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4 ,大小:147KB ,
资源ID:5084302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508430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语文是一门怎样的功课.doc)为本站会员(scg750829)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语文是一门怎样的功课.doc

1、1语文是一门怎样的功课“语文”作为学校功课的名称,是一九四九年开始的。解放以前,这门功课在小学叫“国语”,在中学叫“国文”。为什么有这个区别?因为小学的课文全都是语体文,到了中学,语体文逐步减少,文言文逐步加多,直到把语体文彻底挤掉。可见小学“国语”的“语”是从“语体文”取来的,中学“国文”的“文”是从“文言文”取来的。一九四九年改用“语文”这个名称,因为这门功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既然是运用语言的本领的,为什么不叫“语言”呢?口头说的是“语”,笔下写的是“文”,二者手段不同,其实是一回事。功课不叫“语言”而叫“语文”,表明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要在这门功课里学习的意思。“语文”这个名称并不

2、是把过去的“国语”和“国文”合并起来,也不是“语”指语言,“文”指文学(虽然教材里有不少文学作品)。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有两方面的本领要学习:一方面是接受的本领,听别人说的话,读别人写的东西;另一方面是表达的本领,说给别人听,写给别人看。口头语言的说和听,书面语言的读和写,四种本领都要学好。有人看语文课的成绩光看作文,这不免有点儿片面性;听、说、读、写四种本领同样重要,应该作全面的考查。有人把阅读看作练习作文的手段,这也不很妥当;阅读固然有助于作文,但是练习阅读还有它本身的目的和要求。忽视口头语言,忽视听和说的训练,似乎是比较普遍的情况。希望大家重视起来,在小学尤其应该重视。现在大家都说学生的

3、语文程度不够,推究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语文教学还没有形成一个周密的体系,恐怕是多种原因之中相当重要的一个。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语文课到底包含哪些具体的内容;要训练学生的到底有哪些项目,这些项目的先后次序该怎么样,反复和交叉又该怎么样;学生每个学期必须达到什么程度,毕业的时候必须掌握什么样的本领:诸如此类,现在都还不明确,因而对教学的要求也不明确,任教的老师只能各自以意为之。如果大家认为我的看法大致不错,现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了,是否可以把我所说的作为研究的课题,在调查、研究、设计、试验各方面花它两三年的工夫,给小学语文教学初步建立起一个较为周密的体系来。祝同志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精神愉快

4、。1980年7月14日作,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会上的书面发言。国文科之目的最近遇见好几位先生,他们叹息着说中学生国文程度低落,非赶紧设法挽救不可。中学生正是本杂志的读者,有人在细体里为他们着急,为他们用心思,我们应该报告一声。据多数的意见,似乎所谓国文程度低落就是写不通文言文,甚而至于连不通的文言文也写不来。他们也承认,有些中学生写语体文还可以;更有人说他们的儿女写回来的“白话信”,那种真率的风趣是他们所及不来的;但是(这个“但是”表示十二分的不满足),这不是个了局,总得写文言文才行呀。他们以为语体文只是便利初学的过渡,终极的目的却是文言文,语体文是卑浅的,唯文言文才是高深的2东西。他们把

5、国文程度低落的原由归到读物的不良上去。课本里没有多少篇文言文,又不能选那最精粹的代表作,成绩不良是当然的几犷是商量国文教材应该怎样编选。各人的主张就有五花八门之观。有人说只消读论语就是,读论语可以识理;里边长篇短论都有,又可以作行文的楷模。有人说,宋元明的语录应该多读,对于青年修养,国文科必须顾及。有人说六朝文不宜忽略;那种修辞工夫是现代人所缺乏的。有人说国文科的教材应该是中国文化的全体;所以如太上感应篇也得看看,因为这也是中国文化。有人说方今国难当头,应该多读岳飞戚继光等人的传说,以期振起民族精神。此外意见还多,比较不重要,恕不报告了。29页这好几位先生都是教育家,他们的意见直接影响到中学生

6、。其他的教育家想来颇有抱同样意见的,他们也各各直接影响到中学生。所以,这并不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在这里,颇有问一问国文科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的必要。我们的回答是“整个的对于本国文字的阅读与写作的教养”。换一句话说,就是“养成阅读能力”、“养成写作能力”两项。要养成阅读能力,非课外多看书籍不可。课本只是举出些例子,以便指示、说明而已。这里重要在方法;本月比上月更善阅读,今年比去年更能了解,就是进步。修养云云那是身体力行的事,民族精神也得在行为上表现。违反修养,毁霹民族精神的书籍文字固然不必看,但是想靠国文科提倡修养,振起民族精神,却不免招致“文字国”的讥诮。30页要养成写作能力,第一宜着眼于生活和发

