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 2 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A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状态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D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结果的误差解析:血液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但都有一个变化范围,一方面是因为个体差异,另一方面,同一个体内环境的稳态也是动态的、相对的;血检指标的正常值的变化范围反映的是群体内环境的状态,与化验结果的“误差”无关。答案:D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神经调节B体液
2、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解析: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答案:D3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加快 B渗透压下降C细胞代谢异常 D血糖含量偏高解析: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会导致细胞代谢异常。答案:C4机体内环境保持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化学成分保持稳定不变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B内环境维持较高的渗透压有利于维持细胞的形态与功能C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37 左右,温度过高不利于酶活性的发挥,从而影响体内各种化学反应D通过稳态调节机制的作用能确
3、保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恒定解析: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渗透压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细胞的形态与功能,较高的渗透压会使细胞失水而影响其形态与功能;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37 左右,温度过高会影响酶活性的发挥,从而影响体内各种化学反应;通过稳态调节机制的作用能确保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恒定不变。答案:C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内环境稳态仅指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B手脚磨出的“水泡”中主要是组织液C血浆中的水主要来自消化道、组织液和淋巴D激素可以从组织液中进入血浆解析: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成分和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稳定,所以 A
4、 错误。答案:A6有一类疾病属于呼吸性酸中毒,是由于呼吸道阻塞,肺膨胀不全或肺炎等导致体内 CO2排出受阻。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血浆的 pH 通常为_,当血液中 CO2大量积累时,它就与水反应生成_,该物质在血液中的积累会使血浆 pH 低于_,但总的影响不会太大,因为该物质又会很快被分解成_。(2)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 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浆pH_,但乳酸可与血液中的_发生反应,生成_,这样,血浆 pH就相对稳定了。(3)病人从水果中摄入的碳酸钠进入血液后,与碳酸反应,生成_,该物质通过_经泌尿系统排出体外,因此血浆 pH 不会升高。(4)由上述看出,血液
5、中的_和_是一对重要的缓冲物质,它对于维持血浆_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答案:(1)7.357.45 H 2CO3 7.35 水和 CO2(2)下降 NaHCO 3 乳酸钠、水和 CO2(3)NaHCO3 肾脏 (4)H 2CO3 NaHCO 3 pHA 级 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最确切的是( )A稳态是指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相对稳定的状态B稳态是指机体内环境温度、pH、渗透压相对稳定的状态C稳态是指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D机体内环境稳态保证了机体细胞能够在各种恶劣条件下正常代谢解析:内环境的稳态是内环境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既包括内环境组成成分的相对稳定,
6、也包括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故 A、B 错误,C 正确。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有一定限度,当环境变化超过内环境的调节限度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被破坏,机体的代谢就不能正常进行,故 D 错误。答案:C2人体中内环境稳态所包含的内容不包括( )A线粒体基质中 pH 的相对稳定B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C组织液温度的相对稳定D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解析: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指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和温度、渗透压、酸碱度等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而线粒体基质在细胞内部,不属于内环境。答案:A3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速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对此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
7、的B当外界环境剧烈变化时,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C人体稳态不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D人到高原后细胞代谢会出现紊乱解析:人体的稳态是相对稳定的,但外界剧烈的环境变化也会影响人体的稳态。答案:C4关于稳态的实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可以调节血浆 pH,不需神经系统的参与B肾脏不时地排出内环境中多余的尿素、无机盐、水等C只有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才会遭到破坏D免疫系统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不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解析:血浆中的 pH 变化与神经体液调节有关,例如当 pH 降低时,可以通过呼吸运动的加强排出体内过多的二氧化碳;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
8、节机制;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也会导致人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答案:B5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不可能含有有毒物质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 H2PO /HPO 构成的缓冲体系 4 24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解析:内环境中既含有对组织细胞有用的成分,有时也可能含有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的成分;内环境的 pH 主要由 H2CO3和 HCO 来维持;细胞代谢的场所在细胞内。 3答案:D6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更快。下列对图中所示的内环境 a、b、c、d 的名称表示正确的是( )血浆 组
