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1 ,大小:77KB ,
资源ID:4670483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46704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贝多芬传》教案2(苏教版七年级下).doc)为本站会员(weiwoduzun)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贝多芬传》教案2(苏教版七年级下).doc

1、贝多芬传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一、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 二、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阅读方法上,以抓要点精读为重点:内容理解上,进一步理解贝多芬为歌颂欢乐而毕生不懈执着追求的崇高品质,逐步走进大师的内心世界。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期间生活历程的学习,进一步理解贝多芬为歌颂欢乐而毕生不懈执着追求的崇高品质,逐步走进大师的内心世界。 2. 学习本文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1. 贝多芬为追求崇高的理想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讴歌欢乐追求博爱的伟大情怀。

2、 2. 通过苦难和斗争达到欢乐的发展过程的描写,表现贝多芬非凡的才华和崇高的品德。 3. 第九交响曲音乐艺术的思想性和表现力的理解。 教学设想: (1)课前预习: 1. 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贝多芬和他的作品;或者教师提供相关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后学生整理资料,讲述以下内容:(学生可以互为补充) (1)、贝多芬的家庭条件 (2)贝多芬的教育情况 (3)贝多芬的学音乐经历 (4)贝多芬的创作了哪些作品 (5)贝多芬的身体情况 (6)第九交响曲的创造过程 (7)找出贝多芬为歌颂欢乐而毕生不懈执着追求的句子 目的:提高学生的阅读提炼信息能力、表达能力。 2.朗读课文,应用工具书正音正字释词,

3、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2)课堂学习: 以教师点拨学生自学讨论为主,教师尊重鼓励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体现主体性的教学原则。 作业布置: 采用分层布置法,给学生布置易、中、难三项作业,做自己喜欢做的那一项,体现民主性。 教学方法: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自学讨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自制卡片数份。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这样一种超生和创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

4、原始的力,可以相比。(傅雷)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罗曼罗兰) 1.播放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发贝多芬与第九交响曲的相关资料。在欣赏音乐的同时看资料,(5 分钟)或者此时屏幕显示相关背景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含义。 讲述贝多芬的以下内容:(学生可以互为补充) (1)、贝多芬的家庭条件 (2)贝多芬的教育情况 (3)贝多芬的学音乐经历 (4)贝多芬的创作了哪些作品 (5)贝多芬的身体情况 (6)第九交响曲的创造过程 (7)找出贝多芬为歌颂欢乐而毕生不懈执着追求的句子 2. 简介作者罗曼罗兰和翻译家傅雷先生

5、 (二)、音、形、义检查,采用资料助读法:(课件展示出来) 第一张卡片:呕(u)歌:歌颂。呕:歌唱。 踌躇(chu ch):犹豫 第二张卡片:阕(qu):量词。乐曲一首为一阕。深邃(su)深沉。 第三张卡片:摩:按摩、观摩、摩擦、揣摩 摹:描摹、临摹、摹本 第四张卡片: h 平和、温和、讲和、和风 h 一唱百和、和诗一首 . 和 h 这一牌我和了 hu 和泥、和面 hu 和稀泥 第五张卡片:颓丧:情绪低落,精神委靡。 凄然:形容悲伤。 目的:如果将每课的字词都整理在卡片上,在卡片的背面写上答案,那么学生就可以随时用来自己测试。 (三)大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1. 学生用五分钟时间大声朗

6、读课文。学生交流后的点滴感受。 师生质疑,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1)第九交响曲人们习惯性地称它什么?它的原题又是什么? (2)如何理解“在一阙交响曲内引进合唱,在技术上有极大的困难”? (3)作者为何要描写贝多芬在演出第九交响曲出场时受到群众五次鼓掌欢迎这一细节? (4)第九交响曲是如何表现欢乐这一主题的? (四)课后练习 : 讨论:贝多芬是天才,那么这位天才是天生的吗?为什么?(要求用事实说明)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 学习贝多芬为追求崇高理想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讴歌欢乐、追求博爱的伟大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2. 通过苦难和斗争达到欢乐的发展过程描写的学习,理解第九交响曲音乐

7、艺术的思想性和表现力。 3. 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师生讨论,解疑 (二)局部研读,加深理解 1. 加速浏览课文第二、第三段,思考: (1)贝多芬毕生的计划是什么? (2)这样理解“他踌躇了一生”? (3)第九交响曲在艺术上是如何创新的? 分组讨论后明确: 贝多芬毕生的计划是讴歌欢乐。 歌颂欢乐是贝多芬毕生的追求,贝多芬想把这个主题放在某一大作品的结局,一直至创作第九交响曲时,也还没拿定主意是否放在第九交响曲上。 贝多芬在创作第九交响曲时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在乐器演奏的基础首次引进合唱,用歌颂欢乐的合唱掀起高潮,人们和乐队的巧妙结合,使第九交响曲获得了辉煌的效果。引进合唱,开交响

