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37KB ,
资源ID:5231646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523164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氧疗的护理.doc)为本站会员(cjc2202537)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氧疗的护理.doc

1、 氧疗的护理 一、氧疗的目的:长期氧疗可以纠正慢性缺氧患者低氧而不会明显加重2 潴留,减缓肺功能恶化、降低肺动脉压延缓肺心病进程,疗程 46 周就可使红细胞压积减少、血液粘稠度降低、心肺氧供增加,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存率二、氧疗的适应症:长期氧疗的适应症:为慢性呼衰稳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治疗后255%),肺动脉高压、肺心病临床表现之一者 其次是患者夜间低氧血症。三、氧疗流量分级: 1.低浓度氧疗法【12 L/分】适用于缺氧伴 CO2 潴留的病人。此时呼吸中枢主要是依赖缺氧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若吸入高浓度氧,使血氧迅速上升,解除了低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便会抑制患者呼吸,造

2、成通气状况进一步恶化,CO2 上升,严重时限入 CO2 麻醉状态。2. 中浓度氧疗法 【3-4 L/分】适用于失血 贫血 心功能不全 休克等对吸入氧浓度没有严格限制的病人。3.高度氧疗法【56 L/分】适用于弥散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分流、严重心脏疾病、 CO 中毒等有严重缺氧但没有 CO2 潴留的病人4.高压氧疗法 高压氧疗法是在较大气压的环境下吸入氧,以达到各种临床治疗目的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5.家庭氧疗法 目的是防止和纠正组织缺氧,改善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减少住院时间,缓解呼吸困难,降低肺动脉压,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减轻家庭负担,方便病人及家属。6

3、.氦-氧混合气法 对于肿瘤、异物、水肿、支气管缩窄等所至的呼吸道梗阻病人的通气很有帮助。 四、氧疗的护理:1.氧疗的健康宣教 1.1 给氧应该属于一种药物治疗,但人们低估了氧气治疗低氧血症的能力,如果给氧不当可致死亡。我们护士要懂得供氧的方法和病员吸氧的目的,还要教会病员如何接受正确、安全、舒适的氧疗,懂得用氧的基本常识、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可能遇到的问题加以说明、理解动脉血气分析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的意义。加强氧疗的科普教育自始至终贯穿整个氧疗护理全过程。 1.2 安全指导 要强化患者的安全用氧意识。氧气本身不会燃烧,但它是助燃气体,使用时注意防热、放火、防油、防震,严禁在病区内吸烟。使用氧气筒时

4、随时查看氧气的压力,小于 5Mpa 时应换瓶,以免充气时发生危险。 1.3 给氧的目的 针对呼吸困难的病人,提供合适的氧疗非常重要。某些缺氧的病人如果接受了高浓度的氧可能会死亡,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不能吸入高浓度的氧,因为患者对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敏感性降低,血液中的低氧状态较二氧化碳更能刺激呼吸中枢,如果此时吸入高浓度的氧可抑制呼吸中枢,导致二氧化碳潴留,甚至死亡。 1.4 严格执行氧疗浓度和时间 长时间高浓度的会引起氧中毒,呼吸抑制等副作用。有研究表明,控制氧浓度在 24%-28%范围内,即使疗程超过 10 年也不会发生氧中毒。2 3对于需要长期氧疗的病员每天接受氧疗的时间越长,疗效越

5、高,目前认为每天吸氧至少 15 小时,可使动脉血氧分压大于 8.0kPa 才能获得氧疗效果4护士在夜间巡视病房时,常发现病员擅自将氧流量调高现象,以为这样能改善缺氧症状。有些病员缺氧症状稍有改善后就拒绝氧疗,这重错误的行为要及时制止,使病员理解,所以这方面的宣教尤其重要。 2.给氧导管的选择 2.1 一次性单腔吸氧导管(鼻塞式) 这种给氧导管比以往鼻导管给氧法对鼻黏膜的刺激性明显减少,但它不容易固定,用胶布固定影响美观又造成皮肤不适。2.2 一次性单腔吸氧导管(鼻勾式)缺点是:单腔吸氧导管可使氧气气流集中冲击一侧鼻孔,加上软塑料卡住鼻孔,长期可使鼻黏膜充血、肿胀、降低氧疗。2.3 一次性双腔吸

