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 小学儿童的感知觉发展,第一部分:感觉的概述 一、感觉的定义 有机体对刺激作出反应的过程。 (刺激:指物理能量,能使感觉发生反应的能量。),二、感觉的种类 视觉 眼 听觉 耳 嗅觉 鼻 外部感觉 味觉 舌 肤觉 皮肤,运动觉 平衡觉 内部感觉 内脏觉,三、 感觉的特性,一)绝对阈限刚刚能感觉到的最小刺激量。,五种基本感觉的绝对阈限,视觉:夜晚晴朗时,可以看见50公里外的一只烛光; 听觉:安静环境中可于6M处听见手表秒针走动声; 味觉:可尝出在7.5升水中的1匙糖的甜味; 嗅觉:可闻到在三居室中洒一滴香水的气味; 触觉:蜜蜂翅膀从1CM高处落在面颊上即有触觉,绝对阈限是否具有个体差异?,绝
2、对阈限的个别差异是存在的; 个体自身的绝对阈限也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 另外,刺激的类型、一个人神经系统的状态、错觉、情感因素都会影响感觉阈限。,人的感觉能力和感觉阈限的关系是什么,感受性: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的关系是:反比关系。,二)差别阈限(最小可觉差),个体能感觉到的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 或指个体能感觉到的一种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差别阈限研究的两项基本发现,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做了第一项发现: 一个人差别阈限的差量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参照刺激的强度而变化的。 如先后拎100克和102克的重物,很可能觉得重量不一样,但是分别拎1000克和1002克的重物,就不会发现
3、有差别。 重物之间的差量是一样的,都是2克,但参照刺激的重量不同,因此我们就有不同的感觉。,德国生理学家G.费希纳作的第二项发现: 差别阈限的差量与参照刺激的比率是恒定的。 如:拎100克重物的最小可觉差是2克,那么下列关系即成立: 2/100=4/200=8/400=0.02或2% 费希纳将此关系命名为“韦伯定律”,韦伯定律的适用范围:中等强度的刺激,过强或过弱的刺激不适用。 韦伯定律的现实应用: 教室灯光、教师的声音等。,人的差别感觉能力和差别感觉阈限的关系是什么,两者呈反比关系,心理因素对感觉的影响,感觉=刺激量? 感觉=刺激量+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波动的值:+ 感觉 刺激量 感觉 刺激量
4、,如何检测心理因素对感觉的影响信号检测论 这个技术把我们要感觉的刺激定义为“信号”,把对信号的有意感觉定义为“检测”,把感觉的结果定义为“报告”,有以下四种情况:信号检测的4种结果它通过统计分析,可以推断信号检测或识别活动中命中的概率是多少,概率越高,报告越可信,反之就有相反的结论。,信号检测技术的意义,信号检测技术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如在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如何做到“不偏听偏信”,公正地解决学生的问题。,四、感觉适应,定义:指感受性随接受刺激的时间延长而得以调整的情况。 (调整:感受性提高或降低) 感觉适应的适用范围:所有感觉。,五、感觉对比,感觉对比:一种刺激情境的适应使得对另一种刺激的
5、反应发生了变化。 如,视觉适应(明适应、暗适应)在工程心理学中被运用到如何改善照明以提高工作效率。 听觉适应 教师讲课时的声音。,感觉适应说明感觉具有欺骗性。,题目: 阈限和感受性是什么关系? 你能找出感觉特性在生活中的利用吗?,第二部分: 知觉,知觉与感觉的界限不易划分清楚 “知觉”与“感觉”的误用之两例例1:某人昏迷,针刺无反应,于是我们说:他失去知觉了。例2:拥挤的过道上,某人踩着你的脚站着,你说:“你怎么没感觉啊?踩着我的脚知道不?”按:两例里的感觉与知觉以对调使用为好。 感觉与知觉的根本区别感觉收集材料;知觉产生图景感觉使你知道外部有物;知觉使你知道这是某物,感觉与知觉的区别,看见左
6、图的黑白斑点吗?这是感觉。 看出图中一条狗吗?这是知觉。 黑白斑点是“感觉材料”;看不出“狗”表明你没能对“感觉材料”做成功的“知觉加工”。 ,知觉的概述,一、知觉的定义 知觉是对感觉刺激作选择、组织与解释的过程 其他的知觉定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知觉过程的要义的说明,知觉的选择功能:我们总是从大量的感觉刺激中选择极少数刺激继续加工成知觉,而未被选择的感觉刺激就被“丢弃”了。 知觉的组织功能:我们总是努力把孤立杂多的感觉信息联系成一特定的整体。 知觉的解释功能:“我”所见者,往往是我有意无意所欲见者。 ,“感觉轰炸”,轰炸机:环境里的刺激。 目标:感觉器官
7、“狂轰滥炸”的比喻义:“滥”喻刺激之“众多”“狂”喻刺激之“强迫” 炸你没商量 校园里走一回,你能记得多少张人脸? ,画的是什么?,一个马戏节目 注意:画中很多线条不连接。 提问:这妨碍你看画吗?为什么? 回答:因为 ,画的是马戏表演吗?,问:什么没变?答:画与线条。 问:什么变了?答:解释。 问:结果怎样?答:画意变了。,意义,意义:知觉使你知道“是”或“不是”什么东西或样子。 ,二、 知觉的特性,(一):知觉的选择性 将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特性。 影响知觉选择的三个条件: 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2、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动静关系 3、个体经验,我们是如何看出物体是立体的? 是脑通过利用“双眼线
