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十三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1.实验原理实验采用使油酸在水面上形成一层单分子油膜的方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当把一滴用酒精稀释过的油酸滴在水面上时,油酸就在水面上散开,其中的酒精溶于水,并很快挥发,在水面上形成如图 1 甲所示形状的一层纯油酸薄膜.如果算出一定体积的油酸在水面上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即可算出油酸分子的大小.用 V 表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所含纯油酸的体积,用 S 表示单分子油膜的面积,用 d 表示分子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则 d .VS图 12.实验器材盛水浅盘、注射器(或滴管)、容量瓶、坐标纸、玻璃板、 痱子粉(或细石膏粉)、油酸酒精溶液、量筒、彩笔.3.实验步骤(1)用稀酒精溶
2、液及清水清洗浅盘,充分洗去油污、粉尘,以免给实验带来误差.(2)配制油酸酒精溶液,取纯油酸 1 mL,注入 500 mL 的容量瓶中,然后向容量瓶内注入酒精,直到液面达到 500 mL 刻度线为止,摇动容量瓶,使油酸充分溶解在酒精中,这样就得到了 500 mL 含 1 mL 纯油酸的油酸酒精溶液.(3)用注射器(或滴管 )将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并记下量筒内增加一定体积Vn时的滴数 n.(4)根据 V0 算出每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V0.Vnn(5)向浅盘里倒入约 2 cm 深的水,并将痱子粉或细石膏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6)用注射器(或滴管 )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7
3、)待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并将油酸膜的形状用彩笔画在玻璃板上.(8)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积 S(求面积时以坐标纸上边长为 1 cm 的正方形为单位计算轮廓内正方形的个数,不足半个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9)根据油酸酒精溶液的配制比例,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 V,并代入公式d 算出油酸薄膜的厚度 d.VS(10)重复以上实验步骤,多测几次油酸薄膜的厚度,并求平均值,即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1.数据处理根据上面记录的数据,完成以下表格内容.实验次数量筒内增加 1 mL溶液时的滴数轮廓内的小格子数轮廓面积 S1234实验次数一
4、滴纯油酸的体积 V分子的大小(m)平均值12342.注意事项(1)注射器针头高出水面的高度应在 1 cm 之内,当针头靠水面很近(油酸未滴下之前) 时,会发现针头下方的粉层已被排开,这是针头中酒精挥发所致,不影响实验效果.(2)待测油酸薄膜扩散后又会收缩,要在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再画轮廓.扩散后又收缩有两个原因:水面受油酸液滴冲击凹陷后又恢复;酒精挥发后液面收缩.(3)当重做实验时,将水从浅盘的一侧边缘倒出,在这侧边缘会残留油酸,可用少量酒精清洗,并用脱脂棉擦去再用清水冲洗,这样做可保持浅盘的清洁.(4)本实验只要求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结果的数量级符合要求即可.命题点一 教材原型实验例 1 在
5、“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1)(多选 )该实验中的理想化假设是( )A.将油膜看成单分子层油膜B.不考虑各油酸分子间的间隙C.不考虑各油酸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D.将油酸分子看成球形(2)实验中使用到油酸酒精溶液,其中酒精溶液的作用是( )A.可使油酸和痱子粉之间形成清晰的边界轮廓B.对油酸溶液起到稀释作用C.有助于测量一滴油酸的体积D.有助于油酸的颜色更透明便于识别(3)某老师为本实验配制油酸酒精溶液,实验室配备的器材有:面积为 0.22 m2 的蒸发皿、滴管、量筒(50 滴溶液滴入量筒体积约为 1 毫升) 、纯油酸和无水酒精若干 .已知分子直径数量级为 1010 m,则该老师配制的油
6、酸酒精溶液浓度(油酸与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比 )至多为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ABD (2)B (3)1.1解析 (1)计算分子直径是根据体积与面积之比,所以需将油膜看成单分子层油膜,不考虑各油酸分子间的间隙,将油酸分子看成球形,故选 A、B、D.(2)实验中使用到油酸酒精溶液,其中酒精溶液的作用是对油酸起到稀释作用,酒精稀释油酸是为了进一步减小油酸的面密度,使油酸分子尽可能少的在竖直方向上重叠,更能保证其形成单层分子油膜,也就是为了减小系统误差.(3)根据题意可知,形成的油膜的面积不能超过蒸发皿的面积,当油膜面积等于蒸发皿的面积时,油酸酒精溶液浓度最大.一滴油酸的体积 V0dS1
7、0 10 m0.22 m22.210 11 m3,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V cm3210 8 m3,则此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1501.1 .V0V例 2 在“用单分子油膜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1)(多选 )某同学计算出的结果明显偏大,可能是由于( )A.油酸未完全散开B.油酸中含有大量酒精C.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D.求每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时, 1 mL 溶液的滴数多记了 10 滴(2)在做实验时,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 1 000 mL 溶液中有纯油酸 1 mL,用注射器测得1 mL 上述溶液有 200 滴,把一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表面撒有痱子粉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