8、曲创作之先河,这是贝多芬对交响曲极大的贡献。 2. 熟读课文第五段,思考: (1)在第九交响曲中,作者对欢乐的追求是如何通过音乐表现出来的?讨论后明确:作者对欢乐的追求这一情感是通过音乐的节奏和形式的变化体现的。第九交响曲经历了和平柔美坚强刚毅激情澎湃的感情变化过程,具体来说经历了当欢乐的主题初次出现时,忽然一片静默;接着“欢乐”自天而降,包裹在非现实的宁静中间;主题带着一种严肃而受压迫的情调;“欢乐”抓住了生命,征服了痛苦;沸腾的乐章回溯贝多芬一生的经历;整个人类拥抱着欢乐,音乐激情到达高潮,感情到达高潮,真正的理想王国就在眼前! (2)如何理解“欢乐自天而降,包裹在非现实的宁静中间:它用柔

9、和的气息抚慰着痛苦;而他溜滑到大病初愈的人的心坎中时,第一下的抚摩又是那么温柔,令人如贝多芬的那个朋友一样,禁不住因看到他柔和的眼睛而为之泪下”? 师生共同讨论后明确:描写中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音乐给人的质感和巨大的精神作用。 (三)感悟理解,赏析交流 在理解的基础上,师生共同交流学习心得,可以从以下方面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进行赏析交流: (1)你最喜欢的段落; (2)你最喜欢的句子; (3)你受到的教益、启示; (4)其他方面。 (四)拓展延伸 1. 再次播放第九交响曲,学生默读课文,细细体会交响曲中所蕴含着的作者追求欢乐的情感。 2. 班级辩论赛:天才=勤奋+

10、兴趣(分正、反双方) 3. 课外阅读傅雷翻译的名人传。 4. 以贝多芬为主题,编辑一份手抄报,班级内展览、交流。 附资料: 贝多芬的生平 1770 年 12 月 17 日,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在德国波恩的教堂受洗礼。至于他的生日,至今尚无准确的旁证材料来加以确定;一般认为是在受洗礼的前一天12 月 16 日。 在贝多芬诞生的时候,波恩是人口不满三万的小城。城东靠莱茵河,城北群山连绵绿葱葱。梦幻曲的作者舒曼曾写道:“当莱茵河上的船路过此地,外国人问巨人的名字时,每个孩童都能回答那是贝多芬。船上的外国人还以为这是一个德国皇帝的名字”。舒曼的最后一句话对于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来说,已是事过境迁。因为,现在贝

11、多芬是属于全世界的。人们都知道他的命运,知道他的英雄,知道他的热情、悲怆,知道创造者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在贝多芬的时代,波恩是科隆选候的宫廷所在地。贝多芬的祖父路德维希(17121773)曾任宫廷乐长。贝多芬的父亲约翰(约 17401792)也在宫廷乐团唱歌、拉小提琴,1756 年成为宫廷乐师。由于收入微薄,他还教私人学生和演奏钢琴以维持生计。贝多芬的母亲玛丽亚玛格达勒挪(17461787)是宫廷厨师长的女儿。他们生了五个男孩、两个女孩,但是长大成人的唯有贝多芬和他的两个弟弟。 贝多芬自幼从父学钢琴,很早就显示了他的音乐才能。1778 年 3 月 26 日,七岁的贝多芬第

12、一次在演奏会上表演。当时他弹了一首钢琴协奏曲。还参加三重奏曲的演出。少年时期对贝多芬影响最大的教师是德国作曲家、波恩的宫廷管风琴乐师聂费(17481798)。从 1781 年开始,聂费教贝多芬钢琴、管风琴、作曲,给贝多芬讲解巴赫的作品风格。聂费写过一篇介绍贝多芬的报道,发表在1783 年 3 月的音乐杂志。文中写道:“他是十一岁的少年,才能卓越,前途远大。他的钢琴演奏极其灵巧有力,视奏能力出类拔萃。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他几乎全部都能得心应手地弹下来现在,聂费氏使贝多芬受到作曲训练。为了鼓励他作曲,在曼海姆出版了由他谱写的有进行曲主题九个变奏的钢琴曲。这位年轻的天才有资格接受提供给他去旅行的资

13、助。倘若今后他仍然象现在那样不断取得进步,他必然会成为第二个莫扎特。”这个报道证明聂费很有眼力,也说明贝多芬在当时已显示出不同凡响的音乐才能。报道中提到的岁数比贝多芬的实际岁数小,这是因为贝多芬的父亲在贝多芬第一次演出时,说他是只有“六岁”(实际上是七岁零三个月)的音乐神童。为此,连贝多芬自己也一直把自己的岁数少算了两岁。在这一年,贝多芬作于 17821783年的三首钢琴曲选候奏鸣曲在施派尔的博斯勒社出版。同年出版的作品还有回旋曲和歌曲各一首。 1784 年 2 月,贝多芬开始担任宫廷乐师。 1787 年 4 月上旬,他第一次来到维也纳,听到了莫扎特的演奏。但是不到半个月,母亲病危的消息使贝多

