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172KB ,
资源ID:5047113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504711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吉林省汪清县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无答案).doc)为本站会员(weiwoduzun)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吉林省汪清县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无答案).doc

1、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化学学科月考考试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出卷人: 审核人: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P:31 一、单选题(10*2=20,10*3=30)1、对于化学反应 ,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 )A. B.C. D.2、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出稀盐酸与稀 NaOH溶液(碱稍微过量)反应的中和热H=-52.3kJmol -1,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不可能是(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仰视读数C.分多次把 NaOH溶液倒人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D.用温度计测定盐酸初始温度后,直接测定氢氧化钠溶

2、液的温度3、下列关于 X与 Y发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则 X、Y 混合后就会发生反应B.若 X、Y 只有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反应,则该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若 X、Y 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反应,则该反应不可能是吸热反应D.若该反应在进行中需要加热,则它仍有可能是放热反应4、实验证明,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对此说法理解正确是( )A.所有的放热反应都是自发进行的B.所有的自发反应都是放热的C.焓变是影响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一个重要因素D.焓变是决定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唯一判据5、下列关于 2C4H10(g)+13O2(g)=8CO2(g)+10H2O(l)

3、H=-5800kJmol -1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反应热H=-5800kJmol -1是放热反应B.该反应的H 与各物质的状态有关,与化学计量数也有关C.该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在 25、101 kPa1 下,2mol C 4H10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 5800kJD.该反应表明 2mol丁烷燃烧时一定会放出 5800kJ的热量6、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关于焓变和熵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A.H0,S0C.H0,S0 D.HH 2的是( )A. C2H5OH(l)+3O2(g) 2CO2(g)+3H2O(l) H 1;C 2H5OH(g)+3O2(g) 2CO2(g)

4、+3H2O(l) H 2B.2H2(g)+O2(g) 2H2O(g) H 1;CaCO 3(s) CaO(s)+CO2(g) H 2C.HCl(aq)+NaOH(s) NaCl(aq)+H2O(l) H 1;HNO 3(aq)+KOH(aq)KNO3(aq)+H2O(l) H 2D.CO2(g) CO(g)+1/2O2(g) H 1;2CO 2(g) 2CO(g)+O2(g) H 28、以下几个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相应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A.B.C.D.9、化学反应 1/2N2+3/2H2 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断裂 1mol NN 键和 3mol H H键,吸收

5、 1/2a kJ热量B.1/2N2(g)+3/2H2(g) NH3(l) H=(a-b-c )kJmol -1C.1mol N(g)与 3mol H(g)形成 1mol NH3(l),放出 b kj热量D.液态氨的能量高于气态氨10、已知: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反应时的中和热为 57.3kJmol-1,101kPa 时辛烷的燃烧热为 5518kJmol-1。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 H=-114.6kJmol -1B. H+OH-=H2O H=-57.3kJmol -1C.2C8H18(l)+25O

6、2(g)=16CO2(g)+18H2O(g) H=-11036kJmol -1D.2C8H18(l)+25O2(g)=16CO2(g)+18H2O(l) H=-5518kJmol -111、已知:2C(s)+O 2(g)=2CO(g) H=-Q 1 kJmol-1 C(s)+O2(g)=CO2(g) H=-Q 2 kJmol-1 S(s)+O2(g)=SO2(g) H=-Q 3 kJmol-1 CO与镍反应会造成镍催化剂中毒,为防止镍催化剂中毒,工业上常用 SO2将 CO氧化,二氧化硫转化为单质硫,则对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S(s)+2CO(g)=SO2(s)+2C(s) H=2(2

7、Q 1-2Q2+Q3)kJmol-1B.S(s)+2CO(g)=SO2(s)+2C(g) H=(Q 1-Q3)kJmol-1C.SO2(g)+2CO(g)=S(s)+2CO2(g) H=(Q 1-2Q2+Q3)kJmol-1D.SO2(g)+2CO(g)=S(s)+2CO2(g) H=(2Q 1-Q2+2Q3)kJmol-112、已知:2H 2(g)+O2(g)=2H2O(l) H=-571.6kJmol -1, CH4(g)+2O2(g)=CO2(g)+2H2O(l) H=-890kJmol -1现有 H2与 CH4的混合气体 112L(标准状况下),使其完全燃烧生成 CO2(g)和 H2O

