病强身、益寿延年之功效,故两千多年来,井堂寺周围村庄长寿者甚多,皆因常饮此井水故。人们为纪念孔子,将此水井取名圣井,后来又因一只三足蟾在井中居住,故又称为蟾

4、井。古代天灾人祸频繁,旱涝连连,战乱纷纷,有趣的是,遇干旱年份,方圆百里水井干涸,唯独此圣井之水取之不尽,永不干涸。又因井水能治病疗疾,益寿延年,山东、山西、河南及当地来取圣水者络绎不绝。每年的农历六月六日,就成了固定的纪念日。公元 138 年(汉明帝永和 3 年) ,印度高僧达摩祖师云游至此,感觉圣井处灵气十足,气场极强,便在圣井一旁打坐参禅,感天地之真气,悟宇宙之 灵性。断定此处乃修行参禅之宝地,遂决意在此处建造寺院一座,度化十方众生在此参禅悟道。达摩祖师曾数次往返于长安(今西安) 、洛阳和肥乡之间,化缘募捐,周边民众也踊跃捐助,不到二年时间,一座巍峨壮观的殿宇建成。 因蟾井远近闻名,故命

5、名井堂寺,我国古代有“南有白马寺,北有井堂寺”之说。 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统一黄河流域,敕旨对井堂寺大加修茸。时全国各地广建佛寺,佛教空前兴盛,诗人杜牧诗句有“南朝四百八十寺”指的就是当时盛况。唐代佛经大量传入我国,更加促进了佛教的传播,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曾敕旨维修井堂寺。女皇武则天更是崇尚佛教,执政期间敕命建造了井堂寺的藏经楼(今后殿),藏佛经一千余卷。宋太祖赵匡胤敕令雕版刻印佛教经典 大藏经 ,并藏于井堂寺藏经楼。此时的井堂寺已金碧辉煌,规度严整,有庙地 120 余亩,僧众 500 余人,在每年的圣井纪念日(农历六月六日 )举办规模浩大的传经法会,并一直沿袭至今。明朝时期因漳河泛滥,

6、洪水曾一度将井堂寺淹没。清朝康熙、乾隆皇帝均曾下旨维修井堂寺,但在以后的二百年间,逐渐失去了原来的规模与庄严。 日本侵华前,井堂寺尚有大雄宝殿、藏经楼、水陆殿、韦佗殿、达摩殿、伽兰殿和山门殿,僧房 8 间, 占地约 13 余亩。据梁庄村 89 岁的老人吴连仁讲,他们小时候在寺内玩耍时, 曾爬到过大雄宝殿的楼顶,发现上面的东北角藏有历代敕修井堂寺的牌匾 13 块,其中最大的一块是大唐贞观年间太宗皇帝敕修井堂寺的记载。 日军占领肥乡县城后,我八路军三八六旅和冀南抗日游击队经常以井堂寺为掩护,对城内的日伪军进行打击和瓦解,1945 年 11 月肥乡解放后,井堂寺被拆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宗教政策给井堂寺的重建工作带来了生机。肥乡县委、县政府对井堂寺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十分重视,将肥乡县城南北最长的一条街(青兰高速公路连接线)命名为井堂街,并在井堂寺周围规划以佛文化为主的旅游景区。2006 年省政府将井堂寺圣井列入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的关怀和广大佛教信众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井堂寺近年来得以长足发展。藏经楼和水陆殿于 1994 年和 1997 年分别建成。大雄宝殿 2002 年奠基,2007 年农历 5 月 11 日落成典礼。随后将陆续建造和翻修水陆殿、韦佗殿、山门殿、伽兰殿、达摩殿、蟾井八角亭和僧房,并同时进行景区道路和停车场等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