14、芬不得不急忙赶回波恩。不久母亲病逝。贝多芬充满感情地在一封信中写道:“对我来讲,她是非常好的母亲,我热爱母亲,她是我最好的朋友。”由于父亲酗酒的恶习在母亲去世后变本加厉,他不再照管家族。沉重的生活担子落到了不满十七岁的贝多芬肩上。他必须战胜贫困,代替父亲养活两个弟弟。1788 年贝多芬到宫廷剧场任中提琴乐师,翌年从宫廷领取父亲的一半薪金和原来支付给父亲的小麦。贝多芬就用微薄的收入,勉强维持了这个家庭。生活是一场没有侥倖的战斗。贝多芬受到现实生活的猛烈冲击,但是青年贝多芬毅然挑起重担,迎着风浪,迈开大步向前走去。 1789 年 5 月,贝多芬与任宫廷乐师的知友赖歇尔一起进入波恩大学。贝多芬象海绵

15、那样从莱辛、歌德、席勒的著作里吸取养料。贝多芬与波恩的名门布罗伊宁一家有亲密往来。从聚集在布罗伊宁家的年轻艺术家那里贝多芬获得了有关文学、哲学、历史等方面的丰富知识,他还结识了一位名叫瓦尔德施泰因(17621823)的朋友。 1792 年 7 月,奥地利大作曲家海顿从伦敦归国途中来到波恩。宫廷乐师们邀请他参加在郊外戈德斯贝格举行的朝餐会。这时,贝多芬把自己作曲的康塔塔拿出来请海顿教正。海顿看后,答应在维也纳教他作曲。在瓦尔德施泰因的热心帮助下,科隆选侯同意给贝多芬一年假期,让他到维也纳深造。临别前瓦尔德施泰因在贝多芬的纪念册上写道:“愿你以孜孜不倦的努力,从海顿手中接受莫扎特的精神。” 179

16、2 年 11 月 10 日左右,贝多芬到达维也纳,师从海顿学对位法。现在还保存着的贝多芬当年所做的习题有二百四十五曲,其中经过海顿改正的有四十二曲。1794 年 1 月海顿离开维也纳后,贝多芬爱学于圣施蒂芬大教堂乐长阿尔布雷希茨贝格尔。这位音乐理论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用自己编著的作曲法基本教程给贝多芬当教材。在这位严师指导下贝多芬在十四个月中写出的习作有降 E 大调钢琴三重奏曲,以及未完成的C 大调第一交响曲初稿。除这两位老师之外,在 1793 年 8 月至 1794 年 5 月底,贝多芬还师从约翰申克学作曲。 1794 年 3 月,波恩宫廷不再给贝多芬寄去本来就不够开支的生活费用。贝多芬只

17、得通过演出、教私人学生、出版作品以维持生计。1795 年他在名钢琴家云集的维也纳首次登台演奏并以最出色的钢琴家活跃在乐坛上。同年贝多芬自费出版了钢琴三重奏曲三部。这时他的两个弟弟先后来到维也纳,为了他们,贝多芬不能不考虑经济收入问题。贝多芬的某些管弦乐舞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例如小步舞曲十二首和德意志舞曲十二首是为 1795 年 11月 22 日美术家年金协会主办的假面舞会而作,他用此收入来维持三兄弟的生活。1800 年 4 月 2 日,贝多芬第一次举行个人音乐会。曲目除莫扎特的交响曲、海顿清唱剧中的咏叹调外,还演出了经过修订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同年完成的第一交响曲、降 E 大调七重奏曲,

18、以及贝多芬本人的钢琴即兴演奏。贝多芬作为作曲家的地位,从这时开始巩固下来。翌年他创作了月光奏鸣曲、田园奏鸣曲以及小提琴奏鸣曲“春”等名作。 1802 年 10 月 6 日和 10 月 10 日,贝多芬在维也纳近郊的小镇海利根施塔特写了两封遗嘱给他的两个弟弟,要求他们在他死后开拆。对于音乐家来说比脉博的跳动更重要的听觉显著恶化,给贝多芬以致命性的打击,使他感到绝望,感到极端孤独,甚至想到自杀而写下遗嘱。然而,即使身处逆境,贝多芬仍然在祝愿人们的幸福。10 月 6 日的遗嘱的结束语写道:“我是值得你们思念的,因为我在世时常思念你们,想使你们幸福。但愿你们幸福!”正如有的评论家指出:与其说海利根施塔

19、特遗书是贝多芬遇到危机的产物,不如说遗书是贝多芬克服危机的证词。他曾被致命性的听觉毛病折磨得痛苦不堪,一时甚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作为作曲家的责任感使他醒悟,毅然决然要为与命运搏斗而复活这种情节过程正是“英雄交响曲的文学性的原型”,是贝多芬戏剧性创作风格的基本原理。 1802 年写遗嘱的时期,贝多芬完成了小提琴鸣奏曲三首和钢琴奏鸣曲三首,后者包括暴风雨奏鸣曲。翌年夏季他埋头创作英雄交响曲,完成第三钢琴协奏曲。1804 年谱写瓦尔德施泰因奏鸣曲。1805 年完成热情奏鸣曲、和歌剧列奥诺拉。第二年是小提琴协奏曲、第四钢琴协奏曲和第四交响曲。18071808 年是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柯里奥兰序