7、表的一致;说明白点,就是发表的必须是自己的意思或情感,同时又正是这意思或情感。花言巧语能写几篇文字有什么用处呢?必须与生活相一致,写作才有意义。至于文体,语体文和文言文原没有划然的界限。然而就亲切、便利等条件着想,语体文应该普遍地被应用是无疑的。学生就性之所好,兼作文言文,当然不必禁止。一定要作了文言文,才算国文程度不低落,这成什么话!何况揣摩主张者的口气,写作和生活一致与否倒并不在乎,但求每个学生能够铿铿锵锵写出一些文言文,而且篇篇都是“合作”,他们的国文教学就成功了。他们以为中学校只是“国文专修馆”和“文豪养成所”!我们想,做学生的如果把各科的目的问一问清楚,对于他们自己是非常有益的。刊中

8、学生杂志29号(1932-年11月明)国文教学的现状和理想我们将近些年来写的关于国文教学的论文和随笔编成这。本书,就题为国文教学。这里面以论中学的国文教学为主,学的也有几篇论及。我们都做了多年的国文教师,也编过些国文科的读物给青年们看,本书的文章就是根据这些经写成的。这些文章偏重教学的技术方面,精神方面谈到的少。因为精神方面,部订的课程标准里已经定得够详细的。说“五四”以来国文科的教学,特别在中学里,专重精神或思一面,忽略了技术的训练,使一般学生了解文字和运用文字能力没有得到适量的发展,未免失掉了平衡。而一般社会青年学生要求的却正是这两种能力,他们要求学生第一要得通,其次要读得懂。我3们根据实

9、际情形立论,偏重技术一也是自然而然。一般社会把写看得比读重,青年们自己也如此。但是在里,在实际教学上,却是读比写重。课程里讲读的时数多文的时数,是因为讲读负担着三重的任务。讲读一方面了解的能力,一方面传播固有的和现代的文化,另一方面写作的范本。学生似乎特别注重写作的范本。从前的教偏重示范作用,没有发生读和写的比重问题。“五四”后的教本兼顾三重任务,学生感到范文的缺少,好像讲读费了很多时间,并没有什么实用,因而就不看重它。不过这个问题很复杂,范文其实还只是一个因子,另一个因子是文言。“五四”以后,一般学生愿意写白话,写白话而读文言,这是一个矛盾。再一个因子是教学。教学应该读和写并重,可是讲读的时

10、数既多,而向来教师又没有给予作文课足够的注意,便见得读重了。其实重读也只是个幻象,一般的讲读只是逐句讲解,甚至于说些不相干的话敷衍过去,学生毫无参加和练习的机会,怎能够引起他们的趣味,领导他们努力呢?青年们不愿意读文言,尤其不愿意读古书,是因为不容易懂,并且跟现代生活好像无甚关系似的。若能在现行的标点分段之外,加上白话往释,并附适当的题解或导言,愿意读的人也许多些。到那时青年们也许就可以看出,中国人虽然需要现代化,但是中国人的现代化,得先知道自己才成;而要知道自己还得借径于文言或古书。我们尽可以着手用白话重述古典,等到这种重述的古典成为新的古典,尽可以将文言当作死文字留给专门学者去学习,不必再

11、放在一般课程里。但是现在还不行,还得学习文言。可是现行课程标准规定初中一年起就将文言和白话混合教学,文言的比例逐年增加,直到大学一年整个讲读文言为止,这样办效果却不好。学生不但文言没有学好,白话也连带着学得不够好。教本里选的文言花样太杂,使他们不容易摸着门路,而混合教学又使他们仿徨,弄不清文言和白话的分别。我们赞成本书附录里浦江清先生的主张,将白话和文言分别教学。我们还主张文言的教学从高中开始,初中只学白话;大学一年还该在作文课里让学生读些白话范本。作文该全写白话;文言教学的写的方面只到造句就成。110学生不看重讲读,还有一个原故。他们觉得讲读总不免咬文嚼字费功夫,而实际的阅读只消了解大意就够

12、;他们课外阅读,只求了解大意,快当得多。他们觉得只有这种广泛的阅读才能促进写作能力的发展;讲读在一年里只寥寥三四十篇,好像简直没有益处似的。但是没有受过相当的咬文嚼字的训练或者没有下过相当的咬文嚼字的功夫,是不能了解大意的,至少了解不够正确。产生课外阅读,能了解大意,还是靠讲读教育虽然这种讲读教育没有很大的效率或者靠自修。阅读有时候不止于要了解大意,还要领会那话中的话,字里行间的话也就是言外之意,不能读得太快,得仔细吟味;这就更需要咬文嚼字的功夫。尹说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增进写作的能力,固然是事实,但是一目数行地回圈吞枣地读下去,至多只能增进一些知识和经验,并不能领会写作的技术。要在写作上得益处,

