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638.16KB ,
资源ID:5151974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51519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遥感讲稿.docx)为本站会员(eukav)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遥感讲稿.docx

1、遥感影像的应用1、 城市生态环境评价、遥感技术在水污染监测方面的应用 (1)监视石油污染 (2)监测水体富营养化 (3)调查废水污染和泥沙污染 (4)监测水体热污染 (5)分析水域的分布变化和水体沼泽化 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 (1)研究臭氧层厚度 (2)大气气溶胶 预报沙尘暴、及早发现森林火灾(3)有害气体浓度 (4)气候变化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自然灾害地震与地球活动构造块体分布及其活动方式密切相关,利用卫星预测地震技术主要集中在电磁波辐射和电离层异常监测、地表形变监测、红外辐射监测以及卫星重力监测等方面。 2008 年 5 月的汶川大地震几乎震碎了中国人的心,期待有一天,我们中国人

2、能通过遥感技术准确预测地震灾害,今天的悲剧永远不要发生了。2、 城市规划、3、地形图更新、4、精准农业遥感技术就是根据不同物体反射或吸收光谱波段的不同,来识别这些物体的颜色、形状和大小等,从而区分不同的物体。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土地资源调查 包括对土壤、地形、植被(如森林、草原)、表层地质、气候、水文和地下潜水等各种农业自然要素的调查。如在土壤调查中利用砂质土和粘质土对可见光光谱的反射,前者较强,后者较弱,以及二者因不同的水分状况、有机质含量、盐分含量和表面粗糙度而产生不同的光谱反射等特性,通过对黑白片上不同灰阶的影像灰度和图形特征进行专业解译,作物估产 大面积作物环境

3、监测。对某一作物地区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土壤水分的保证率和流行性病虫害等发生早期警报。大面积估产。灾情监测与预报 主要用于洪涝灾情监测预报。其他如土壤的侵蚀、沙化,草原的退化以及由某些工程引起的环境恶化等,一般也均可通过卫星和航空遥感来进行监测。 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报 作物和树木等绿色植物受病虫危害后,其叶绿素都要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而其近红外波段(相当于 MSS6,MSS 7)的光谱反射受到明显影响,并在红外彩色或假彩色影像上与健康植物的分异十分明显。故可利用低空红外遥感对作物病虫害进行监测及预报。 6、军事应用遥感技术在军事上主要用于军事侦察、导弹预警、海洋监视、武器制导、军事测绘和气象

4、探测等。军事侦察 现代军事侦察广泛采用遥感技术,特别是航天遥感技术。美、苏两国的军事情报多数是用航天遥感技术获取的。侦察卫星 红外遥感能识别地面伪装,且昼夜工作;多光谱遥感兼具可见光和红外遥感的特点;微波遥感温度分辨率高,能穿透云雾、植被和地表,可全天候工作。从侦察卫星所获取的照片上,能清晰地看出机场跑道、滑行中的飞机和导弹发射架等军事设施,能区分出坦克和车辆的类型。导弹预警采用航天遥感技术可探测来袭战略弹道导弹(见战略导弹)。当导弹发射时,发动机喷焰的温度高达 3000以上,辐射出很强的红外线。运行在地球静止轨道或周期约 12 小时的大椭圆轨道上的预警卫星,借助高灵敏度红外探测器和高分辨率电

5、视摄像机,能探测到导弹主动段飞行时的发动机喷焰并自动报警。地面指挥站根据导弹飞行轨迹及其他信息,在几分钟内即可判明导弹是否构成威胁并预报弹着区,从而为对付来袭洲际导弹提供大约 25 分钟的预警时间。海洋监视武器制导军事测绘气象探测军事应用 遥感技术在军事上主要用于军事侦察、导弹预警、海洋监视、武器制导、军事测绘和气象探测等。 军事侦察 现代军事侦察广泛采用遥感技术,特别是航天遥感技术。美、苏两国的军事情报多数是用航天遥感技术获取的。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世界有关国家共发射 3000 多颗人造卫星,其中 70以上的直接或间接为军事侦察服务。装载有各种遥感器的侦察卫星,能对地球环境进行连

