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应运而生,蔚然大宗,春秋,儒学演变线索:,魏晋南北朝,正统思想,遭到打击,西汉武帝,秦朝,战国,宋明,面临挑战,隋唐,新发展,明清之际,新体系理学,批判继承,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 新思想体系,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1、形成原因:,教育变化: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私学兴盛,出现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即诸子百家,社会大变革的反映(奴封),经济巨变: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发展,政治巨变:分封制崩溃,王室衰微,诸候士大夫崛起,新旧势力斗争激烈,对社会变革提出不同看法,物质基础,社会基础,阶级巨变:“士”在
2、社会、政治活动中活跃,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人才基础,“仁” “为政以德”;“礼”“贵贱有序”;“因材施教”;“中庸”,“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仁义” “王道”;“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道”,“无为而治”;事物对立面可以互相转化,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兼爱” “非攻”;“节俭” “尚贤”,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当时不受重视,但后来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主流思想,较消极;成为汉初治国思想,朴素辩证法影响深远,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符合统治者富国强兵的要求,当时最受欢迎,2.主要学派及主张:,3.历史意义:,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奠定
3、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共同构成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儒家思想吸收各家之长,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主流思想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有深远影响,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二、儒家思想的形成(春秋末期),1.创立:孔子,鲁国,春秋末期,2.儒学基础: 孔子编订“六经”,3.基本主张:,诗书礼易乐春秋,弟子记录孔子言论论语,礼、仁、中庸,思想核心:“仁” ,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子曰: 仁者爱人( 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 ”(反对重税和苛政;“节用而爱人”足食、足兵、民信,体现了民本思想),二、儒家思想的形成(春秋末
4、期),3.基本主张:,中庸之道,“和而不同”,“过犹不及”,“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协调各方矛盾,实现社会和谐,伦理观:,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周礼:指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其实质是维护奴隶制等级制的一套礼仪制度。,对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对个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恢复“周礼”的权威,以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立国立身的思想基础,性相近也,“礼”:“克己复礼”,思考:仁与礼的关系怎样?,“克己复礼为仁”,礼 等级规范,社会秩序,礼 仁 ,仁 人际关系,矛盾激化,模糊上下尊卑,礼 仁 ,如何协调礼和仁的关系?,中庸之道 协调仁和礼的
5、方法,4.孔子的地位:,大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奠定儒学基础 大教育家,“至圣”,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打破贵族教育垄断 B.较进步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C.整理 “六经”(教本),成为儒学基础,成就:,二、儒家思想的形成(春秋末期),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仁,礼,中庸,伦理观 道德观,政治目标,哲学方法 伦理哲学,三、儒家思想的发展(战国时期),形成完整儒家思想体系,“仁政”:,孟子名轲(前372-前289),邹国人,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其言论录为孟子(后被列为四书之一)。,“亚圣”,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不以仁政,不能平天下”,1.孟子的思想:,“施仁政于民,省刑法,
6、薄赋敛, 民本:,伦理观:“性本善”, “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三、儒家思想的发展(战国时期),形成完整儒家思想体系,2.荀子的思想 “仁义”与“王道”,“以德服人”重民(民本):(君舟民水)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亦覆舟”伦理观:性恶论 学习礼义 法治,荀子名况(前313-前238),赵国人,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其言论集为荀子。,吸收道、法思想,礼法并施,去恶,向善,孟子、荀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爱人,以政为德,性相近,仁政,仁义,民贵君轻,君舟民水,性善论,性恶论,春秋末期,战国中期,战国末期,同,异,奠定 基础,体系完整, 成
7、为大宗。,我们该如何对待孔子的思想?,孔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应加以批判的继承,特别是对当今社会的有效成分,应予以借鉴;应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发展。,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董仲舒,一、儒学独尊的历史背景,2.“无为而治”的思想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在国力强盛背后潜伏社会危机,威胁西汉政权稳定,王国问题 边患问题 土地兼并,3. 为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巩固政权,武帝迫切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理论,实行“举贤良对策”,发掘治国人才,4.董仲舒改造儒学思想,符合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政治需要,思想优势,1.西汉初期儒家思想复兴,前提,5.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主张,推行
8、一系列尊儒措施,二、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1.主要贡献:,创制新儒学体系,是推动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成为封建统治正统思想的关键人物,2. 地位:,特点:以儒学为核心,糅合道家、 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是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的儒学体系,目的: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统治需要,二、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3.主要思想及积极作用:,“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国家统一,发挥“仁政”,强调人君要爱护百姓,限田、薄敛、省赋役,爱护百姓,限制过度残暴和土地兼并,减轻百姓负担,利于缓和矛盾,为君主专制提供神权外衣,利于加强君权,儒家道德标准,为人处
9、世准则 (道德伦理观),“三纲五常”,巩固统一,强化君权,和谐关系,稳定政权,为其政治思想提供哲学基础,包含民本思想。,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二、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4.对新儒学评价,为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君主专制,维护国家统一,利于减轻人民负担,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利于以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发扬传统美德,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积极:,消极:,儒学独尊,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束缚思想,不利于学术发展(文化专制),宣扬封建纲常伦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束缚人性,唯心主义成分多 神学迷信色彩浓,为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起到关
