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2 ,大小:83.50KB ,
资源ID:5119186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511918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1.3 多民族的大家庭 》教案(1) 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weiwoduzun)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1.3 多民族的大家庭 》教案(1) 新人教版.doc

1、1.3 多民族的大家庭 教学要求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2.了解我国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3.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树立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4.读图并总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内容点析1.民族民族是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同一民族的居民具有共同的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文化(语言、文字、风俗、宗教等)的差异是区分不同民族的主要标准和依据。我国有 56 个民族。2.景观图片:图 1.14“多民族的大家庭”这张图片的内容是:在国庆节期间,我国 56 个民族的代

2、表,各自身穿本民族的服装欢聚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欢呼的景象。这张照片充分展示了本节内容的主题多民族的大家庭,形象地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和睦的、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在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许多方面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3.少数民族在我国的 56 个民族当中,汉族的人口数量最多,达到 11.85 亿(1990 年),占全国总人口的 91.6;另外 55 个民族的人口都比较少,55 个民族的人口总数为 1.08 亿,只占全国总人口的 8.4。相对于汉族而言,这 55 个民族在人口数量上处于少数,因此称除汉族以外的这 55 个民族为少数民族。这个概念只是表明这些民族的人数

3、少,并没有其他的含义。4.第 16 页活动 1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不同国家的民族构成是不同的。既复习了日本和美国的民族特点,又反映出我国独特的民族构成,进一步加深对中国民族特点的理解,同时也为下面讲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埋下伏笔。本活动可以按两种方式展开,教师可以任选其中的一种。方式一: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扮演(代表)三个不同的国家,每个“国家”陈述自己的民族现状,就此可以进行一场小辩论,讨论出不同的民族构成对各自国家有何种影响?方式二:列一张三国民族状况对比表,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并完成该表,了解中、日、美三国的民族构成特点。5.第 17 页活动 2 和活动 3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提前查找一些相关的民族

4、文化活动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或者教师可以参照教师用书中的参考资料,在课堂上给学生拓展一些内容。最终要达到以下目的:(1)进一步理解民族的划分及其他们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文化传统和风俗信仰的不同;(2)开拓学生视野和知识面,使学生了解我们祖国丰富璀璨的民族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通过学习文化差异性,为讲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奠定基础。6.图 1.17“我国民族的分布”在学习该图时,指导学生使用图例、注记来识别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地区,进一步总结出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通过对这张分布图的学习和阅读,让学生掌握读该类图的方法、步骤和技巧,培养学生具备阅读民族(人种)分布图等专题地图的技能。同时在

5、学习本图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相关的几点知识:(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区?(3)总结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实际上,读图的过程就是分析民族分布特点的过程。7.少数民族政策民族政策的内容涉及面十分广泛,是我国繁荣和稳定的重要保证之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这一部分内容要求学生理解掌握。首先,通过一些事例让学生认识到加强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其次,政策内容不要涉及太多,只抓住最关键、最主要的几条即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自由)。第三,要理解应用而不是死记硬背民族政策主要条款。教学过程中民族政策的内容

6、可以先不讲,最好先由学生反思前面的相关内容(中国民族各方面的特点),从全国各民族共同发展的角度出发来思考、讨论,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我国民族政策的相关内容。教学建议【课时安排】建议本节安排 12 课时。【总体教学设计】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到我国民族的各个方面,内容全面广泛,但是不要求讲得太深。同时,这部分内容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因此是进行国情教育和实践活动课的最佳内容。这样就将课内教学和课外地理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又激发了兴趣、培养了情感。教师可以将本节课分成两个部分:(1)拓展辅助活动部分,(2)课堂教学部分。【拓展辅助教学设计】拓展辅助活动部分。教师可以尝试多种多样的

7、活动模式。设计 1: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中华民族园、民族风俗展览、民族文艺演出。设计 2: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通过各种媒体(报纸、电视、网络、书籍)收集一些有关各民族生产和生活的景观图片、文字资料、录像带、生产生活实物等,搞一次成果展览交流会。设计 3:设计一张民族基本情况调查表,让学生在同学、家长、亲戚、朋友等范围内进行相关内容调查,了解我们身边的民族情况。设计 4:组织学生举办一场少数民族文艺演出联欢会,让学生亲身感受少数民族的灿烂文化。【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部分。主要进行理论学习、把握思路、总结提高。【56 个民族】1.首先让学生观察课本第 15 页的景观图片:图 1.1