6、续不断的侦察和监视。可见光照相的地面分辨率高达 0.150.3 米; 红外遥感能识别地面伪装,且昼夜工作;多光谱遥感兼具可见光和红外遥感的特点;微波遥感温度分辨率高,能穿透云雾、植被和地表,可全天候工作。从侦察卫星所获取的照片上,能清晰地看出机场跑道、滑行中的飞机和导弹发射架等军事设施,能区分出坦克和车辆的类型。采用航天遥感技术进行军事侦察,具有侦察范围广、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发现目标快等特点,主要用于战略侦察,也可完成战役侦察和战术侦察任务。 导弹预警 为了防备对方战略进攻,美、苏两国都部署了弹道导弹预警系统。采用航天遥感技术可探测来袭战略弹道导弹(见战略导弹)。当导弹发射时,发动机喷焰的温度

7、高达 3000以上,辐射出很强的红外线。运行在地球静止轨道或周期约 12 小时的大椭圆轨道上的预警卫星,借助高灵敏度红外探测器和高分辨率电视摄像机,能探测到导弹主动段飞行时的发动机喷焰并自动报警。地面指挥站根据导弹飞行轨迹及其他信息,在几分钟内即可判明导弹是否构成威胁并预报弹着区,从而为对付来袭洲际导弹提供大约 25 分钟的预警时间。预警卫星一般还装有 X 射线、 射线和中子探测器,使卫星兼备探测核爆炸的功能。 海洋监视 利用海洋监视卫星能有效地探测和跟踪各种舰艇的活动。地球上的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一倍多,被监视目标又往往是运动的,因此海洋监视卫星的轨道应高于电子侦察卫星的轨道,并需由几颗卫星

8、组成卫星监视网,才能实现有效的监视。海洋监视卫星装有红外探测器、侧视雷达和无线电接收机等遥感设备,通过截获舰艇的雷达、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发出的信息,能准确地确定其位置、航向和航速。为探测潜航的核潜艇,这种卫星还装有毫米波辐射仪和红外扫描仪。苏联和美国分别在 1967 和 1971 年开始发射海洋监视卫星。 武器制导 遥感技术应用于武器制导,可大幅度地提高武器的命中精度。遥感技术可用于战术导弹、炮弹和航空炸弹、战略导弹等的制导系统。从 70 年代起,美国的战略巡航导弹采用了地形匹配制导技术,它以地形轮廓线为特征,用雷达高度表为遥感器,把导弹在飞行过程中测得的实时地形图与弹上贮存的基准图相匹配,可

9、使命中精度提高到 10 米量级, “潘兴”型中程地地弹道导弹用的是地图匹配制导技术,它以区域地貌为特征,用成像装置摄取导弹飞行轨迹或目标区域地图,与弹上贮存的基准图相匹配,命中精度可达 25 米。 军事测绘 利用测地卫星能进行精确的大地测绘。从 60 年代起,美、苏、法等国相继发射了测地卫星,卫星上装有多光谱扫描仪、激光反射器、雷达应答机和雷达测高仪等遥感器,能测定地面点坐标和地球形体等参数,测量精度很高。例如,美国测地卫星测定重点目标的点位精度在 10 米以内,大地水准面的测量精度可达1 米。精确的军事测绘,可减少飞机和舰艇的导航误差,提高导弹的命中精度。 气象探测 利用地面气象站、气球、飞

