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 十三五” 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发展规划I目 录一、发展形势与需求 .1二、总体要求 .5(一)指导思想 5(二)基本原则 5(三)发展目标 6三、关键领域 .7(一)重大战略实施 7(二)应急测绘保障 7(三)新型基础测绘与重大测绘工程建设 8(四) “互联网+ ”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 8(五)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9四、重点任务 .9(一) “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地理信息深度应用技术 9(二)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地理信息深度应用技术 10(三)天空地协同的灾害快速监测技术 10(四)灾情快速评估与灾害可靠预警技术 11(五)新型基础测绘关键技术 11(六)地理国情动态监测关键技术 11(
2、七)航空航天遥感测绘技术 12(八)地理信息社会化服务技术 12(九)时空大数据挖掘与可视化分析技术 13五、成果及转化应用 .13六、组织实施 .14七、保障措施 .14(一)加强组织领导 14(二)强化人才建设 14(三)优化创新平台 15(四)加大资金投入 15(五)深化合作交流 151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导我省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开展科技创新,支撑四川省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62030 年) 四川省“十三五”基础测绘发展规划四川省“十三五”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 四川省“十三五”防灾减灾规划和四川省“十三五”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 (以下简称:“一纲四规” )等实施,根
3、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 四川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 ,制定四川省“十三五”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 。一、发展形势与需求“十二五”期间,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我省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实现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保障的跨越式发展。一是科技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修订管理制度、办法、细则达 10 余项,编制科技项目格式范本,发布年度科技指南,管理更具规范性和行业导向性。二是科技经费投入持续增加。 “十二五”期间,共开展重大科技项目 80 余项,形成了国家、省、局、单位多渠道经费投入机制。三是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凝聚形成以博士、硕士为核心的
4、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现有享受政府津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36 人,人才队伍规模及能力实现重大提升。四是关键技术研发取得重要突破。全面建成导航与空间定位、航空航天遥感影像快速获取及处理、地理信息动态2更新三大技术支撑体系。研发的无人机集群灾情地理信息获取系统和省级应急测绘指挥平台成果,支撑了天地一体、机动灵活、互联互通的应急测绘保障体系的建立。五是科技研发成果显著。 “十二五”期间,牵头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共16 项,包括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 3项。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 30 余项,大幅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技术保
5、障水平。六是科技创新平台布局更加合理。建成“421”创新平台体系,包括 4 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 、2 个联盟和 1 个国内首家省级地理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以院士领衔的专家支持团队,助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和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七是科技成果转化成效突出。地理信息一体化数据处理系统(OneDataPro) 、测绘地理信息成果信息化质检平台、多尺度空间数据集成与应急制图系统等科技成果被应用于国家和省级重大测绘工程项目建设,在全国 20 余个省市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得到广泛应用。“十二五”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工作有力支撑了省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等省级重大测绘工程项目实
6、施,有效支撑了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发展、加快发展和领先发展,突破了导航与空间定位、航空航天遥感影像快速获取与处理、地理信息动态更新三大关键技术,建成了由“一网(省卫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 ) 、一图(多尺度、多时态、多种类地形图)和一库(全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组成的地理信3息综合服务体系,成效显著。“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工作面临新机遇与新挑战。一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实施为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发展带来新机遇。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明确了创新发展理念,作出了以创新发展
7、新经济、以改革培育新动能的重要部署。中共四川省委立足“欠发达、不平衡”的基本省情,提出“加快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的目标,把创新驱动作为实现我省“两个跨越”的核心和关键。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提出更加迫切需求。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动空间性规划“多规合一”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精准扶贫、智慧城市建设等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测绘地理信息作为战略性基础信息资源,这些战略专项的顺利实施对测绘地理信息技术革新和科技创新提出了新需求。三是“一纲四规”的实施对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发展提出新要求。