9、织液 淋巴A BC D解析:肌肉注射药物首先进入组织液,接着进入血浆和淋巴,在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之前,药物要再次进入组织液中。答案:B7稳态被破坏后,细胞新陈代谢会紊乱的根本原因是( )A温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B渗透压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C酸碱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D细胞内复杂的酶促反应受到严重影响解析:稳态被破坏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会发生改变,影响了细胞内酶的活性。答案:D8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活所必需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紊乱BpH 和温度的稳定给酶正常发挥催化
10、作用创造了条件C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解析: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其中神经调节是主要的。答案:D9下图表示运动前后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选项中对曲线 BC 段变化的解释正确的是( )A乳酸主要与 Na2CO3反应生成 CO2B乳酸主要与 NaHCO3反应生成 CO2C乳酸主要与 NaH2PO4反应生成 H3PO4D乳酸主要与 Na2HPO4反应生成 NaH2PO4解析:图中的 BC 段乳酸的浓度逐渐降低,主要原因在于乳酸可与 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 H2CO3,乳酸
11、钠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H 2CO3分解为 CO2和 H2O,CO 2经过呼吸作用排出体外。答案:BB 级 能力训练10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中活性最高,在血浆中活性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强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这项事实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的证据( )A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C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D细胞的代谢过程和内环境的稳态是互为因果的解析: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每一个理化性质对健康人而言都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所以A 选项不符合要求。而稳
12、态的维持对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来讲是必要条件,如温度和 pH 的变化将影响细胞内酶的催化活性,机体内的稳态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因此 C、D 选项错误。血浆中转氨酶数量变化可以作为诊断肝脏功能的一项指标,因为转氨酶在肝脏中含量最高,但如果肝功能异常,细胞膜通透性增大,就会使细胞内大分子蛋白质进入组织液,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使血浆中转氨酶的数量高于正常人,以此作为诊断肝功能是否正常的依据。答案:B11(2015海南卷节选)Na 在人体的内环境稳态维持和细胞兴奋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Na 和 Cl 对维持血浆渗透压起重要作用,将红细胞放入 0.9%的 NaCl 溶液中,细胞形态_(
13、填“会”或“不会”)改变。(2)Na 可与_、_等无机负离子共同存在于血浆中,一起参与缓冲物质的构成。人体血浆 pH 的正常范围是_。解析:(1)质量分数为 0.9%的 NaCl 溶液为生理盐水,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同,红细胞放入其中之后,水分子进出细胞的量相等,所以细胞的形态不会改变。 (2)血浆中的缓冲物质是HCO 、HPO 等,维持血浆 pH 相对稳定,人体血浆 pH 的正常范围是 7.357.45。 3 24答案:(1)不会 (2)HCO HPO 7.357.45 3 2412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 (含 Na2HPO4、KH 2PO4的溶液,pH7)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
14、血浆是否具有维持 pH 稳定的功能”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分别加入 25 mL 实验材料测 pH滴加 5 mL 0.1 mol/L 的盐酸摇匀测 pH倒去烧杯中溶液后充分冲洗重复实验并记录。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实验开始时应测量三种材料的 pH,其目的是_。(2)该同学用下图所示曲线来预测探究结果,试回答:预期结果中明显不科学的是_组,理由是_。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起_作用。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3)如果要证明血浆确实具有维持 pH 稳定的功能,本探究实验还应该补充_。解析:(1)实验开始时应测量三种材料的 pH,以便与加入盐酸后的 pH 作比较,得出 pH 稳定与否的结论。(2)
15、清水组加入盐酸,酸性增强,pH 应降低。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 pH 稳定的功能” ,设置清水、缓冲液两组是为了作对照。清水组不能维持 pH 稳定,血浆与缓冲液具有维持 pH 稳定的功能,从坐标曲线图可知,血浆维持 pH 稳定的能力更强。(3)本实验从加酸的角度探究维持 pH 稳定的功能,为了实验结论的准确性,还应从加碱的角度进行探究。答案:(1)获得实验前的数据,以便与实验后溶液的 pH 作比较(2)清水 清水中滴加盐酸后,溶液 pH 立即下降 对照 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维持pH 稳定的功能,且血浆维持 pH 稳定的能力比较强(3)加入 NaOH 溶液后,血浆 pH 仍可在一定
16、范围内保持稳定C 级 走近高考13(2014海南卷)根据内环境及其稳态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某奶牛场为提高产奶量,给奶牛饲喂了大量的某种精饲料后,奶牛瘤胃发酵产酸过多,引起机体血液 pH 低于正常值,且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产酸过多使 pH 难以恢复的原因是:_。pH 低于正常值会引起酸中毒,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起_作用的物质,以利于奶牛内环境的 pH 维持在正常水平。机体的内环境是指_,主要包括血浆、_、_。(2)环境的剧烈变化或惊吓会导致奶牛机体内某些激素水平的变化,从而使产奶量下降,在这个过程中机体的调节方式包括_调节。解析:(1)pH 过低,导致相关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失活;为了除掉过多的酸性物质,可以在饲料中加入碱性物质,与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维持 pH 的稳定。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2)受到惊吓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该过程是神经调节;同时,肾上腺素发挥作用,调节生命活动属于激素调节。答案:(1)pH 过低,导致相关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 使酶失活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组织液 淋巴(2)神经调节和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