13、非慢慢咬嚼不可。一般人的阅读大概都是只观大意,并且往往随读随忘;虽然读得很快,却是毫无用处。随读随忘,不但不能帮助写作,恐怕连增进知识和经验的效果也不会有。所以课外阅读决不能无条件的重视,而讲读还是基本。不过讲读不该逐句讲解,更不该信口开河,得切实计划,细心启发,让学生们多思考,多讨论,多练习,才能有合乎课程标准的效率。这就要谈到师生的合作和学校的纪律了。讨论教学技术,无论如何精当,若是教师不负责任,不肯干,也是枉然。现在一般国文教师的情形,本书中有专篇讨论。我们觉得负责的教师真是太少了。教师4得先肯负责,才能谈到循循善诱,师生合作。教师不负责,有的因为对教学本无兴趣,当教师只是暂局。这种人只

14、有严加淘汰一法。有的因为任课太多,照顾不及。这种人也许减少钟点调整待遇可望改善。有的却因为一般纪律不好,难以独严。学校纪律不好,有时固然由于一般政治和社会的影响,不是某一学校的责任,但是多半还是由于学校当局不尽职或者才力不足。只要当局能够和教师通力合作,始终一贯,纪律总会严明的。话说回来,即使学校纪律不好,一个教师也还有他可负的责任。事在人为,只要诚恳公正,他在相当的限度之内也还可以严格教学的。本书里许多文章虽然根据经验写成,却也假定了一些条件,如学校纪律相当好,教师肯负责地干等;从这方面看也就不免还是些理想。不过理想是事实之母,只要不是空想,总该能够一点一滴实现的。我们在期待着。我们将自己的

15、文章分编为上下两辑。另有浦江清先生论中学国文一篇,我们觉得其中精到的意见很多。感谢他的同意,让我们附录在这本书里。国文教学,叶绍钧、朱自清著,1945年4月开明书店出版。作者序由朱自清执笔,未署名,无标题。读了“抢救国文”的呼吁阅读的材料与方法举凡升天航海代步传情怡心养性启智迪慧,莫不借科学以克服自然繁荣奇异之各种障碍,以促进人类身心优异之发展。罗先生评这两例为“糊涂”。陈先生说“这二段文章从国文观点来看,实在文通字顺。前一个例子最后几句因作者不了解荀子论天的意思,与天道相混,说得有点冬烘,但文字是通的。但是今日之大学生头脑冬烘,侈谈天道,试问是谁之过?第二个例子,我和罗先生的意见正相反,觉得

16、不但文字通顺,而且文气紧凑而充沛。”我平常想,所谓文字通顺包含两个条件:一是合于语文法,二是合于论理;语文法不是古文笔法,也不是新文学作法,只是我国人口头笔头习惯通行的说法,论理不一定要研习某家名学某种逻辑,只要不违背常情常理,说出来能使一般人理解就成。不知道罗陈两位先生是否同意我这个想头。如果我这个想头不错,那么,罗先生所说“糊涂”就是不合于我所说的第二个条件。陈先生说这两个例子通顺,其实只合于我所说的第一个条件(但前一个例子的“见坠”显然是错误的),而不合于我所说的第二个条件,还是不通顺。陈先生也说前一个例子“有点冬烘”,“冬烘”与“糊涂”与“不合论理”实是近似的说法。至于陈先生说第二个例

17、子“不但文字通顺,而且文气紧凑而充沛”,那恐怕只是故意说说的了。从前一个例子自易想到读物选材的问题与阅读方法的问题。罗先生“请求中学国文教员选讲适合学生程度的文章”。陈先生说:“今日之大学生头脑冬烘,侈谈天道,试问是谁之过?”这句话多少含着责备读物选材不得其当的意思。不得其当就是不适合,哪怕读物本身有很高的价值,对于学生并没有用处;非但没有用处,而且很有害处。试看前一个例子,这个一作者很读了些经子,但是说出话来一片糊徐,一派冬烘;虽然这个题目承受着八股的传统,本来也写不成什么好文章,但是作者如果没有读过经子,没有杂七夹八记上一大串,仅凭自己的想头勉强诌一篇,也许不至于这样糊涂与冬烘。这并不是5

18、可笑的事,实在是可惨的事。作者显然受了经子的害处。单一在试卷上表现糊涂与冬烘,还不要紧;只怕习惯成自然,在日一常生活上随时表现糊涂与冬烘,那更惨不胜言了。106-107我曾经听见一个大学一年级学生说,中国如果实行孔子之道,日本小鬼不打自退(他并非说俏皮话,是一本正经说的)。这又是个受蒙害的例子。陈先生说“思想糊涂应该由各科共同负责”,见出教育家的襟怀,我绝对同感。但是国文教材有示范与供给材料的作用,对于学生的思想似应多负一点责任。料知学生将:会“天”啊“道”的乱来一阵,对于“天”啊“道”的读物就该郑重、将事,或者是消极的不选,或者是看定了学生可以理解而不至象于乱来一阵的才选。这只是举个例子。总