20、曲、列奥诺勒拉序曲第一首。1809 年创作第五“皇帝”协奏曲。翌年为歌德的悲剧哀格蒙特写下同名序曲及其他配乐九曲,完成告别奏鸣曲。从以上罗列的部分曲目即可以看出,写下海利根施塔特遗书之后的几年里,贝多芬如同砸断铁锁链的普罗米修斯,他的创造力爆发出生命的火花,写下一部部名作。而这些作品,都充满着通过斗争取得胜利的信念。 贝多芬的晚年悲惨凄凉。为了争取做侄儿卡尔的监护人,他跟弟媳打了四年半官司。而后,卡尔却不断给贝多芬增添痛苦。1820 年后,贝多芬双耳完全失聪,但他依然讴歌欢乐。 1824 年 2 月,贝多芬完成以席勒的诗句谱曲的欢乐颂结束的第九“合唱”交响曲。同年还完成巨著庄严弥撒曲。晚年完成

21、的代表作尚有最后的五部钢琴奏鸣曲与六部弦乐四重奏曲等。 1827 年 2 月 27 日,因肝硬化症而卧床三个月的贝多芬,接受了第四次取腹水的手术。他知道死神已经逼近。3 月 23 日,他对在身边的友人布罗伊宁和私人秘书兴德勒用拉丁语说:“啊!朋友,喝采吧,喜剧已经结束。”3 月 24 日,医生告诉贝多芬最后的时刻即将到来。从这一天夜晚起,贝多芬陷入昏迷状态。1827 年 3 月 26 日下午五时左右大雨夹杂雪花猛落。五时四十五分一阵春雷轰响,闪电照亮了灰暗的房间。贝多芬突然睁开眼睛,举起紧握拳头的右手。几秒钟之后他放下右手,这时贝多芬已经离开了人间。 贝多芬的葬礼在 1827 年 3 月 29

22、 日下午三时举行,灵柩由歌唱家们抬起,八位乐长拿住覆盖灵柩的布端。舒柏特、采尔尼等人在灵柩两侧手握松明树枝的火把护送。约两万名维也纳市民先到贝多芬在维也纳的最早居住处,阿尔查大街的教堂举行安魂仪式。这时演唱了蔡弗里德所作的十六声部无伴奏合唱曲主啊,解放我们。接着用四匹马拖的马车把灵柩运到韦林格墓地。在墓地进口处,演员安舒茨宣读了贝多芬生前好友、奥地利著名戏剧家格里尔帕策写的悼词。然后灵柩被搬到坟地,与预先准备的三只月桂冠一起埋葬。1888 年,贝多芬的遗骨与舒柏特的遗体一起移到维也纳中央公墓,跟其他音乐家安息在一块儿。 “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座,也永勿斯妄真理。”贝多芬的一生证

23、明了他二十二岁时记下的这句名言。贝多芬是一切热爱生活、热爱光明、热爱和平、热爱真理的人的知心朋友。贝多芬的音乐不断地给人们增添生活的勇气和力量。贝多芬的音乐,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最珍贵的精神食粮。 (选自罗传开等:欧洲古典名曲欣赏,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86 年版。) 不服命运安排的贝多芬 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的音乐家,最著名的是贝多芬。因为他是世界公认的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因为他是人类同厄运进行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典范。 命运有时是很会捉弄人的,它让人不寒而栗,它无常,它冷酷,它神出鬼没,它没有任何的同情心,它蛮不讲理。 正当贝多芬带着维也纳天才音乐家莫扎特的赞扬“不久将扬名世界”,踌

24、躇满志地想去掀开音乐史上新的一页的时候,命运之神,开始同这位风华正茂的年轻音乐家开起了玩笑。命运之神,当然知道贝多芬是和最美妙的声音分不开的,但它偏偏要他和任何声音都拉开距离。 命运之神,开始用无休无止的“嗡嗡”声来彻底搅乱贝多芬的听觉神经。敏感的贝多芬已预感到了一个寂静的世界即将来到自己的身边。他整个年轻的心灵中被恐惧、痛苦、忧伤和愤怒所充满。他来到无人的旷野中,对着上苍,对着万古不语的茫茫星空,撕扯着自己的头发,悲愤地呐喊,请求上帝垂怜于自己,愤怒地诅咒,诅咒命运之神的不公。他没有勇气在人们面前承认自己将是聋子,没有勇气接受朋友们的安慰与同情,更没有勇气面对仇敌们的讥讽与嘲弄。他离开了城市