8、4“多民族的大家庭”。并请学生用语言描述图片中的情景,引导学生认识在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的人民属于不同的民族,各民族的服饰是不同的。接着,教师可以总结出我国的民族构成:我国有 56 个民族。2.让学生拿出一张人民币(纸币),提出一个问题:你可知道人民币上有哪些民族的文字?可以提示学生观察课本第 16 页的图 1.15“几种民族文字”作为参考。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又使学生了解到有些民族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字。老师在这里要强调一个问题:并不是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有些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3.让学生完成第 17 页活动 2 和活动 3。在学生充分

9、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参照教师用书中的参考资料作一些补充,使学生了解到每一个民族都有他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信仰。同时开拓学生视野和知识面,使学生意识到我们祖国丰富璀璨的文化是由 56 个民族共同创造的。4.完成了以上几项活动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不同民族间的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样自然而然地使学生理解了民族的概念,并且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区分不同的民族(不同民族的居民具有不同的语言(文字)、文化、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5.讲解少数民族的概念。首先列出汉族的人口数和全国人口总数,其次让学生计算出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比。接着让学生阅读课本第 19 页的少数民族数据表,找出人口超过 1 5

10、00 万和 400 万的少数民族有哪些?计算出 55 个民族的人口之和以及它们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最后教师总结:相对于汉族而言,其他的 55 个民族在人口数量上处于少数,因此称除汉族以外的这 55 个民族为少数民族。【民族的分布】1.读课本图 1.17“我国民族的分布”。学习该图的出发点有两个:一是总结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二是学会阅读专题地图的步骤和方法。2.指导学生使用图例、注记来识别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3.请学生带着以下几个问题去阅读分布图:(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是否存在没有汉族人分布的省、市、自治区?4.请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全国没有一个省、市

11、、自治区是单一民族的。相对来说少数民族分布在东北、西南、西北。进一步总结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5.指导学生开展课本第 20 页活动 3。讨论: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对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带来的好处。【民族政策】1.先思考有关问题,例如:(1)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分布在内地还是边疆?(2)因汉族的人口多,是否可以要求其他 55 个少数民族必须放弃本民族的文化信仰而遵从汉族?2.教师最后总结出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并针对上述问题讲解相关的民族政策。(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定统一,尊重人权,各民族一律平等)(2)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12、自由。(3)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参考资料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指地球上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例如,中国处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这是用与中国有空间关系的大洲和大洋来说明中国的位置。地理位置分为:数理地理位置(或绝对位置),用经纬网来确定。自然地理位置,指某一事物周围陆、海、山、河等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政治地理位置,指一国与邻国具有政治意义的空间关系。经济地理位置,指某一事物与具有经济意义的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地理位置是影响一国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的陆上边界我国和俄罗斯接界的国境线最长,东起吉林省浑春市防川,界碑立在距图们

13、江口 15 千米处,防川地区东以张鼓岭与俄罗斯为界,西以河道与朝鲜为邻。黑龙江省已开辟许多边境贸易口岸,其中绥芬河市有铁路、公路通向俄罗斯的远东大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内蒙古自治区的满洲里是中俄国际铁路边境站,与俄罗斯的外贝加尔斯克市相距 20 千米。在新疆也有一小段中俄边界线。我国与朝鲜基本上以河道为界,北段为图们江,南段为鸭绿江。两江源白头山天池是两国的界湖。中朝有国际铁路相通。辽宁省丹东市是我国最大的边境城市和北方陆疆与海疆的交汇点。我国的内蒙古、新疆和甘肃一小段与蒙古国接壤。在内蒙古的二连浩特市有国际铁路相通。铁路两侧,分别立有花岗岩界碑,内侧 1 千米立起高大的拱式国门,上嵌中

