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537.50KB ,
资源ID:4543993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45439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三章 章末复习方案与全优评估.doc)为本站会员(j35w19)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三章 章末复习方案与全优评估.doc

1、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2012全国新课标)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 2004 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完成 12 题。1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2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 B生产规模大C机械化水平高 D人口较少解析:第 1 题,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不断增长主要是我国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大幅度提高了粮食的单产。第 2 题,黑 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主要是由于该省人口较

2、少,地广人稀,对粮食的消耗量少。答案:1.B 2.D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非常明显,下 图为“我国某种主要 农作物不同地区的农时图” ,其中时间为该农作物最迟的播种和收获时间。读图,完成 35 题。3该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A春小麦 B早稻C晚稻 D冬小麦4据图分析,与相近纬度相比,M 地该农作物生长时间长短及影响因素正确的是( )A短、热量 B长、热量C长、光照 D短、光照解析:第 3 题,春小麦春种秋收,早稻春种秋收,A、 B 选项应排除;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无水稻种植,排除 C 选项;冬小麦应是秋播春末夏初收获,符合本题所述条件。第 4 题,读图可知,M 地位于西藏自治区,该地的农作物生长

3、时间较长 ,而影响 该农作物生长时间长短的因素主要是热量。答案:3.D 4.B下图为“四个国家某年粮食作物生产状况示意图” 。读图,回答 56 题。5丙国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A大牧场放牧业 B混合农业C季风水田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6与甲国农业生产特征相似的国家是( )A印度尼西亚 B美国C南非 D巴西解析:第 5 题,丙国人均耕地少,人均收获量小,每公顷肥料使用量大,但每公顷收获量大,结合选项可知这些最符合季 风水田农业的特征,故丙国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第 6 题,甲国每公顷收获量较大、人均耕地多、人均收获量大,因此商品率高,结合选项可知与此农业生产特征相似的国家是美国。答案:5.

4、C 6.B2012 年 3 月 6 日我国海关公布的数字表明,2011 年我国从越南 进口大米 31 万吨,我国已经成为越南大米的主要出口市场。据此完成 78 题。7下列属于越南水稻种植的优越区位条件是( )A黑土肥沃,雨热同期B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C市场需求大,农业机械化水平高D农业劳动力充足8如要减少稻米进口,需提高我国水稻的总产量,下列生产措施较合理的是( )A大面积的开垦耕地B发展大型农业机械,提高机械化水平C改变经营方式,扩大农场规模D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解析:第 7 题,越南的农业地域 类型是水稻种植业,越南是发展中国家,人口稠密, 劳动力丰富。第 8 题,亚洲的水稻种植

5、业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的 亚热带、热带地区,耕地资源有限,地形复杂,适宜于小型机械化,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要想提高总产量,只有提高 单位面积产量这一条途径。答案:7.D 8.D(2010浙江高考)读下图,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据此完成 910 题。9甲、乙、丙、丁的主要经济作物依次是( )A茶叶、咖啡、棉花、橡胶B甘蔗、棉花、柑橘、葡萄C棉花、黄麻、香蕉、可可D花生、大豆、茶叶、棉花10四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均属于( )A自给型农业 B混合型农业C热带种植园农业 D集约型农业解析:第 9 题,甲地为台湾西部地区,台湾有“东方甜岛” 之称,主要经济作物是甘蔗;乙地为尼罗河三角洲地区,主要 经济作物是棉

6、花;丙地为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地区,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柑橘等;丁地为法国 罗纳河下游及三角洲地区,主要经济作物为葡萄等园艺作物。第 10 题,四地农业生产都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资金及技术,属于集约型农业;四地农业都是商品农业,而不是自给 型农业;丁为混合型农业,其他都属于种植业;四地种植的大都是亚热带经济作物,农业地域 类型不属于热带种植园农业 。答案:9.B 10.D下图是“应用地膜覆盖进行农业生产的景观图” 。读图,完成 1112 题。11我国北方地区在早春播种时采用地膜覆盖,可以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主要是改变了农业生产的( )A热量条件 B光照条件C水分条件 D肥力条件12我国在河西

7、走廊地区的农业发展中大力推广该项技术的主要原因是地膜覆盖可以起到( )A保温作用 B保水作用C保肥作用 D防止病虫害解析:第 11 题,我国北方的早春 时节,气温相 对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以有效地提高地温,实际上是改善了热量条件。第 12 题,河西走廊地处我国西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地膜覆盖,可以有效地保持土壤水分,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答案:11.A 12.B二、综合题(共 40 分)13读下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 分)材料 1:顺义位于北京市东北郊, 为温带季风气候,土地 总 面积 137 万亩,平原面积占95.7%,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全区粮食生产已基本实现 了农田喷灌化、

8、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材料 2:北京城区农产品的来源基本呈现郊区供应和外埠供应并重的格局。冬季北京市场的蔬菜交易品种大多来自广西、广东、四川、海南、山东 等地。 为了丰富北京的“菜篮子” ,北京市政府大力扶持温室、大棚等农业设施的建设, 农民建一个温室 补贴 5 000 元、建一个大棚补贴 3 000 元。(1)顺义区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分析其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 (8 分)(2)目前北京人可吃到更多的蔬菜,请从社会经济条件的角度分析其原因。(6 分)(3)北京远郊山区主要发展防护林和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木。说明其主要意义。(6 分)解析:本题主要考

9、查农业的区位因素。第 (1)题, 顺义区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第(2) 题,主要是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造成的,如交通运 输的发展、科技的 进步等。第(3) 题,可从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分析。答案:(1)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靠近河流,有灌溉水源(或土壤肥沃)。不利条件:降水变率大,多旱涝灾害;冬季气温低,受寒潮影响大。(2)交通运输条件改善,保鲜技术提高;政府支持,温室、大棚等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市场需求量增大等。(3)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经济收入。14

10、(2012全国新课标)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下图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 50 毫米, 东部山地雪 线高度在 4 4805 000 米之间。自 20 世纪 90 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1)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8 分)(2)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4 分)(3)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由。(8 分)解析:第(1)题,根据 经纬度坐标及海陆轮廓可以判断图示地区是南美洲西部,位于热带,全年高温,蒸发旺盛,沿海地区受离岸风和秘鲁寒流的影响,气候干燥。第(2)题,该地区

11、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河流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但流量较小,不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因此浅层地下水也是该地区芦笋种植的主要用水来源。第(3)题,本题是开放性设问,判断应该或不应该皆可,但所述理由必 须能得出判断。如果判断 为应该 大力发展芦笋种植,可从芦笋的大规模种植可以创造就业机会、芦笋出口可增加外 汇收入、促进社会的发展等方面阐述;如果判断为不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需要 结合材料中芦笋生 长期耗水量大等信息进行分析。答案:(1)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 受东部山脉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不利降水;(势力强大的 )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2)地下水;冰雪融水(河水)。(3)观点一: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理由: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观点二:不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理由:芦笋生长耗水量大,当地本来水资源缺乏,种植芦笋使当地水资源更为紧缺。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