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竹林深处人家教案【教学目标】理清文章思路,欣赏竹林的美丽风光。学习本文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品味文中描绘竹景的形象生动的语句。领略竹农丰收的喜悦,体会作者对江南竹乡的特殊情感。【重点】理清文章思路,品味生动的语言。【难点】学习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教学方法】朗读法 点拨法 小组讨论法【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堂导入提起江南,我们立刻想到的是亭台轩榭,鱼米水乡。其实,江南的美景可谓种类繁多,就比如竹林,没有欣赏过竹林美景的人啊,是很难感受到竹林的博大与深沉的。你们有谁来自竹乡?又有谁去过竹乡?哦,今天我们就来弥补这种缺憾,随香港画家、散文家黄蒙田先生一起到竹林深
2、处人家去做客。反复朗读 整体感知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并闯过字词难关。山麓 密密匝匝 隧道 竹坞 束手无策 山岚 山涧 名副其实 竹箬略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景思路。描绘竹林(1、2、3) 感受竹乡生活(4、5、6、7) 抒发向往之情(8)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练习以作者本人的口吻来讲述那一段文字。精读课文前三段由三个同学来分工朗读前三段,其他同学听读时注意思考下列问题:你能分别从每一段里找出来表明作者观察竹海时角度的词语来吗?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作者都是给我们呈现出了竹海的哪些特点呢?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作者写景的语言有什么特色?运用了哪些写景技巧?(先由同学们在小组间进行交流、讨论,
3、最后再由教师做归纳总结。 )要点提示:第 1 段:远远望去;第 2 段:深入到竹海里去;第 3 段:站在“竹坞”最高处。竹海的总特征是:宽广无边,茂密深沉。移步 第 1 段:远远望去-竹林如海(宽广深沉、无边无际)换 第 2 段:深入到竹海里-海底隧道( 深不可测)景 第 3 段:站在“竹坞”最高处- 举目四顾(茂密旺盛)由近到远 由整体到局部 由外到内的顺序。语言特色:清新、生动。技巧:恰当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及衬托的表现手法,还有化静为动。重点品味自由朗读描写竹子的段落,边读边在书上画出从色彩、声音、气味上来描写竹子的句子,边读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拓展延伸我们的家乡与作者笔下的竹乡
4、有什么不同?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为什么?(学生发言,教师要鼓励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赞赏他们个性化的发言,注意引导他们去热爱家乡。 )六、布置作业复习所学字词,朗读课文,体会作品写景语句的特色 。收集有关“竹文化”的材料,自主交流讨论。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一节课我们领略了江南竹乡那无边无际、深不可测、密不透风的竹林风采,这一节课我们将随黄蒙田先生一起去寻找竹林深处的人家,共同去感受竹乡人那和谐、宁静的生活气息!二、研读第 4-8 段1、文章是怎样由竹海景象过渡到竹林人家的?(提示:中间的过渡是由第 4 段承担的,因为竹海的宁静引发了“我”的疑问,然后“我”才忽有发现,进而向竹林进发,听见家禽鸣叫
5、,看见孩子归来,踏街道,到竹乡作客!)2、竹乡人的生活有什么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提示:用竹彻底-竹房、竹凳、竹椅等等;有情调-生活在全是竹的环境里,吃笋干,喝碧螺春茶;祥和欢乐-拾竹箬女孩子们的笑声便是证明。 )你认为字里行间蕴含有作者怎样的情感?(写竹海-蕴含热爱竹的感情;写竹乡-赞美竹乡人的淳朴勤劳;写竹乡人生活-表达向往之情;最后第 8 段 -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对安静、闲适的竹乡生活的向往之情。)三、文章选材特点探究1、可否将文章标题中的“深处”一词删除?2、 “竹林深处”照应了文中的哪些内容?3、文章为什么要详写竹海景象?(先让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并讨论,尽量从文中找出支持自己观点的
6、依据来。要点提示:1、不能删除,若删去,则文题就成了“竹林人家” ,这样文章内容就显得“头大身小” 。2、照应了竹海无边无际、深不可测、密不见底的景象。3、写竹海无边无际、深不可测,是为了突出竹乡竹子、竹笋丰收在望的喜悦,为下文写竹林人家作铺垫,以表现竹乡的美丽富饶、安静祥和。小结:文章选材要紧紧围绕写作的中心来取舍。能表现中心的就要详细写,不能表现中心的就略写或不写。 )四、个性展示空间1、从文中找出自己喜爱的语句或段落,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注意轻重缓急。2、谈谈爱竹的原因,多角度感受竹给我们带来的审美快乐。3、请部分同学向大家推荐有关“竹文化”的材料,相互之间进行交流讨论。五、布置作业观察一处实景,选择合适的角度、合理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下来,不少于 500字。【板书设计】远-近 外-内 整体-局部移步 远望-竹海 见炊烟 踏村路换 近看-海底隧道 竹林深处人家 闻鸡鸣 进人家景 四顾全竹 见牧归 闻笑声【教后反思】本文所描写的竹乡美景是不为我们北方人所熟知的,若想引导学生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竹乡环境特点还是有些难度的,所以要充分准备一些有关竹乡的资料图片给学生一些感性的认识。教学本文,应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生动语言,重在让学生品析-探讨- 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