14、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我国与巴基斯坦在 1965 年就签订了中巴边界议定书。国境线在五六千米高的喀喇昆仑山脉上,中巴国际公路通过的新疆塔什库尔干县红其拉甫山口,嵌着国徽的界碑分立公路两侧。我国与尼泊尔的边界条约签订于 1961 年,两国有国际公路相通,中国口岸在西藏聂拉木县樟木镇,樟木海拔 2 400 米,与尼泊尔的科达里隔一条溪,有友谊桥架在波曲(河)上,桥中心为国界线。我国与印度的边界,中段隔着尼泊尔、锡金、不丹,东西两段与我国的新疆与西藏接壤。界线未正式划定。西藏亚东是通向印度的传统口岸,这里距印度的铁路线最近点仅 45千米。在海拔 4 500 米的乃堆拉山口国境线上的中方一侧,建有国际邮亭

15、。我国与缅甸根据 1960 年签订的中缅边界条约,缅甸将片马、古浪、岗房等地区归还我国,我国将猛卯三角地移交缅甸。我国云南省边界少数民族多与缅甸边民有亲戚关系,历史上就形成了许多边境集市,例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县等,畹町市与缅甸棒赛镇隔河相望,两国人民共饮一江水。我国与老挝边界中,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是祖国陆疆最南突出部分。南端国境线位处北纬 216,是我国的“热带生物王国”和雷暴最多的地区。我国的滇东南和广西与越南为邻,云南河口县城河口镇位于南溪河与红河汇合处,与越南隔河相望,滇越铁路自昆明南下,从河口过桥至河内。广西凭祥市友谊关宽阔的关前广场前的红棉树挺立在国境线上,湘桂

16、铁路与中越铁路在凭祥相接。广西防城东兴镇位于北仑河口,与越南芒街镇隔河相望,是祖国南方陆疆和海疆的交汇处。我国的新疆西部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接界,新疆有铁路与哈萨克斯坦的铁路相接。我国的四端我国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东经 13505),属黑龙江省抚远县乌苏镇。那里是祖国每天最先迎接太阳的地方,每年夏至日的日出约在凌晨 2 点 20 分。对岸是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伯力)。我国最西端:新疆乌恰县帕米尔高原的乌孜别里山口附近(东经 73附近),过国境线不远处是塔吉克斯坦的喀拉湖。我国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附近(北纬 351),南距赤道仅 400

17、 多千米,与加里曼丹岛的马来西亚沙捞越州相距仅 100 多千米。这里是一个隐没水下的珊瑚暗礁,暗礁最高点距海面还有 17.5 米,它长 2.4 千米,宽 1.4 千米,面积 2.12 平方千米,表面崎岖不平,珊瑚生长良好。我国渔民历来在这里捕捞作业,海军与科学考察船经常在这里巡行和调查。我国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漠河镇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北纬 5334)。漠河镇全年无霜期仅 56 天,冬季气温在-40C 以下,夏至日白昼长达 17 小时,冬至日白昼短至 7 小时,是全国白昼最长与最短的地方,有“北极村”之称。对岸是俄罗斯的伊古那斯伊诺镇。我国的海岸线海洋表面与陆地表面的交界线,称为海岸线。

18、通常把多年平均高潮时海水到达的界线,称为海岸线。我国大陆海岸线自鸭绿江口至北仑河口,长达 1.8 万多千米。此外,岛屿海岸线长1.4 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总长 3.2 万多千米。我国海岸线曲折,较大海湾有 150 个,多港阔水深的天然港口。杭州湾以北海岸以沙岸为主,地形表现为上升的山地丘陵海岸与下降的平原海岸交错分布,但以平原海岸居多,多淤泥质海岸,海岸线较平直,退潮时泥滩一片。杭州湾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为整体抬升的山地丘陵海岸,其间镶嵌了小块的河口平原。这里多基岩海岸,海岸线曲折,港湾深入内地,岸外岛屿罗列,多海蚀崖、海蚀阶地、海蚀柱、海蚀洞等海岸地貌。此外,大致在北回归线以南的沿海,有丛生

