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84.34KB ,
资源ID:4913640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491364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2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作业.docx)为本站会员(weiwoduzun)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2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作业.docx

1、试卷第 1 页,总 13 页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一、单选题1栖息地破坏和片段化是诸多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当这些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进一步减少变成小种群时,不会出现( )A. 基因多样性降低导致适应环境的变异减少B. 近亲交配导致有害基因纯合化的概率增加C. 等位基因频率往往在世代间发生显著变化D. 种内斗争加剧导致种群的出生率下降【答案】D【解析】种群变小时种群基因库变小,基因多样性降低,可能导致适应环境的变异减少,A 正确;种群变小,近亲交配的机会增大,导致有害基因纯合化的概率将增加,B正确;种群变小,种群数量减少,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速度加快,C 正确;种群变小,种内斗

2、争减弱,D 错误。2血友病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现在有关该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 血友病基因只存在于血细胞中并选择性表达B. 该病在家系中表现为连续遗传和交叉遗传C. 若母亲不患病,则儿子和女儿一定不患病D. 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人类血友病属于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特点是:隔代交叉遗传;男患者多于女患者;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男性正常个体的母亲和女儿都正常。血友病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存在于所有正常体细胞中,只是在血细胞中选择性表达,A 错误;该病属于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家系中表现为隔代遗传和交叉遗传,B 错误;母亲

3、不患血友病,但她可能携带致病基因并遗传给儿子或者女儿,导致儿子或者女儿患病,C 错误;若男性群体中该病的发病率为 p,由于男性个体只含 1 个致病基因或者其等位基因,所以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也为 p,D 正确。3血友病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现在有关该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 血友病基因只存在于血细胞中并选择性表达B. 该病在家系中表现为连续遗传和交叉遗传C. 若母亲不患病,则儿子和女儿一定不患病试卷第 2 页,总 13 页D. 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人类血友病属于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特点是:隔代交叉遗传;男患者多于女患者;女性患者的父亲

4、和儿子都是患者,男性正常个体的母亲和女儿都正常。血友病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存在于所有正常体细胞中,只是在血细胞中选择性表达,A 错误;该病属于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家系中表现为隔代遗传和交叉遗传,B 错误;母亲不患血友病,但她可能携带致病基因并遗传给儿子或者女儿,导致儿子或者女儿患病,C 错误;若男性群体中该病的发病率为 p,由于男性个体只含 1 个致病基因或者其等位基因,所以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也为 p,D 正确。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缺失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B. 若某基因缺失了单个碱基对,则该基因编码的肽链长度就会变短C. 突变和基因重

5、组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二者共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均可能使其染色体上出现不曾有过的基因【答案】D【解析】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A 项错误;某基因缺失了单个碱基对,若该碱基对转录后的碱基位于终止密码子中,则该基因编码的肽链长度不会变短,B 项错误;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但不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 项错误;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 ,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属于基因重组,可以使染色体上出现不曾有过的基因,易位发生在非同原染色体间 ,也可以使染色体上出现不曾有过的基因,D 项正确 。【点睛】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区别:

6、(1)关于“缺失或增加”:DNA 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或重复(增加) ,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中若干碱基对的缺失、增添,属于基因突变。(2)关于变异的水平:基因突变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变异属于细胞水平的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5某随机受粉植物,其高茎(H)与矮茎(h) 、绿茎(G)与紫茎(g)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对一个处于遗传平衡中的该植物种群进行调查,获得的结果如下表: 表现型 高绿茎 高紫茎 矮绿茎 矮紫茎试卷第 3 页,总 13 页比例 63% 21% 12% 4%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 该种群内基因 h 和基因 g 的频率分别为 0.4、

7、0.5B. 在该种群内基因组成为 Gg 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50%C. H-h 和 G-g 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 继续随机受粉,该种群内矮紫茎个体所占比例不变【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一个处于遗传平衡中的该植物种群”中高茎:矮茎=21:4,绿茎:紫茎=3:1,它们分别符合遗传平衡定律,所以根据该种群中矮茎(hh)的频率为 4/25,推出 h 基因频率=2/5,H 基因频率=3/5,进而推出该种群中 HH 的频率=9/25,Hh 的频率=12/25;同理可计算,根据该种群中紫茎(gg)的频率=1/4,所以 g 基因频率=1/2,G 基因频率=1/2,进而计算出 GG 的频率=1

