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 影作家与作品朱自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1898 年 11月 22日),卒于 1948年 8月 12日。祖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承审官 10多年。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 13年,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
2、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扬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文化城,其湖光山色秀丽,风物宜人,曾使多少诗人如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等流连于此,寻幽探胜,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瑰丽诗章。扬州也是一个英雄的历史城,在抵御异族侵略的历史上,曾谱写下无数辉煌的篇章,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古城的绮丽风光和浓郁的崇尚文化的风气,于无形中陶冶着少年朱自清的性情,养成他和平中正的品性和向往自然美的情趣。而扬州美丽的山水,更如雨露般滋润他的心灵,哺育他的感情
3、,丰富他的想象力,使他的情怀永远充溢着诗情和画意。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对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深远的。朱自清有著作 27种,共约 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 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 4卷朱自清文集。1988 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 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 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1928 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
4、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三是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有关资料1把握本文的语言特色文章语言极为简练,朴素自然,通篇运用白描手法,使文章显示了一种自然的美,质朴的美。如父亲送别儿子
5、时说的四句话,粗看似乎觉得简单平淡,但是细细品味,句句话中有丰富的“潜台词”,父亲内向的性格,努力克制自己感情的心理以及对前途隐含的忧虑,对儿子深深的爱抚,都渗透在字里行间。又如为了与全文的感情协调,文章十分注意用词,都是选用了色调灰暗阴冷的词语:祸不单行、狼藉、亏空、变卖典质、惨淡一片凄云愁雾,构成了一幅凄冷的图景,使父子之情被烘托得更加深沉感人。全文仅有两处点了色彩,即“紫毛大衣”和“朱红的橘子”,但是大衣只是当做坐垫,橘子却无心品尝,以亮色衬托暗色,越发显示出父子在此时的心情何等郁闷。语言的朴素和简洁,还表现在全文几乎都是用的“家常话”,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生活气息很浓。如文章开头由徐州
6、、扬州、南京写来,四次重复祖母的亡故和父亲的亏空,都是用平实的语言,为刻画“背影”铺设了一个典型环境。平淡的语言起到了不平淡的作用。又如在写到父亲买了橘子回来时,“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似乎是作者不经意的一笔,但含义很深。“扑扑衣上的泥土”是实写,而“心里很轻松似的”是虚写。以虚衬实,既表明了父亲为儿子做完了最后一件事后坦然自得的心情,又说明了父亲怕儿子难过,故作“很轻松”的样子。真是言浅而情深,腴厚的思想感情从朴素的语言中自然流露出来。这实在是散文中上乘笔墨。2注意本文选取“背影”这一独特角度叙事抒情先提问题,再解答。本文选取了新颖独特的表现角度,给人以面目一新的感觉。写人,
7、常见的手法都是从正面细致刻画形象,可是这篇散文却一反常规,只写了父亲的“背影”。作者把生活中分散、杂乱、零碎的素材和印象,通过父亲这个特定的角度加以聚合、概括和升华,构成了这篇散文的艺术聚光点。家境的变故、困顿,父亲的挣扎、奔波、慈爱、艰难和努力,都凝聚在这一点上;父子间的离情别绪和彼此深沉的爱,都倾注在这一点上。作者对父亲一生的种种回忆和深切的怀念之情,都朝着这一点集中,加以强调,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完美的艺术形象和一种耐人寻味、诗意盎然的境界,使父亲这个典型的形象,获得形神兼备的艺术表现。3体会善于抓住人物特征进行描绘这一特点善于抓住人物特征进行描绘。如文中催人泪下的父亲买橘图,作者就是抓住