19、之,就“是不是切要?”“会不会消化?”“要不要发生坏影响?”这些个问题考虑过,选下来的教材总会适合些,得当些。可是担任选材的先生沪似乎不大肯考虑这些个问题,在先前,是无意识地继承着向来读书的办法,到近来,“国学根抵”啊“固有文化啊那一套成了流行性感冒,更有意识地想把经史子集一股脑儿往学生头脑里装。他们的想法又很简单,学生的头脑好比一个空箱子,只消装进去,箱子里就有了那些经史子集了。结果是学生因为不感切要,不能消化,长不成什么“根抵,领不到什么“文化”;而零零星星的一知半解,以及妄知谬解,不但表现在写作里,同时也表现在日常的思想行动里,却是显然的坏影响。在有心人看来,这正是大可忧虑的事。学校里课

20、程的设置,通常根据三种价值:一种是实用价值,一种是训练价值,还有一种是文化价值。古书具有文化价值,让学生读些古书,了解“固有文化”,实在不是没有道理。但是重要之点在乎真个做到“了解”,回圈吞枣与“了解”却是两回事。装进空箱子就算了事,那是把回圈吞枣认作“了解”,自然发生流弊。我常常想,就教师一方面说,古书非不可教,但是必须清彻通达的人才可以教。单把给学生介绍古书来作例子,要能像编撰经典常谈的朱自清先生,介绍起来才不至于引学生走入迷途。就学生一方面说,古书非不可读,但是必须是清彻通达的人才可以读。唯有这样的人读了古书,才会受到文化的涵濡而不会受到古书的坏影响。一个人要达到清彻通达的境界,当然与整

21、个生活都有关系;可是就读书言读书,必须阅读方法到家,才可以真个了解,才可以清彻通达。如果不讲方法或者没有方法,宁可退一步想,教师还是不教古书的好,学生还是不读古书的好。这自然是为学生的利益着想。1943年10月8日作,原题读罗陈两位先生的文章。刊桂林国文杂志2卷5期(11月15日),署名叶圣陶。略谈学习国文无论学习什么学科,都该预先认清楚为什么要学习它。认清楚了,一切努力才有目标,有方向,不至于盲目地胡搞一阵。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国文呢?这个问题,读者诸君如果没有思考过,请仔细地思考一下。如果已经思考过了,请把思考的结果和后面所说的对照一下,看从中间能不能得到些补充或修正。学习国文就是学习本国的语

22、言文字。语言人人能说,文字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了好几年,为什么到了中学阶段还要学习?这是因为平常说的语言往往是任意的,不免有粗疏的弊病;有这弊病,便算不得能够尽量运用语言;必须去掉粗疏的弊病,进到精粹的境界,才算能够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和语言一样,内容有深浅的不同,形式有精粗的差别。小学阶段学习的只是些浅的和粗的罢了,如果即6此为止,还算不得能够尽量运用文字;必须对于深的和精的也能对付,能驾御,才算能够尽量运用文字。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如果没有这种能力,就是现代公民生活上的缺陷;吃亏的不只是介人,同时也影响到社会。因此,中学阶段必须

23、继续着小学段,学习本国的语言文字学习国文。93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联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这是每一个学习国文的人应该记住的。从国文科,咱们将得到什么知识,养成什么习惯呢?简括地说,只有两项,一项是阅读,又一项是写作。要从国文科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94写作是“发表”的事情

24、,从写作,咱们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在人群中间,经验的授受和心情的交通是最切要的,所以阅读和写作两项也最切要。这两项的知识和习惯,他种学科是不负授与和训练的责任的,这是国文科的专责。每一个学习国文的人应该认清楚: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学习国文的目标。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教本。国文教本中排列着一篇篇的文章,使学生试去理解它们,理解不了的,由教师给与帮助(教师不教学生先自设法理解,而只是一篇篇讲给学生听,这并非最妥当的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阅读的知识。更使学生试去揣摩它们,意念要怎样地结构和表达,才正确而精

25、密,揣摩不出的,由教师给与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写作的知识。如果不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只是茫然地今天读一篇朱自清的背影,明天读一篇史记的信陵君列传,那是得不到什么阅读和写作的知识的,国文课也就白上了。94-95这里有一点必须注意。国文教本为了要供学生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太多太长了,不适宜于做细琢细磨的研讨工夫。但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一部国文教本,是够不上说反复的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应用研读国文教本得来的知识,去对付其他的书,这才是反复的历练。95现在有许多学生,除了教本以外,不再接触什么书,这是不对的。为