19、红树林或珊瑚礁发育,组成了独特的生物海岸。我国的岛屿我国是一个岛屿众多的国家,面积在 500 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 6 500 多个,总面积 8万多平方千米,约占陆地面积的 0.8。岛屿岸线总长 1.4 万多千米,相当于大陆海岸线的78,按其成因可分为基岩岛(大陆岛)、冲积岛与珊瑚礁岛(海洋岛)三类。基岩岛占中国岛屿总数的 90以上,多呈北北东方向,以群岛或列岛形式作有规律的分布。台湾岛和海南岛是两个最大的基岩岛。其他有辽东半岛沿海的长山列岛,共 50 多座岛屿;山东半岛沿海的庙岛群岛,共 30 多座岛屿;浙闽沿海的舟山群岛为我国最大的群岛,共 1 339 座岛屿;华南沿海的万山群岛位于珠江口外

20、,共有 150 多座岛屿,主要有香港岛等;台湾附近海域有澎湖列岛、钓鱼岛等。冲积岛由河流入海泥沙在河口附近堆积而成。例如位于长江口的崇明岛,面积 1 060.5 平方千米,为我国第三大岛与最大的冲积岛。此外,珠江河口与台湾西岸等都有冲积岛分布。珊瑚礁岛主要分布在南海,包括由 200 多个岛、沙、礁、滩组成的南海诸岛(陆地面积仅 10 多平方千米)及黄岩岛。各岛屿中,面积在 3 万平方千米以上的有台湾岛和海南岛,其余岛屿的面积都不大,面积超过 100 平方千米的大岛只有 15 个,却占全国海岛总面积的 91,而面积不到 1 平方千米的岛屿占 80以上,这些小岛的平均面积不到 0.5 平方千米。我

21、国岛屿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东海和南海,其中分布在东海海域的约占岛屿总数的60,南海约占 30,黄渤海约占 10。按省份计,分布在浙江省沿海的岛屿最多,有 2 100 个,福建省有 1 404 个,两省集中全国海岛的 54。我国的半岛半岛是伸入海洋或湖泊中的陆地,三面临水,一面同陆地相连。我国主要的半岛有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雷州半岛等。辽东半岛位于辽宁省南部,辽河口与鸭绿江口连线以南,向南伸入黄海与渤海之间,面积 29 400 平方千米,金州以南又称旅大半岛。山东半岛位于山东省东部胶莱谷地以东,向东北伸入黄海与渤海之间,面积约 39 000 平方千米。雷州半岛位于广东省西南部,九州江口与鉴江口连线以

22、南,向南伸入南海与北部湾之间,隔琼州海峡与海南岛相望,面积 9 500 平方千米(摘自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地理卷,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年第 1 版)。三大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是我国三大半岛,其海岸线总长 4 000 多千米,占大陆海岸线的 14。山东半岛在山东省东部胶莱谷地以东,伸入渤海、黄海之间,面积 3.9 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半岛。岸线由险峻的花岗岩岬角、新月形的海湾和绵延的沙滩组成。其中成山角是祖国大陆海岸的最突出部,位处东经 12242。辽东半岛在辽宁省南部辽河口与鸭绿江口连线以南,伸入黄海、渤海之间。面积 2.94万平方千米,北宽 150 千米,向南渐窄,南端为

23、大连港。半岛上古老的变质岩风化成波状丘陵,沿岸海蚀崖、岩滩、岬角众多。雷州半岛突出于祖国大陆最南端,伸入北部湾与雷州湾之间。因多雷暴而得名,因琼州海峡断裂下陷而成半岛。面积 0.78 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约 1 180 千米。领土领土是指隶属于一国主权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包括陆地、水域及其底土和上空。一个国家的领土在地理分布上,有的连成一片,有的则较分散(例如岛国和国土被其他国家分隔的国家等),但它们都统一处于国家主权的管辖之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除大陆外还包括沿海岛屿、同大陆隔有公海的台湾岛及其周围各岛、海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属于中国的岛屿。国家领土主

24、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中国政府的立场是:中国不侵占别国一寸土地,但也绝不允许别国霸占中国的一寸土地(摘自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地理卷,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年第 1 版)。内海内海有自然地理和政治地理两个范畴的概念。自然地理上的内海是伸入大陆内部的海,面积不大,仅有狭窄的水道与大洋或边缘海相通,而且海水较浅,它的水文特征受周围大陆的影响,例如渤海。政治地理上的内海是指国家内水的一部分,它包括各海港、领海基线以内的海域,以及为陆地所包围但入口较狭的海湾和通向海洋的海峡。内海处于沿海国主权之下,沿海国有权关闭内海,不让外国船只进入,或规定进入内海必须遵守的规则。琼州海峡是政治地理上的内海;渤海既是