8、了人物形象特征进行了细腻的描绘。“探”“穿”“爬”“攀”“缩”“倾”等动词,十分准确地把父亲老体胖、行动艰难的情景活画了下来。父亲的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以及父子间难以用语言表达的那种在特殊境遇下的特殊感情,都凝聚在这一举一动之中。“蹒跚”“努力”等形容词又恰如其分地形象地展现了父亲的感人情态和执着的心情。4理解本文表现手法的特点叙事结合抒情,是本文的又一个显著特色。这是一篇叙事散文,但作者的本意是要写父亲那质朴、敦厚的形象以及他对儿子的挚爱;是要抒发自己对父亲的怀念、感激以及无可报偿的内疚等复杂的感情。这种种深情,都是通过一连串平常琐事的记叙,特别是父亲给儿子买橘子这件小事集中
9、表现出来。真是字字着意,句句含情。加上文笔委婉含蓄,读来令人难忘。5.精段品读精段: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品读:这段文字是写背影重点着墨之处。先写看见父亲的服饰,勾画了一个大体的外貌。服饰纯然黑色,暗衬了父亲凄凉的心境。写他在平地上走路,用了“蹒跚”,跟上文“胖子”照应,可见步履不便。从月台下去,用一“探”字,而且是“慢慢”,把动作
10、写得非常准确。写过铁道是“穿”,不是“走”和“迈”,除了过铁道是“横穿”以外,还含着铁道上较危险,走过去须迅速一点的意思。最精彩的笔墨是写他怎样爬上去。两手的动作用“攀”字,两脚的动作用“缩”字,“肥胖的身子”是“向左微倾”,用“倾”字,写出了月台的高度、攀援的吃力、行动的困难。这些动词用得准确,不仅细腻而又简练地写出了一个动态过程,形象栩栩如生,而且表达了父亲疼爱儿子的感情,感人至深。所以作者接着写道:“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是因为感情至深。“赶紧拭干了泪”,主要是怕父亲看见而伤心。这段文字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记叙和描写相结合。6.
11、读朱自清的背影背影是朱自清先生早期一篇极为有名的文章,也是现代文学史上散文的杰作。全文只有一千五百字,集中描写了一个片段,却感人至深,脍炙人口。过去,这篇散文曾长期选作教材,正如吴晗先生说的:“这篇短文被选为中学国文教材,在中学生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了。”(他们走到了它的反面朱自清颂)记得叶圣陶也讲过类似的话。一篇散文能够久久传颂、不被忘记,这决不是偶然的,它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研究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可不读背影;研究散文的写作,也不可不读背影。因为背影的确是典范性的散文作品,在艺术上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之处是很多的。读背影后,给我的第一个感受是,作者着力表现了人
12、间的至情真挚的父子之情。这种感情表现得细腻、真实、深刻。背影写于 1927年,记写了回忆中的父亲的背影。那是 1917年的事情:祖母去世,父亲徐州烟酒公卖局长的差事也交卸了。办完丧事,父子同到南京,父亲送作者上火车北去。1916年暑假,朱自清考上了北京大学,那年他十九岁。背影中记叙的事情,是发生在作者二十岁的冬天。在那特定的场合下,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使儿子极为感动,这印象经久不忘,并且十年之后,想起那背影,父亲的影子出现“在晶莹的泪光中”,使人不能忘怀。父子间这种真挚的感情,作者表现得淋漓尽致。从不放心茶房而要自己去送;从拣定座位、千叮万嘱;从亲自去买橘子都体现了父亲的爱。各种事情
13、,都是极平常的,极琐细的,但从中表现出的感情,却是极珍贵的,它使作者经久不能忘怀,读者读后,也不能不为之感动。作者写的是一篇抒情散文,通过质朴的叙事来抒情。作者笔下的事物,都被感情的色彩所笼罩。它很不同于客观的叙述,而是用叙述作为抒情的工具。行文的字里行间,都流露了父子间的至情,这正是文章能感动读者的地方。虽是事过十年后的回忆,却都按当时的情形叙述,在那种种细事中,处处透露了父亲爱惜儿子的心。父亲把二十岁的儿子仍然看成小孩子,而儿子却不太满意,处处认为父亲的行为“不大漂亮”,当时儿子不能理解父亲的一片深情。作者在如实记叙之中,加以点拨:“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14、回忆之中,带着责备自己的意思,明白了当时不能体贴父亲心情的过失。这些地方,都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和感染力。作者能把感情表现得这么深切动人,是与他的深刻感受分不开的。如果作者没有这样的生活,没有这种体会,他决不能写出这种文章来。当然,我们今天读起来,也许会以为作者的感情过于纤细缠绵,全文的基调过于低沉;但这与作者当时的思想有关,也是时代使然。作者描写家庭遭遇不幸后的父子离别,调子自然是低沉的;而就中也反映了当时的灰暗世态,对于旧社会自有认识的意义。文中所表现的父子深情,则是淳朴的、健康的、自然的!那抒情的方法和技巧,则是高超的、娴熟的。这些都有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地方。读背影后,给我的第二个感受是,全