25、,离开了人群,离开了各种各样的聚会,也离开了本已和自己结下不解之缘的音乐,一个人忍受着内心的巨大痛苦,来到了维也纳郊外的一个小村庄。在这里,他变得越来越软弱,越来越无奈,越来越悲观厌世。最后贝多芬想到了死。 这是 1802 年 10 月的一天,秋风萧瑟,草木凋零。贝多芬来到这个叫海利根的小村庄已经足有半年了。半年时间里,为音乐而生的贝多芬竟然没有和音乐发生过任何关系,他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他拿起笔,想留下他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的文字。在死之前,他要把自己所经历的精神上的痛苦,自己在生与死之间进行的苦苦挣扎告诉世人。 “哦,你们把我当作或把我说成是心怀怨恨、疯狂或愤世嫉俗的人,你们真是误解我了!你

26、们怎能知道在那些现象之下的隐秘原因。从孩提时,我的心和我的精神就对善良的意愿怀有一种多情和善感。我总是准备去完成一番伟大的壮举。但是现在我已陷入绝望的境况中,那是由于无知的医生使我病情加剧,年复一年,他们骗我空存好转的希望,最后让我面对着的是一种不可医治的绝症。我生就一种火一般热情的气质,甚至热衷于社交活动,可我却过早地被迫同人隔绝,过着孑然一身,孤孤单单的日子。有时候,我也萌发过战胜这一切的念头,但是,它总是被令我感到双重悲惨的残废的听觉顶了回来。我可不能对人家说:你们大声讲吧,放开嗓子叫吧,因为我是聋子!啊,我怎能让人知道我的听觉出了毛病呢?听觉于我本应比别人更为完善的,先前我的听觉在音乐

27、界也的确是个佼佼者啊。我可不能这样对人家说哟。我不幸的遭遇最使我感到加倍痛苦的,这是它引导我走向孤独,不可能有朋友跟我重修旧好,没有相互倾吐衷肠的长谈,没有思想上的交流,社会不再需要我了。我真像一个亡命者在这里苦熬着岁月。当我走近一群人,一阵战栗便布满了我全身,因为我唯恐别人发觉我是个聋子。” “因此我最近在乡下住了半年。我的高明医生劝我尽量保护我的听觉,这正合我现在的心意。不过有时候当我怀着一种要求社交的冲动,我就无法克制自己了。当站在我身旁的人听到远处阵阵笛声而我一无所闻,或者,当他听见牧童在歌唱我却听不见时,这是一种何等忍气吞声的事啊。这样一类经历几乎使我陷入了绝望的境地:无需再犹豫了,

28、我已经到了结束我的生命的边缘。” 然而,贝多芬毕竟是贝多芬。他有博大的胸怀,他有深邃的思想,他有倔强的性格,他有蔑视一切的勇气,他有他的伟大的使命。多少次痛苦的思索后,他终于醒悟:“假如我什么都没有创作就离开这世界,这是不可想象的。我不能再忍受了,我要同命运搏斗,它不会征服我的,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决定向命运挑战。他受伤的心灵在慢慢痊愈,外来的灾难开始转变成贝多芬内在的一种力量。耳朵聋了,但贝多芬用心抓住了人类精神上最崇高的声音。听不到声音了,但贝多芬的音乐思想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丰富深刻。在贝多芬以后的音乐创作中,我们所看到所听到的,是一种崭新而坚定的手法,深切而纯洁的景象。 180

29、3 年,贝多芬继他的英雄变奏曲之后,完成了著名的英雄交响曲。这部作品无异于贝多芬的一部自传,它向世人宣告:不服从命运安排的英雄,在同命运的抗争中,战胜了命运。 1807 年,贝多芬创作完成命运交响曲。这部又叫胜利交响曲的作品,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自己同厄运进行顽强搏斗,终于获得胜利的历程。凶恶的命运之神在敲门,但不要害怕,更不要屈服,昂起头,挺起胸,握紧拳头,搏击,搏击,再搏击,胜利属于坚强不屈的人们。听啊,听那胜利的欢呼之声!终生都在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贝多芬用他的作品这样告诫我们。 1824 年 5 月 7 日,贝多芬的合唱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演。这是一部同命运交响曲一样对后世产生至深至远

30、影响的作品。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观众报以暴风雨般的掌声。两耳早已全聋的贝多芬当然不可能听到这掌声,好心的独唱演员们提醒他看到了这激动人心的热烈场面。 其实,贝多芬是不用提醒的。因为贝多芬虽然失去了双耳的听觉,但却获得了一副更为敏感而坚强的“心耳”,就是用这“心耳”,贝多芬去倾听世界的声音,去同人类进行挚诚而美好的交流。 贝多芬的听力虽然过早地衰竭,最后归于虚无,但他创作的脍炙人口的大量音乐作品以及他一生所表现出来的同命运做斗争的勇气、意志和力量,作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衰竭,它们是不朽的。 我总是尽量不去想自己的残疾。 清贫如洗的贝多芬 1824 年 5 月 7 日,维也纳歌剧院里掌