8、测得油膜的近似轮廓如图 2 所示.图中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 1 cm,根据上述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 nm.图 2答案 (1)AC (2)0.4解析 (1)分子直径 d ,计算出的结果明显偏大,若油酸未完全散开,面积偏小,直径偏VS大,A 正确;若油酸中含有大量酒精,会使油膜面积偏大,直径偏小,B 错误;若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会使油膜面积偏小,直径偏大,C 正确;求每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时,1 mL 溶液的滴数多记了 10 滴,会使液滴体积变小,直径偏小, D错误.(2)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 ,一滴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 mL,形成油11 000 1200 11
9、000膜约占 125 个小格,即 S12510 4 m2,则油酸分子的直径 d 410 10 m0.4 nm.VS变式 1 在“用单分子油膜估测分子大小”实验中,(1)取一定量的无水酒精和油酸,制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在量筒中滴入一滴该溶液,测出它的体积;在蒸发皿内盛一定量的水,再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其散开稳定;在蒸发皿上覆盖透明玻璃,描出油膜形状,用透明方格纸测量油膜的面积.改正其中的错误:_.(2)若油酸酒精溶液体积浓度为 0.10%,一滴溶液的体积为 4.8103 mL,其形成的油膜面积为 80 cm2,则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 m.答案 (1)见解析 (2)6.0 1010解
10、析 (1)由于一滴溶液的体积太小,直接测量时相对误差太大,应用微小量累积法减小测量误差,故可在量筒内滴入 N 滴该溶液,测出它的体积.液面上不撒痱子粉或细石膏粉时,滴入的油酸酒精溶液在酒精挥发后剩余的油膜不能形成一块完整的油膜,故应先在液面上撒痱子粉或细石膏粉.(2)由油膜的体积等于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内纯油酸的体积可得d m6.010 10 m.VS 4.810 310 60.10%8010 4变式 2 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将油酸溶于酒精,其浓度为每 104 mL 溶液中有 6 mL 油酸.用注射器测得 1 mL 上述溶液有 75 滴,把 1 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表面撒有痱子粉
11、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在玻璃板上描出油酸膜的轮廓,再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和大小如图 3 所示,坐标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 1 cm,试求:图 3(1)油酸膜的面积是_;(2)每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_;(3)按以上实验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 (1)131 cm 2 (2)8 106 mL (3)6.110 10 m解析 (1)根据题图,数得格子数( 多于半个的算一个,不足半个的舍去)为 131 个,那么油膜面积是 S1311 cm 2131 cm 2.(2)根据已知条件可知,1 mL 溶液中有 75 滴,1 滴
12、溶液的体积是 mL.又已知每 104 mL 溶175液中有纯油酸 6 mL,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纯油酸的体积是V mL810 6 mL.6175104(3)油酸分子的直径为d cm6.110 10 m.VS 810 6131命题点二 实验拓展创新例 3 测量分子大小的方法有很多,如油膜法、显微法.(1)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用移液管量取 0.25 mL 油酸,倒入标注 250 mL的容量瓶中,再加入酒精后得到 250 mL 的溶液.然后用滴管吸取这种溶液,向小量筒中滴入 50 滴溶液,溶液的液面达到量筒中 1 mL 的刻度,再用滴管取配好的油酸溶液,向撒有痱子粉的盛水浅盘中滴下
13、1 滴溶液,在液面上形成油酸薄膜,待油膜稳定后,放在带有正方形坐标格的玻璃板下观察油膜,如图 4 甲所示.坐标格中每个小正方形方格的大小为 2 cm2 cm.由图可以估算出油膜的面积是_ cm2,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 m(保留一位有效数字).图 4(2)如图乙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下的一个“量子围栏”的照片 .这个量子围栏是由 48 个铁原子在铜的表面排列成直径为 1.43108 m 的圆周而组成的.由此可以估算出铁原子的直径约为_ 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 (1)256 810 10 (2)9.410 10解析 (1)数油膜的正方形格数,大于半格的算一格,小于半格的舍去,得到油膜的面积S642 cm2 cm256 cm2.溶液浓度为 ,每滴溶液体积为 mL,1 滴溶液中所含油11 000 150酸体积为 V210 5 cm3.油膜厚度即油酸分子的直径是 d 810 10 m.VS(2)直径为 1.43108 m 的圆周周长为 Dd4.4910 8 m,可以估算出铁原子的直径约为d m9.4 1010 m.4.4910 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