15、篇用白描的手法,艺术技巧极为高超。所谓“白描”,照我的理解,就是不借助比喻,不堆砌词藻,以朴实的文字,把当时的情景再现于读者眼前。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则是“有真意的,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作文秘诀)这是从白描的本质特征上说的。全文集中描写的,是父亲的背影,所以“背影”二字,也是全文的题目。前后的叙述,都是必须交代的,是中间写背影的铺垫;如果没有种种不可少的交代,写这个特殊情况、特殊场合的背影就不清楚了。要说父亲的背影,那是司空见惯的;但这次要写的,却不是平时常见的,而是特定场合下使作者极为感动的那一个背影。作者写了当时父亲的体态、穿着打扮,更主要地写了买橘子时穿过铁路的情形。“父亲是一个胖
16、子”,“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父亲过铁路时,“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买好橘子回来,“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作者描绘父亲的背影,并不借助于什么修饰、陪衬之类,只把当时的情景再现于读者眼前。这种白描的文字,读起来清淡质朴,却情真味浓,蕴藏着一段深情。所谓“于平淡见神奇”(朱德熙:于平淡中见神奇谈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的情调是惨淡的、低沉的,作者白描的文字,也是极为素淡的,与全文的情调很和谐。但是,写橘子,特别加了浓烈的修饰语“
17、朱红的橘子”。这种不协调的朱红色,与全文的情调形成强烈对比,当时是家遭不幸、父子离别,用这红色更衬托出全文的基调,增加了凄凉的色彩。作者白描的手段极高,用对比加强了艺术效果,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在文章中,两次写父亲背影,用笔却一详一略,更见含蓄的力量。买橘子的背影,以白描的手法细细描绘;离别的一刹那的背影,却是略写,只一句带过:“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个背影,作者没有再加以描写,但那“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和再三叮咛,已把那舍不得和儿子分别的心情,但儿子为了谋生又不得不离去的苦况,活画出了。几笔之中,作者当时那种悲酸惆怅的心情,表现得含
18、蓄而深沉。这都是作者文字的技巧和工夫。读背影后,给我的第三个感受是,文章的语言朴素、简练。叶圣陶认为,朱自清早期散文,“都有点儿做作,太过于注重修辞,见得不怎么自然。”(朱佩弦先生)到了后来,才全写口语,有了现代口语的韵味。这个看法,当然是对的,符合朱自清散文的实际。但是,背影这篇早期的散文,语言却与其他有些不同,它没有做作之气,也不重修辞,而是用朴素自然的文字,表现了真切的内容。全文除了对父亲背影的描写外,全是叙事,叙述得清楚明白、自然恳切。全篇一千五百字,很少形容、修饰的东西,连生字难词都很少,回忆十年前的往事,老老实实地叙述,真情实感自然地流露出来。背影采用这样的语言,是由内容决定的。同
19、时,作者用白描的手法,也决定了语言的朴素自然。我们读背影,能够明显地感到语言与匆匆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篇的不同,它显示了朱自清早期散文的另一种文采和风格。背影的语言很简练,细读全文,感到文字很干净,没有多余的话,没有多余的字,文章写得精粹。比如,全文有四处记载了父亲的话,即:“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并不是那天父亲只讲了这么四句,而是这四句较为典型地代表了当时父亲的心情。作者惜墨如金,只用简单的几句话,就反映了当时父亲的体贴、爱怜、依依不舍之情,以少胜多,我们不仅体会了蕴含的意思,还仿佛听见了父亲当时