10、机、探空火箭和气象雷达等观测工具,只能得到局部地区的气象资料。地球上有将近 80的区域是无法用常规方法进行气象观测的,气象卫星则可获取全球性的气象资料。星上装有多通道高分辨率辐射计、红外分光计和微波辐射计等气象遥感器, 能测得全球范围的云量、风力、风向、气压、气温和湿度等参数,以提供全球性气象情报。 发展趋势 从纯被动遥感向被动和主动相结合的遥感发展;从单一电磁波遥感向电磁波、声波、引力波和地震波等多波种相结合的遥感发展;从半天候遥感向全天候遥感发展;从定性遥感向定量遥感发展。随着遥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它在军事上的应用必将愈益广泛。1 侦察卫星 - 照相侦察卫星主要装有可见光遥感器(如可见光照

11、相机、电视摄像机) ,对目标区拍照以获取图像。用于侦察机场、港口、导弹基地、部队集结地域,以及交通枢纽、重要城市和工业基地等战略目标。为了能发现和识别目标,要求获取的图像清晰和分辨率高。一般运行在近地点高度为 150280 公里的轨道上。装备红外照相机和多光谱照相机的侦察卫星,还具有夜间侦察和识别伪装的能力。一、 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1.遥感技术在水污染监测方面的应用 (1)利用红外扫描仪监视石油污染 全球每年排入海洋的石油及其制品高达 1000 万吨,利用多光谱航片可对海面石油污染进行半定量分析,将彩色航片同步拍照与近红外片做的彩色密度分割图相比较,更精密地判断和解译信息,参照图片画

12、出不同油膜厚度的大致分级图。通过彩色密度分割图像,特别是数字密度分割图,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油量的分布情况。通过彩色密度分割可把相差零点零几厚度的海面油膜区分出层次来,这有利于用航空遥感对海面油的扩散分布和半定量研究。浓度大的地方是黄色,往外扩散的油膜变薄,呈黄紫混在一起的颜色,再往外扩散的油膜就更薄些呈紫色。通过对污染发生后各天的气象卫星图像的对比分析,确定油膜的漂移方向,计算出其扩散速度和扩散面积。(2)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水体富营养化 浮游植物中的叶绿素对蓝紫光和红橙光有较强的吸收作用,当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时,我们就可以利用遥感技术推算出水体中的叶绿素分布情况。赤潮区的海水光谱特征是藻类、泥沙和海

13、水的复合光谱,另外有机或无机颗粒物也会吸收入射光,影响水体的透明度。 (3)通过遥感技术调查废水污染和泥沙污染 废水的颜色与悬浮物性状千差万别,特征曲线上的反射峰位置和强度也不大一样,可以用多光谱合成图像进行监测。水中悬浮泥沙的浓度和粒径增大,水体反射量也会相应增加,反射峰随之红移,定量判读悬浮泥沙浓度的最佳波段是 0.650.85 微米。 (4)应用红外扫描仪监测水体热污染 应用红外扫描仪记录水体的热辐射能量,真实反映其温度差异。在热红外图像上,热水温度高,辐射能量多,呈浅色调。冷水和冰辐射能量少,呈深色调。热排水口处通常呈白色羽流,利用光学技术和计算机对热图像作密度分割,根据少量的同步实测

14、水温,画出水体等温线。 (5)通过遥感技术分析水域的分布变化和水体沼泽化 水体总体反射率较低,选择 1.551.75 微米波段的多时域影像可以分析水域的分布变化。沼泽化在时域图像上反映为水体面积缩小,从水体向边缘有规律变化,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植被特征。 2.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 (1)臭氧层 臭氧层位于地球上空 2530 千米的平流层中,对 0.3 米以下紫外区的电磁波有较大吸收,可用紫外波段来测定臭氧层的变化。臭氧层在 2.74 毫米处也有一个吸收带,可用频率为 11O83 兆赫兹的地面微波辐射计来测定臭氧在大气中的垂直分布。另外臭氧层会吸收太阳紫外线而升温,可使用红外波段来探测,