8、/4,Gg 的频率=2/4.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h 基因频率=2/5=0.4,g 基因频率=1/2=0.5,A 正确;在该种群内基因组成为 Gg 的频率=2/4,即该基因型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50%,B 正确;根据题意可知,该种群四种表现型的比例=63:21:12:4,这种理论比例无法推测出两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同一对同源染色体,C 错误;在遵循遗传平衡定律的种群中,只要是个体之间随机交配,其产生的后代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和各种基因型的频率都保持不变,所以该种群继续随机受粉,种群内矮紫茎个体所占比例不变,D正确。6有关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一个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

9、后,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改变B. 某校学生 (男女各半) 中,有红绿色盲患者 3.5%(均为男生),色盲携带者占 5,则该校学生中的色盲基因频率为 5.67C.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仅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也能很好地解释生物界的适应性与多样性,但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质,且对进化的解释仅限于个体水平D. 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进化一定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答案】D【解析】一个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后,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改变,存在如下等式关系:当等位基因只有一对(Aa)时,设基因 A 的频率为 p,基因a 的频率为 q,则 A+a=p+q=1,AAAaaap 22pqq

10、21,A 正确;某校学生(男女试卷第 4 页,总 13 页各半)中,有红绿色盲患者 3.5%(均为男生),色盲携带者占 5,假设该校共有 200名学生,则男女生各 100 名,其中 XbY2003.57 人、X BXb200510 人,所以该校学生中的色盲基因频率(710)(1002100)5.67,B 正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界的适应性与多样性,但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质,且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仅限于个体水平,C 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生物通过长期进化,随着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可使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基因库出现显著差异,最终导致种群间产生

11、生殖隔离,进而使一个物种演变成另一个物种,可见,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但进化不一定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D 错误。7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基因结构发生改变B. 染色体结构变异一定会导致基因结构发生改变C. 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 基因重组可能会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答案】A【解析】基因突变是指 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A 正确;染色体结构变异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导致性状的变异但基因结构未发生改变,B 错误;基因频率是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

12、的比率,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在基因 H 突变成基因 h 的同时,基因 h 也可能突变成基因 H,所以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 错误;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没有产生新基因,在概率上基因频率与基因重组是互为独立事件,D 错误。8生物兴趣小组调查人群中某单基因遗传病发病率时获取如表所示数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调查性别 男性 女性调查人数 A B患者人数 a bA. 此遗传病在人群中发病率表示为 (a+b)/(A+B)100%,在男性中发病率表示为 a/(A+B)试卷第 5 页,总 13 页100%B. 若此单基因遗传病由显性基

13、因控制,则 a/A100%与 b/B100%必然相等C. 若此遗传病的控制基因只位于 X 染色体上,则 a/A100%必然小于 b/B100%D. 若此遗传病为抗维生素 D 佝偻病, 则 b/B100%高于调查女性中此病致病基因频率【答案】D【解析】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 某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 100%,所以根据表格调查结果可知,此遗传病在人群中发病率表示为(a+b)/(A+B)100%,在男性中发病率表示为 a/A100%,A 项错误;若控制该单基因遗传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 a/A100%(男性发病率)与 b/B100%(女性发病率)必然相等。若控制该单基因

14、遗传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则 a/A100%(男性发病率)与b/B100%(女性发病率)一般不相等,B 项错误;若此遗传病的控制基因只位于 X 染色体上,且为显性遗传,则 a/A100%(男性发病率)小于 b/B100%(女性发病率) 。若此遗传病的控制基因只位于 X 染色体上,且为隐性遗传,则 a/A100%(男性发病率)大于 b/B100%(女性发病率) ,C 项错误;抗维生素 D 佝偻病属于伴 X 显性遗传,设女性中此病致病基因频率为 p,其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q,则 p1q(或 pq1) ,女性发病率p 21pq1q 2,因此,b/B100%(女性发病率1q 2)高于调查女性中此病