20、的声音。就此一例,也能说明朱自清语言的简练、精粹。至于文章中的叙事、描写、抒情种种,语言都非常简洁,堪称散文中的典范。背影一篇,是朱自清先生散文的代表作。我们虽不能用它代表朱自清散文的全部,却的确表现了他散文风格的一些重要方面。人们提到朱自清的散文,往往以背影为代表,这不是没有原因的。这篇小文,仅仅谈了读背影的片段感受,那是远远不能包括它的特点和优点的。过去有人评论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时曾说,他的散文“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这虽然是评论朱自清全部散文的话,但有些方面还是能在背影中得到印证。(朱金顺原载语文教学研究1980 年 34期合刊)
21、7.平藏曲 淡显浓背影的构思艺术背影全文不足一千五百字,写的是生活中一件琐事:父亲给儿子买了几个橘子。但这样一篇短文一发表即赢得了许多读者的眼泪;朱自清在现代文坛上也由诗人而进一步确立了散文大家的地位。那么,这件看来结构平实,语言素淡无奇的作品,怎样取得如此巨大的艺术效果呢?他的艺术魅力究竟在什么地方呢?除了感情真挚而外,就在于作者构思之妙。全文的中心如题所示,自然是“背影”。开首一句:“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直截了当地破题之后,作者却把笔远远荡开了。读者的好奇心急于了解的是“父亲”的背影何以“不能忘记”,可作者偏偏不给我们展示父亲的背影,却领着我们由北京到徐州
22、,由徐州回老家(扬州),由老家返南京,绕了个大圈子。一路上既不写景也不状物,只粗略直白地叙述了一下和父亲回家奔祖母丧事的过程,平平淡淡。但是,我们却不知不觉让他拨动心弦了。祖母的死给不当家的“我”带来的多是情感上的悲痛,而对身负一家经济重担的父亲来说,除悲痛而外更添了一层筹措丧费的困苦,何况现在又失了业呢?所以这“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到徐州见着父亲,“我”“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而处在这样困境的父亲还怕儿子为自己担心、伤心,反过来安慰儿子:“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至情的慈祥爱抚,开始吹破我们心湖的平静,泛起一层涟漪。回到老家变卖家产,典当衣服,这只是偿还旧债,轮到办丧事,
23、却又借下新债;家庭经济可见多么拮据了,因而“家中光景很是惨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父亲也没有想让在北京上大学的“我”辍学谋职业的念头,而是丧事一完便匆匆奔波到南京,自己去挣扎谋生,送儿子到北京继续那需要花费好多钱的读书。在这两段里,打徐州扬州南京,由远而近写来,四次重复祖母的丧事和父亲的事业、亏空,把“背影”出现的凄惨背景在读者心头皴染得深重起来,我们不由得可怜起这位老人家了。然而当“儿子”的“我”似乎还无动于衷。开始,父亲为了赶紧谋求职业,决定“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上火车。“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仍使他放心不下,“怕茶房不妥帖”,又“踌躇”,不觉迟疑开了。“他踌躇了一会,
24、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对于老父这一片无微不至的关怀,“我”却觉得无所谓,甚至觉得多余。“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闲闲的一笔插叙,父子的心情形成对照,反衬出老父的爱,爱而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搅得我们怜悯的心波荡漾了。老人到车站忙着照看行李,又忙着和脚夫讲价钱;上了车又亲自为“我”选定座位,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老人把心都操碎了。可“我”呢?先是嫌他说话土气“不大漂亮”,后来竟至“心里暗暗讥笑起他的迂”来了。其实,父亲何尝会不知道火车上的茶房“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只是爱子心切,情不能已的一种表现罢了。这一次比一次强烈的反衬,父亲慈祥、敦厚、朴实的
25、形象便凸现在我们的泪眼前了。那时,“我”毕竟年轻不省事啊,“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多少悔恨的自责,一句反语道出,从而又打正面加深了抒情色彩。似乎是平铺直叙的一页流水账,却真正做到了回肠荡气,一波三折,于是水到渠成地把情节推向高潮。父亲在开车的前夕给“我”买橘子。别说是几个橘子,父亲给儿子买只手表、买辆自行车或更贵重的东西,在生活中也是常事,可为什么这些事不感人,而仅仅买了几个橘子就能催人泪下?即以本文中捎带叙及的事来看,父亲身穿布棉袍、布马褂,而“他给我做的”是“紫毛大衣”,对此,作者为什么不大书特书呢?原来,事物不在大小,感人不感人主要还要看事物出现的具体背景。前面作者不惜用四