26、养成阅读的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一生活,也非多读不可。虽然抗战时期,书不容易买到,买得到的价钱也很贵;但是只要你存心要读,究竟还不至于无书可读。学校图书室中不是多少有一些书吗?图书馆固然不是各地都有,可是民众教育馆不是普遍设立了吗?藏书的人(所藏当然有多有少)不是随处都可以遇见吗?各就自己所好,各就各科学习上的需要,各就解决某项问题的需要,从这些处所借书来读,这是应该而且必须做的。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应用从阅读得到的写作知识,认真地作。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学校里的定期作文,因为须估计汾教师批改的时间和精力,不能把次数规定得太多。每

27、星期作文一次算是最多了;就学生历练方面说,还嫌不够。为养成写作的习惯,非多作不可;同时为适应生活的需要,也非多作不可。作日记,作读书笔记,作记叙生活经验的文章,作发抒内部情思的文章,凡遇有需要写作的机会,决不放过,这也是应该而且必须做的。71941年12月4日作。刊成都国文杂志创刊号(次年 1 月 1 日),署名叶圣陶。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我们当国文教师,必须具有两个基本观念。我作这么想,差不多延续了二十年了。最近机缘凑合,重理旧业,又教了两年半的国文,除了同事诸君而外,还接触了许多位大中学的国文教师。觉得我们的同行具有那两个基本观念的诚然有,而认识完全异趣的也不在少数。现在想说明我的意见,

28、就正于同行诸君。请容我先指明那两个基本观念是什么。第一,国文是语文学科,在教学的时候,内容方面固然不容忽视,而方法方面尤其应当注重。第二,国文的涵义与文学不同,它比文学宽广得多,所以教学国文并不等于教学文学。如果国文教学纯粹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不含有其他意义,那么,任何书籍与文篇,不问它是有益或者有损于青年的,都可以拿来作阅读的材料与写作的示例。它写得好,摄取它的长处,写得不好,发见它的短处,对于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增进都是有帮助的。可是,国文是各种学科中的一个学科,各种学科又像轮辐一样揍合于一个教育的轴心,所以国文教学除了技术的训练而外,更需含有教育的意义。说到教育的意义,就牵涉到内容问题了

29、。国文课程标准规定了教材的标准,书籍与文篇的内容必须合于这些个标准,才配拿来作阅读的材料与写作的示例。此外,笃信固有道德的,爱把圣贤之书教学生诵读,关切我国现状的,爱把抗战文章作为补充教材,都是重视内容也就是重视教育意义的例子。这是应当的,无可非议的。不过重视内容假如超过了相当的限度,以为国文教学的目标只在灌输固有道德,激发抗战意识,等等,而竟忘了语文教学特有的任务,那就很有可议之处了。道德必须求其能够见诸践履,意识必须求其能够化为行动。要达到这样地步,仅仅读一些书籍与文篇是不够的。必须有关各种学科都注重这方面,学科以外的一切训练也注重这方面,然后有实效可言。国文诚然是这方面的有关学科,却不是

30、独当其任的唯一学科。所以,国文教学,选材能够不忽略教育意义,也就足够了,把精神训练的一切责任都担在自己肩膀上,实在是不必的。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学生眼前要阅读,要写作,至于将来,一辈子要阅读,要写作。这种技术的训练,他科教学是不负责任的,全在国文教学的肩膀上。所谓训练,当然不只是教学生拿起书来读,提起笔来写,就算了事。第一,必须讲求方法。怎样阅读才可以明白通晓,摄其精英,怎样写作才可以清楚畅达,表其情意,都得让学生们心知其故。第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事的。国文教学的成功与

31、否,就看以上两点。所以我在前面说,方法方面尤其应当注重。现在四五十岁的人大都知道从前书塾的情形。从前书塾里的先生很有些注重方法的。他们给学生讲书,用恰当的方言解释与辨别那些难以弄明白的虚字。他们教学生阅读,让学生点读那些没有句读的书籍与报纸论文。他们为学生改文,单就原意增删,并且反复详尽地讲明为什么增删。遇到这样的先生,8学生是有福的,修一年学,就得到一年应得的成绩。然而大多数书塾的先生却是不注重方法的,他们只教学生读,读,读,作,作,作,讲解仅及字面,改笔无异自作,他们等待着一个奇迹的出现学生自己一旦豁然贯通。奇迹自然是难得出现的。所以,在书塾里坐了多年,走出来还是一窍不通,这样的人着实不少