15、如用 7.7513.3 微米热红外探测器测定臭氧层的温度变化,参照浓度与温度的相关关系,推算出臭氧浓度的水平分布。 (2)大气气溶胶 利用遥感图像可分析大气气溶胶的分布和含量,工业烟雾、火灾浓烟和大规模沙尘暴在遥感图像上都有清晰的图像,可以直接圈定其大致范围。利用周期性气象卫星图可监测沙尘运动,估计其运动速度,及时预报沙尘暴。通过卫星资料可及早发现森林火灾,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大比例图片可用来调查城市烟囱的数量和分布,还可以通过烟囱阴影的长度来计算其大致高度。应用计算机对影像进行微密度分割,建立烟雾浓度与影像灰度值的相关关系,可测出烟雾浓度的等值线图。 (3)有害气体 彩红外相片可监测有毒气体

16、对污染源周围树木和农作物的危害情况,通过植物对有害气体的敏感性来推断某地区大气污染的程度和性质。一般污染较轻的地区,植被受污染的情况不宜被人察觉,但其光谱反射率却会明显变化,在遥感影像上表现为灰度的差异。正常生长的植物叶片能强烈反射红外线,在彩红外相片上色泽鲜红明亮。受到污染的叶子,其叶绿素遭到破坏,对红外线的反射能力下降,其彩红外相片颜色发暗,如白蜡树受污染后呈紫红色,柳树呈品红色略带蓝灰色。 (4)气候变化 美国、欧盟、日本和俄罗斯的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组成的静止气象卫星监测系统昼夜不停地观测地球的气候变化,得到全球范围内的大气参数、海洋参数、地表状况、辐射收支和臭氧分布等信息,对全球变暖

17、、臭氧层空洞以及厄尔尼诺现象的研究非常重要。3.遥感技术在城市环境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 彩红外遥感影像可监测固体废弃物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热红外遥感影像可调查工业废水和废气的排放情况。城市道路宽的呈带状和环状,窄的呈线状,城市广场一般以块状蓝灰色与街道紧密相连于中心地带。居民区呈灰色,高层楼房带有宽长影,平房呈密集排列的小长方块状。水系呈浅蓝色,绿地呈红色。从遥感图像上获取这些信息,对优化城市结构有很大帮助。另外城市里的高大建筑物对太阳辐射和其他热辐射的吸收和释放特性跟以土地和农作物为主要下垫面的郊区有很大不同,利用热红外遥感对城市下垫面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出城市的热岛效应。 4.应用遥感技术监控生

18、态环境 遥感影像真实记录地貌形态特征并提供各环境参数的组合情况,根据其空间一致性和差异性进行区域环境范围的生态区划。利用遥感卫星相片还可以编制森林树种、生长状况和森林覆盖图,使用计算机集群分类,精度可高达 8O 。一般野生动物环境与森林植被关系最为密切,通过研究植物的分布与长势可大致确定动物的活动繁殖场所,从而编制森林野生动物保护规划。 5.利用遥感技术监测自然灾害 遥感技术对于暴雨、水土流失、地震和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调查与监测也很有效。比如说地震与地球活动构造块体分布及其活动方式密切相关,利用卫星预测地震技术主要集中在电磁波辐射和电离层异常监测、地表形变监测、红外辐射监测以及卫星重力监测等

19、方面。但由于目前技术条件的限制,地震还是不能准确预测,2008年 5 月的汶川大地震几乎震碎了中国人的心,期待有一天,我们中国人能通过遥感技术准确预测地震灾害,今天的悲剧永远不要发生了。三、遥感资料制图的墓本程序(一)遥感图象的选择在遥感资料的专题制图中,正确选择图象信息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应根据制图的目的和对象,最大限度地从遥感图象中获取所需要的一切信息。为此,必须对制图对象及具体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并且掌握作为专题内容、解释用的各种遥感图象的不同波段不同时相的信息特征。1.波段的选择地面不同物体在不同光谱段上有不同的吸收、反射特性。同一类型的物体在不同波段的图象上,不仅影象灰度有较大差别

