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多彩的光第一节 光的反射第 1 课时 光的传播01 知识管理来源:gkstk.Com1.光的直线传播光 源:我们把那些 的物体称为光源.条 件:光在同种 、 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 线:在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 和 ,并将这条带箭头的直线称为光线.平行光:光线互相平行的光称为 光.2.光速概论理解:表示光传播的快慢.说 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约为 ,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是真空中的 ,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是真空中的 .3.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应 用: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的形成等.02 基础题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任何情况下
2、都沿直线传播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C.光只在液体中才沿直线传播D.光只在气体中才沿直线传播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夜空中的月光是光源B.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D.光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 3108 m/s3.学习“光的直线传播” 时,老师做了如下演示实验: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 ;在 A 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根据上述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B.光只有在水中才能沿直线传播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D
3、.光在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4.在 2014 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匈牙利“魅力”影子舞舞蹈团登台表演创意舞蹈符号中国 ,取得巨大成功.艺术家们通过肢体和光影的奇妙变化,以精巧的构思和富有感染力的表现,将长城、天坛、熊猫、桂林山水、神舟飞船、铜奔马等广为人知的中国形象惟妙惟肖地展示在人们面前.如图所示,各种“形象”的形成利用了 的原理.5.(庆阳中考)如图是 2014 年 10 月 23 号在美国拍摄到的日偏食现象,形成这种奇观是由于光是 传播的,也说明光 (填“能”或“ 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03 中档题6.如图所示,在校春季运动会上,请你做终点计时员,你是看发令员的枪冒烟开始计时,还是听到枪
4、声开始计时()A.看枪冒烟,因为烟雾看得清B.听到枪声,因为枪声听得清C.看枪冒烟,因为光速比声速大得多D.看枪冒烟,因为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7.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了一个小孔,发现透过小孔的光能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B.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C.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来源:学优高考网D.蜡烛在墙上成的像是虚像8.如图是小茹家的木质百叶窗,它能够通过转动叶片方便地控制进入室内阳光的多少,这利用了光的()A
5、.反射 B.折射C.色散 D.直线传播9.如图所示,有个过路人,经过一盏路灯时,灯光照射人所形成的影子的长度变化是()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C.逐渐变长 D.逐渐变短10.俗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为了说明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甲、乙同学都用画示意图比较的方法来说明,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井口直径相同时井越浅,看到的范围越大B.井口直径相同时井口越高,看到的范围越大C.甲图能正确说明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D.乙图能正确说明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11.关于光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光年是天文学上常用的时间单位B.
6、1 光年等于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C.比邻星距太阳系 4.2 光年,光从比邻星传播到太阳系需要 4.2 年D.1 光年大约等于 9.461012 km12.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句话含有光学知识.请在图中用作图的方法,表示人眼看不到的范围.04 拓展题13.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_.(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_.(3)通过实验
7、,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 (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 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第 2 课时 光的反射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01 知识管理1.光的反射现象光的反射: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物体表面 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入射光线: 到物体表面的光线(FO).反射光线:从物体表面 的光线(OE).入 射 点:入射光线在物体表面上的 (O ).法 线:过入射点,与物体表面 的直线(ON ).入 射 角: 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反 射 角:反射光线与 之间的夹角.2.光的反射定律内 容: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
8、与法线在 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 ,反射角 入射角.简记口诀: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注 意:当光垂直射向物体表面时,反射光逆着入射光方向射出,这时入射角等于 0.来源:学优高考网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射到光滑的物体表面,如镜面或平静的水面,其反射光束仍然是 的.这种反射叫镜面反射.漫 反 射:一般物体的表面往往都比较粗糙,平行光经反射后,反射光 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说 明:(1)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物体,就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3)反射光路是可逆的.02 基础题1.关于光的反
9、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B.发生反射时光路是不可逆的C.发生反射时有些光线不遵守反射定律D.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关于光的反射定理,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B.反射角等于入射角C.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位于法线一侧D.入射角为 0,反射角也为 03.(衢州中考)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其中反射角是()A.1 B.2 C.3 D.44.如图所示,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 30夹角,则()A.入射角是 30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 60C.入射角增大 5,反射角增大 10D.反射角是 605.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下面
10、说法中错误的是()A.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对应一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反射光线B.镜面反射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漫反射中有些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入射光线彼此平行时,漫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彼此不平行6.课堂上,有时光滑黑板表面反射的光会“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是()7.(贵阳中考)一条光线照射在平面镜上 O 点,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位置及大小.要求:用直尺规范作图.03 中档题8.如图所示,CD 为竖直挂在墙上的平面镜,位于 A 处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位于 B 处的乙同学.在这一现象中,光线的入射角是()A.
11、1 B.2 C.3 D.49.(扬州中考)如图所示,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反射光线经过的点是()A.甲 B.乙 C.丙 D.丁10.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 50角入射到平面镜上.若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A.一定为 25B.一定为 65C.可能为 25D.可能为 5011.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如图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12.(河南中考)如图所示,小红和小明都能看到掉在地上的课本,这是由于太阳光射到课本上时发生了 现象.13.如图所示是关于小猫和小聪的一幅漫画,图中两条光线的夹角是 60
12、,则小聪观察小猫光路的入射角是 度,此现象说明在反射时,光路是 的.14.(河南中考)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 .(2)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 AO 入射时, (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3)为了便于测量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记录在纸板上,你的方法是: .(4)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 .04 拓展题15.雨过天晴的夜晚,月亮照着大地,路上还有些积水,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正确判断的是()A.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水平暗处的是积水B.迎着月
13、光走,发出亮光的是积水,背着月光走,水平暗处是积水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发出亮光处是积水D.迎着月光走,水平暗处是积水,背着月光走,水平亮处是积水第四章 多彩的光第一节 光的反射第 1 课时 光的传播知识管理1正在发光 透明 均匀 路径 方向 平行 2.3.010 8 m/s 34 23基础题1B 2.B 3.D 4.光的直线传播 5.沿直线 能中档题6C 7.C 8.D 9.B 10.B 11.A 12. 13.(1) 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与孔的形状无关 (2)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的形状由物体的形状决定 (3)倒立 光的直线传播 (4) 太阳第 2 课时 光的反射知识管理1反射 投射 返回 投射点 垂直 入射光线 法线 2.同一 两侧 等于 平行 不再基础题1D 2.C 3.C 4.D 5.C 6.A 7.中档题8B 9.C 10.C 11.B 12.漫反射 13.30 可逆 14.(1)显示光路 (2) 不能(3)用笔在纸板上沿着光路将其描画下来 (4)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拓展题1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