25、自然地理上的内海,也是政治地理上的内海。领海领海指毗连某一国家海岸的水域,这个国家对这些水域实行专有管辖权。世界所有国家领海宽度都是由各国自行确定的,从 3 海里到 200 海里不等。我国确定领海宽度为 12 海里,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许可,不得进入中国的领海和领海上空。我国的行政区划行政区划是指一个国家行政管理的区域组织系统。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又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服务。国家根据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行政管理的需要,在有关法律规定下,考虑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民族、人口、文化、风俗等因素,依据一定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成若干层次级别、大小不等的行政区划,并在

26、驻地(行政中心)设置相应的地方国家机关,实施行政管理。我国的行政单位,就是根据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国防力量,有利于对全国经济建设进行有计划的统一领导,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民族的团结,加强民族区域自治,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等原则而划分的。根据我国宪法第 30 条(1982 年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3)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的地方。”宪法还规定:“国

27、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据此,中国政府在 1997 年 7 月 1 日和 1999 年12 月 20 日分别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了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多是历史上逐渐形成的,有的与山、河、湖有关。例如贵州省以境内贵山得名,云南省在云岭以南而得名,山东、山西是因为分别在太行山以东和以西而得名;河南、河北是因为分别在黄河南北而得名;湖南、湖北则是因为分别在洞庭湖以南和以北而得名;黑龙江省因大河黑龙江而得名;辽宁省以辽河得名;浙江省因钱塘江(又名浙江)而得名;青海省因境内青

28、海湖而得名等。有的与其他地名有关,例如吉林省以省内吉林城得名,陕西省因位于陕原(今陕县一带)以西而得名,甘肃省旧以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两地首字得名,江苏省以江宁、苏州两地首字得名,安徽省旧以安庆、徽州两地首字得名,福建省旧以福州、建瓯两地首字得名。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大致有三种情况:(1)取全名中的一个字或几个字作简称,例如黑、吉、辽、京、津、苏、浙、台、川、云、藏、陕、甘、宁、青、新、内蒙古;(2)因境内重要河流而得名,例如湖南、江西,因湘江和赣江而分别简称湘、赣;(3)取历史地名作简称,例如河北因部分地区历史上长期属于冀州而简称冀;山西、山东因部分地区在春秋时分别为晋国、鲁国

29、领地,而简称晋、鲁;陕西省在战国时期属秦国辖地,故又简称秦;相传上海境内的吴淞江下游近海一段古称沪渎,所以上海市简称沪。巧记 34 个省级行政区两湖广宁重河山(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宁夏、辽宁、重庆、河南、河北,山东、山西)五江港澳青陕甘(江苏、江西、浙江、黑龙江、新疆“江”“疆”谐音,香港、澳门,青海、陕西、甘肃)云贵西四北上天(云南、贵州、西藏、四川、北京、上海、天津)内蒙台海福吉安(内蒙古、台湾、海南、福建、吉林、安徽)巧记省级行政区简称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京津沪渝和港澳;自治区:(内)蒙(古)新藏,宁和桂;二十三省:黑吉辽,冀鲁豫,苏浙皖,湘鄂赣,川滇黔,闽粤琼,陕甘晋,青和台。我国

30、的人口增长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人口大国。1949 年新中国成立,全国人口达到 5.49 亿人;1953 年 7 月 1 日经全国人口调查登记,人口总数为 6.02 亿人;1964 年 7 月 1 日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为 7.23 亿人;1982 年 7 月 1日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为 10.32 亿人;1990 年 7 月 1 日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为 11.33 亿人;2000 年 11 月 1 日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为 12.95 亿人。50 年间人口增长了一倍半。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了 13 215 万人,增长 11.66%。平均每年增加 1 279 万人,年平