15、致病基因频率 p(p1q) ,D 项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及其与基因频率的关系,着重考查学生对男性、女性发病率及其与基因频率的关系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理解题干信息,分析常染色体隐性、显性遗传病以及 X 染色体隐性、显性遗传病在男性、女性中的发病率基因与基因频率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9某植物可自交或自由交配,在不考虑生物变异和致死情况下,下列哪种情况可使基因型为 Aa 的该植物连续交配 3 次后所得子三代中 Aa 所占比例为 2/5A. 基因型为 Aa 的该植物连续自交 3 次,且每代子代中不去除 aa 个体B. 基因型为 Aa 的该植物连续自交 3 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

16、aa 个体C. 基因型为 Aa 的该植物连续自由交配 3 次,且每代子代中不去除 aa 个体D. 基因型为 Aa 的该植物连续自由交配 3 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 aa 个体【答案】D【解析】基因型为 Aa 的该植物连续自交 3 次,且每代子代中不去除 aa 个体,则子三代中 Aa 所占比例为 1/231/8,A 项不符合题意;基因型为 Aa 的该植物连续自交 3 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 aa 个体,则子三代中 Aa 所占比例为 2/(231)2/9,B 项不符试卷第 6 页,总 13 页合题意;基因型为 Aa 的该植物连续自由交配 3 次,且每代子代中不去除 aa 个体,符合遗传平衡定律。A

17、 的基因频率a 的基因频率1/2,而且每一代的基因型频率均不变,则子三代中 Aa 的基因型频率(所占比例)21/21/21/2,C 项不符合题意;基因型为 Aa 的该植物连续自由交配 3 次,且每代子代中均去除 aa 个体,由于存在选择作用,所以每一代的基因频率均会发生改变,需要逐代进行计算。基因型为 Aa 的该植物自由交配一次,子一代中 AAAaaa121,去除 aa 个体,则子一代中有1/3AA 和 2/3Aa。子一代中 A 的基因频率1/31/22/32/3,a 的基因频率1/3,子一代再自由交配,子二代中 AA 的基因型频率(2/3) 24/9、Aa 的基因频率22/31/34/9,去

18、除 aa 个体,子二代中有 1/2AA 和 1/2Aa。子二代中 A 的基因频率1/21/21/23/4,a 的基因频率1/4,子二代再自由交配,在子三代中 AA的基因型频率(3/4) 29/16、Aa 的基因型频率23/41/46/16,去除 aa 个体,则子三代中 Aa 所占比例为 6/16(9/166/16)2/5,故 D 项符合题意。10果蝇刚毛和截毛是由 X 和 Y 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B、b)控制的,刚毛对截毛为显性。两个刚毛果蝇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了一只染色体组成为 XXY 的截毛果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是 XBXb,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可能是 XB

19、Yb 或 XbYBB. 亲本雌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X 染色体条数与基因 b 个数之比为 1:1C. 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但不表现伴性遗传的特点D. XXY 截毛果蝇的出现,会使该种群的基因库中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增多【答案】B【解析】两个刚毛果蝇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了一只染色体组成为 XXY 的截毛果蝇,则此截毛果蝇的基因型为 XbXbYb,由于亲本均为刚毛,则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是 XBXb,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XBYb, A 错误。亲本雌果蝇(X BXb)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X染色体数目为 2 条,基因 b 个数为 2 个,则比值为 1:1,B 正确。刚毛和截毛

20、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由于果蝇刚毛和截毛是由 X 和 Y 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的,因此表现伴性遗传的特点,C 错误。XXY 截毛果蝇的出现,该种群的基因库中基因的种类和数量不会增多,D 错误。11下列有关育种和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杂交除了可以选育新品种,还可获得杂种表现的优势B. 基因工程可以实现基因在不同种生物之间的转移C. 基因频率是指某个基因占种群中全部基因数的比率D. 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试卷第 7 页,总 13 页【答案】C【解析】杂交育种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进行的新品种选育方法,通过杂交获得的大量杂合子在自然界中还可

