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目标1、通过文本研习,使学生理解文中用典的含义和表达上的作用; 2、反复诵读,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昏聩无能的愤概; 3、体会并学习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1、探讨用典的意义; 2、指导诵读,在诵读中体会词人的情感,感受豪放的词风。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 铁板铜琶 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 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该对联写的是谁?(辛弃疾)对联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辛词的豪放风格,与东坡齐名;对南宋朝廷的一片忠诚。 这是郭沫若为辛弃疾纪念祠题写的对联。上联“铁板
2、铜琶”是一个典故,出自历代诗余所引宋代俞文豹吹剑录里评论苏词风格的话: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曰:“柳郎中词,只好于十七八女孩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 ”公为之绝倒。后来就演绎为“抱铜琵琶,执铁绰板” ,形容豪放激越的文词。 “玉堂”是宋代翰林院别称;“柳郎中”即当时词人柳永;“大江东去”是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首句,后人多用“大江东去”代表苏轼的创作风格。辛弃疾继承了苏词豪放的特点,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下联的“美芹悲黍”中的“芹”指芹菜。 列子 扬朱篇载:有人向同乡富豪赞美芹菜好吃,结果富豪吃了反
3、倒嘴肿闹肚子。后人以“献芹”称所献之物菲薄,以示诚意。辛弃疾曾于 1165 年写论文 10 篇,又称美芹十论 ,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 “悲黍” ,黍即小米,据史书记载,周室东迁后,周朝志士回到故都,见昔日宗庙夷为田地,黍苗丛生,便悲国家之颠覆,故诗经有黍离篇。 “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表示了他“男儿到死心如铁”( 辛弃疾词贺新郎 中的句子) 的豪情壮志。辛弃疾这首北固亭怀古词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二、诵读课文,疏通文字。 1、听课文录音,疏通全词。 补充注释:风流:这里指英雄遗风。气吞万里:豪气简直能吞没万里江山
4、,形容气概非凡。 草草:本来是杂乱不齐的样子,这里引申作草率马虎。 北顾:回头向北望。 可堪:哪堪,怎堪,也就是怎能忍受的意思。 2、学生诵读,感悟情感三、研习课文。 (一)赏析上阕1、学生思考:诗人登亭远眺,看到了什么景物?流露了怎样的情感?2、让同学自由讨论,教师讲析。 分两层。 “千古江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是第一层,写向四周远眺大好河山,缅怀曾经在京口建都的孙权。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吴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辛弃疾以“英雄”一词赞颂他,表示自己对他的敬仰和向往,只是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再无处可寻了。 “舞谢歌台”一句,承接上文,即
5、便是英雄事业的流风余韵,也已经没有了。这两句表达了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也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 “斜阳草树气吞万里如虎”是第二层,写俯瞰京口街市,缅怀曾经在那里居住的刘裕。刘裕出身贫寒,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却讨伐桓直,平定叛乱。 “想当年”三句颂扬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北伐军驰骋中原,气吞胡虏。刘裕先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光复洛阳、长安、煊赫一时。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 总结:上阙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英雄人物的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朝廷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 (二)赏析下阕重点让学生讨论用典的
6、作用。 第一层:“元嘉草草”句。 “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年号。宋文帝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谟北伐之策,打无准备之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 (封狼居胥指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 ) “仓皇北顾” ,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张皇失色的意思,宋文帝战败时有“北顾涕交流”的诗句。 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借鉴历史,提醒南宋统治者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第二层。 “四十三年,一片神鸦社鼓!”是第二层。追忆自己当年南归途经扬州所见惨象,描述瓜步山周围人们生活的情景。 “四十三年”
7、三句,是说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记得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后来渡淮南归,原想凭藉国力,恢复中原,没有想到南宋朝廷昏聩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自己已成老年,壮志依然难酬,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 “佛狸洞下”三句,从上文缅怀往事回到眼前现实。 “佛狸祠”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兵追击王玄谟的军队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祠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 作者写佛狸祠的景象,表达出什么心情?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民俗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宝臣民。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8、 最后三句是第三层。抒发未能施展才能的感慨。廉颇是战国时赵国名将。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不能替赵国出力。廉颇本来也很想被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破强秦,使赵国能强盛起来。他在赵国使者面前,“ 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 但结果赵使还报赵王说: “ 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是赵玉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以廉颇事做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明确:以廉颇自比,表示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收复中原的耿耿忠心,可是朝廷一味屈膝媚和,极好当道,多用少年轻进之士,又有谁会想到自
9、己呢。一腔悲愤溢于言表。 总结下片。用刘帝、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三)这首词的写作特点是运用典故,有人说辛弃疾的词有“掉书袋”的毛病。你认为如何? 这首词用典多不能说是毛病。它所用的除了末了廉颇一事之外,都是有关镇江的史实,眼前风光,是“京口怀古”这个题目应有的内容,和一般辞章家用典故不同;况且他用这些典故,都和这词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就艺术手法论,环绕作品的思想内容而使用许多典故,以加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这正是这首词的长处。 (四)总结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这首词借“怀古”赞扬孙权、刘裕的抗敌业绩,批评南宋当政者仓猝北伐的冒险行动,表达自己积极抗金、恢复中原、统一国家的热切愿望。运用典故,十分恰当,是其一大艺术特色。四、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