31、均增长率为 1.07%。我国的净增人口新中国成立以来净增的人口,相当于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这七个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当今中国,每年净增人口,以 1991 年为例,相当于每年要新增加一个北京再加上一个青海省的人口;每月要新增加一个大县的人口;每周要新增加一个小县的人口。平均每天净增 4.1 万人,每小时净增 1 712 人,平均每分钟净增近 29 人。中国每年的新增人口需消耗掉 20左右的新增国民收入。从 1952 年到 1988 年的 37年中,国民收入虽增加 10 倍,但人均收入仅增加 4.8 倍。以 1990 年为例,中国有 48.5的增产粮食和 45.6的增产肉类

32、用于新增人口;有 35的新设医院病床及 37.7的城镇竣工住宅,用于城镇地区新增人口。由于每年净增人口多,1990 年中国人均耕地已降到不足 0.1 公顷,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 1/4。人均淡水资源也只及世界的 1/4。中国粮食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但人均占有量只及美国的 22。计划生育的巨大经济效益我国自 20 世纪 70 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不仅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而且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按 1970 年生育水平推算,到 1988 年底,近 30 年全国少出生了 2.5 亿多人,仅抚养费一项就为社会节约 3 万亿元,这相当于 1988 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 2.15 倍;相当于

33、1989 年投入卫生事业费的 460 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为国家和社会节约了大量抚养成本,也使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提高。到 2000 年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 80。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也显示,我国人口的粗文盲率(15 岁及以上文盲占总人口的比重)为 6.72,比 1990 年普查的15.88下降了 9.16 个百分点;同时与 1990 年普查相比,平均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以上程度的由 1 422 人上升为 3 611 人,增长了 154。计划生育带来的好处已经使少生、优生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人口年龄构成中国的人口年龄构成仍较年轻,目前正向缩减型方向发展,1982 年后 14

34、岁以下各岁人口在逐渐减少。据 2000 年统计:014 岁的人口为 28 979 万人,占总人口的22.89%;1564 岁的人口为 88 793 万人,占总人口的 70.15%;65 岁及以上的人口为 8 811 万人,占总人口的 6.96%。同 1990 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 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 4.80 个百分点,65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 1.39 个百分点。年龄构成的变化将使中国劳动力适龄人口(一般男 1659 岁,女 1654 岁)的绝对量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长。中国现有劳动力资源,接近世界发达国家全部劳动力数量之总和。19952000 年,每年约有 1 900 万

35、人进入劳动力适龄人口的行列,而同期每年退出劳动力适龄人口行列仅8001 000 万人,人口老龄化程度也较快地提高,但 2000 年中国 65 岁及其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超过 9,低于 1900 年工业发达国家的占总人口 10的老龄化水平。人口职业构成中国非农业人口 1952 年为 8 921 万,占总人口的 14.4。1990 年增加到 21 985 万,占总人口的 19.43。在业人口的职业构成中,农、林、牧、渔劳动者占 60,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及有关人员占 24.5,教育、科学、卫生、文化人员占 3.5,服务业、商业工作人员占 6.5,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及其他人员共占 5。

36、除农业劳动者远高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外,其他劳动者所占比重均较低。按“三个产业”的划分分类,1998 年,我国在业人口构成中,“第一产业”占 49.8,“第二产业”占 23.5,“第三产业”占 26.7。今后我国的第二和第三产业在业人口所占的比重将增长较快。据 2000 年统计,祖国大陆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 45 594 万人,占总人口的 36.0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 80739 万人,占总人口的 63.91%。同1990 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 9.86 个百分点。民族构成据 2000 年统计,祖国大陆 31 个省、自治区

37、、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 115 940 万人,占总人口的 91.5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 10 643 万人,占总人口的8.41%。同 1990 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 11 692 万人,增长了11.22%;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 1 523 万人,增长了 16.70%。我国人口的文化程度据 1990 年统计,全国每 10 万人中平均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为 1 422 人,高于平均水平的省级行政区按由高到低顺序排列是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陕西、宁夏、湖北、青海、内蒙古、江苏。其中京、沪、津每 10 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分别为 9