20、,而且影象的形状也有差异。多光谱成象技术就是根据这个原理,使不同地物的反射光谱特性能够明显地表现在不同波段的图象上。因此,根据不同解译对象,选择不同的波谱图象,是区分和识别地物的有效手段。除考虑遥感图象的单波段的分析运用外,在多数情况下是通过合成影象进行判读分析。因此,如何确定不同波段的最佳组合方式,是获得理想判读结果的重要途径。比如,利用 MSS 图象编制土地利用图,通常采用 MSS4、5、7 波段的合成图象;若进一步区分林、灌、草,可选 MSS5、6、7 波段的组合图象。又如,利用 TM 图象编制辽河三角洲芦苇资源图时,则以 TM3、4、5 波段的合成图象的信息量最丰富,分辨率最高。2.时

21、相的选择遥感图象的成象季节直接影响专题内容的解译质量。若进行地质地貌专题内容的制图,应以选择秋末冬初或冬末春初的图象为最佳,因为这个时段的地面覆盖少,利于地质地貌内在规律和分布特征的显示。若进行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方面的制图,最好选择利于各种植被判读的最佳时相。例如,“三北”防护林的遥感调查与制图,以选择林木已经枝繁叶茂,但农作物及草本植被尚未覆盖地面的五月末的时相为最理想;判读北方的小麦,以五月份的彩红外片表现最明显,因为此时的小麦长势最好;对海滨地区的芦苇判读并计算面积,则以五六月份间的图象较好;编制盐碱土分布就需要掌握盐渍化地区的泛碱的季节规律性,如黄淮海地区以选择三四月卫片进行判读比较适

22、宜。总之,遥感图象的时相选择,既要根据地物本身的属性特点,同时也要考虑同一种地物的不同区域间的差异。因为遥感图象的影象特征有非常明显的地方性,因此在选择时相时必须二者兼顾。(二)遥感图象的纠正人造卫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侧滚、仰俯飞行姿态和飞行航道、高度的变化,以及传感器光学系统本身的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常常引起卫星遥感图象的几何畸变。通常所使用的卫星遥感图象软片或计算机兼容磁带,事先已经过粗加工或精加工处理。图象粗加工处理,是为消除传感器本身及外部因素影响所引起的各种系统误差而进行的处理步骤。它是将地面站接收的原始图象数据信息,根据事先存入计算机的相应条件而进行纠正,并通过专用的坐标计算程序加绘

23、了图象的地理坐标,制成表现为正射投影性质的粗制产品图象软片(1336 万或 1100万)和高密度磁带(HDDT)。图象精加工处理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卫星遥感图象的几何精度。其作法是利用地面控制点精确校正粗加工处理后的图象面积和几何位置误差,将图象拟合或转换成一种正规的地图投影形式,并制成精密软片(1100 万)和高密度磁带。对粗加工图象产品或精加工图象产品均可经专门处理,转换成计算机兼容磁带(CCT)。目前我国用于各种专题制图的卫星遥感图象多是粗加工产品。为了制图的需要,尤其是大比例尺专题制图的需要,在进行专题制图工作之前应对粗制图象产品进行必要的精处理。其大致过程是将 70mm 的粗制软片,

24、利用地面控制点进行校正,并进行逐点的相关和比较计算,得出误差改正值,然后通过计算机统一按照地形图的高斯-克吕格投影扫描回放成 1100 万软片。有了精制图象资料之后,便可以进行各种合成放大处理,提取各种专题制图信息。假若在制图前由于技术设备等条件限制不能对粗制产品进行几何纠正,则可对解译后的专题界线以地形图上控制点作为控制,使用调焦转绘仪转绘,亦可以采取先将地形图按粗制影象产品纠正,并转绘专题内容的界线,然后再按地形图重新校正回来。(三)遥感图象的解译遥感图象信息的解译方法通常可以归纳为:目视解译与计算机自动识别两大类。目视解译方法是目前最普遍、最基本的方法。其特点是人用肉眼对卫星象片或胶片图