10、键性作用,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三、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独尊的形成),政治上:起用文学儒士参政,思想上:全面肯定新儒学,A儒家经典(五经)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B五经博士任教官 C兴办太学(官办最高学府),学生考试合格做官,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儒学垄断教育,凭儒学入仕,打破世袭,扩大官吏来源和素质,提高儒学地位,儒学开始在民间处于独尊,教育上:,诗书礼易春秋,太学是汉代开始设立的全国最高学府。 开创中央和地方二级封建官学制度。,D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推广儒学,2.儒学独尊的影响:,三、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独尊的形成),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
11、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学之士在中国政治和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封建社会上升时期)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多民族的国家的统一与稳定,文化专制的表现,限制思想的自由发展,第3课 宋明理学,一、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 1.魏晋南北朝: 儒学面临严重挑战:,儒学吸收佛道思想精华而发展,原因:,社会动荡 佛教盛行 道教在民间传播,A.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社会安定 B.唐实行三教并行的开明政策 C.儒学家提倡“三教合归儒”(隋,三教合一) D.抗衡佛道对儒学的挑战,兴起复兴儒学运动,2.隋唐:,二、宋朝的程朱理学,1.理学含义:,理学是宋代出现的新的儒学体系,成为我国封建
12、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理学是儒学、道教、佛教三家融合的产物,以儒学内容为核心,吸收佛、道教思想的有益内容,对传统儒学进一步改造和发展,使儒学更为理论化、思辨化,从而成为一种新兴儒学派别。宋代的新儒学体系,以“理”(或“天理”)为世界本原,也被称为“程朱理学”。,2.形成的历史背景:,隋唐实行“三教并行”政策,为抗衡佛、道对儒学正统地位的挑战,儒家学者推动复兴儒学活动,儒学理论在吸收佛道精华中得到发展,宋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宋代重文轻武,对学术较少干涉,书院讲学兴盛,学术活跃,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发展,思想渊源,政治前提,宽松环境,经济基础,二、宋朝的程朱理学,3.主要代表及观点:
13、北宋:程颢、程颐 A.地位:理学的奠基人,程颢 1032-1085,程颐 1033-1107,二、宋朝的程朱理学,B.思想:,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天理是万物的本源,主宰万物,先有理后有物,核心(客观唯心论),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人伦者,天理也。”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仁是与万物俱生的,发挥“仁”的学说,要识仁,必须尊敬别人,认识论:格物致知,性本善,3.主要代表及观点:,A.地位:宋朝理学集大成者,孔孟之后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 B.著作:四书章句集注(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C.思想:,二、宋朝的程朱理学,1130-1200,南宋:朱熹,“三纲五常是天理”,“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
14、为天,地得之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3.主要代表及观点:,C.思想:,二、宋朝的程朱理学,南宋:朱熹,朱熹又说:“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存天理,灭人欲”,D.影响:,成为官方哲学;传播海外(“朱子学”学派),三、陆王心学,1、南宋:陆九渊的心学,(1)“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即理”; (2)反省内心可得天理;,“心即是理”、“吾心即是宇宙”“发明本心”、进行内心反省陆九渊,“致良知”、本心是良知。 良知就是理。克服私欲,恢复
15、良知王阳明,(1)“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主观唯心论; (2)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2、明中后期:王阳明的心学,对比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都是儒学的新形式; 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压制人们的自然欲求; 都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积极影响。,1、同:,2、异:,前者认为世界本原是客观存在的“理”;后者认为“心即理”是主观的。 把握“理”的方法:前者主张“格物致知”;后者主张内心反省,致良知。,四、宋明理学的影响,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 鲁迅,三从四德:“三从”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
16、从子“四德”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清人戴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2、积极作用:,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1、消极影响:,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四、宋明理学的影响,宋明理学可取的一面: 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 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 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
17、促进文明的进步。 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宋明理学不可取的一面: 尊卑等级观念; 重男轻女的观念; 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 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 重礼轻法的观念等。,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1.政治:,一、明清之际儒学活跃的背景,2.经济:,3.思想:,专制统治强化,统治腐朽,封建制度衰落;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农民起义频发。,商品经济的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缓慢发展;土地高度集中、赋役沉重。,儒学纲常礼教腐朽(理学崇尚空谈,不解决实际问题)、文化专制(八股取士
18、、文字狱)严重束缚人们思想;西学东渐,近代科技传入中国。,认识:存在决定意识。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是对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1、李贽的“异端”思想:,材料1: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取待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答耿中丞,材料2: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 续焚书,材料3: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反对将孔子和儒家经典神圣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焚书藏书,材料5:“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夫私
19、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欤。” 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各从所好,各驰所长”。,材料4: “万物皆生于两”,源于矛盾着的阴阳二气,而“不生于一”,并非生自“三纲五常”的天理。阳为道学,行若猪狗。,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1、李贽的“异端”思想:,批判“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人正当的私欲。,强调个性发展,男女平等。,焚书藏书,评价:,他的思想一定程度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是反封建思想的先驱,带有民主色彩;李贽全盘否定程朱理学,进而否定孔子及儒学思想,这就否认了儒家思想和程朱理学的合理成分,这是不可取的。,1、李贽的“异端”思想:,二、代表人物及其