38、301、6 584、4 668 人。每 10 万拥有中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32 805 人的省级行政区按由高到低顺序排列是北京、上海、天津、辽宁、黑龙江、吉林、山西、内蒙古、江苏、陕西、河南、海南、湖北、广东、山东、河北。每 10 万人拥有小学及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69 862 人的省级行政区按由高到低顺序排列是北京、上海、辽宁、天津、吉林、黑龙江、山西、湖南、广东、四川、广西、浙江、江苏、内蒙古、河北。省级行政区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5.88的省级行政区,按由低至高顺序排列是北京、辽宁、天津、广东、吉林、广西、黑龙江、上

39、海、山西、湖南、新疆、海南、河北、内蒙古、福建、湖北;高于 20的有宁夏、贵州、安徽、云南、青海、甘肃、西藏。据 2000 年统计,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有 4 571 万人;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有 14 109 万人;接受初中教育的有 42 989 万人;接受小学教育的达 45 191 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同 1990 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 10 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数有如下变化:具有大学程度的由 1 422 人上升为 3 611 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 8 039 人上升为 11 146 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 23 3

40、44 人上升为 33 961 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 37 057 人下降为 35 701 人。祖国大陆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文盲人口(15 岁及 15 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为 8 507 万人,同 1990 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率由15.88%下降为 6.72%,下降了 9.16 个百分点。人口素质有待提高人口素质是指人口的质量特征,包括人口身体素质、人口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人口身体素质是人口健康水平,其衡量指标有营养状况、婴儿死亡率、人口平均寿命等。人口文化素质是指人口受教育的状况及与此有关的生产经验、生产技能等,其衡量指标有多种:例如每

41、千人中的大学毕业人数,每千人中的技术人员数,以及文盲率等。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人口素质是生产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人口素质高,可促进生产发展;人口素质低,则限制生产的发展。思想道德素质包括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思想品质、民族气节、爱国精神等,也是人口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人口素质的一般途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控制人口数量,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发展医疗保健事业,发展体育运动等。据 1990 年的统计,我国人口的文化素质仍很低,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 5 年,1215 岁的青少年中 10.8是文盲,1519 岁人口中,将近一半没有受过初中

42、教育,农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高达 40以上,小学文化程度占 37.2。在工业部门中,工程技术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 2.8,工人中的 80文化水平达不到初中毕业。上海目前 25 岁以上的人口中,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占总人口 7.3,在全国居领先地位,但此比例不仅低于美国(31.9)、日本(14.3)、加拿大(37.4),还低于菲律宾(15)和韩国(8.9)。我国人口的身体素质也有待提高,据 1990 年统计,近亲结婚率为 1.5,有的地方高达 17。全国有各种先天性缺陷者 3 千万人,每年出生婴儿中有 85 万的婴儿存在生理缺陷,全国各类残疾人总数约为 5 千多万人,其中智力残疾约 1 千万人

43、。中国的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自 20 世纪 30 年代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发现并提出中国人口分布的“黑河腾冲线”(胡焕庸线)以来,我国人口分布的大格局不仅未发生变化,且东多西少分布格局更加显著。据中国人口报报道,“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地区分布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在东、中、西部地区分布情况,由多到少为东部 4.9 亿人、中部 4.2 亿人、西部 3.6 亿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分别为 452.3 人平方千米、262.2 人平方千米和 51.3 人平方千米,东部人口密度是西部的 8.8 倍。而 1990 年“四普”数据统计显示,我国东部地区(11 个省、市)人口密度为 392.0 人平

44、方千米,中部地区(8 个省)为 241.4 人平方千米,西部地区(12 个省、区、市)为 52.5 人平方千米。我国人口东多西少分布格局的形成,与自然条件的优劣,经济水平的高低,社会条件的差异密切相关;“五普”与“四普”相隔十一年,东部人口密度增长幅度较大,西部人口密度增长不大,这与国家政策和人口的迁移密切相关。我国大面积的人口密集区都位于东部,西部仅绿洲和河谷灌溉地带有较密的人口。1990 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各有关区域的人口密度普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对比 1933年有论证的人口密度图,东部的四大人口密集区发展得更加稠密了,而西部的无人定居区如流沙沙漠、粗砾戈壁和高寒山岭等依然不可能有定