31、声如雷,一片沸腾,这里正在首次公演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当人声合唱的欢乐颂把音乐引入最后的高潮时,许多听众激动地流下了热泪。“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辉照大地,我们怀着火样的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这些优美的词句久久回荡在音乐厅里。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当贝多芬在女高音歌手搀扶下出场致谢时,全场沸腾,有的人向他扔帽子,有的人兴奋地跺着地板,更多的人因激动过度而泪流满面。欢呼声、鼓掌声刚落又起,一连五次都不停息。这一沸腾的场面,最后不得不由警察出面进行干涉,因为按照维也纳的习惯,即使皇帝出场也只是三次鼓掌而已。 但是,谁能想到,这位被誉为“乐圣”和“交响乐之王”的作曲家一生的波折,比他的老师莫扎

32、特还要多。 1770 年 12 月,贝多芬出生在波恩的一个音乐世家。父亲是个不高明的宫廷男高音歌手,母亲是宫廷女厨。贝多芬的童年极其艰苦。他没有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从 4 岁起就在父亲严厉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古钢琴等各种乐器。很多客人常常看到年幼的贝多芬一面流着泪,一面练琴。13 岁时,他已是宫廷剧场里的首席小提琴手和助理管风琴师。 17 岁时,贝多芬在求知欲望的催促下,只身前往维也纳,再次求教于著名的音乐家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才华,引起了莫扎特的重视,他在听了贝多芬的即兴演奏后,激动地对身边的人说:“要注意这个少年,他将使世界震惊。” 贝多芬没有辜负莫扎特的期望,他把自己关进旅馆,不出门,不会客

33、,拼命练习钢琴。一天,住在楼下的一个妇女突然高叫起来:“楼板滴水了,请楼上的人注意一点!”可是,水珠仍不停地往下掉。这位妇女气势汹汹地去找店老板告状。当他们走进贝多芬的房间时,不觉大吃一惊。只见贝多芬在钢琴旁放了一盆冷水,每当他弹琴弹得手指发热时,就放在冷水里浸泡一会,甩去水珠再继续练。水盆里的水这时几乎用完了,楼板上却是一片水汪汪。几个月后,贝多芬突然接到母亲病重的消息,只得赶回了波恩。 在母亲去世后,父亲更加酗酒无度,留下两个未成年的弟弟无人照料,贝多芬不得不过早地担负起养家的重任。紧张的工作和繁重的家务,使贝多芬几次身患重病,并染上天花。这不但损害了他的健康,还破坏了他的面容。 少年时代

34、的坎坷生活,并没有妨碍贝多芬音乐才能的发展。从 1782 年起,他开始了作曲。葬礼大合唱和加冕礼大合唱成为他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1792 年 10 月,贝多芬决定离开波恩,到当时欧洲的音乐中心维也纳进行深造和创作,从而进入了他音乐创作的全盛时期,很快成为维也纳音乐界的一颗巨星。 贝多芬生活的时代,正是欧洲历史上空前动荡的时期。1789 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给贝多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对共和制,对“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和信仰。早在波恩大学旁听哲学课时,贝多芬就曾激动地在日记中写道:“要热爱自由胜过爱其他的一切即使在君主面前也个背弃真理!”为此,他志立要写出一部歌颂法国大

35、革命的交响乐来。 1804 年,第三交响乐(英雄交响乐)正式完成,首次公演即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贝多芬在创作这部音乐史诗之初,非常崇拜法国革命的统帅拿破仑,所以曾在这部交响乐的扉页上写下了“献给拿破仑波拿巴”。但是当这部作品完成时,拿破仑已抛弃共和,做了皇帝,贝多芬痛苦地把这一行字划掉,改为“英雄交响乐纪念一位伟人。”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艺术创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在这个封建顽固势力统治下的国家里,出身贫贱的贝多芬,常常受到贵族豪门的冷眼和歧视。性格倔强的贝多芬从不向达官贵人们低头。 正当贝多芬精力充沛,热情饱满地献身于他所热爱的音乐事业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由于患有耳疾,贝多芬的听力逐渐衰

36、退,50 岁时成了聋子。这对一个音乐家,简直比被判死刑还要痛苦!贝多芬在绝望之中想到过自杀,并写好了遗嘱,但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还是坚强地活了下来。“是艺术,只有艺术挽留住了我。在我尚未把我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不能离开这个世界!” 贝多芬开始勇敢地向命运展开了挑战:“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这句话成为贝多芬的座右铭。他比从前更加发奋和努力。“一切休息都没有!除了睡眠以外,我不知还有什么休息。”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创作出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特别是 1824 年完成的第九交响乐,成为他全部作品之冠。在这部不朽的作品中,贝多芬打破了管弦乐的陈规旧套,把人声合唱引入交响乐,扩

37、大了交响乐的新视野。他把音乐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把乐曲完全变成了表现心情的手段,体现了人们反对封建专制,争取美好未来的坚强意志和取得胜利后的喜悦和狂欢。 但是在旧贵族统治下的奥地利,贝多芬伟大的艺术创作,却没有给他带来应有的承认。“神圣同盟”建立后,贝多芬被维也纳警察局认为是一个危险的共和主义者,因此而遭到排斥,再次陷入贫困的悲惨境地。有一段时间,他竟连买一双皮鞋的钱都没有。 贝多芬把一生献给了音乐事业,先后创作了九部交响乐,32 首钢琴奏鸣曲,近200 部钢琴、小提琴协奏曲。但他始终没有结婚,没有家室。亲友去世了,朋友离开了,他的晚年孑然一身,异常孤寂。 1827 年 3 月 26 日,

