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切实掌握文言基本知识,夯实文言基础。2.充分利用朗读与想象,培养文言语感,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3.品味写景的妙语佳句,掌握写景的方法与技巧,提高鉴赏与写作能力。二、方法与过程目标掌握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方法。教会学生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善于通过辨析、归纳等方法掌握文言字词;通过交流、合作、探究等进行品读赏析。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底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语言美。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
2、反”的含意。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可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在板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背诵提纲,帮助学生背诵。 2合作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在相互讨论中交流看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 3美点寻踪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文字资料。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历代人墨客为之歌唱。这是一张中国地图。这里是浙江,让我们聚焦富春江。唐代许多大诗人都慕名来到这里,并
3、挥毫泼墨,留下了许多精美的诗作,后人把它叫做“唐诗之路” 。为什么那么多诗人会一齐聚首这里,这恐怕得益于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多媒体显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感受作品的声韵美1教师配乐配画面朗读课文,学生看画面及文字,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 缥碧 急湍 轩邈 泠泠 戾天 鸢飞 经纶 横柯 2学生推荐朗读水平较高的一位同学范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重音、停顿。 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1)注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2)注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
4、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 (3)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 “奔”二字上。 (4)注意节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朗读提示,努力读出最佳效果。 四、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浯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各小组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解决,可以指定某位同学回答,也可请老师回答。 4教师指导学生
5、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教师任选几位同学回答。 第二课时一、理清背诵思路 根据文章想象富春江美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巧妙。 学生分六组交流,每组在统观全篇的基础上重点负责一个语段,然后各组选一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1学生明确:第一段写自己游览的地点及对桐庐一带山水总的印象。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是说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呈现同样的颜色。这八个字四种景物,组成一幅天朗山清、秋高气爽的清秋风物图,勾勒出广阔的空间境界。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作者乘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
6、多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奇山异水”表明这一带山水不同凡响, “独绝”二字,强调此处山水为天下之冠。这一段总领全篇,结构上细举目张,脉络分明。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总领全文) 学生齐读第一段,想象作者乘舟顺流而下,尽兴观赏的情形。 2学生明确:第二段写水,突出“异” 。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是说水都是青白色的,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这两句突出水之清。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是说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这两句突出了水之急。作者从两个侧面来写水,把静态的色和动态的形都
7、描摹得异常形象。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 异水 千丈见底 水之清 急湍猛浪 水之急 学生齐读第二段,想象富春江水的秀美与壮阔。 3学生明确:第三段写山,突出“奇” 。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两岸高山,夹江而立。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由此形成无数的山峰。写树之“寒”反衬山之“奇” ,以“竞上” “轩邈”正面烘托山之奇,勾勒出峰峰相接、层峦耸翠的景象。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写清越的泉声、悦耳的鸟声、延宕的蝉声、清厉的猿声,是以声音反衬山林之寂静,以动
8、写静,寓视于听,动静相生。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具有飞冲天雄心的人,看见这样的高峰,也要沉迷山景而不作非分之想;为世俗之事所缠绕的人,望见这样的山谷也要流连忘返。这一句从侧面着笔,通过衬托的手法,强化了山水诱人的力量。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这可算作是文章的补笔,补写群峰,扣林深叶茂来突出作者喜不自胜、流连忘返的观赏之情。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 奇山 高山寒树 树之奇 负势轩邈 山之势 泉鸟蝉猿 山之音 息心忘反 山之力 横柯疏条 林之密 学生齐读第三段,想象桐庐一带山的奇异,感受其挺拔美、清幽美。 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二、学生根据板书所显示的词语提纲,尝试背诵课文三、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与朱元思书 。 2选择“山”或“水”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富春江秀美壮丽的景色,适当加入自己的想象,写一段写景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