21、表现出杂种优势,A 正确;基因工程的实质就是让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导入另一种生物的细胞内实现基因表达的过程,B 正确;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占种群中该种基因的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C 错误;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由于成熟季节不同,二者存在生殖隔离,分属不同物种,D 正确。12假设某一地区白化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 a,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频率为 b,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 c。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该地区正常个体中白化病致病基因携带者所占的比例为 2a/(1+a )B. 该地区男性个体中患红绿色盲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b2C. 该地区女性个体中不患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22、( 1-c)2D. 该地区女性个体中同时患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b2( 2c-c2)【答案】B【解析】已知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频率为 a,则正常基因频率为1-a,因此该地区正常个体中白化病致病基因携带者所占的比例=2(1-a)a2(1-a)a +(1-a)(1-a)=2a/(1+a),A 正确;已知红绿色盲为伴 X 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频率为b,则该地区男性个体中患红绿色盲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b,B 错误;已知抗维生素 D佝偻病为伴 X 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频率为 c,则正常基因的频率为 1-c,因此该地区女性个体中不患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个体所占的

23、比例为(1-c) 2,C 正确;该地区女性个体中,患有红绿色盲的概率为 b2,患有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概率为 1-(1-c)2=2c-c2,因此同时患有两种病的概率为 b2(2c-c2),D 正确。13下列对图中有关生物学意义描述正确的是A. 图 1 中如果横坐标表示氧气浓度,则纵坐标能表示人成熟红细胞中钾离子的吸收量B. 图 2 中 ac 段和 bd 段都能代表一个细胞周期,因为所用时间相同C. 图 3 中曲线 A 点时人的胰岛 B 细胞分泌增强,胰岛 A 细胞分泌随后增强D. 图 4 中 B 点时害虫种群抗药性个体所占百分比大于 A 点时的百分比试卷第 8 页,总 13 页【答案】D【解

24、析】人的成熟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所以钾离子的吸收量与氧气浓度无关,A 错误;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在前,时间长大约占 90%95% )+分裂期(在后,时间短占 5%10%) ,所以图 2 中 bc 为分裂期,cd 为分裂间期,bd 段不能代表一个细胞周期,B 错误;图 3 中曲线 A 点时,血糖浓度较低,所以人的胰岛 A 细胞分泌增强,产生较多的胰高血糖素;而血糖浓度上升后,胰岛 B 细胞分泌随后增强,分泌的胰岛素增多,C 错误;图 4 中,农药的选择作用淘汰了大部分不具有抗药性的个体,所以 B 点时害虫种群抗药性个体所占百分比大于 A 点时的百分比,D 正确。14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

25、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B. 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进化C. 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D. 共同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答案】C【解析】突变(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A 正确;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进化,B 正确;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数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从而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资源和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C 错误;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生物之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共同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26、D 正确。15许多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甲、乙两个种群。两个种群所发生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表示不同的变异结果,ad 表示进化的不同环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 表示地理隔离离,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出现生殖隔离B. b 过程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 c 过程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定向进化D. 渐变式和爆发式的形成新物种,都需要 d 环节试卷第 9 页,总 13 页【答案】B【解析】由题意 “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甲、乙两个种群”并分析图示可知,a 表示地理隔离离,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使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基因库出现差

27、异,当种群间的基因库出现显著差异时,最终可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因此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出现生殖隔离,A 正确;b 过程表示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 错误;c 过程表示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定向进化,C 正确;d 表示生殖隔离,是新物种产生的标志,因此渐变式和爆发式的形成新物种,都需要 d 环节,D 正确。【点睛】本题以松鼠进化过程图解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关系的认识和掌握情况。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学生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据此明辨图中字母或数字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

28、选项。16下列有关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产生的变异个体都可以作为进化的原材料B. 捕食者的存在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但不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 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基因库的差异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D. 共同进化就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答案】C【解析】生物产生的可遗传变异能够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 错误;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数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B 错误;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使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基因库出现差异,当种群间的基因库出现显著

