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心 爱心 专心诗词曲五首教案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探究古代诗歌的分类常识,诗、词、曲的特点。 2了解各位诗人的生平。 教学设计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诵读为主。这五首诗词曲,都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品,也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目。因此,教学本课,首先应在熟读的基础上,落实背诵的要求。在读、背的过程中,让学生完成默写的练习。通过默写,使学生更熟练地
2、识记这五首诗词曲。基本上是按照“读 品背”的顺序进行,精讲多读,以读带品。 品读时,要求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味,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读出诗人所表达的内在感情。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无限辛酸、愤懑不平以及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赤壁中流露出的抑郁不平之气, 过零丁洋中的忧国之痛和愿死国难的满怀豪情, 水调歌头中的缠绵悱恻与乐观旷达,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对国计民生的忧虑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五首诗词曲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
3、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二、研习诗歌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1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注意读出节奏、感情。 2作家作品简介。 这首诗选自全唐诗 ,作者刘禹锡(772846) ,字梦得,洛阳 (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自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酬,答诗。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 3师生共同读品诗句。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诗人在二十余年的贬谪生
4、活中,多次迁徙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 。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 。意思为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 ,王质人山砍柴,看见用心 爱心 专心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这两句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
5、的心境。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 为诗人自喻。这两句针对白居易赠诗中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白诗的意思是您是个这么有才能的人长期被贬边远地区。寂寞地闲望山水风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职将由谁来承担呢?而刘诗答的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 胸怀。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今日在酒宴上听到您(指自居易 )诗歌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真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我喝着酒听着歌不禁觉得精神振作。 本诗是刘禹锡回赠自居易的诗作,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
6、,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 4齐读这首诗。 (二)赤壁 。 1指名朗读赤壁 。 2思考探究: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要点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
7、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 要点提示: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3齐读背诵这首诗。 (三)过零丁洋 。 1指名朗读过零丁洋 。 2四人一小组,思考探究: (1)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2)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4)尾联是
8、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要点提示: (1)一是在他 21 岁时,因科举走人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4)表明诗人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用心 爱心 专心(5)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 学生能谈多少谈多少,不宜作统一要求。) 3齐读这首诗。三、布置作业 1背诵今天所学的三首古诗。 2
9、品析下面的诗句。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全班集体或指名背诵前三首诗。二、研读作品 (一)水调歌头 。 1学生试读,老师示读,学生再朗读,注意重点字的读音及词义。 宫阙(que4) 绮户(qi3) 婵娟(chan2) 2解题。 先看水调歌头四字,它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的字数平仄等。接着读序言,问:它有哪句话告诉了我们这首诗的题旨和信息?对, “中秋”“ 兼怀子由”告诉了做词的时间和目的。那么农历中秋大家吃什么有什么寓意呀?团圆。要点提示:当时子由被贬谪到离苏
10、轼约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了。 3师生共同品读这首词。 (1)阅读讲析词上片。词人以拿酒问月开端:明月什么时候就有了? 天上的宫殿今晚是何年何月?(体现苏轼屡受打击后在“出世” 与“ 入世 ”之间徘徊的困惑心态。)于是想乘风飞往月官去,可是又担心在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借神话传说中的仙女相比,表达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 既然月宫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说明苏轼愿意在人间为国家出力,这显现苏轼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上片大意:叙述作者身世感慨和矛盾心理。 (2)阅读讲析词下片。先是讲自己彻夜难眠:月影移动,转过红色的楼阁穿过雕花的门窗。这样写的目的是承上启下,自然转入到
11、思弟之情的另一个主题上了。接着问月:为什么偏偏在人们分离时团圆呢? 提问: 什么语气? 要点提示:反诘埋怨。 怀念谁? 要点提示:弟弟子由。 接着由己推人,人间有悲欢离合如同月亮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没有完美无缺的。 提问:用什么语气、态度? 要点提示:对离人的同情抚慰,更是赋予哲理,表现诗人旷达的心胸和情怀。 最后用月光的普照表达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祝愿:只希望人人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提问:这样的名句体现作者怎样的思想? 要点提示:深挚崇高的思想境界,美好的祝福。 下片大意:抒发对弟弟的怀念之情。 (二)山坡羊潼关怀古 。 1揭示课题:简单了解曲是诗词以外的另一种文学作
