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教学设计浙江省乐清市乐成实验中学 王小鹏 夏操安一、教学目标1回顾已学知识,感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和发展;叙述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为救国进行的探索活动。2研读史料,感受“驱除鞑虏” “五族共和”口号产生的时代背景,对比分析口号转变的原因及影响,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去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由材料中获得信息和分析探究史料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3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国民族的兴衰,树立民族忧患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和发展,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口号转变的原因及影响。2难点:从
2、“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口号转变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由材料中获得信息、分析探究史料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三、教学策略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阅读、讨论和分析。2注意论由史出。以史料为证据,让学生学会由史料中获得信息、分析史料的方法,得出结论。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导入主题1我们前面学习了20 世纪初的世界和中国 ,考考你:“你还知道哪些代表中国的别称?” “中国什么时候成为具有国家意义的名称?”2展示知识卡。就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评价。展示课题过渡:梁启超首次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近代中国开始落后,中华民族面临严
3、重危机。只有回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的历程,才能理解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的转变1预计初三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能说出1 个以上代表中国的名词。能通过预习课文知道部分或全部问题答案2阅读知识卡,增强民族意识1通过了解中国的别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民族意识,并为后面“多元一体”的学习进行铺垫2加强学生对自己国家的了解回顾历史,感受“多元一体”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感受“多元一体”内容快速阅读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1你在八年级学过哪些少数民族?能说说你对他们的了解吗?师注意对学生回答的补充和评价。如西夏党项族属于羌族一支,匈奴部分西迁欧洲,部分为汉族同化,部分融入蒙古族等
4、知识2展示“北魏孝文帝改革”图示,提示学生并复习回顾已学知识。你知道鲜卑族后来的发展情况吗?3展示“女真族”图示,知道该民族后来的发展情况吗?4感受“多元”: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和汉族类似吗?生回答后师指出“多元”是指各兄弟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而区别于其他民族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估计学生可以或经过提示说出教材提示的匈奴、羌、鲜卑、女真族等少数民族的名称,可能说出部分情况但不完整生回顾并巩固历史知识生回顾知识,了解满族的由来能感受不同少数民族各有特色通过问题和提示,引领学生复习回顾已学的历史知识,感受民族的多元性在回顾重要知识点的同时,加强学生对民族融合的认识
5、增加女真族满族的发展状况与后面的教学相呼应帮助学生认识民族的多元性展示图 1-47 民族交流、交往与交融,指导学生读图,思考:你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这些信息与“中华民族走向一体”有什么联系?教师教学时注意学法指导。强调“一体”是指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过渡:中华民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位居世界前列,但是到清朝后期,中华民族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学习读图方法,读图思考,回答问题指导学生读图方法,培养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加强学生对“一体”的认识解读史料,探究“驱除鞑虏”1展示 20 世纪初列强在中国边疆地区的侵略扩张图表,思考:从图中我们
6、可以发现中华民族面临着怎样的危险?中国人应该怎样才能避免国家被分裂的危机?2展示“康有为、梁启超”言论和“各国辛丑条约”图读表生容易得出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威胁。第二问可能有多种答案:“革命、富国强兵、团结一致”学生回顾维新变法相关知识。得出清政府培养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理解当时时代背景:中华民族面临着灭亡的威胁通过维新变法的失败教训,学生认识到必片,问:(1)回顾所学,他们为救国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2)清政府又做了些什么?有什么经验教训?3展示“同盟会建立”视频,说说你对同盟会的认识?(时间、领导人?革命纲领)靠不住,要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结论学生观看视频,回顾孙中山、同盟会相关知识须推翻清
