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登飞来峰,王安石,题解,1.题解 (1)飞来峰:杭州西湖灵隐寺前灵鹫峰。传说东晋时印度高僧慧理以为它象天竺 国的灵鹫(ji )山,并说“不知何时飞来”,故而得名。 (2)登飞来峰所思所想。,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散文家、诗人。列宁曾称赞他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作者简介,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朗读,登飞来峰是一首哲理诗。这首诗借写景抒发了诗人广阔的政治胸怀,以理入诗,表现了作者高瞻远瞩、不畏困难的心怀。一二句叙述自己行动,为后文议论打好基础。三四句议论,由前两句自己的生活
2、经验体悟到一种人生哲理。,整体理解,飞来峰上耸立着极高的宝塔, 我听说鸡叫时可以看见太阳升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只因为我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翻译,探究1:典故的深刻含义,“不畏浮云遮望眼”这句看去很浅近,其实是用了典故。西汉的人曾把浮云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陆贾;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唐朝的李白就写过两句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见登金陵凤凰台)意思说自己离开长安是由于皇帝听信了小人的谗言。,探究2:主题,王安石反用典故:我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因为我站得最高。这表达了作者的自信与坚定。事实上,王安石两度担任宰相,任凭旧党怎么反对,他始终坚持贯彻执行新法。这首小诗,正体现了诗人的理想和抱负。,探究3:哲理,观察事物,解决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否则会被眼前的小事羁绊。,课外积累:,题西林壁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