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171.50KB ,
资源ID:4593570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459357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7《中考精英》人教版化学第一篇考点总复习练习 第六、七单元测试题.doc)为本站会员(weiwoduzun)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7《中考精英》人教版化学第一篇考点总复习练习 第六、七单元测试题.doc

1、第六、七单元测试题(满分:100 分 时间:45 分钟)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 35.5 Ca40 Cu64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1(2016盐城)以下燃料中对环境最友好的是( C )A煤 B石油 C氢气 D天然气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先点燃铁丝上系着的火柴,再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火柴燃烧所起的作用是( B )A升高铁丝的着火点 B升高铁丝的温度C增加可燃物 D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3通过实验探究可获得较多的化学知识,对右图所示的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D )A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二氧化碳支持燃烧

2、4(2015自贡)“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由碳元素组成,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 ,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具有吸附性 B可重复使用 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D以上答案都对5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反应发生时吸收热量的是( D )ACO 2 CO2 BMg2HCl= =MgCl2H 2= = = = =点 燃 CCaOH 2O=Ca(OH)2 DCO 2C 2CO= = = = =高 温 6(2016盐城)右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有关该探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只

3、有左侧试管中的红磷能燃烧 B只有右侧试管中的白磷能燃烧C磷燃烧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 烧碱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燃烧产物,减轻污染7(2016郴州)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分析正确的是( B )A火上浇油: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B钻木取火:提高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吹灭烛火:降低着火点D电器着火:用水浇灭8(2016娄底)2016 年 5 月 12 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 。下列做法或说法不合理的是( C )A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并拨打火警电话 119B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C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D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

4、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9石油除主要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硫与氮等。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石油是可燃物B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C石油不能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D油罐起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向油罐喷水 ,是为了降低石油的着火点10(2016聊城)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B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C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 ,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11(2016无锡)右图为 CO 还原 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 ),已知:HCOOH H2O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5、( D )= = = = =热 浓 硫 酸 A实验中所需 CO 可现制现用B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C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 ,实验危险系数小D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12(2016兰州)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D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C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就能燃烧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13(2016广州)下列除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A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实验操作A M

6、nO2(KClO3) 水 溶解、过滤B CO2(CO) O2 点燃C KCl(KOH) 稀 H2SO4 蒸发结晶D 铁粉(炭粉) 稀 HCl 过滤14(2016资阳)为检验某混合气体成分做了如下实验:将一定体积的该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无明显现象,气体总体积减小;把剩余气体导出后,可在氧气中燃烧,燃烧产物能使白色 CuSO4 粉末变蓝色。则原混合气体的成分可能是( B )AHCl 和 CO BHCl 和 H2 CCH 4 和 CO2 DCO 2 和 CO15在一定条件下,让置于密闭容器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再冷却至常温,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A质量比为

7、 19 的 H2 和 O2 B质量比为 36 的 C 和 O2C质量比为 16 的 CH4 和 O2 D质量比为 72 的 CO 和 O2解析:2H 2O 2 2H2O,反应后生成水在常温下是液体,密闭容器中气体只= = = = =点 燃 有 O2,A 正确;当 时,产物既有 CO2,又有 CO,密闭容器中气体有 CO2 和38 CO2 34CO,B 错误; ,反应后 O2 有剩余,生成物 CO2 是气体,C 错误;2COO 22CO2,74 ) ,反应后 CO 有剩余,生成物 CO2 是气体,D 错误。= = = = =点 燃 二、填空题(共 29 分)16(4 分)(2015 长春)回答下

8、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1)在金刚石和石墨中,能用于制作干电池电极的是_石墨 _;(2)制糖工业中利用活性炭的_吸附_性脱色制白糖;(3)CO2 与 H2O 反应,生成一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这种物质是_碳酸_;(4)炼铁时高炉内发生如下反应:CO 2C 2CO,其中_C_发生氧化反应。= = = = =高 温 17(6 分)(2015 北京)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过程:通入 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 中均无明显现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 O2,a 中无明显现象,b 中红磷燃烧。(1)实验过程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4P5O 2 2P2O5_。= = =