12、品。 2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用心 爱心 专心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课题的天净沙 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3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散读一次后齐读,教师发现问题进行纠正。 4教师简要讲解。 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 “如聚”“ 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5思
13、考探究。 (1)这首曲划分为几个层次? 。 (2)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后两句来理解。) (3)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试说明理由。诗词曲五首教案 2教学目标 1、背诵五首诗词曲,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领会诗歌所抒发的作者思想感情及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课时:3 课时 资料超市: 刘禹锡(772846),字梦得。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曾写 游玄都观诗讽刺朝中新贵。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自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对刘长期遭受贬
14、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 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行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磋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其词于风格、体制上皆有创变,清雄旷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词开豪放一
15、派,对后代很有影响。有东坡乐府 。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元代著名散曲家。自幼好学,上自儒家经典,下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笔记小说,无所不读,又诗赋、文章无所不能,尤长于散曲。他隐居济南云庄 8 年期间, “寄傲山林,纵情诗酒”,创作了大量诗文散曲。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16、、引入 由千古唐诗引入 二、品读诗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听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正确划分节奏,初步体会作者感情。 用心 爱心 专心作者无限辛酸、愤懑不平以及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2、自由朗读,直至背诵 3、请同学自由发言,谈谈读后感受。 4、提供背景及相关材料,重新研读诗歌。 5、师生品读诗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 为诗人自喻。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胸怀。此句蕴含生活哲理,喻新生事物不可抗拒。 6、自由有感情品读这首诗。 三、品读诗歌赤壁 。 1、指名朗读赤壁 2、同学根据所查资料介绍杜牧 3、思考
17、探究: (1)、 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 参考: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
18、能而不得一展。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4、齐读背诵这首诗。 5、研读题乌江亭 ,辅佐加深对赤壁的理解。 四、背诵前两首诗,当堂默写。 五、布置作业 1、预习下面的诗词曲,并搜寻资料,准备鉴赏。 2、继续熟背诗歌。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品读诗歌过零丁洋 。 1、集体朗读过零丁洋 。 2、介绍赏析诗歌的注意点 第一通语言,明意象。 、注意动词、形容词、叠音词、象声词等;2、注意语序;3、语言特点。主要有:清新,即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平淡,即不加修饰,平白易懂;绚丽,即词藻富丽、有文采;明快,即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含蓄,即不直接叙述,而曲折倾诉,言此而意彼;简
19、洁,即干净利落,言简意赅。4、意象。就是内在的思想感情内涵和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体。我们从景物的特征入手,根据景物的组合整体感悟诗人的情感。明确特殊意象的含义,如梅、竹、菊、柳、蓬、鸟、子规、月、雨、流水等。 第二悟情感,析主旨 1、结合诗人生活的时代及诗人的身世来理解主旨 2、主旨有爱国忧民类: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忧国忧民、关心民生疾苦;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痛苦。身世类:诗人总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但是诗人们的清高、自负又常常使诗人四处碰壁、遭人排挤,远大理想总是不能实现,所以抒发壮志难酬、怀才用心 爱心 专心不遇的诗作在古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特点大多是忧郁、悲愤。羁旅思乡、贬谪愁
20、思等也属此类。爱情类:歌颂爱情的美好;反对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压迫;征人思归、思妇念夫。闲适类:隐逸生活的闲适;寄情山水的情趣,以山川田园的美好来反衬官场的黑暗、社会的腐败。友情类:对友人的关心和祝愿,友人之间的友谊。其他类:叹光阴易逝、感物是人非、蕴含哲理等。 第三看风格,辨手法 、风格流派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 、古代诗歌的常见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托物言志:有些情感,诗人总是不愿或不能直接倾诉,于是诗人就将这些情感寄托在外物上。包括象征手法。借古讽今:借对历史
21、上人、事的评价来讽喻时事,表达情感。虚实相映:实象侧重客观事物的再现,而虚象则是由实象而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具体表现在诗文中多是一种暗示、象征或修辞的运用。衬托、起兴、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的作用。 3、指名学生上台赏析诗歌。 (汪思琪) 修辞手法;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名句的赏析 4、学生相互质疑补充 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学生能谈多少谈多少,不宜作统一要求。) 6、有感情吟诵这首诗。 三、品读诗歌水调歌头 。 1、播放或学生唱王菲的但愿人长久 2、请同学说说聆听后的感受(初步感知情感基调) 3、
22、介绍词的相关知识,解题并提供背景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的字数平仄等。 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 告诉了做词的时间和目的。当时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约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了。 4、播放音频,让学生听读一遍,跟读一遍。 5、师生品读 明月什么时候就有了?天上的宫殿今晚是何年何月?(体现苏轼屡受打击后在 “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的困惑心态。)于是想乘风飞往月官去,可是又担心在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 借神话传说中的仙女相比,表达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既然月宫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 说明苏轼愿意在人间为国家出力,这显现苏轼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叙述