29、差异时可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可见,种群基因库的差异可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C 正确;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生物之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 错误。17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B. 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C.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D. 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B【解析】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因基因突变、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等因素的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化,A 错误;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

30、境之间共同进化的过程,因此,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试卷第 10 页,总 13 页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B 正确;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而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 错误;基因突变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 错误。18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 1B. 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C. 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D

31、. 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改变【答案】A【解析】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 1,A 正确;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等都会使基因频率发生的改变,B 错误;色盲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只要 X 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就患色盲,女性只有两条 X 染色体上都有色盲基因时才患色盲,因此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但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并不是大于女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C 错误;环境发生变化时,如果影响到某些基因型的适应性,则由于环境的选择作用,就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如果没有影响到种群中各基因型的适应性,则环境的改变不能起选择作用, 种群基因频率不变,可见,环

32、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一定改变,D 错误。 19某植物(雌雄同株)的籽粒形状饱满对皱缩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 A、a 控制,另一对等位基因 B、b 控制花色,基因型为 BB、Bb 和 bb 的植株,花色分别为红色、粉色和白色,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科研人员对这两个性状进行遗传学研究,不考虑交换和突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计算 B 基因的频率时,对粉花植株数量的统计错误,不影响计算结果B. 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自交,理论上子代植株的性状分离比为 6:3:3:2:1:1C. 某植株测交后代出现籽粒饱满、粉色花,则可判断该植株为籽粒饱满、红色花D. 对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进行

33、单倍体育种,则该植物需进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答案】B【解析】粉花植株含有 B 基因,对粉花植株数量的统计错误,影响 B 基因频率的计算结果,A 项错误;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自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后代共有 9 种基因型,理论上子代植株表现型及比例为圆粒粉红花圆粒红花圆粒白花 皱粒粉红花皱粒红花皱粒白花 =63 3211,B 项正确;某植株测交后代出现籽粒饱满、粉色花,则子代植株基因型为 A Bb,测交是与基因型为 aabb 个体杂交,因此推测某植株基因型试卷第 11 页,总 13 页为:A B ,表现型为籽粒饱满红色花或籽粒饱满粉红花, C 项错误;单倍体育种是直接对减数分裂产生的花粉

34、进行离体培养,不经过受精作用,D 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对两对基因的遗传分别进行分析,然后按乘法原理进行综合。(2)明确测交是和隐性纯合子杂交,根据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可推测亲代基因组成。20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在一个数量较大的群体中,男女比例相等,XB 的基因频率为 80%,Xb 的基因频率为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群体男性中的 Xb 的基因频率高于 20%B. 对表现正常的夫妇,不可能生出患色盲的孩子C. 在这一人群中,XbXb、XbY 的基因型频率依次为 2%、 10%D. 如果不采取遗传咨询、基因诊断等措施,该

35、群体中色盲的发病率会越来越高【答案】C【解析】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 ,基因频率与性别无关,因此该群体男性中的 Xb 的基因频率等于 20%,A 错误;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女性可能是携带者,仍然可以生出患色盲的孩子 ,B 错误;按照遗传平衡定律计算,雌性果蝇XbXb 的基因型频率为 Xb 的基因频率的平方,即 20%20%=4%,但雌雄性比例为1:1,则 XbXb 的频率为 4%1/2=2%。由于雄性果蝇只有一条 X 性染色体,则雄果蝇的X 基因频率就是基因型频率,为 20%,但雌雄性比例为 1:1,则 XbY 的频率为20%1/2=10%;C 正确;采取遗传咨询、基因诊断等

36、措施可以降低色盲的发病率 ,但是如果不采取遗传咨询、基因诊断等措施,该群体中色盲的发病率不会越来越高,D 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实例;识记监测和预防人类遗传病的措施;掌握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群体中各个体的基因型频率的方法,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二、非选择题21遗传现象与基因的传递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 )基因频率是指_。进化的实质是_ 。(2 )现有基因型为 Aa 的小麦,A 和 a 不影响个体生活力,且不考虑基因突变,若进行连续多代自交,A 的基因频率_(填“上升”“ 下降”或“不变”) 。若进行随试卷第 12 页,总 13