32、。假如先生都能够注重方法,请想一想,从前书塾不像如今学校有许多学科,教学的只是一科国文,学生花了多年的时间专习一种学科,何至于一窍不通呢?再说如今学校,学科不止一种了,学生学习国文的时间约占从前的十分之二三,如果仍旧想等待奇迹,其绝无希望是当然的。换过来说,如今学习时间既已减少,而应得的成绩又非得到不可,唯有特别注重方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读多作固属重要,但是尤其重要的是怎样读,怎样写。对于这个“怎样,加果不能切实解答,就算不得注重了方法。现在一说到学生国文程度,其意等于说学生写作程度,至于与写作程度同等重要的阅读程度往往是忽视了的。因此,学生阅读程度提高了或是降低了的话也就没听人提起

33、过。这不是没有理由的,写作程度有迹象可寻,而阅读程度比较难捉摸,有迹象可寻的被注意了,比较难捉摸的被忽视了,原是很自然的事情。然而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最近朱自清先生在国文月刊创刊号发表一篇中学生的国文程度,他说中学生写不通应用的文言,大概有四种情形。第一是字义不明,因此用字不确切,或犯重复的毛病。第二是成语错误。第三是句式不熟,虚字不通也算在这类里。第四是体例不当,也就是不合口气。他又说一般中学生白话的写作,比起他们的文言来,确是好得多。可是就白话论白话,他们也还脱不掉技术拙劣

34、,思路不清的考语。朱先生这番话明明说的写作程度不够,但是也正说明了所以会有这些情形,都由于阅读程度不够。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阅读太少是一个,阅读不得其法尤其是重要的一个。对于“体会”“体察”“体谅,体贴”“体验”似的一组意义相近的词,字典翻过了,讲解听过了,若不能辨别每一个的确切意义并且熟悉它的用法,还算不得阅读得其法。“汗牛充栋”为什么不可以说成“汗马充屋”?“举一反三”为什么不可以说成“举二反二”?仅仅了解它们的意义而不能说明为什么不可以改换,阅读方法也还没有到家。“与其”之后该来一个“宁”,“犹”或“尚”之后该接上一个“况”,仅仅记住这些,而不辨“与其”的半句是所舍义,“宁”的半句才是所

35、取义,“犹”或“尚”的半句是旁敲侧击,“况”的半句才是正面文章,那也是阅读方法的疏漏。“良深哀痛”是致悼语,“殊堪嘉尚”是奖勉语,但是,以人子的身分,当父母之丧而说“良深哀痛”,以学生的身份,一对抗战取胜的将领而说“殊堪嘉尚”,那一定是阅读时候欠缺了揣摩体会的工夫。以上只就朱先生所举四种情形,举例来说。依这些例子看,已经可以知道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紧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轻轻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性。唯有这样阅读,才能够发掘文章的蕴蓄,没有一点含胡。也唯有这样阅读,才能够养成用字造语的好习惯,下笔不至有误失。阅读方法又因阅读

36、材料而不同。沙分量说,单篇与整部的书应当有异,单篇宜作精细的剖析,整部的书却在得其大概。就文体说,记叙文与论说文也不一样,记叙文在看作者支配描绘的手段,论说文却在阐明作者推论的途径。同是记叙文,一篇属于文艺的小说与一篇普通的记叙文又该用不同的眼光,小说是常常需要辨认那文字以外的意味的。就文章种类说,文言与白话也不宜用同一态度对付,文言尤9其是秦汉以前的最先应注意那些虚字,必需体会它们所表的关系与所传的神情,用今语来比较与印证,才会透彻地了解。多方面地讲求阅读方法,也就是多方面地养成写作习惯。习惯渐渐养成,技术拙劣与思路不清的毛病自然渐渐减少,一直减到没有。所以说阅读与写作是一贯的,阅读得其法,

37、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的。所谓得其法,并不在规律地作训话学、文法学、修辞学与文章学的研究,那是专门之业,不是中学生所该担负的。可是,那些学问的大意不可不明晓,那些学问的治学态度不可不抱持,明晓与抱持又必须使他成为终身以之的习惯才行。以下说关于第二个基本观念的话。五四运动以前,国文教材是经史古文,显然因为经史古文是文学。在一些学校里,这种情形延续到如今,专读古文辞类纂或者经史百家杂抄便是证据。“五四”以后,通行读白话乙,教材是当时产生的一些白话的小说、戏剧、小品、诗歌之类,也就是所谓文学。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可以阅读的呢?这样想的人仿佛不少。就偏重文学这一点说,以上两派是一路的,都以为