8、 “一纲四规”全面落实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我省测绘地理信息的要求,确定了我省测绘地理信息发展目标,明确了“十三五”测绘地理信息的主4要任务,新型基础测绘、地理国情监测、航空航天遥感测绘、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应急测绘与地理信息产业发展都迫切需要科技提供有力支撑,切实解决制约传统基础测绘向新型基础测绘转型中遇到的科技问题,突破地理国情监测以及航空航天遥感测绘的技术难关,解决全球测绘和应急测绘的前沿问题,破解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障碍,全面推动事业改革创新发展。四是现代高新技术为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发展带来新动力。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一些重大颠覆性创新技术正在创
9、造新产业、新业态,大数据、人工智能 2.0、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带动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重大技术变革,为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发展提供了新动力。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面向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形势,实施以科技引领和支撑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的策略,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工作方式转变、提高服务保障能力的必然途径。 “十三五”期间,我省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将围绕重大战略实施、应急测绘保障、新型基础测绘与重大测绘工程建设、“互联网+ ”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5 大关键领域,开展测绘地理信息科技攻关
10、,完善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体系,提升服务保障能力。5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八次、九次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不断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型升级发展的时代要求,围绕实施“三大发展战略” 、推动“两个跨越”的总体发展思路,深入推进“一纲四规”实施,发挥科技创新在测绘地理信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基础、关键和引领作用, 以支撑打造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体系和应急测绘保障体系为主线,全面提升全省测绘地理信息创新能力,努
11、力创造更多更好的测绘地理信息创新产品和服务,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提供测绘地理信息科技支撑。(二)基本原则。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高创新重要性认识,树立我要创新意识,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以科技支撑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大发展的生动局面。需求牵引、规划带动。围绕“三大业务” ,紧扣我省实际,落实“一纲四规”要求,破解关键难题和技术障碍,带动我省测绘地理信息科技跨越式发展。项目对接、重点突出。对接国家、省级重大工程和重6点项目,强化测绘地理信息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中的保障作用,突出重点工作,形成重大成果。联合攻关、重在转化。依托“一院四中心”科技创新平台,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事
12、业单位进行技术攻关,显著提升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能力和水平,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人才为先、制度保障。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快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打造科技创新团队,进一步深化开放合作,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员科技创新积极性。(三)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以“一纲四规”为引领,以支撑“三大业务”为抓手,以创新为动力,以需求为牵引,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纽带,着力健全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科技创新平台,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难题,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军民测绘资源融合发展,显著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13、。开展“5996”科技创新行动(5 大科技研发关键领域、9 项重点科技任务、不少于 9 项重大科技成果、不少于 6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到 2020 年,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科技创新引领事业、产业发展的核心作用更加突出,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广泛深入,科技人才结构更加合理,科技攻关能力水平显著提升,全省测绘地理信息科技7创新能力和水平达到国内先进、西部一流、部分达到国内领先。三、关键领域主动对接融入国家“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军民融合战略和四川“三大发展战略”实施,围绕测绘地理信息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重点在重大战略实施、应急测绘保障、新型基础测绘与重大测绘工程建设、 “互
14、联网+” 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5 大关键领域,加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移转化,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技术体系。(一)重大战略实施。围绕绿色发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 “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智慧城市建设、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天府新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和工程实施,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突破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GNSS 连续运行基准站组网服务、地理空间大数据中心与云服务平台、时空大数据深度关联分析与应用服务等共性难题,开发特色鲜明的新型数据信息知识服务及系统平台,为国家和省级重大战略实施提供可靠的测绘地理信息智能服