20、思想主张:,焚书藏书,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材料1: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明夷待访录材料2: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 明夷待访录,2、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批判君主专制,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明夷待访录,材料3: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明夷待访
21、录,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2、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限制君权,保障人民的权利。,明夷待访录,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2、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材料4:“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明夷待访录,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2、黄宗羲的思想主张:,结合以下材料分析黄宗羲政治主张的影响:梁启超曾说:“我们当学生时代,明夷待访录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一
22、再介绍黄宗羲等人进步的政治学说,大量印发明夷待访录等著作,以有助于宣传反对君主专制,动员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积极推动作用,明夷待访录,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3、顾炎武的思想主张:,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材料1: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反对君主专制;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材料2:今之清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己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
23、,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 顾炎武日知录,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3、顾炎武的思想主张:,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4、王夫之的思想主张:,周易外传读通鉴论(后汇编为船山遗书),观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一切事物都是可知的。,评价: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明末清初反理学的儒家思想代表,他们不畏强权,担当历史重任,敢于冲
24、破旧的思想藩篱,探索真理的优秀品质,值得后人学习。,反对封建专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要求,具有明显的民主性,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5.评价:,在批判(程朱理学僵化观点)、继承(传统儒学的积极成分)儒学的基础上,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促进传统文化焕发生机。,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反对君主专制 独裁,重视手工业 和商业,批判继承儒 学,构筑具时 代特色的新 思想体系,批判封建 专制制度,保天下者, 匹夫之贱, 与有责焉,反对君主专制,反对土地兼并,“工商皆 民生之本”,经世致用,经世致用,天下为主,君为客,反对不切实 际的学风,提 倡实践,求真,唯物主义,三位思想
25、家思想对比表,批判继承传统儒学,促使我国传统文化焕发生机,问题探讨: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从哪些不同角度批判理学?,黄宗羲从批判君主专制的角度批判理学视君臣之义为天理的伦理纲常。,顾炎武、王夫之从经世致用的角度批判理学空谈。,王夫之论述唯物论,批判理学唯心主义。,问题探讨:孔子周游列国四处碰壁,董仲舒的新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从中可以得出怎样的启示?,任何一种思想要永葆生机,必须要与时俱进。,任何一种思想要想为社会所接受,必须要获得统治者的支持。,任何一种思想必须植根于群众的实践,否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问题探讨:为何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明清之际,中
26、国资本主义萌芽非常之弱,封建经济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缺乏民主思想产生、发展所需要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压制(八股取士、文字狱等)。,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束缚何影响。,儒学思想在今天有何现实意义?,教育理论: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 伦理道德:孝、仁义、诚信、义利观等(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谐社会) 维护社会稳定: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 维护国家统一:大一统思想(统一祖国) 个人修养: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1、“仁”字在上古时代已出现,意为二人以上的人与人之间亲密友善的关系。孔子继承了“仁”的基本内涵并作了重要发展,明确指出“仁”的基本精神是爱。
27、下列不属于孔子对其“发展”的是 A“己欲达而达人” B“贵贱有序”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为政以德”,B,2、李小龙在他的日记中提出练习截拳道要达到“武道合一”的境界,就是“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在这里李小龙的武术思想主要吸收了中国古代的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A,3、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下列对这场反思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时代要求 B冲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的文化主导地位 D是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C,4、西汉时期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
28、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这反映了 A“天人感应”学说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大一统”的主张 D“三纲五常”学说,A,5、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说:“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汉武帝对此言论十分欣赏,主要是其有利于 A光大儒家 B恢复礼乐秩序 C加强中央集权 D建立教育体系,C,6、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的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
29、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误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邻而居,A,7、明太祖朱元璋读论语非常敬仰孔子,但读孟子就很厌恶孟子。孟子一书中哪一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8、“学问以格物致知为先,明善诚身为要,凡诗书、尚书等六经文字,孔子与孟子的遗言,都下过工夫。”的学者是 A.朱熹 B.陆九渊 C.王守仁 D.李贽,A,9、学完“百家争鸣”有关历史后,几个同学在一起讨论本班各科任教师的教学管理风格,其中评价不太恰当的是 .小李:历史老师给我们充分的主动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的真传 .小张:语文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待人宽容,有儒家风范, .小王:政治老师是法家的弟子,学期初他就制定班规,并严格执行 .小刘:数学教师老师很摆架子,特别注意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D,10、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日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已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所抨击的是 A先秦儒学 B 汉代经学 C隋唐佛学 D 宋明理学,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