38、国文教学是文学教学。其实国文所包的范围很宽广,文学只是其中一个较小的范围,文学之外,同样包在国文的大范围里头的还有非文学的文章,就是普通文。这包括书信、宣言、报告书、说明书等等应用文,以及平正地写状一件东西载录一件事情的记叙文,条畅地阐明一个原理发挥一个意见的论说文。中学生要应付生活,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就不能不在文学之外,同时以这种普通文为对象。若偏重了文学,他们看报纸、杂志与各科课本、参考书,就觉得是另外一回事,要好的只得自辟途径,去发见那阅读的方法,不要好的就不免马虎过去,因而减少了吸收的分量。再就写作方面说,流弊更显而易见。主张教学生专读经史古文的,原不望学生写什么文学,他们只望学生写通普

39、通的文言,这是事实。但是正因所读的纯是文学,质料不容易消化,技术不容易仿效,所以学生很难写通普通的文言。如今中学生文言的写作程度低落,我以为也可以从这一点来解释。如果让他们多读一些非文学的普通文言,我想文言的写作或许会好些。很有些人,在书塾里熟读了四书五经,笔下还是不通,偷空看了三国演义或者饮冰室文集,却居然通了,这可以作为左证。至于白话的写作,国文教师大概有这样的经验,只要教学生自由写作,他们交来的往往是一篇类似小、说的东西或是一首新体诗I0我曾经接到过几个学生的白话信,景物的描绘与心情的抒写全像小说,却与写信的目的全不相干。还有,现在爱写白话的学生多数喜欢高谈文学,他们不管文章的体裁与理法

40、,他们不知道日常应用的不是文学而是普通文。认识尤其错误的,竟以为只要写下白话就是写了文学。以上种种流弊,显然从专读白话文学而忽略了白话的普通文生出来的,如果让他们多读一些非文学的普通白话,我想用白话来状物,记事,表情,达意,该会各如其分,不至于一味不相称地袭用白话文学的格调吧。学习图画,先要描写耳目手足的石膏像,叫做基本练习。学习阅读与写作,从普通文入手,意思正相同。普通文易于剖析、理解,也易于仿效,从此立定基本,才可以进一步弄文学。文学当然不是在普通文以外别有什么方法,但是方法的应用繁复得多,变化得多。不先作基本练习而径与接触,就不免迷离悄恍。我也知道有所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的说法,而且

41、知道古今专习文学而有很深的造诣的不乏其人。可是我料想古今专习文学而碰壁的,就是说一辈子读不通写不好的,一定更多。少数人有了很深的造诣,多数人只落得一辈子读不通写不好,这不是现代教育所许可的。从现代教育的观点说,人人要作基本练习,而且必须练习得到家。说明白点,就是对于普通文字的阅读与写作,人人要得到应得的成绩,绝不容有一个人读不通写不好。这个目标应该在中学阶段达到,到了大学阶段,学生不必再在10普通文的阅读与写作上费工夫了现在大学里有一年级国文,只是一时补救的办法,不是不可变更的原则。至于经史古文与现代文学的专习,那是大学本国文学系的事情,旁的系就没有必要,中学当然更没有必要。我不是说中学生不必

42、读经史古文与现代文学。我只说中学生不该专习那些。从教育意义说,要使中学生了解固有文化,就得教他们读经史古文。现代人生与固有文化同样重要,要使中学生了解现代人生,就得教他们读现代文学。但是应该选取那些切要的,浅易的,易于消化的,不宜兼收并包,泛滥无归。48-49譬如,老子的思想在我国很重要,可是, 老子 的文章至今还有人作训释考证的工夫而没有定论,若读老子原文,势必先听取那些训释家考证家的意见,这不是中学生所能担负的。如果有这么一篇普通文字,正确扼要地说明老子的思想,中学生读了也就可以了解老子了,正不必读老子原文。又如,历来文家论文之作里头,往往提到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的话,这些是研究我国文学

43、批评的重要材料,但是放在中学生面前就不免徒乱人意。如果放弃这些,另外找一些明白具体的关于文章理法的普通文字给他们读,他们的解悟该会切实得多。又如,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一般都认为是精密地解剖经济社会的佳作,但是它的组织繁复,范围宽广,中学生读起来,往往不如读组织较简范围较小的易于透彻领会。依以上所说,可以知道无论古文学现代文学,有许多是中学生所不必读的。不读那些不必读的,其意义并不等于忽视固有文化与现代人生,也很显然。再说文学的写作,少数中学生或许能够写来很像个样子,但是决不该期望于每一个中学生。这就是说,中学生不必写文学是原则,能够写文学却是例外。据我所知的实际情形,现在教学生专读经史古文的,

44、并不期望学生写来也像经史古文,他们只望学生能写普通的文言,而一般以为现代文学之外别无教材的,却往往存一种奢望,最好学生落笔就是文学的创作。后老的育贝二我相早应当修正的。在初中阶段,虽然也读文学,但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应该偏重在基本方面,以普通文为对象。到了高中阶段,选取教材以文章体制,文学源流,学术思想为纲,对于白话,又规定“应侧重纯文艺作品”,好像是专向文学了,但是基本训练仍旧不可忽略。理由很简单,高中学生与初中学生一样,他们所要阅读的不纯是文学,他们所要写作的并非文学,并且,唯有对于基本训练锲而不舍,熟而成习,接触文学才会左右逢源,头头是道。50页我的话到此为止。自觉说得还不够透澈,很感惭愧

