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 届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题 17(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3-17 题。 (15 分)古藤(1)翻下来,腾挪上去,再翻下来,再腾挪上去,就像临产前的巨蟒,痛苦地不知如何摆放自己的身体;又似台风中的巨浪,狂躁不安地叠起万般花样。(2)这该是多少藤的纠缠啊!洋洋洒洒不知多少轮回。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怎么能是一棵藤呢?但它确实是一棵藤,一棵独立的藤,学名叫“白花鱼藤” ,属稀有的物种。(3)好美的名字,有色有形,诗意盎然。这棵藤距离何仙姑家庙不远,说它沾了何仙姑的仙气,或何仙姑沾了它的仙气也未可知。(4)我敬慕地站立着,品读着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它一定受过无尽的苦痛:风雨剥
2、蚀过它,雷电轰击过它,战火遭历过它。它依附的大树,长大,长高,长老,直到一个夜晚轰然倒塌。那伤感的声音,把一棵古藤的后半生弄得不知所措。现在那棵树只剩下一段冒出地表的枯树桩。藤,身子一半已朽,一些枝条乱于风中。花颜月貌,要么死亡,要么活着。(5)无有依托就不再存有想法,就像失去娘的孩子,自己为自己估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藤留下坚毅、痛苦、挣扎的过程。1300 年风霜雨雪,把它变成根,变成树,变成精。(6)藤,木热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羁的狂草,有重笔的轻染,有淋漓的汁点。(7)因也就想到,一位 90 高龄书家出席一个领会,有人上前搀扶说,您老气色不错啊。老人说
3、,色没有了,气还有。而看这藤,乃真气色。据悉,藤依然 6 月开花如瑞雪,而后还结果,花开季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那该是多么迷人的意境啊!(8)人其实同藤一样,从一点点爬起,活得不知有多艰难。要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要学着做人,学着生活,学着应付,学着面对。(9)见过一些社会底层的老人,这些人多是农家人,田间里辛劳一生,慢慢地累弯了腰,在墙角路边聊度余生,那腰也就更像一棵藤。我还在医院里看到一个老态女子,弯了的腰使头几乎垂于地面,走路时双手撑在脚上,脚挪手也挪,身子像个甲壳虫。进了产房,你几乎忽略了她是一个女人,可她确确实实地生出了一个孩子,成为一个母亲,那是个大胖小子呢。这
4、个枯藤一般瘦弱的女人,总是弯曲着身子,幸福地搂着她的白胖的儿子,那是她身上滋长出的嫩芽,是她生命的又一次接续。她不需要谁的同情与搀扶,她诠释了一个生命。(10)我们试图找到白花鱼藤的起点与终点。很多的人绕来绕去,终不得结论。它没有根吗?没有头吗?也许真的就找不到答案了,它不再靠根活着,不再靠头伸展,只要生命在体内一息尚存,就以藤的个性,滋生、蔓延、上升、翻腾。很多人开始同这棵藤照相合影,但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它真不同于一棵树、一束花。有的干脆坐在了它弯曲的躯干上,于是又有一些人坐着或趴上去,我真担心它那枯老的身子会突然颓毁。但藤承受住了,为了我们的某种满足。(11)我们热热闹闹地走后,它还将
5、留在那里,守着它的岁月,守着它的孤独。当然也守着倔强的形象,被人凝注,被人思索,被人景仰。(作者:王剑冰,选自时文选粹第 2 辑,有改动)13通读全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古藤的特点。 (3 分)14请品析第(6)段划线的句子。 (4 分)藤,木的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羁的狂草,有重笔的轻染,有淋漓的汁点。15 “藤,要么死亡,要么活着。 ”这是一个_关系的复句。 (2 分)16请你谈谈第(8)段在文中的作用。 (3 分)17作者在第(5)段写“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相绕” ,第(8)段却写“要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 ,这两种生存方式你更造成哪一种,请结合现实
