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 课时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学习目标:1、知识方面: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点拨,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理解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动手实验操作能力,学会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升学生对自己肺部功能的了解,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难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的原理、过程。【预习案】1、实验探究:(1)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2)为什么在实验装置中设置甲瓶?(3)用口吹气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什么?2
2、、阅读课本 P5051 页,回答下列问题:(1)肺有哪些结构特征适于进行气体交换?(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是:肺泡中的 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扩散到 中,血液中的 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扩散到 中,使流过肺泡的血液 含量增加, 含量减少。【教学案】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复习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减小吸气呼吸运动胸廓缩小肺收缩肺内气压增大呼气2、设置问题:我们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有什么不同?3、学生发言。4、评价学生发言,进一步设置问题:常识告诉我们,通过呼吸系统,我们吸入的主要是氧气,呼出的主要是二氧化碳。真是这样吗?5、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资料分析中的呼出和环境中气体成
3、分表,由学生得出: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相比,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二、交流展示,互动探究1、教师简单介绍实验装置,说明用澄清石灰水能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2、学生演示:分别让两位同学演示向澄清石灰水吹气和吸气过程,其它同学观察他们的操作方法和实验现象。3、教师巡视、启发、点拨:(1)为什么在实验装置中设置甲瓶?(2)吹气时应 手捏紧橡皮管, 的松开;吸气时应 手捏紧橡皮管, 的松开。(3)吹入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什么?(4)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4、归纳总结:吸入气体在肺内发生了气体交换。三、自学质疑,精讲点拨1、自学质疑: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有
4、哪些结构特征适于完成气体交换?2、媒体播放(指导观察、启发思维、及时点拨) 。3、引导学生归纳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1)在支气管的末端形成无数肺泡;(2)肺泡周围缠绕丰富的毛细血管;(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4、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精讲):(1)播放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的幻灯片,展示气体交换过程。(2)精讲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过程:氧气肺泡 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二氧化碳5、小结:外界氧气进入人体细胞的路线是什么?气体交换氧气呼吸道肺泡 肺泡处毛细血管血液循环气体交换 组织细胞 组织处毛细血管四、矫正反馈,巩固提高1、据表回答下列问题: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
5、氧化碳 水 其它气体A 78 16 4 1.1 0.9B 78 21 0.03 0.07 0.9(1)A、B 分别表示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根据数据分析: 是吸入的气体, 是呼出的气体。(2)如果将 A、B 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3)A 与 B 相比,气体成分中的 含量减少, 和 含量明显增加。2、上图表示是 和 的气体交换过程,当血液流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 穿过 和 扩散到 ,肺泡中的 穿过 和 扩散到 ,通过血液循环,氧气就能输送到组织细胞,供细胞呼吸所消耗。3、人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一氧化碳4、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这( ) A、有利于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有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C、有利于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 D、不利于气体交换5、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需要经过几层细胞( )A、一层 B、二层C、三层 D、四层【板书设计】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1)1、肺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征 (2)(3)氧气过程:肺泡 血液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二氧化碳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 高 浓 度 低 浓 度 )【巩固案】优佳学案 P21 页,课堂达标 1、2、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