8、(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 3845.8kJ,则原混合气体中 H2与 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 B.1:3 C.1:4 D.2:313、下列四个数据都表示反应 生成 的反应速率,其中代表同一反应速率的是( )A. B. C. D.14、下列可逆反应己经达到平衡,选项中的说法一定能说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N 2O4(g) 2NO2(g),改变某一条件后,气体颜色加深BN 2(g)+3H2(g) 2NH3(g),改变某一条件后,NH 3的体积分数增大CH 2(g)+I2(g) 2HI(g),单位时间内消耗 H2和 HI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 l:2D2SO 2(g)+O

9、2(g) 2SO3(g),恒温恒压条件下,充入 He15、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为红色B使用铁触媒,可加快合成氨反应速率C合成氨工业采用 500的高温进行生产D一定条件 2HI(g) H2(g)+I2(g)达平衡后,压缩体系的容器,颜色迅速变深16、下列关于有效碰撞理论与影响速率因素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B通过压缩体积增大压强,可以提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从而提高反应速率C升高温度,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的能量,会减慢反应速率 D加入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活化分子百分比虽然没变,但可以加快反应速率17、

10、将 1mol SO2和 1mol O2通入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 SO2(g)+1/2O2(g) SO3(g),达到平衡后 SO3为 0.3mol,此时若移走 0.5mol SO2和 0.5mol O2,则重新达到平衡后 SO3的物质的量( )A.小于 0.15mol B.等于 0.15molC.等于 0.3mol D.大于 0.15mol,小于 0.3mol18、下列叙述中可以说明反应 2HI(g) H2(g)+I2(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H2的同时生成 n mol HI反应体系的颜色不再变化百分组成 w(HI)=w(I2)

11、反应速率 v(H2)=v(I2)=1/2v(HI)c(HI):c(H 2):c(I2)=2:1:1v 分解 (HI)=v 生成 (HI)压强不变A. B. C. D.19、T时,某一气态平衡体系中含有 X(g)、Y(g)、Z(g)、W(g)四种物质,此温度下发生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下列有关该平衡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W(g)体积分数增大,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B.减小 X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 K减小C.平衡正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一定增大D.该反应可表示为 X(g)+2Y(g) 2Z(g)+2W(g)20、已知反应 CO(g)+Cl2(g) COCl2(g),反

12、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H、S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H0 B.H0,S0,S0 D. Hp2,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且为气体分子数 (填“减小”或“增大”)的反应;若此反应能自发进行,则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2).在反应 II中,T 1 (填“,“,“或“=“)(3)此反应在恒温密闭的装置中进行,能说明此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A.接触室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B.接触室中 SO2、O 2、SO 3的浓度相同C.接触室中 SO2、O 2、S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2D.接触室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4)图乙表示该反应在密闭容

13、器中达到平衡时,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ab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bc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若增大压强,请把反应速率变化情况画在 cd处.24 (10 分)工业上一般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可以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CO(g)2H 2(g) CH3OH(g) H a kJ/mol,下表数据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 250 300 350K 2.04 0.27 0.03、由表中数据判断 a_0(填“”、“”或“”),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T时,将 2molCO和 6molH2充入 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经过5min反应达到平衡,测得 c(CO)0.2molL 1 ,此时的温度为_.、对中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a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b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c2 v 正 (H2) v 逆 (CH3OH)d维持 T时,容器内外热交换为 0 kJmin1、中反应在时间 t0(t 05min)时刻反应达到平衡,若在 t1时刻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倍,假定在 t2时刻后又达到新的平衡,请在图中用曲线表示出在t0t 2阶段氢气、甲醇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示意图(其他条件不变,曲线上必须标明氢气、甲醇及 t0和 t2时刻对应数据,画出变化趋势即可) 。t0 t1 t2 1234(mol/L)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