23、作者身世感慨和矛盾心理。 月影移动,转过红色的楼阁穿过雕花的门窗。承上启下,自然转入到思弟之情的另一个主题上了。为什么偏偏在人们分离时团圆呢? 由己推人,人间有悲欢离合如同月亮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没有完美无缺的。用月光的普照表达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祝愿:只希望人人岁岁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抒发缠绵悱恻与乐观旷达情感。 6、联系记承天寺夜游及搜寻的资料,结合本词,谈谈你对苏轼的认识? 四、布置作业 1、推荐学生阅读江城子 2、背诵诗词 第三课时 一、背诵前四首诗词 二、讲解曲的知识 三、品读山坡羊 潼关怀古 。 用心 爱心 专心1、教师先范读,后学生自由散读。 2、思考探究。 (
24、1)、这首曲划分为几个层次? (2)、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结合后两句来理解,对国计民生的忧虑。 (3)、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试说明理由。 3、背诵本曲 四、小结 五、熟读诗词曲五首 六、课堂检测 1、默写名句 2、品析名句。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 教后记: 古诗词教学人物,个人认为宜通过指导学生诵读和赏析文章两种途径来完成,教师不宜讲授得过细,应该传授一些方法,并注意示范、指导。基于这样的想
25、法,在课堂组织教学时,便依照读-品- 析-背的流程与学生共同赏析诗词。学生在课堂上也能积极发挥主体性,参与讨论,其中时有精彩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 首联交待了什么“凄凉地”和“ 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贬地之荒凉,贬时之漫长。痛苦而又孤寂。 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做着此时此刻的心情。 用典。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昔对比,恍如隔世。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不胜感慨。 3.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原意是表达对现实的愤懑:“沉舟”“病树”自比遭贬;“ 千帆过”“万木春”则比喻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但这两句诗在客观上饱含着新陈代
26、谢的自然规律,充满哲理,或可理解为诗人心胸豁达。 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回应题目,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表现诗人虽遭遇挫折而意志不衰,积极乐观的思想境界。 5.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 诗,从题目上看,这是一首 诗。 6.诗中表现诗人坚定意志和乐观精神的语句是 。 赤壁 1. 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 沉沙之折戟 2. 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是相反的结果。3.“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形象的代表东吴的命运。诗人假设东吴败亡,不写山河破碎,生灵涂炭, 而写二乔入魏,不仅以小见大地说明战争之
27、厉害,而且及其耐人寻味。虽是史论,却赋予具体形象,可见诗人创作之高明,同时,也用心 爱心 专心曲折的表达了诗人有才华而不得意的感慨。 4.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 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议论。由叙事引发议论。 5.诗中的“周郎” 是指谁?他与赤壁有关的历史故事是什么? 周瑜 赤壁之战 过零丁洋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一是读经书入仕途(状元出身) ,二是骑兵抗元,频繁战斗了四年。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 比喻什么? “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 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3.颈联两个“惶恐”“零丁” 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8、 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绪。表达对抗战局势的忧恐不安和对自身处境的自怜和哀怨。 4.尾联: ,广为传颂,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他誓死不屈的决心和强烈的民族气节。 水调歌头 1. 词前的小序有什么作用? 交待写这首词的原因。 2、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实景:明月、酒、青天、“我 “、风、清影、朱阁、绮户 虚景:宫阙、琼楼玉宇 3、上下阙主要写什么?怎样联系起来的?(提示:古代诗词常常先写景,后抒情) 上阙:望月(写景) 下阙:怀人(抒情) 联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4、作者对人生的感悟表现在哪些词句上? 。 5、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 。 6
29、、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一句写得很好,其中“ 转、低 ”二字用得最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转”、 “低”二字。写出月亮的踪迹,表明时间已是深夜,诗人还难以入眠,突出诗人思念亲人的感情。 7、表现诗人豁达胸襟的句子是 。 8、诗中哪句表现作者在月光下尽情起舞,陶醉其中? 。 9、你还知道哪些和“月亮” 、 “月光”有关的古诗词?“月亮”、 “月光”在古诗词里通常蕴含怎样的意义?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古人常常借“月亮”“
30、月光” 表达相思之情。 山坡羊潼关怀古 1.“如聚”、 “如怒 ”描写了怎样的形象?这是从 和 说出潼关险要。 “如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中。 “如怒”形容黄河之水汹涌澎湃。 2.“望西都,意踌躇” 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写作者在远望长安,曾几何时,是那样辉煌,如今却一片荒凉,顿生悲凉伤感之情。 3.怎样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这是国家由盛到衰的真实写照。 4. 点明本曲中心的句子是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这是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一代王朝兴起,必卷土重来,重建宫殿,劳民伤财的是百姓苦;一代王朝灭亡,首当其冲,深受 用心 爱心 专心其害的还是百姓苦。 填空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 ,作者是 代诗人 。 2.赤壁选自 ,作者 代诗人 。 3.过零丁洋选自 ,作者 代 。 4.水调歌头 ,选自 ,作者 代文学家 , “水调歌头”是 名。 5.山坡羊潼关怀古 选自 ,作者 代 , “山坡羊”是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