15、务。(二)应急测绘保障。面向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和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应急保障中心和应急测绘8与防灾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引擎作用,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省应急办、省民政厅、优势企业的战略合作,积极争取承担国家与省级科技攻关任务。加强应急测绘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完善标准规范,加快应急测绘与高新技术的综合集成,以及地理空间大数据与防灾减灾救灾大数据的深度融合研究,大幅提升应急测绘保障实时化、自动化、智能化与网络化水平,提高军地联合应急测绘地理信息保障能力,形成全覆盖、全要素、全手段的应急测绘科技支撑能力,继续保持我省在应急测绘保障体系方面的整体领先优势。(三
16、)新型基础测绘与重大测绘工程建设。面向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四川省 11 万无图区测图等国家和省级重大测绘地理信息工程,开展现代测绘基准维持与服务、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信息一体化、水下地形测绘、机载/星载 SAR 测图、移动智能泛在测绘等新型基础测绘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推动高精度航空摄影装备和新一代通用无人机遥感系统的自主研发与升级改造,发展基于泛在数据的地理信息快速更新,构建有效的新型基础测绘技术体系、地理国情动态监测技术体系,实现我省高精度地理信息的全覆盖,显著提升数据质量与现势性。(四)“互联网+”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借助
17、大数据、人工智能 2.0、信息安全、泛在网络等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和突破,实现时空大9数据获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服务智能化、应用社会化,解决多源地理空间数据实时接入和资源共享瓶颈,开展跨行业、跨部门协同创新,推动地理信息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打造我省时空大数据云平台和运维管理体系,催生新的产业形态,推动时空信息安全和时空大数据广泛应用。(五)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四川省地理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孵化作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转移转化作用以及西部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的聚集辐射作用,重点推进导航与位置服务、 “互联网+ ”地理信息服务、移动泛在测绘、全息三维、空间智能等领域的软硬件研发
18、、产品转化,构建完善的地理信息产业创新链,扶持和培育若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领军企业,真正做大做强我省地理信息产业。四、重点任务围绕四大城市群发展、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省级空间性规划、防灾减灾、军民融合、大数据等省级重大工程、重点专项工作部署,开展测绘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应用、服务等环节的核心技术攻关,以科技支撑提升地理信息自动化、智能化服务能力,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一)“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地理信息深度应用技术。开展长江经济带资源及生态环境监测关键技术研究,重点10突破城市空间格局分析、生态安全屏障监测分析、绿色发展空间格局监测分析、岸线资源监测分
19、析等关键技术;开展跨区域空间规划研究,实现跨区域测绘基准统一、跨区域 GNSS 连续运行基准站网数据整合与跨网位置服务等,支撑“一带一路”基准站网建设与长江经济带位置服务“一张网”建设。(二)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地理信息深度应用技术。研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中基础评价、专项评价、超载类型划分等关键技术;研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中的指标体系构建、预警等级划分、超载原因解析、超载区域政策预研等关键技术;开展面向四川四大城市群主体功能相适应的城市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技术研究;研究基于特征库的自然资源信息自动提取、中低空无人机非现场审计、移动核查、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量核算等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关键技
20、术;研究面向城市生态建设与修复、耕地保护、天然林保护、草原保护、湿地保护、生态脆弱地区生态修复等领域的地理信息服务技术与标准体系。(三)天空地协同的灾害快速监测技术。开展高精度的倾斜、大幅面、SAR、LiDAR、多光谱、高光谱等系列航空传感器装备的综合集成应用研究,突破基于无线传感网协同感知的环境和灾害监测多源空天地传感器网建设关键技术;开展基于北斗/GPRS/3G的航空多平台一体化空管监控、飞行监控、组网和综合管理等关键技术研究,逐步建立航空遥感局域网络飞控和监管技术体系;开展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11测技术研究,提高自然灾害早期识别能力;研究天空地一体化灾情数据快速获取、动态接入、实时处理关
21、键技术;开展基于北斗短报文、移动互联网、物联网、通讯卫星等多平台、多节点、高速率的应急通讯技术研究;面向地质灾害等典型灾害与应急事件进行应用示范。(四)灾情快速评估与灾害可靠预警技术。开展灾害现场多源数据的自动汇聚、快速处理和高效服务等关键技术研究;研究灾区众包数据在线聚合分析与灾情动态研判技术,研究基于灾害大数据的灾情评估、风险分析与应急管理关键技术,突破基于备灾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灾情侦查、灾情解译、时空关联分析等关键技术;开展面向多灾种的灾情动态感知、灾情综合研判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建立及时准确的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形成基于网络互联与传感器物联的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五)新型基础测绘关键技术。研
22、究全省覆盖的 GNSS 基准站网智能维护、大地基准和高程基准的维持与更新、毫米级控制点在线解算、GNSS 动态高精度形变监测等关键技术;研究内陆水下地形高精度测绘及成果质量检验成套技术;研究多尺度图库一体化的数据库增量更新、基于要素的地理信息联动更新关键技术;研究基于航天遥感和众包数据的全球基础地理信息获取与更新关键技术;开展四川省 11 万无图区机载/ 星载 SAR 测图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研究12miniSAR 大比例尺测图与质量优化、基于 InSAR 的大区域沉降监测关键技术,开展基于倾斜摄影测量的城市单体化对象建模与地上地下一体化集成管理、测绘成果智能化质量控制与检验等关键技术。(六)地
