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燕岭学校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文科综合试题地理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9 世纪 50 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 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 1999 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 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A. 无划分指标依据B. 与自然河道一致C. 两侧地理差异显著D. 无对应的自然标志2. 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A. 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 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 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D. 互相联系的促
2、进作用3. 进入 21 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A. 市场 B. 技术 C. 资金 D. 交通【答案】1. D 2. C 3. D【解析】结合图示,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无对应的自然标志。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进入 21 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交通,多座大桥建设,使两岸的联系更密切。【1 题详解】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 对。作为划分指标依据的是人工河道,与自然河道不一致,A、B 错。淮河属于自然地理界限,两侧地理差异不显著,自然地理界限是模糊的,C 错。【2
3、 题详解】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C 对,D 错。两岸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小,都属于亚热带常绿林,A 错。人文地理都属于江苏省,B 错。【3 题详解】自 1999 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进入 21 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交通,多座大桥建设,使两岸的联系更密切,D 对。市场、技术、资金条件不是 21 世纪来合作更广泛的主要因素,A、B、C 错。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 年 9 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
4、往,图 1 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下列问题。4. 图 1 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A. 四川盆地 B. 华北平原C. 长江三角洲 D. 珠江三角洲5. 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A. 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 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 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 山河相间,降水均匀【答案】4. C 5. B【解析】【4 题详解】图 1 剪纸所反映的景观是江南水乡景观,建筑临河布局,小桥流水,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三角洲,C 对。四川盆地位于第二阶梯,河流落差较大,流速快,A 错。华北平原缺水,没有水乡景观,B 错。珠江三角洲闷热潮湿,应多竹楼建筑,D 错。【5 题详解】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形
5、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地势低平,降水丰沛,水流平缓,B 对。沟壑纵横,降水集中是黄土高原的特征,A 错。地形封闭,排水不畅是涝灾形成条件,C 错。山河相间,是横断山区的特点,D 错。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6. 甲乙两地比较,其共同点表现为A. 纬度较高,年温差大,年降水量稀少B. 地势低平,河流航运价值都比较高C. 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 在世界人口分布中都属较稠密地区7. 甲乙两地均是世界重要的酿酒葡萄生产区。有关两地葡萄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说法正确的是A. 甲地常年盛行西风,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较小B. 乙地区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光热条件好C. 甲地深居内陆,光热资源丰
6、富,灌溉水源充足D. 乙地深受海洋影响,冬不冷夏不热,降水量大【答案】6. D 7. B【解析】【6 题详解】根据经纬度,甲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欧洲西部。乙地是温带季风气候,位于山东,C错。两地比较,其共同点表现为在世界人口分布中都属较稠密地区,D 对。甲纬度较高,年温差小,年降水量较大,A 错。乙地河流航运价值都比较小,B 错。【7 题详解】根据经纬度,甲地在德国,乙地在山东,两地均是世界重要的酿酒葡萄生产区。两地葡萄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中,乙地区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光热条件好,B 对。甲地常年盛行西风,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较小,不利于养分积累,A 错。甲地多阴雨天气,光热资源不足,C 错。乙
7、地深受季风环焖鸡影响,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量小,D 错。【点睛】甲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欧洲西部。乙地是温带季风气候,位于山东。两地比较,其共同点表现为在世界人口分布中都属较稠密地区。乙地区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光热条件好。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较小,不利于养分积累。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的自流灌区。下图为河套灌区局部略图。完成下列问题。8. 乌梁素海湿地的主要作用是A. 汇集灌溉余水B. 调蓄黄河洪水C. 发展航运和水产养殖D. 为灌区提供灌溉水源9. 为防止河套区土壤盐渍化,宜采取的措施是A. 推广耐盐作物 B. 完善排水系统C. 增加灌溉水量 D. 增施有机
8、肥料【答案】8. A 9. B【解析】【8 题详解】读图,乌梁素海湿地位于河套灌区的下游,主要作用是汇集灌溉余水,注入黄河干流中,A对。水源从灌区过来,不能调蓄黄河洪水、不能发展航运,B、C 错。位于灌区下游,不能为灌区提供灌溉水源,D 错。【9 题详解】为防止河套区土壤盐渍化,宜采取的措施是完善排水系统,合理排灌,B 对。推广耐盐作物、增施有机肥料不能防止盐渍化,A、D 错。 增加灌溉水量可能造成不合理灌溉,C 错。下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 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信息的是A. B. C. D. 11. 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
9、是A. B. C. D. 【答案】10. A 11. C【解析】RS 主要功能是获取遥感图像,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信息的是,居民点、水系、地形都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图像。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主要从河流水系、土壤、地形、地下水等方面分析。【10 题详解】RS 主要功能是获取遥感图像,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信息的是,居民点、水系、地形都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图像,A 对。表示土壤,表示岩层,表示地下水,都没有直接裸露地表,不易获取,B、C、D 错。【11 题详解】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主要从河流水系、土壤、地形、地下水等方面分析。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C 对。表示居民点,表示岩层