25、象的灰度和色调进行专题内容的解译工作。为了提高目视解译的效果,通常根据解译专题内容的具体要求,对遥感图象进行必要的光学增强处理工作。电子计算机自动识别方法是克服肉眼分辨能力局限性的一种快速准确的解译方法。但这种方法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尚不能普及。遥感图象的目视解译方法和步骤如下。1.解译方法通常采用的解译方法有直接判定法、对比分析法和逻辑推理法。直接判定法:通过色调、形态、组合特征等直接解译标志来判定和识别地物,如水体、居民地等。对比分析法:采用不同波段、不同时期的卫星图象,各种地物波谱的测试数据及其他有关地面调查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将原来不易区分开的地物区分开。逻辑推理法:由于卫星图象的比

26、例尺小,地面分辨率较低,许多地面景物不能靠直接判定和对比分析解译出来,而主要靠解译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应用地学规律进行相关分析的逻辑推理方法进行解译。2.解译步骤包括解译前的准备工作、建立解译标志、室内解译、野外验证等。解译前准备工作:选定作为解译用的基础影象,并且搜集与图象解译内容有关的各种图件资料和文字资料,熟悉解译地区的基本情况,并制订解译工作计划。建立解译标志:首先在室内通过对卫星图象的分析研究,确定野外考察的典型路线和典型地段,然后通过卫星图象的野外实地对照、验证,从而建立各种地物目标在图象上的解译标志。卫星图象的目视解译标志,主要有图象的色调、形态、组合特征等。室内解译:首先

27、对具体解译区域进行宏观分析,建立总的概念,然后再根据解译标志,进行专题内容的识别与分析。野外验证:在解译工作完成之后,为保证解译结果的准确性,必须通过野外抽样调查,对解译中的疑点作进一步核实,并对解译完成的专题影象草图加以修改和完善。(四)基础底图的编制利用遥感影象资料解译编制各种专题地图,其最终成果是将影象图转化为线划图。因此,基础底图的编制工作是关系到专题制图质量的重要前提。用于遥感影象资料制图的底图,必须有合乎要求的数学基础和地理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为转绘影象图上专题内容提供明显而足够的定性、定量、定位的控制依据,以便提高各种专题要素描绘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并有助于各种要素间的统一协调。根据

28、上述要求,基础底图的编制必须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底图的数学基础,必须解决由影象图转化为线划图对数学基础的要求;二是底图的地理基础,必须使国家基本地形图的地理基础和影象相吻合。具体制作工艺,要根据制图的目的、对象、比例尺、影象资料情况而定。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应用 TM 的精加工影象资料编制大比例尺专题图时,基础底图的制作工艺。1.制作影象基础底图由于 TM 可以提供同一地区的多幅影象,必须确定其中一幅为基础影象,以免因时相不同造成解译对象的位置和图形差异,给转绘带来困难。因此,首先应选定基础影象,然后进行精纠正、合成、放大,制成供编制基础底图和野外考察及室内解释用的影象基础底图,其比例尺可比成图比

29、例尺大一些。野外考察用的影象基础底图,可以采取印刷合成,制印成胶版纸的影象基础底图,其优点是成本低,便于携带,适于填图;室内解释用的影象基础底图,可以采取光学合成,制成感光像纸的影象基础底图。2.制作线划基础底图精纠正的 TM 影象的数学基础和地形图的数学基础近似,可以满足影象图转化为线划图的精度要求。因此,选择制图区域范围内相应比例尺的地形图并进行展点、镶嵌、照像,制成线划地形基础底图薄膜片,然后将地形基础底图薄膜片蒙在影象基础底图上,根据影象基础底图上解译的地理基础,更新地形基础底图上的地理基础(主要是水系要素),并对地形图上原有的地理要素进行适当的取舍,最后制成供转绘专题影象图上专题内容