23、理国情动态监测关键技术。开展泛在数据融合处理、典型要素自动提取、要素变化自动发现、智能更新及成果质量检验等基础性地理国情动态监测的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地理国情动态监测数据质量与统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地理国情要素提取系统;研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围绕资源环境及生态管理、国家级新区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等领域,开展全省专题性地理国情监测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基于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的可视化展示、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成果共享发布等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研究。(七)航空航天遥感测绘技术。面向全球测图、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和智慧城市建设,开展多源遥感数据快速获取与融合处理研究,重点突破高分卫星遥感
24、、低空遥感、激光、雷达、倾斜影像等数据获取与智能化处理关键技术;开展多源遥感影像智能化信息提取研究,重点突破基于遥感影像的高精度地理信息产品快速生产与更新、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理论的多源遥感影像协同解译、典型矢量要素边界自动化识别与快速提取等关键技术;开展倾斜摄影13测量等新型遥感手段在全球测图、审计、土地督察、违建监测、农业、防汛抗旱等领域的应用研究;积极探索航空航天遥感定制服务与定期推送服务模式,推动航空航天遥感影像统筹服务。(八)地理信息社会化服务技术。开展成都市地理信息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开展泛在精确导航与位置服务研究,重点突破大型异构参考站网高精度数据处理与定位服务、室内高精度地图
25、与室外车道级高精度地图快速获取与更新、室内外高精度无缝定位及智能导航、室内外米级协同定位等关键技术;研究在线动态地图制图与渲染、符号化与真实感协同的自适应可视化、专题信息与地理底图集成等关键技术;面向智慧养老等产业开展组合导航、穿戴式设备集成与显示等增强现实地理信息技术与系统平台构建方法研究;研究地理信息成果数据脱密技术。(九)时空大数据挖掘与可视化分析技术。开展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与建筑信息模型集成融合、城市多源异构数据三维建模、地上地下室内室外时空数据一体化建库等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地下空间室内空间移动测量、时空大数据管理、全空间多模态时空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等关键技术;突破多源时空数据的云端化管
26、理、分布式处理、在线可视化表达、深度分析挖掘与智能化知识发现、高并发时空信息服务、应需响应等技术,探索大数据诊断性分析、预测性分析和关联14服务等关键技术;开展时空大数据在智慧城市、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空间规划、精准扶贫、国防动员、军民融合等领域的应用示范研究。五、成果及转化应用围绕重大战略实施、应急测绘保障、新型基础测绘与重大测绘工程建设、 “互联网+”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5 大关键领域,结合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与国土资源、防灾减灾等其他行业和市(州)相关部门的对接与融合,通过 9 项重点科技任务的开展实施,最终形成不少于 9 项重大科技成果,支撑我省重大战
27、略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科技创新投入、科技成果评价、科技创新奖励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对科技成果进行后续测试试验、优化完善、应用推广,直至产品化和产业化。重点推进北斗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航空航天遥感综合应用服务、基于要素的地理信息联动更新、地下综合管网、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服务、应急测绘保障与时空大数据等不少于 6 项重大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六、组织实施规划由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负责组织实施。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部署和“一纲四规”明确的重点任务,分年度确定研发任务,并编制、发布年度科技研发指南,确保规15划有效实施。七、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相关单位要切实把测绘
28、地理信息科技创新摆在事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来谋划和推动,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积极推动规划的实施和落实。(二)强化人才建设。继续实施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制度,通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及科研项目的锻炼,培养造就一支强大的测绘地理信息科技人才队伍。加大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引进力度,优先引进掌握国际国内测绘地理信息领先技术的高端人才。(三)优化创新平台。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理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联盟等创新平台建设,促进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重视科技成果转化。重大科技研发项目优先支持或定向委托创新平台牵头的创新团队承担。(四)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财政预算资金支持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鼓励各单位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探索建立科技创新多元投入机制。相关单位预算中科技创新经费投入比例,原则上不低于本单位测绘生产服务总值的 2.5%。建立健全科技研发项目经费使用、16监管和绩效评估机制,确保资金使用效率。(五)深化合作交流。建立科研机构、高校、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交流机制,通过联合申报、实施重大科技研发项目,提升科技合作水平和集群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科技研发项目承担单位定期举办学术交流会、报告会、研讨会以及各类技术论坛,把握前沿技术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