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82KB ,
资源ID:5111632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51116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精品教案:3.1 分子和原子.doc)为本站会员(weiwoduzun)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精品教案:3.1 分子和原子.doc

1、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并能从微观角度解释一些现象;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2)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并能读懂一些常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了解离子的概念,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初步了解氯化钠等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3)掌握元素的概念;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2过程与方法(1)通过具体形象生动

2、的例子和多媒体课件展示,认识到分子、原子这些微观粒子是真实存在的。(2)根据科学实验结论说明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的结构及构成原子的粒子的性质特点,通过抽象的思维想象了解原子的大小;通过画原子结构简图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根据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过程中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得失情况分析了解离子的形成;通过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对比,说明离子可分为阴离子和阳离子。(3)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种类不变、元素种类也不会改变,理解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4)通过对一些常见元素名称的造字特点认识元素的分类,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排结构

3、;通过对不同元素的性质与其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研讨,归纳总结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2)阅读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有:分子和原子、原子的结构、元素三个课题。它们包括分子、原子概念、原子结构模型、核外电子排布观念、离子及离子的形成、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元素符号、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等内容。本单元教材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

4、基本要素,是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将来适应社会生活打好基础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是初中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结果,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所以,本单元教材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本单元教材是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端,在本书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本单元的特点是内容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感性知识不充分,这就是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对分子和原子的认识、原子的构成、离子的形成、元素、元素符号;难点: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及解释物质的变化;核外电子排布观念、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等一直是各

5、省市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学情分析本单元是物质结构理论的重要开端,是学生从宏观世界进入到微观领域开始,粒子因为看不到、摸不着,具有抽象性,不易于理解。初三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学会通过分析一种物质可无限被分割而推理得出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粒子构成的;根据生活中的宏观现象(如物质的热胀冷缩、扩散现象 )推理得出构成物质的分子 (或原子)的性质分子(或原子)间有间隔、分子( 或原子)是在永不停息运动着的,并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分析“卢瑟福的 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进一步了解原子的微观结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点及原子结构简图所表示的意义,顺理成章地得

6、出离子的形成过程,借助离子的形成过程,理清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间的关系。教学建议本单元概念性强,抽象难懂,学习时可用比喻法、多媒体手段展示化学反应微观变化过程,通过讲解、想象克服难懂关;运用列表、归纳比较法克服对概念理解关;要从学生生活和已有知识基础上,设置情境,激起思维,交流碰撞,释放潜能,形成共识。课题 1 分子和原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3)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来探索微观世界,认识分子和原

7、子。(2)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讨论,把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引导学生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两种变化,进一步从化学变化中认识分子与原子的特征,形成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重点难点重点从宏观现象、认识微观粒子的运动,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难点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准备1准备品红和氨的扩散实验的仪器。2准备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教学流程教学设计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1把一瓶香水带进教室,放在讲台上,打开瓶塞,同学们为什么会闻到香味?2糖放

8、入水中为什么不见了?3衣柜中的樟脑片为什么会不见了?学生思考、讨论。 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二、合作探究实验探究对比分析了解性质实验 31:品红的扩散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能扩散呢?【过渡】在很久以前许多学者就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究,他们提出了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构成的设想【小结】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小实验】请同学们用手对着脸轻轻扇动,感觉一下分子对脸撞击的感觉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是真实存在的吗?展示图片:教材 49页图 32、33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有何特点?学生实验,观察现象,思考讨论。学生听讲,实验。在学生亲身体验中激发思维及探究欲。形成物质是由分子和

9、原子构成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续表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模型展示分析推理1.花香能闻到,但却看不到。2能看到整块的糖,却看不到溶解后的糖。分子很小1 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 31026 kg,1 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 个水分子做氨水在空气中的扩散实验请同学们猜想:为什么 A 杯中的溶液变红了?针对你的猜想,请设计实验方案,证实你的猜想。【小结】1氨水中氨分子不断扩散进入了酚酞溶液中,使酚酞溶液变成了红色。该实验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2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的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实验】酒精与水的混合【思考】为什么112一碗黄豆与一碗小米混合是否等于两碗?【小结】分

