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3 制取氧气,导入新课,二氧化碳,水,氧气,二氧化碳,氧气,自然界是如何获得氧气的?,新课学习,一、高锰酸钾制氧气,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制取装置,新课学习,操作步骤,1.查(装置气密性) 2.装(装药品在试管中,塞紧单孔塞) 3.定(固定试管在铁架台上) 4.点(酒精灯加热药品) 5.收(收集气体) 6.离(导管出水槽) 7.熄(灭酒精灯),新课学习,制取原理,药平铺,塞棉花,夹中上,管略下倾,管稍露,先预热再加热,管放口,注意事项,新课学习,1. 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4.用排水集气法应什么时候开始收集?为什么?,气泡连续
2、均匀放出时开收集,开始排出的是管内空气,5. 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停止加热,防止水倒吸使试管炸裂,2.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3.导气管稍露出,便于气体导出,操作注意事项原因,方法指导,分解过氧化氢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二、过氧化氢制氧气,新课学习,制取装置,反应原理,新课学习,催化剂,新课学习,二氧化锰、硫酸铜溶液等,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催化剂的物理性质不一定发生变化,催化剂,催化作用,归纳分析,一 变:化学反应速率改变 两不变:质量不变
3、、化学性质不变,1.同一个反应可以用不同的催化剂 2.不同的反应可以用相同的催化剂 3.要证明某物质是某反应的催化剂,特点:,一是改变了某化学反应的速率 二是质量不变 三是化学性质不变,强调:,三点:,归纳小结,三、氯酸钾制氧气,反应原理,新课学习,知识拓展,不易溶于水的气体且不与水反应,气体密度 比空气大,气体密度 比空气小,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1)排水法:当集气瓶的一侧有气泡放出时, 证明 已收集满,(2)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放置,验满,正放在桌子上,并盖上毛玻璃片,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验证,
4、归纳分析,异同点?,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生成物的化学反应,AB A + B,分解反应,新课学习,1.用哪一种药品制取氧气最好?,2.如果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用排空气法收集,时间不够; 用排水法收集,开始时集气瓶中没有装满水; 用排水法收集,没等到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就开始收集,原试管内空气进入集气瓶;等等。,用过氧化氢。操作简便、不加热、节能、安全等,思维拓展,四、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空气,液态空气,新课学习,1.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应在( ) A.加热固体药品前 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 C.开始有气泡
5、放出时 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 2.检验氧气是否充满集气瓶的操作是( )A.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在集气瓶口 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底 D.用燃着的木条伸在集气瓶口,D,B,课堂练习,3.你能用简单的方法区分水和过氧化氢这两种无色液体吗?,取两种无色液体分别于试管中,向试管里加入二氧化锰或分别对试管微热,有气泡冒出则为双氧水。,课堂练习,我们都学了什么?,氧气实验室制法,课堂小结,作业布置,1.完成P41练习与应用。 2. “氧立得” 是一种轻便、快捷的制氧装置,请同学们课下找找它的说明书或通过上网查询,来了解它的原理。你能否从中受到启发,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己动手做一个简易的制氧装置?,板书设计,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生成物的化学反应,分解反应,催化剂 催化作用,反应原理,制取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