26、段笔墨进行铺垫,目的就在于渲染父亲的困境。在这样的困境中,他居然忘乎一切地把一个已经成长起来的儿子仍当小孩似的百般照顾,连儿子在路上需要吃点水果,他都考虑到了,还要亲自去购买,所以,这小事便包蕴了丰富而动人的情意。然而,更重要的还在于方式,即怎么干的,要感人还必须进一步写出父亲买橘子时特定的具体情景。首先,作者为父亲买橘子设置了这样一个特定的场景。“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这样的道路,即便给了一个年轻人,跳下,爬上,爬上,跳下,也够吃力的,更不消说一个上了年纪的人,而且“父亲是一个胖子”了,“走过去自然费事些”。因此,买几个橘子的平
27、常事便变得不平常了。在构思上特别令我们惊叹的是作者在设置这些场景时一刻也没有离开人物的行动,割断抒情的线索,相反,处处都在加浓加深人物之间的感情。本来,上了火车一切安顿就绪,单等汽笛长鸣,车开人去,没有什么事了。于是,“我说道:爸爸,你走吧。”这话很自然,自也平常,但从儿子催促父亲走来看,便让我们仿佛看见父亲仍然迟迟不愿离开儿子,还觉着有什么不放心的事似的一种神态。他不答儿子的话,却“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果然,他老人家是还有要为儿子办的事呢,儿子也便自然顺着父亲“望车外”的眼光望去,场景便巧妙地从“我”的眼中展现出来,从而也涂上了“我”的情感色彩。我不再觉
28、得父亲多余了,也不嫌父亲“土气”“迂”了,由感到父亲跋涉之难而开始体贴起父亲,也不自觉地为父亲的爱抚而动了心。所以,“我”要亲自去,可父亲只是“不肯”,“只好让他去”了。父亲进入场景了,看作者怎样描写吧!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先用远镜头来粗写,等到“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时,作者便把镜头拉近,用特写来着力刻画父亲吃力地“爬月台”的细节。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一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描绘得多准确啊!一般人活动都是右手出力的,右手在使劲往上撑身子时,上身自然往左倾;两脚上缩又显出老年人缺乏弹跳能力的笨重样子,我们几乎可以看到他右臂的颤抖,听
29、到他粗喘的气息声了。他这样挣扎是为了什么?为什么他让自己二十来岁的年轻力壮的儿子安坐在车上,自己却滚上爬下地来买几个橘子?问题似乎不言而喻,他有着海洋般的爱子深情啊!然而还不单单如此,从这特写镜头中,我们仿佛还看到他被压在高垒的债台下的急喘,看到他身负一家生计的艰难,看到他在坎坷的人生征途上困苦地挣扎!这一帧近乎速写的“背影”,成为整个文章的聚光点,它使文章的各个部分有机统一起来,使各个部分动人的光彩都凝集在一点,迸射出炽烈的穿透人心的光芒。这样的“背影”怎能不溶化在我们的泪眼之中?文章到此,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戛然而止不是可以了吗?然而,不忙,还有下文。文章开头难,组织高潮突出主题更不易,而
30、最难难在煞尾。因为高潮掀起,主题已经揭示,再多说就会形成赘疣,冲淡读者的情绪;离开主题,则狗尾续貂,不伦不类,又会斩断了读者的思绪。怎么办好呢?请看朱自清冲到云霄,再上九天的笔力!高潮之后,煞尾一段的开始,先安排了个“小过门”,降低调门形成低潮。他用凄凉的声调交代了他们父子这几年各为生计“东奔西走”,难以谋面,而家境更比昔年衰落的情况。做儿子的已经大学毕业做了事,既未能从经济上帮助父亲解脱困境,也未能在身边给老父以精神的慰藉。曾经“早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的父亲,“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大概再也无力挣扎了,再也难支持下去了,性情一反既往,“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而且“他待我
31、渐渐不同往日”。这个过渡段既是情节的继续与发展,又是一个变调,和前面父亲的心境形成鲜明的对照。但是,老父毕竟还是那个老父,虽然他来信中说,“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已感到自己“大去之期不远矣”。但对于儿子的“不好”,还是很快就忘掉了,仍克制不住自己“只是惦记着我”,还又“惦记着我的儿子”。于是情节倏地一反,全文的基调又在新的基础上,在变调的反衬的推动下高奏起来,把我们拉向又一个抒情的峰巅。“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背影”的再度出现,不是简单的重复,它包含了更深重更浓烈的感激、自咎与思念的复杂情绪,不啻在我们心弦上五指齐下重重地一拨,撕心裂魄的訇然一声之后,袅袅余音便久久不绝地萦绕于我们心头!它有力地回扣了全文,又为我们留下了颇耐咀嚼的无穷韵味,诚如有的评论家所说,此乃神来之笔! 学优中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