10、子之间有间隔。【展示】水分子、氧分子、氢分子、氧化汞的分子模型。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看图想象分子的存在。思考、讨论,并归纳总结按实验要求观察现象:A 杯中的溶液变红了。学生猜测,讨论。观察现象:112。思考、讨论、猜想。观察、分析;语言表达: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让学生了解现代高科技,并借助图像进入微观世界。锻炼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把实验步骤略作改变,让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探究的能力。续表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组织讨论】1.从分子的角度

11、看,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有什么不同?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和水在电解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的变化是分子还是原子?在模型的帮助下,分析、讨论、推理在两种变化中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分析得出:当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当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也发生变化。用模型把微粒直观地显示出来,便于学生理解。三、课堂小结总结交流【小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学完本课题你们知道了什么?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1.氧化汞受热分解;2.水蒸发后化学性质没有变;3.混合物与纯净物有什么不同。小结收获,交流体会,代表发言。通过小结、练习,使知识形成脉络,

12、使学生初步进入微观世界。四、检测反馈练习巩固分析归纳用分子的观点分析:1.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2.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易晾干?3.物质为何有三态变化?讨论、分析、交流。分子的性质:分子很小;分子不停地运动;分子间有间隔。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运用的能力。板书设计教师随笔备课资料1趣味化学资料道尔顿科学原子论的提出者英国化学家道尔顿(17661844)最大的贡献是把古代模糊的原子假说发展为科学的原子理论,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道尔顿 15 岁时已经是一名教师,他对气象很感兴趣,每天坚持记录气象变化。后来听说肯代尔城有一位叫约翰豪夫的人也对气象很感兴趣,于是他去拜访豪夫先生,到那

13、儿道尔顿才发现豪夫先生是一位盲人,但豪夫先生却可以独立进行实验。他可以安装仪器,把容器装满却不溢出一滴溶液,也不会打碎仪器。道尔顿深为钦佩,从豪夫先生那儿道尔顿学到了很多东西。1793 年,道尔顿到曼彻斯特一家著名学院教书,在那儿,他对科学的兴趣越来越广泛,但他渐渐感到担任教学工作妨碍他从事科学实验,因为教书占用他时间太多,从事研究的时间太少了。1799 年,道尔顿离开学院,成为曼彻斯特最受尊重的私人教师,他每天授课不到 2 小时以赚取微薄的生活费和科研经费。道尔顿全身心地投入科学研究,成为了一名伟大的化学家。除了在化学界取得的成绩外,道尔顿还是色盲的发现者。有一次道尔顿给母亲买的圣诞礼物是一

14、双蓝色袜子,但母亲却说袜子是红色的。经过详细的研究,道尔顿使用各种颜色的方块在小学生中间进行了实验。他发现,有的学生根本就不能分辨颜色,有的却往往错认各种颜色。1794 年,道尔顿写出了一份关于色盲的报告,提出人类中存在着色盲这一病症,所以在英国,人们将色盲称为“道尔顿症” 。2化学史阿伏加德罗阿伏加德罗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阿伏加德罗是第一个认识到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的人。他的分子假说奠定了原子分子论的基础,推动了物理学、化学的发展,对近代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四卷著作有重量的物体的物理学(1837 1841 年)是第一部关于分子物理学的教程。阿伏加德罗毕生致力于原子分子学

15、说的研究。1811 年他发表了题为原子相对质量的测定方法及原子进入化合物时数目之比的测定的论文。他以盖吕萨克气体化合体积比实验为基础,进行了合理的假设和推理,首先引入了“分子”概念,并把它与原子概念相区别,指出原子是参加化学反应的最小粒子,分子是能独立存在的最小粒子。单质的分子是由相同元素的原子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则由不同元素的原子所组成的。文中明确指出:“必须承认,气态物质的体积和组成气态物质的简单分子或复合分子的数目之间也存在着非常简单的关系。把它们联系起来的一个、甚至是唯一容许的假设,是相同体积中所有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这样就可以使气体的原子量、分子量以及分子组成的测定与物理上、化学上已获得的定律完全一致。阿伏加德罗的这一假说,后来被称为阿伏加德罗定律。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