7、政府的专制统治,进而理解“驱除鞑虏”口号产生的时代背景视频更直观形象,方便回顾相关历史知识1呈现清末疆域和辛亥革命形势图,当时,有人将同盟会革命纲领中的“恢复中华”理解为在汉族聚居的 18个省范围内恢复建立汉族国家。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2你认为这时强调“驱除鞑虏”会带来什么影响?承转:辛亥革命后,革命者的思想发生了转变学生通过读图对比,思考回答。应该可以认识到这种认识的狭隘性思考“驱除鞑虏”口号的积极和消极影响通过直观疆域对比,理解这一观点的狭隘性,不利于团结国内各民族共同奋斗夺取革命胜利。为后面“五族共和”铺垫加强对时代背景的理解,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展示梁启超和孙中山言论,思考:简要归纳梁
8、启超和孙中山言论要点,有什么共同点?生阅读归纳,对比分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学会归纳分析解读史料,走向“五族共和”展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史料和孙中山言论,问:结合教材和史料,谈谈你对“五族共和”的认识?如果生难以回答,师可细化问题引导:“五族”指什么?就这五族吗?“共和”指什么?在怎样背景下产生的?提升:展示我国宪法规定,问:“五族共和”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民族政策有什么影响?解读史料,提炼观点,归纳整理并表达和现在的民族政策进行联系对比,树立正确的民族观通过史料分析解读,理解“五族共和”的含义,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联系当下民族政策,训练思维方式,提升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同桌合作,探究变化展示资料
9、1、2,请生观察两幅旗帜图案,合作探究:它们分别与什么历史事件相关联?旗帜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从时代背景、目的、观念变化、影响等角度)生合作探究,各抒己见通过问题细化,引领学生思维,探究变化畅谈变化,师生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和发展。发现了孙中山的思想在辛亥革命前后发生很大变化,由排满到五族共和,谈谈你的认识?(从时期、口号、革命要求、影响)教师在学生谈认识的同时,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课堂小结学生通过思考归纳,在畅谈变化的同时总结本课学习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自我小结的过程,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1)问题细化设计,降低思维门槛。以前探究课教师
10、往往直接抛出太难太大问题,学生无法理解或不知从什么角度回答。由于本课教材可用史料比较丰富,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注重问题的再设计,把问题细化或给予答题方向的提示。如教材中探究对比十八星旗和五色旗图案设问,结合它们各自表达的含义,议一议,旗帜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个设问太空泛,材料信息含量又大,学生反而不知从什么角度进行思考回答。我根据学生学情,把它改为“1、旗帜分别与什么历史事件相关联?有什么影响?2、旗帜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从时代背景、目的、观念变化、影响等角度) ”。 这样,问题简化,细化,层层递进,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既体现了梯度设计,有利于分层教学。又能引领学生思维,前一层问题的回答
11、给后一层次的问题提供了思维的方向。此外,对大问题的提示又方便学生多角度的分析和探究问题,回答问题时有话可说,有话想说。(2)史料引领,解读历史。本课史料丰富,图文并茂,教师以史料为证据,通过精心设问带领学生重回历史现场。如补充视频史料,直观地呈现同盟会创建的历史;增加清末疆域和辛亥革命形势图进行对比分析,形象地展示时局变化;引入多则文献史料,引导学生通过研读分析“驱除鞑虏”和“五族共和”的时代背景;充分挖掘教材的丰富史料,组织学生探究“驱除鞑虏”向“五族共和”变化的原因和影响。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从史料中获取信息和分析归纳的方法,学会合作。总之,本课的史料教学较为成功,既
12、将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念(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引进课堂,又通过史学资料的丰富解读让学生更近距离的接近历史的真相和提升历史思维。(3)把握重点,适当取舍。在“多元到一体”环节中回顾少数民族的教学时,因为少数民族涉及知识较多,有北魏孝文帝改革、西夏党项族、吐蕃等相关知识。我有所侧重,选取鲜卑族和满族重点教学,其余则蜻蜓点水,快速带过。在材料的选择上,我也根据课标要求和教学需要进行了取舍。如舍弃了梁启超“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也。 ”材料,增加了同盟会创建的视频、清末疆域与辛亥革命形势图、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后对五族共和的诠释材料等。还增加清末疆域和辛亥革命形势图进行对比分析,可谓点睛之笔。学生通过观察 18 省与全国疆域对比,不难看出 18 省仅仅占中国的一小部分,得出在 18 省建立汉族国家观点的狭隘性。解决了问题抛出太突然,学生难以理解的弊端,称得上本课设计的一个亮点。2改进思考可以考虑通过孙中山这个人物把本课的各个环节串起来,通过辛亥革命时中国成为具有国家意义的名称,联系“多元一体”教学。通过孙中山在革命前期和后期不同的言论,切入“驱除鞑虏”和“五族共和”的学习。在思考孙中山思想变化的同时,结合教材两幅旗帜的图案,探究变化的原因影响。这样更有新意,但整个教学框架要打乱,材料还需进一步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