10、,不是农业适宜性的评价因素,A、B、D 错。二、非选择题: 1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东南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地,云南西双版纳是我国最适宜的橡胶造林区。材料二 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某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近地面水平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云南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砍伐后种橡胶林,导致当地雾日比以往减少很多。材料三 图 1 为 2010 年西双版纳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变化图,图 2 为原始森林和橡胶林的结构图。(1)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砍伐后种橡胶林,导致雾日比以往减少很多,简析该地雾日减少的原因。(2
11、)该地原始森林砍伐后种橡胶林,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简析其原因。(3)说明该地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答案】 (1)原始森林砍伐后种橡胶林,群落结构单一,地表植被覆盖率降低;林间空间增大,风力增强;植物蒸腾作用减弱,水汽变少;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增加,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2)地表植被覆盖率下降,雨季淋溶作用增强,土壤养分流失较快;枯枝落叶减少,为土壤提供的有机质减少;地面径流增加,水土流失加剧;农业化肥的使用,土壤受到污染。(3)天然橡胶种植技术水平的提高;天然橡胶的市场需求增加;单位面积产值高,经济效益较高;政策支持。【解析】【详解】 (1)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
12、情况下,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某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近地面水平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结合原始森林和橡胶林结构图,原始森林砍伐后种橡胶林,群落结构单一,地表植被覆盖率降低,林间空间增大,风力增强,不利于水汽凝结成雾。植物蒸腾作用减弱,水汽变少,空气中水汽不足。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增加,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所以雾日减少。(2)该地原始森林砍伐后种橡胶林,地表植被覆盖率下降,雨季淋溶作用增强,土壤养分流失较快。地表枯枝落叶减少,为土壤提供的有机质减少,导致肥力下降。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地面径流增加,水土流失加剧。农业化肥的使用,土壤受到污染,生产能力
13、下降。(3)根据图中橡胶幼林和橡胶成林面积变化,该地天然橡胶种植面积明显增大。社会经济原因主要从技术、市场、经济效益、政策等考虑。随着经济发展,天然橡胶种植技术水平的提高,有技术保障。天然橡胶的市场需求增加,推动种植面积迅速增长。单位面积产值高,经济效益较高,种植积极性高,有政策支持。13.读图文资料,完成相关问题。黑土是大量枯枝落叶或草本植物难以腐化、分解,历经长时间演化形成的肥沃土壤。下图示意某优质黑土区。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该区域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黑土侵蚀严重。60 年代起,该区域采取了滴灌等一系列措施,黑土侵蚀明显减少。(1)说明该地区气候条件对黑土形成的影响。(2)分析
14、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该地区黑土侵蚀严重的原因。(3)说明滴灌对减轻该地区黑土侵蚀的作用。(4)简述该地区土壤侵蚀减轻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答案】 (1)夏季雨热同期,利于植被生长;冬季较长,寒冷干燥,枯枝落叶多;微生物活动弱,枯枝落叶分解缓慢。(2)种植面积扩大,导致森林、草地破坏,黑土退化加剧;黑土区深居内陆,年降水较少,地势平坦,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作用显著;初夏汛期流水侵蚀作用较强。(3)保持黑土水分,防止旱季土壤过度干燥,减轻风力对土壤的侵蚀;防止过度灌溉造成水土流失。(4)减少大气中的扬尘;改善水质;保护生物的栖息地,有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解析】【详解】 (1)黑土是大量枯枝
15、落叶或草本植物难以腐化、分解,历经长时间演化形成的肥沃土壤。根据经纬度,图示区域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西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雨热同期,利于植被生长。冬季较长,寒冷干燥,枯枝落叶多。冬季气温低,微生物活动弱,枯枝落叶分解缓慢,利于有机质积累,黑土的形成。(2)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该地区的种植面积扩大,导致森林、草地破坏,黑土退化加剧。黑土区深居内陆,年降水较少,地势平坦,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作用显著。初夏汛期流水侵蚀作用较强,导致黑土侵蚀严重。(3)滴灌利于保持黑土水分,防止旱季土壤过度干燥,减轻风力对土壤的侵蚀。滴灌的灌溉水量小,防止过度灌溉造成水土流失。(4)该地区土壤侵蚀减轻,
16、裸露土壤少,产生的生态效益是利于减少大气中的扬尘。水土流失少,利于改善水质。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保护生物的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点睛】黑土是大量枯枝落叶或草本植物难以腐化、分解,历经长时间演化形成的肥沃土壤。冬季气温低,微生物活动弱,枯枝落叶分解缓慢,利于有机质积累,黑土的形成。滴灌利于保持黑土水分,减少风力侵蚀,水土流失。14.选做题环境保护 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下图为切沟景观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答案】危害:切沟分割土地,损坏耕地,不利于耕作;切沟分割土地,阻断交通;加大土壤侵蚀量(切沟形成后,水流集中且流速加快,冲刷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 ;土地肥力
17、下降,农业生产减产。防治措施:农业技术措施: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间作、修地埂等) ;工程措施: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如修建排水沟等) ; 在切沟中修建拦水坝;切沟填埋。生物措施:(在水流集中区域)植树种草【解析】【详解】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坡耕地上切沟的危害主要是分割土地,损坏耕地,不利于耕作。切沟分割土地,阻断交通。切沟形成后,水流集中且流速加快,冲刷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加大土壤侵蚀量。流失的是表层肥沃土壤,会导致土地肥力下降,农业生产减产。防治措施包括技术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等。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是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间作、修地埂等技术,有利于减小侵蚀强度。工程措施主要是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如修建排水沟、在切沟中修建拦水坝、将切沟填埋等。生物措施是在水流集中区域,植树种草,提高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