30、界线的线划基础底图。通常这种线划基础底图有水系、居民点、道路、境界和地貌结构线等,其比例尺同影象基础底图。与此同时,进一步可编制出成图用的地理基础出版底图。(五)专题内容的转绘1.目估转绘法当制图的比例尺比较小,要求的精度不太高,图斑界线又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可采用目估方法转绘。具体作法:将已经解译完并绘在聚脂薄膜片上的铅笔线划的专题图仍然蒙在基础影象上,以底图上的地理基础作控制,用目估方法将专题要素的图斑界线转绘到绘有等高线的基础底图上。2.蒙片转绘法当解译完的铅笔线划图和转绘用的基础底图比例尺完全一致的情况下,才适宜采用这种转绘方法。具体作法:将供转绘用的基础底图蒙在解译后的绘有专题要素图斑

31、界线的聚脂薄膜线划图上,以水系、居民点等基础要素作控制,按先中央后边缘的顺序,分块叠合蒙绘。如果解译用的基础影象是经过精纠正的,那么叠合蒙绘的精度会更高。3.仪器转绘法当用于解译的基础影象与用于转绘的基础底图之间的数学基础不一致时,则必须采用仪器转绘。从图象到地图的转绘工作,最好通过卫星图象转绘仪进行。运用图象转绘仪转绘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目镜将图象放大到和地图的比例尺一致,并且通过地图上事先选好的控制点进一步纠正图象,使图象和地图严密吻合。这样就可以通过目镜把判读的内容直接转绘到地图上。目前国内常用的仪器是美国波士伦(BauschLamb)公司的 ZT-4 型转绘仪(Zoom Transfer

32、 Scope)。大型航测纠正仪亦可用于较精确的纠正转绘工作。(六)整饰复制对转绘完的地图图稿校核无误后,即可进行清绘、着色等一系列整饰工作,制成专题图。如果需印刷复制,则要绘成出版原图,再交付印刷。四、遥感影象地图及其编制(一)影象地图的特点影象地图是以航空或卫星遥感影象直接反映制图物体的地图。影象是经过纠正的正射象片;符号和注记按一定原则选用。从影象上容易识别的地物(居民地、河流)不另加符号,直接由影象显示;影象不能显示或识别有困难的内容(如等高线、高程点等),则以符号或注记表示。影象地图和线划地图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它是以丰富的影象细节去表现区域的地理外貌,比单纯使用线划、符号的线划

33、地图信息量丰富,而且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2.由于它是以简单的线划符号和注记表示影象无法显示或需要计量的地物,弥补了单纯用影象表现地物的不足。因而减少了制图的工作量,缩短了地图的成图周期。(二)影象地图的种类影象地图按其内容可分为普通影象地图和专题影象地图。普通影象地图是在影象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些最基本的线划、符号,如等高线、居民地、交通网、境界线等。普通影象地图根据需要不同,可以制成黑白普通影象地图、彩色影象地图、单波段的影象地图、多波段合成的影象地图等。专题影象地图是以普通影象地图为背景,通过解译,增加了简明扼要的表明专题要素位置和轮廓界线的线划、符号和少量注记的一种影象地图。(三)普通卫星

34、影象地图的制作途径影象地图的制作分为常规制作方法和计算机制作方法两种。常规方法利用常规方法制作影象地图的步骤是:搜集资料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象片处理,包括几何纠正、控制放大与晒象;制作影象版,主要是象片镶嵌,关键要掌握好图象间的色彩或色调的平衡;影象判读与表示,将影象判读的结果表示在影象版上;常规制图处理,分别制作地物版、地貌版、线划版、注记版;特殊处理,主要是解决加绘坐标网线问题;最后是印刷。计算机方法编制简单的卫星影象地图,只要把图象和地图资料、编图的基本数据、以及一些专用程序输入计算机,计算机便可以输出已编好的影象地图或分版图。编制内容复杂的卫星影象地图,计算机难以独立完成,需要人去帮助解决一些复杂的制图问题。8| 评论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