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轴上的基本公式教学目标:1、理解直线坐标系.2、理解平移向量及其坐标教学重点:1、理解直线坐标系.2、理解平移向量及其坐标.教学过程:(一) 结合初中所学的知识引出几个基本概念1、 直线坐标系2、 位移向量3、 相等的向量4、 向量的坐标(数量)5、 数轴上点的坐标与向量的坐标(数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6、 沙尔定理:设 A、B、C 是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那么不论它们的位置怎样,都有 ABBCAC 的关系,(推广:设 A 、A A 是同一条直线上的几个点,那么不 论它们的位置如何都有:A 1A2A 2A3A n-1AnA 1An的关系)7、 坐标轴上向量 的坐标公式: 12xB8、 坐标轴上两
2、点之间的距离公式: |),(d(二)例子1、设线段 AB 的中点为 M,点 p 为直线 AB 上任意一点,求证:(1)PA+PB=2PM 2、A、B 是数轴上两点,点 B 的坐标是1,且|AB|=2,则点 A 的坐标是( ) 。A3 或 1 B3 C1 D3 或33、设 A、B、C、D 是同一直线上四个不同点,证明:【巩固教材稳扎马步】1.已知 A(1,5)、B( ,2)两点的距离是 5,则 的值为 ( )xxA.5 B.3 C.5 或3 D.5 或 32.以 A(1,0)、B(3,1)、C(4,1)为顶点的三角形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3、3.点 M(4,3)关于点 N(5,3)的对称点是 ( )A.(4,3) B. C. D.(6,9)1( , 0)21( , )24.已知点 A( ,5)、B(0,10)的距离是 17,则 的值是 ( )aaA.8 B.8 C. 8 或8 D. 【重难突破重拳出击】5.已知 的顶点 A(3,2)、B(5,2)、C(1,4),则顶点 D 的坐标为 ( )ABCDA.(1,1) B.(3,0) C.(3,0) D.(1,1)6.在 轴上与点 A(5,12)的距离为 13 的点的坐标是 ( )xA.(0,0) B.(10,0) C.(0,0)或(10,0) D.(0,0)或(10,0)7.已知 A、
4、B、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 A(3,6)、B(5,2),若 C 点的横坐标为 6,则它的纵坐标为 ( )A.9 B.9 C.13 D.138. 的顶点 A(3,7)、B(2,5),若 AC 的中点在 轴上,BC 的中点在 轴上,则顶点xyC 的坐标为 ( )A.(2,7) B.(7,2) C.(3,5) D.(5,3)9.已知三点 A( ,5)、B(2,y)、C(1,1),且点 C 平分线段 AB,则 的值为 ( x)A.1 B.1 C.2 D.410.已知点 P( ,2)、Q(2,3)、M(1,1),且|PQ|PM|,则 x 的值是 ( )A.2 B.2 C. D. 9211.三角形的顶点
5、是 A(2,1)、B(2,3)、C(0,1),则 的 BC 边上的中线 AM 的长为ABC( )A.9 B.3 C.17 D. 1712.已知点 P 的横坐标是 7,点 P 到点 Q(1,5)的距离等于 10,则点 P 的纵坐标是( )A.11 B.1 C.11 或1 D.41【巩固提高登峰揽月】13.求连结下列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和中点坐标:(1).A(7,4) B(3,2) (2).M(3,1) N(2,1) (3).P(6,4) Q(2,2)14.已知三点 A(1,1)、B(3,3)、C(4,5) 求证:A、B、C 三点共线。【课外拓展超越自我】15.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到三个顶点的距
6、离都相等【巩固教材稳扎马步】1.C 2.D 3.D 4.C 【重难突破重拳出击】5.B 6.D 7.A 8.A 9.B 10.D 11.B 12.C【巩固提高登峰揽月】13.(1) ,中点坐标(5,3) (2) ,中点坐标( ,1)|AB|1MN52(3) ,中点坐标(2,-3)|17PQ14.证明: ,2|()(1)522|(34)(5)BC2|43AC|BA、B、C 三点共线。【课外拓展超越自我】15.证明: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 A(0, ),B( ,0),则abAB 的中点 C 的坐标为 ,所以(,)2ba2|(0)()baCA22|()()bB22|(0)()baCO|AB即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都相等xyO BCA图 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