38、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音乐巨人贝多芬孤独地离开了人世,终年 57 岁。 贝多芬去世的消息,使维也纳人民沉浸在悲痛之中。两万多人参加了他的葬礼。在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中,奥地利杰出的作曲家舒伯特手持火炬,泪流满面地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恩格斯在谈到贝多芬的交响乐时,这样写道:“假如你没有听过这样壮丽的作品,那你可以说等于一生没有听过什么好的音乐。” 一、创造艺术美的大师 绝不向命运低头的贝多芬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时候,曾多次受到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的关照。有一次,在公爵的庄园里,来了几位“尊贵”的客人,这些客人不是别人,正是侵占了维也纳的拿破仑军官。当军官们得知大名鼎鼎的贝多芬在庄园时,便纷纷表示敬仰之意

39、。公爵为了取悦这几位来宾,便客气地请求贝多芬为他们演奏一曲,但贝多芬基于一个平民音乐家的爱国热情,不愿为侵略者演奏一个音符。当公爵强迫他这样做时,愤怒的贝多芬不顾外面的倾盆大雨,猛地推开客厅的门愤然离去。回到住处,他把利西诺夫公爵送给他的胸像摔得粉碎,并写了一封措词激烈的信。他在信中写道:“公爵,你所以成为一个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所以成为贝多芬,完全是靠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却只有一个。” 另一个故事同样可以说明贝多芬的倔强性格。在贝多芬 26 岁时,他就开始发现自己的听力渐渐衰退,到了 45 岁时,他的耳朵完全失聪了。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

40、击。但是,倔强的贝多芬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而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用一根小木杆,一端插在钢琴箱内,另一端用牙咬住,用以在作曲时“听音”。可以想象,这一切需要付出多么大的毅力啊!1824 年 5 月 7 日,贝多芬成功地指挥他在双耳失聪后创作的不朽作品第九(合唱)交响曲。当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时,作曲家却全然不知,直到一位女歌唱家牵着他的手,使他面对观众时,他才看到这激动人心的场面。他终于以顽强的意志和信心战胜了命运,赢得了人民的尊敬。 贝多芬出生于 1770 年,是德国 18 世纪的作曲家,被公认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音乐家。他的作品集古典音乐之大成,并首开浪漫主义音乐之

41、先声。在他的音乐历程中,他受海顿、莫扎特、歌德、席勒的影响颇深,崇尚法国大革命的理想,向往“平等、自由、博爱”,憎恨封建压迫,热情关注个人的自由和尊严。他认为,音乐可以不借助语言文字传达一种人生哲学。在音乐形式方面,他扩大了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和四重奏的范围,特别在第九交响曲中,他采用了前所未有的形式,将声乐和器乐结合起来,扩大了交响乐的表现范围。贝多芬最伟大的成就还在于提高了器乐曲的地位。音乐在 18 世纪以前一直被认为是低于文学和绘画的艺术,在他以后,再不能说音乐只是“悦耳的艺术”了。贝多芬以他那杰出的艺术才能使他的音乐作品成为强烈的思想感情与尽善尽美的音乐形式相结合的产物。 贝多芬一生

42、创作了大量作品,这些作品都闪耀着灿烂的光辉。他一生的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作品受海顿、莫扎特影响,风格较为轻松流畅。中期作品则体现了他自己所特有的音乐风格,热情激昂,振奋人心。他一生中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晚期作品技巧成熟,思想深刻复杂,同时,其内容出现了浪漫主义因素。 贝多芬一生的主要作品包括:9 部交响曲、1 部歌剧、5 部钢琴协奏曲、1 部小提琴协奏曲、32 首钢琴奏鸣曲、10 首小提琴奏鸣曲、16 首弦乐四重奏以及大量声乐器乐曲。其中的月光奏鸣曲、第三(英雄)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但以第五(命运)交响曲和第九(合唱)交响曲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1

43、827 年 3 月 26 日,这位伟大的、不屈不挠的音乐巨人在贫病交加中与世长辞了,但他的音乐作品却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笔丰厚的宝藏留在人间,贝多芬这一不朽的名字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音乐家贝多芬 (17701827)德国作曲家。1770 年 12 月 16 日生于波恩,1827 年 3 月 26 日卒于维也纳。 贝多芬出生于一个贫寒的音乐家庭,从小就不得不挣钱养家。4 岁起从父亲学音乐,父亲曾梦想把他培养成 WA莫扎特式的神童,但未能实现。14 岁以前受普通学校教育,19 岁进波恩大学旁听,接触到启蒙思想,对他的世界观和艺术观产生很大影响。1783 年担任歌剧院哈普西科德琴手,17841