37、 页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F3 中 Aa 占_。(3 )果蝇细眼(C)对粗眼(c) 显性,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假设个体繁殖力相同,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自由交配得到 F1 个体 5000 只,其中粗眼果蝇约 450 只。则亲本果蝇细眼和粗眼个体的比例为_。(4 )某病是常染色体上的单基因隐性遗传病,正常人群中每 40 人有 1 人是该病携带者。现有一正常男性(其父母都正常,但妹妹是该病患者)与一名正常女性婚配,生下正常孩子的概率是_(用分数表示) 。【答案】 在种群基因库中某种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不变 2/5 7:3 239/240【解析】试题分析:基因

38、频率是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基因型频率是某种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占群体内全部个体的比例。前者是某基因个体数占全部基因数的比例,后者是某基因型个体数占群体总数的比例。(1)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例;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2)根据题意分析,已知现有基因型为 Aa 的小麦,A 和 a 不影响个体生活力,且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则在自交的情况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若进行随机交配,并且连续淘汰隐性基因纯合的个体 aa,则子一代 AA:Aa=1:2,子二代AA:Aa=(2/32/3):(21/32/3)=1:1,子三代 AA:Aa=(3/

39、43/4):(23/41/4)=3:2,因此子三代中 Aa 占 2/5。(3)根据题意分析,果蝇自由交配后 cc 占 4505000=9%,则 c 的基因频率为 30%,而自由交配后代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即亲本种群的 c 基因频率也是 30%,又因为亲本都是纯合子,因此亲本果蝇细眼 CC 和粗眼 cc 个体的比例(1-30%):30%=7:3。(4)根据题意分析,该遗传病在正常人群中,携带者的概率为 1/40;一正常男人的分母正常,妹妹携带,说明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该男人是携带者的概率为2/3,则该男人与一名正常女性婚配,后代发病率 =1/402/31/4=1240,因此后

40、代正常的概率为 239/240。22如图 1 所示为某地区中某种老鼠原种群被一条河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后的进化过程图,图 2 为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中的 A 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试卷第 13 页,总 13 页(1 )图 1 中 a 过程为_,b 过程的实质是_,其直接作用对象是_。(2 )图 2 中在_时间段内甲种群生物发生了进化,在 T 点时_( 填“是”、“否”或“不一定 ”)形成新物种。(3 )如果老鼠种群无限大,群体内的个体随机交配,没有突变发生,没有任何形式的选择压力,那么群体中的各种基因型的比例每代保持不变。对某地一个种群随机抽样调查,测知该种群中有基因型 AA

41、、Aa 、aa 的个体若干只,由此可以计算出 A 和 a 的基因频率,而根据 A 和 a 的基因频率,可以推测出这个种群中 Aa 的频率(N)大约是(_)A.0N100% B.0N50% C.0N50% D.N50%【答案】 地理隔离 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生物个体的表现型 QR 不一定 B【解析】试题分析:依题意并分析图 1 可知,a、b、c 分别表示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生殖隔离;图 2 为某段时间内种群甲中的 A 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一个种群无限大,群体内的个体随机交配,没有突变发生,没有任何形式的选择压力,则遵循遗传平衡定律。在此基础上,围绕“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各问题情

42、境。(1) 图 1 所示为某种老鼠原种群被一条河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后的进化过程图,因此a 过程为地理隔离;b 过程为自然选择,其实质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其直接作用对象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 (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图 2 显示:在 QR 时间段内 A 基因频率逐渐增大,说明在此时间段内甲种群生物发生了进化。在 RT 时间段内 A 基因频率保持稳定,说明甲种群生物没有发生进化,但在 T 点不一定形成新物种。(3)依题意可知:该种群遵循遗传平衡定律。设 p 表示 A 的基因频率, q 表示 a 的基因频率,则有:pq1,基因型 Aa 的频率(N )2pq;当 pq1/2 时,2pq1/2(该值最大) ;当 pq 时,2pq 大于 0、且小于 1/2。综上分析,B 正确,A、C、D 均错误。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