8、索”和 “单眼线索”,把落在视网膜上的物体的平面映象转换成三维立体图象的。,双眼视差,单眼线索,由一只眼睛产生的深度。(在平面上看出的立体) 这在艺术(美术)领域运用广泛。 表现为:叠加、纹理梯度渐变、线条透视、相对亮度等。,古埃及画,叠加,线条透视,纹理,(二)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仍然保持相对不变。,恒常性有多种表现: 如大小恒常性、颜色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形状恒常性等。,大小常性01,大小常性02,大小常性03,知觉恒常性的维持要依赖于以下条件: 1、知觉的物体是熟悉的; 2、物体呈现时有合适的背景和深度线索。,(三)、 知觉的整体性(格式塔法则),4-3-0
9、 引言 4-3-1 相似性 4-3-2 邻近性 4-3-3 闭合性 4-3-4 好的连续性 4-3-5 简单性 4-3-6 图形-背景,关于格式塔心理学,科学心理学早期的一个学派,或一个视角 “格式塔”原是一个德语词,英文的音译是gestalt 之所以用音译,是因为英文里没有词可以与这个德文词对译 格式塔的主要意思是“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整体”,即整体大于部分。 格式塔心理学主要研究知觉,发现了若干具有普遍性的法则。,相似性,邻近性,闭合性,好的连续性,简单性,图形-背景,(四)知觉的理解性,用已有经验对知觉对象进行解释的特性。,(五) 影响知觉的因素,4-4-0 引言 4-4-1 期望 4-4-
10、2 知觉定势 4-4-3 知觉场境 4-4-4 动机状态,引言,期望,期望对知觉的影响是: 你想看到什么就看到什么。,知觉定势,知觉定势:先前形成的知觉以准备状态的方式影响后继知觉。,知觉场境,是指我们对不同刺激集里夹杂的同样的刺激成分会形成不同的知觉。,动机状态,是指个体的意愿、欲望对知觉的影响。,4-5 错觉,不可能形状,奇怪的平行线,无中生有的点,第三部分: 小学儿童感知觉发展,一、视觉的发展 视敏度 儿童的视敏度是逐渐发展起来的,约1岁左右,接近成人水平。 10岁左右,视力调节范围最大;10岁以后,视力调节能力降低。,颜色视觉的发展: 6岁儿童能分辨黄、红、绿、橙、白、蓝、紫等颜色,但
11、正确率较低,对色度的辨认率更低。(94%的儿童能正确命名,60%的儿童能再认。),小学生已有了颜色偏好。 6岁后表现出性别差异: 男最喜欢:黄、蓝; 次喜欢:绿、红 女最喜欢: 红、黄; 次喜欢:橙、白、蓝,二、听觉的发展 整个小学期间,儿童的听觉分辨能力不断提高。,三、整体知觉和部分知觉的发展 趋势: 4、5岁 认识客体的个别部分 6岁 能认识整体但不确定 7、8岁 既认识部分又能认识整体 8、9岁 实现部分与整体的统一,四、色形两维知觉的发展 趋势: 3岁 形状抽象占优势 4岁 颜色抽象占优势 6岁 同一抽象占优势,五、空间知觉的发展,一)形状知觉 范茨的研究:婴儿的视觉偏爱 小学生形状知
12、觉的发展:初入学的儿童一般都能正确辨认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菱形,经教学,形状知觉会有较快的发展。,二)、大小知觉(恒常性的发展) 三)、深度知觉 视崖实验说明儿童很早就有深度知觉,但深度知觉是不是天生的,则不能说明。,1,二)、方位知觉 初入学的儿童一般能正确辨认前后、上下、远近,但对左右方位的辨认则有个发展过程。,朱智贤等的研究发现,左右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5-7岁 比较固定的认识自己的左右 方位; 2、7-9岁 初步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 3、9-11岁 较灵活的、概括的掌握左右 方位。,六、时间知觉 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时间知觉的发展较迟。,七、儿童观察力
13、的发展,婴儿期观察力尚未发展。幼儿期观察力逐渐形成。,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 王唯对小学一三五年级学生的观察品质的研究结果表明: 1、精确性方面,一年级学生水平很低,不能全面细致的感知客体的细节,只能说出客体的个别属性。三年级学生明显提高,五年级学生略高于三年级学生。,示例:找出两图的不同之处 图一:初春,五名少先队员手提空篮,肩背捕捉飞蛾、小虫的网 兜,迎着朝阳,有说有笑地上山采集植物和昆虫标本。 图二:秋末,五名少先队员手挎装满树种的竹篮,肩背采集树种 的长竹竿,迎着夕阳,有说有笑地走下山来。,结果:,2、目的性方面,一年级学生随意性较差,排除干扰能力较差;集中注意使观察服从于规定的任务要求的时间较短;观察的错误较多。三、五年级学生有所改善,但无显著差异。,3、顺序性方面,一年级学生观察事物零乱、不系统,看到哪里就是哪里;中高年级学生观察的顺序性有较大的发展,一般能从头到尾、边看边说,而且在观察表述前往往能先想一想再说。从总体上看,五年级和三年级差异不显著,表明五年级学生还不能系统化的观察。,观察力发展的总趋势: 1、无意向有意发展; 2、冲动向思考性方向发展; 3、笼统未分化向精细方向发展; 4、整体和部分从分离到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