9、 = =点 燃 (2)实验过程中,对比 a、b 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_。(3)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是_步骤 中 b 通 N2,不燃烧;步骤中 b 通 O2,燃烧_。18(4 分) 对比、分析、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1)已知 H2、CO、C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还原剂 ,请分析下列反应:H2CuO CuH 2O= = = = = 3COFe 2O3 2Fe 3CO2= = = = =高 温 CO 2 CO2= = = = =点 燃 得出的结论是:物质(如 H2、CO、C)作还原剂时,所含元素中 ,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

10、后_升高_(填“升高 ”“降低”或“不变”) 。(2)依据上述结论,则在反应 SO22H 2S=3S2H 2O 中作为还原剂的物质是_H2S_;该还原剂中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由_2_价变为_0_价。19(7 分)(2015 资阳)碳及碳的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可表示为:,由此可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硫及硫的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可表示为:(1)模仿碳及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写出硫及硫的化合物转化反应中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_SO 2 SO2_;反应= = = = =点 燃 :_SO 3H 2O=H2SO4_。(2)反应中,V 2O5 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均为 m,则 V2O5 在

11、该反应中起 _催化_作用。(3)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 填反应序号)。(4)实验室因操作不当,将浓硫酸滴在书页上,一会书页出现了黑色 ,且由糊状至烂洞状。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_脱水性_。20(8 分)(2016 孝感)A、B、C 、D、E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表示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 A、B 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E 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则 B 的化学式为_CO2_,物质 D 的类别为_ 酸_(填“酸” “碱” “盐”或 “氧化物”)

12、。(2)若 A 是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气体,B 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D 的水溶液显蓝色。则 CD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置换反应_,D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CuSO4Ca(OH) 2=Cu(OH)2CaSO 4(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三、实验探究题(共 17 分)21(8 分)(2016 淄博)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炼铜的工艺,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木炭可以作还原剂把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小明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混合进行实验,他的理由是_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_。(1)同学们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刚出现浑浊时 ,_不能_( 填“可以”或“不能”

13、)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2)为了使氧化铜中的铜完全被还原,对于下列三组氧化铜和炭粉的质量比例。你建议选择_A_(填写字母),简要说明你的理由_部分炭粉没与 CuO 反应等_。A363 B403 C483解析: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混合进行实验,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1)将混合固体加热,炭粉与 O2 反应所需温度较低 ,部分炭粉先燃烧生成 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2CuOC 2CuCO 2,403 ),CuO 与= = = = =高 温 C 恰好完全反应时,CuO 与炭粉的质量比为 403,但在实验中,有些炭粉先燃烧,有些炭粉变成 CO,实际消耗炭粉的质量

14、比理论值大。22(9 分)(2016 宜宾)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仪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D 中仪器 a 的名称是_集气瓶_。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B_(选填装置编号,下同)。(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A_,收集装置为_D_,为防止气体从发生装置泄漏的必要措施是 _长颈漏斗的末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下_。(3)F 装置有多种用途。用于气体干燥、除杂时 ,气体应从_c_( 选填导管口编号)处进入。干燥二氧化碳时,瓶中液体可以是_(选填下列试剂编号,下同) ;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时,瓶中液体可以是_。浓硫酸 烧碱溶液 稀硫酸

15、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四、计算题(共 9 分)23(9 分)(2016 遂宁)某校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他们取该石灰石样品 10 g 加入烧杯中,再把 80 g 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次数 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 第 4 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剩余固体的质量/g 7 4 2.6 m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1)表中 m 的数值为_2.6_。(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74% _。(3)计算第一次实验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 0.1%)。解:(3)设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 x,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y,CaCO32HCl= =CaCl2H 2OCO 2100 111 443 g x y 1003 g 111x 44yx3.33 g y1.32 g所以第一次实验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5.4%3.33 g20 g 3 g 1.32 g答:第一次实验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15.4%。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