44、792 年担任宫廷副管风琴师,1788 年起又兼任第二中提琴手。1787 年曾赴维也纳,拜见了莫扎特,他的即兴演奏得到莫扎特的赞赏。同年冬进入波恩有名望的 Fvon 布罗伊宁夫人家任音乐教师,接触到许多思想进步、学识渊博的艺术家、教授和政府人士。1792 年 J海顿路过波恩,看了他的作品,建议他去维也纳深造,并表示愿意收他为学生。很欣赏贝多芬才华的瓦尔德施泰国伯爵说服了选侯,让贝多芬带薪去维也纳,跟海顿学作曲。1793 年冬海顿赴英,贝多芬转向阿尔布雷希茨贝格尔学对位法,向萨列里学歌曲写作。他凭着出色的才华和波恩方面的举荐,很快进入维也纳上流社会,受到一些亲王和大公的支持和保护,也结交了不少音

45、乐家。28 岁时,贝多芬发现自己的听觉有了故障,且日益严重。这对他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加上恋爱上的挫折,使他的消极情绪在 1802 年达到顶点,曾打算自杀,写下了遗嘱。然而他心中的音乐烈火终于烧掉了这次精神危机。大约从 1815 年起,贝多芬已无法与人对话,而让对方写在纸上给他看。在他死后,人们发现这种“对话册”400 余本。贝多芬的许多重要作品都写于全聋时期,他自己无法验证其音响效果,所以在某些乐队作品中,在配器法上存在着某些不完善处。尽管这样,他仍以惊人意志和毅力坚持创作,有时他坚持指挥自己的作品,难免出乱子,甚至使演出中断。1814 年维也纳国际会议后,贝多芬的经济和健康状况日益下降,致使

46、他的创作停顿了几年,1817 年后才重新拿起笔来完成最后几部作品。1826 年 12 月他从外地回维也纳,路上受了风寒,从此一病不起,次年就与世长辞了。贝多芬的死讯震动了维也纳,出殡时有两万人为他送葬,F舒伯特也在其中。遗体葬于维也纳市内的韦灵公墓。 (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 (8)关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合唱) 这是一首带合唱的、以德国诗人席勒的诗欢乐颂作为歌词的交响曲。贝多芬早在 1793 年只有二十三岁时,就想为自己喜爱的席勒的诗欢乐颂谱写音乐了。因为这首诗所歌颂的,正是贝多芬的理想。1815 年,他在笔记本里写下了第九交响曲的个别主题的轮廓。1817 年,他正式着手写作第九交响曲,并将

47、欢乐颂写进了这部作品。直到 1823 年,这部作品才最后完成。他是用了很大的心血,花了很长时间从事它的写作的。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是在维也纳会议结束后,欧洲封建主义全面复辟的时期诞生的。此时,贝多芬在思想上万分压抑痛苦,生活上日益贫困,创作上沉默了好几年。这期间,他在苦闷中思索着。他对封建制度和丑恶的社会现实已经深恶痛绝,忍无可忍。最后,他不顾当时黑暗的封建势力的压迫,毅然写出了这部歌颂资产阶级政治理想,高举“自由、平等、博爱”旗帜的作品,大胆地表现了他对封建制度的否定和批判。 第九交响曲是一部宏伟的巨作。它思想深邃,富有哲理性。第一乐章开始,经过十六小节可怕和神秘的序奏以后,出现了主部主题:

48、 1=F 2/4 它用大幅度的下行的音型,形成了强烈的戏剧性效果,表现了在强大的黑暗势力压迫下的紧张的社会气氛。副部主题果断有力,带有不满、愤慨的情绪: 1=bB 2/4 以后它还被另一个英勇搏斗的形象所补充: 这个乐意刻画了人民不断地在黑暗和苦难中进行挣扎和搏斗,表现了他们为争取自由权利而进行顽强斗争。第二乐章是一首十分活跃的快板乐曲。它的主要部分是一个快速的、粗犷的主题: 1=F 3/4 它虽然带有些惊慌不安,但却是积极和有进取心的。在它之后,则有力地奏出了一个更为英勇果敢的主题: 1=C 3/4 这两个互为补充的音乐主题,在整个乐曲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它象征着人民群众在不断地聚集自己的力

49、量,准备作持久的斗争。 在乐章中间,有一段乡间舞蹈性的音乐。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继续表现人民,歌颂人民的乐观主义的精神面貌,刻画在人民中间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力量。 第三乐章是歌唱性的慢板。这个乐章以两个主题为基础展开变奏。第一个主题柔和、沉静,象是在倾吐和诉说内心的忧郁: 1=bB 3/4 第二个主题的感情显得激动不安,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1=D 3/4 这个乐章用变奏的方式,使两个动听的主题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它以深沉的感情,表达了作曲家对人民的苦难的深切同情。 第四乐章是急板,它表现了贝多芬对生活所得出的结论。贝多芬在这里写出了他寻找结论的整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乐章开始,管乐奏出了几小节震耳欲聋的可怕的引子。然后,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演奏了一句有力的如同朗诵一般的旋律(即“宣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