45、。1940年8月18日作,原题对于国文教育的两个基本观念。刊中等教育季刊创刊号(9月30日),署名叶绍钧。中国国文学习法认定目标学习国文该认定两个目标:培养阅读能力,培养写作能力。培养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做去,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所以学习国文必须多多阅读,多多写作,并且随时要求阅读得精审,写作得适当。11在课内,阅读的是国文教本。用意是让学生在阅读教本的当儿,培养阅读能力。凭了这一份能力,应该再阅读其他的书,以及报纸杂志等等。这才可以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并且,要阅读什么就能阅读什么,才是真正的受用。在课内,写作的是老师命题作文。那用意是让学生在按题作文的当儿,培养

46、写作能力。凭了这一份能力,应该随时动笔,写日记,写信,写笔记,写自己的种种想要写的。这才可以使写作能力越来越强。并且,要写作什么就能写作什么,才是真正的受用。就一个高中毕业生说,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应该达到如下的程度:阅读方面(一)能读日报和各种并非专门性质的杂志;(二)能看适于中学程度的各科参考书;(三)能读国人创作的以及翻译过来的各体文艺作品的一部分;(四)能读如教本里所选的欧阳修、苏轼、归有光等人所作散文那样的文言;(五)能适应需要,自己查看如论语、孟子、史记、通鉴一类的书;(六)能查看国语辞典、辞源、辞海一类的工具书。这里所说的“能”表示了解得到家,体会得透彻,至少要不发生错误。眼睛在纸

47、面上跑一回马,心里不起什么作用,那是算不得“能”的。122写作方面(一)能作十分钟的演说;(二)能写合情合理合式的书信;(三)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下来;(四)能写类似现社会中通用的文言信那样的文言。这里所说的“能”指表达得正确明白而言,至少也得没有语法上论理上的错误。就演说和书信说,还得没有礼貌上的错误。为什么把演说也列在写作方面?因为演说和写作是同一源头的两条水流,演说是用口的写作,写作是用笔的演说。以上虽只是个人的意见,我自以为很切实际。一个高中毕业生能够如此,国文程度也就可以了,自已也很够受用了。严于阅读不急需的古书如尚书左传老子庄子,写作不切用的体裁如骄文古文旧体诗,各人有各人

48、的自由,旁人自然不便说他不对。可是就时代观点和教育立场说,这些都是不必叫中学生操心思花工夫的。还有文艺创作,能够着手固然好,不能够也无须强求,因为这不是人人都近情的。靠自己的力阅读阅读要多靠自己的力,自己能办到几分务必办到几分;不可专等老师给讲解,也不可专等老师抄给字典辞典上的解释以及参考书上的文句。直到自己实在没法解决,才去请教老师或其他的人公因为阅读是自己的事,像这样专靠自己的力才能养成好习惯,培养真能力。再说,我们总有离开可以请教的人的时候,这时候阅读些什么,非专靠自己的力不可。要靠自己的力阅读,不能不有所准备。特别划一段时期特别定一个课程来准备,不但不经济,而且很无聊。也只须随时多用些

49、心,不肯马虎,那就是为将来作了准备。譬如查字典,如果为了作准备,专看字典,从第一页开头,一页一页顺次看下去,这决非办法。只须在需要查某一字的时候看得仔细,记得清楚,以后遇到这个字就是熟朋友了,这就是作了准备。不但查字典如此,其他都如此。应作的准备大概有以下几项:(一)留心听人家的话。写在书上是文字,说在口里就是话。听话也是阅读,不过读的是“声音的12书”。能够随时留心听话,对于阅读能力的长进大有帮助。听清楚,不误会,固然第一要紧;根据自己的经验加以衡量,人家的话正确不正确,有没有谬误,也是必要的事。不然只是被动地听,那是很有流弊的。至于人家用词的选择,语调的特点,表现方法的优劣,也须加以考虑。他有长处,好在哪里?他有短处,坏在哪里?这些都得解答,对于阅读极有用处。(二)留心查字典。一个字往往有几个意义,有些字还有几个读音。翻开字典一看,随便取一个读音一个意义就算解决,那实在是没有学会查字典。必须就读物里那个字的上下文通看,再把字典里那个字的释文来对勘,然后确定那个字何音何义。这是第一步。其次,字典里往往有些例句,自己也可以找一些用着那个字的例句,许多例句聚在一块儿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