6、氧导管(耳套式) 它有两个通气孔,将两个鼻塞塞入鼻孔,可使氧气气流分散吸入,鼻导管可用戴眼镜的方式套在耳朵上。活塞可根据病员的脸型长短,调节长度,增加稳固度和舒适度。 2.4 一次性面罩吸氧导管(松紧带式)面罩给氧对患者气道黏膜无刺激、固定好、氧流量大、氧浓度可达较高水平,缺点是清醒患者有憋气感、妨碍交流、咳嗽咳痰不方便。 由上可以看出一次性双腔吸氧导管是长期氧疗患者的首选。 3.注意氧气的加温、湿化 3.1 加热湿化的氧可湿化气道内分泌物顺利排出,防止小气道阻塞及闭塞性支气管炎的发生或加重,改善临床症状。湿化的黏膜有利于炎症的消退,气道通畅度得以明显改善。 3.2 对于要长期氧疗的患者来说吸

7、入的氧气以温度 37C,湿度 80%左右为宜,在湿化瓶中盛 50-70C 温水达瓶容积的 1/3-1/2,每日更换, 4 评估长期氧疗的有效性 4.1 病员情况 在氧疗过程中要观察精神和神志的变化、紫绀和皮肤的变化、呼吸和心率的变化、血压和周围循环的变化、眼球结膜水肿情况、注意是否有喘憋和进行性呼吸困难。根据病情监测血气分析、动脉血氧饱和度,可采用耳测氧计测定2、经皮测定氧和2 分压、监测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等。4 .2 氧气装置情况 检查氧气导管有无扭曲、阻塞、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氧气流量浮标是否到位准确。每日更换湿化瓶及湿化液,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五.氧疗的注意事项1吸入气的湿化 通过一细管向

8、气管内滴入无菌生理盐水,滴数为 15 滴/min,避免滴入过快。2吸入气的温度适宜 吸入寒冷的氧可刺激喉头黏膜,使黏膜表面血管收缩,严重者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若吸入的氧过热,则直接对呼吸道造成损伤。3.防止 CO2 蓄积 氧疗的同时要保持呼吸道的通畅,保证病人有足够的通气量,避免 CO2 的潴留。4.选择合适的吸氧浓度 在缓解组织缺氧的同时,尽量吸入低浓度的 O2,尤其是伴有蓄积或需要长期氧疗的病人,防止发生呼吸抑制和氧中毒。5.加强病因治疗 氧疗的同时应及早找出缺氧的病因,及时予以去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六.氧疗毒副作用:1 CO2 潴留伴有 PaCO2 增高的呼吸衰竭患者在氧疗后,

9、常出现 PaCO2 进一步升高。对于通气不足为主的呼吸衰竭患者,当 FiO2 增加到 25-30%时,部分患者的 PaCO2 可升高 20-40mmHg。发生 CO2 潴留主要与氧疗后缺氧对呼吸中枢的兴奋作用减低、每分钟通气量减少及通气/血流比例进一步失调等因素有关。此时应尽量减少FiO2(即采用低流量吸氧,限制氧流量为 1-2L/min),同时加强病情观察和血气监测,当 PaCO2 迅速升高时应及时采用机械通气治疗。2.吸收性肺不张对呼吸道不完全阻塞的患者,在吸入较高浓度氧后,局部肺泡内的氧被吸收后,易出现肺泡萎陷发生肺不张。预防措施主要包括:FiO2 尽量小于 60%、如行机械通气应加用

10、PEEP、鼓励患者排痰以保持局部气道通畅。 3.氧中毒氧中毒是指在常压下较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60%)或在高压下(1 个大气压)呼吸 100%的纯氧所引起的毒性反应。主要表现是呼吸急促、胸骨下疼痛、眩晕、咳嗽、呼吸困难等。 氧中毒是氧疗最主要的毒副作用, 普遍认为常压下吸氧浓度在 60以下是安全的,不会引起氧中毒。临床观察表明常压下吸入纯氧 6小时就可能出现呼吸道粘膜的损伤,吸纯氧超过 24 小时即可发生氧中毒的典型改变。临床中进行无创氧疗时,FiO2 很难超过 60-80%,同时有研究表明危重病患者的肺可能比正常肺能更好耐受氧的损伤作用,因此在常规氧疗时(如经鼻或面罩氧疗时)不必担心会发生氧中毒。但在机械通气时,由于此时 FiO2 能得到有效保证,因此应尽量将 FiO2 控制在 60-80%以下,以防止 60-80%氧中毒发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