45、居。离开了自然条件和工农业发展水平去谈人口分布是没有意义的,持久的人口密集区必有强大的吸引力所在。我国第一个大面积的人口密集区是华北大平原,也称黄淮海大平原,面积为 31 万平方千米。1933 年人口密度为 300 人平方千米,1990 年已达 622 人平方千米。1990 年共有人口 19 282 万人,计 345 个县(包括市辖县)、市(包括县级市)。华北大平原是我国的第二个面积大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等河流从上、中游带来的巨量泥沙,逐渐向东冲积而成;同时山前倾斜平原周围山脉的山前洪积、冲积平原,也与之连接,组成黄淮海大平原的一部分。土层深厚,地势坦荡,“一马平川”;暖温带为主的气

46、候(南部为亚热带气候),垦殖历史悠久,历来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千里中原,历来是全国的经济政治重心。至今工农业生产发达,铁路纵横,是我国的经济荟萃之地,分布着一系列大城市。整个平原以黄河河床为脊轴,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黄(河)海(河)平原,南部为黄淮平原。旧中国,水旱灾害不断。新中国治理各大河水患,发展各大河水利,对黄河大堤进行了全面加固增修,兴建水库、滞洪区、灌区。在确保黄河大汛期不决口的情况下大力引黄淤灌,重新开发黄泛区;植树造林,排涝治碱,把许多沼泽、沙荒、盐碱地变成良田。由于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这里容纳了巨量的人口。长江下游和钱塘江下游平原,包括长江口三角洲、

47、皖中平原、杭嘉湖平原以及宁绍平原,面积 9 万平方千米。1933 年人口密度 500 人平方千米,1990 年人口密度高达 817 人平方千米。1990 年总人口 7 354 万,共计 93 个县(包括市辖县)、市(包括县级市)。这里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大规模垦殖,到盛唐之际即已成为我国经济最繁华的地区。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平原上河湖密布,太湖是全国第三大淡水湖,一直是我国的鱼米之乡。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十大骨干工程也将全面建成,太湖水利将进一步发挥出来。目前随着上海的浦东开放、开发,商品经济更加繁荣,堪称黄金三角,将带动长江沿岸的经济联合发展,会有更多的流动人口进入。长江中游平原包括江汉平原、洞庭平

48、原和鄱阳湖平原,面积 9 万平方千米。1933 年人口密度 350 人平方千米,1990 年人口密度 609 人平方千米。1990 年总人口 5 432 万人,73 个县、市。中亚热带气候,地势低平,堤垸纵横、湖沼密布、港汊交织、耕垦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以后工业有很大发展。但平原上水面占 4.3,如果扣除水面,那么陆地上的实际人口密度还要提高很多。要高度重视的是江汉平原万顷沃野和武汉市的安全,全赖荆江大堤和汉江大堤保护。如果一旦大堤溃决,河水在汛期势必居高临下,一泻千里,形势十分严峻。江汉平原长期以来筑堤束河,围湖造田,堤垸圩田似蜂巢,水系紊乱。每逢汛期,水流互相顶托,无法排水,内涝严重。盲目

49、扩大耕地,致使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四川盆地面积 18 万平方千米(不包括盆周山地),1933 年人口密度 300 人平方千米,1990 年总人口 9 704 万人,104 个县、市,平均人口密度 539 人平方千米。从西向东分三部分,即盆西平原(就是成都平原)、盆中丘陵和盆东平行岭谷;全境多紫红色页岩分布,岩石中含有一定量的磷、钾等元素,分解出来后有利于作物的生长。盆地底部大致在雅安、叙永、云阳、广元四县市之间。地势北高南低,海拔 300700 米,其中平原约占 7,丘陵 52,低山 41。气候为中亚热带和暖亚热带,是宜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好地方。远在公元前 250 年,蜀郡守李冰父子就率众在成都平原修建举世闻名的都江堰,这里农产富饶,号称“天府之国”。广大丘陵地区也筑起了密密层层的梯田,配以塘库蓄水,对控制旱涝起了重要作用,至今仍是我国内地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加强内地工业建设,四川工业有了新的重大发展,是我国西南地区工业最发达的省份。上述四大区总人口 41 822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 37;面积 67 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 6.97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