6、,谈谈你的看法。 (3 分)201120112011 绥化(四)阅读自尊一文,回答 23-26 题。 (共 8 分)自 尊说到自尊,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人的自我尊重,这自然是不错的。但是,最近看到几位大师逸闻,方知道,自尊是在尊重别人中实现的。钱学森家里的炊事员曾经说,钱老每次下楼吃饭,都穿得整整齐齐,从来不穿拖鞋、背心。这是看得起咱、尊重咱。钱老儿子钱永刚听了炊事员的话后,也学了父亲的样子,每逢去餐厅吃饭,都穿戴整齐,他也要做尊重他人的人。国学大师陈寅恪晚年已有眼疾,在岭南大学居住的两层楼房的一楼给学生上课。当时选修他课程的不过五六人,陈先生绝不因选课学生多少影响他的讲课。夏天,他身着便装与助手
7、一起在楼下工作,每当学生到家里听课,他都要自己拄杖扶梯缓步上楼改换夏布长衫,然后才下来上课。看着老师摸索着下楼的身姿,学生们感动不已,为师的高大,在他们心中已然耸立。当前,在社会中,一些人关注更多的是自我尊重。他们目中无人,装模作样,虚伪失真,故作姿态,这种看似自我尊重的过分表达,表现出的却正是不尊重别人的自我膨胀,是没有自信的无意识流露。与这些人相反,有些大师甚至在遭受欺凌和侮辱,人格遭到践踏的时候,还仍然具有表达尊重别人的强烈愿望。他们被剥夺了所有表达自尊的手段后,唯一可以表现的,就是穿戴整齐地向这个世界告别。傅雷先生在“文革”时被抄家后,所有家具贴上封条,他太太到朋友家借了干净衣服,夫妇
8、两人穿了整洁的衣服上吊自尽了。整洁的衣着成了他们表达对这个世界和对周围人尊重的最后方式。由此可见,在生活中,你保持着对人的谦恭,人们便在你的谦恭中读出涵养和文明,心中会由衷地尊敬着你。 (选自钱江晚报有删改)23.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 分)24.本文运用了_和_的论证方法。 (2 分)25.第段中傅雷先生的事例,能不能与第段钱学森和第段陈寅恪的事例颠倒顺序?请说明理由。 (2 分)26.读完本文,请结合自己的一次经历,谈谈你对“自尊”的理解。 (3 分)23.自尊是在尊重别人中实现的。 评分说明:(2 分)找准这句话得 2 分。24.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或对比论证) 。评分说
9、明:(2 分)每空 1 分。25.不能,因为三个事例之间呈递进关系,具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傅雷先生的例子能够证明“有些大师甚至在遭受欺凌和侮辱,人格遭到践踏的时候,还仍然具有表达尊重别人的强烈愿望。 ”这一观点,是对论点的进一步证明。评分说明:(2 分)答出递进或逻辑关系 1 分,结合事例答出对论点的作用 1 分。26.示例一:在考试中,我拒绝了抄袭答案的诱惑,这就是坚守诚信,是自尊的表现。示例二:在学习中,我成绩优秀,能力突出,被同学嫉妒了,我能主动与他沟通,解除矛盾,我在尊重他人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尊。示例三:自习课上,老师误以为我与同学说话,严厉地批评了我。当时我没有顶撞老师,课下与老师沟通。
10、我在尊重老师的同时赢得了老师对我的尊重。评分说明:(2 分)结合经历 1 分,理解 1 分,能够体现自我尊重和尊重他人任意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得分。201120112011 邵阳(三)春节需要创新而不是保卫近年来, “洋节日”受到愈来愈多年轻人的崇尚,过洋节也从最初的商家炒作慢慢变成国人的一种习惯。然而正当人们对有一个圣诞节的到来满怀企盼时,我国著名民俗学家高有朋却撰写了一份保卫春节宣言 ,向社会呼吁要对传统节日多一些关心,对“洋节日”少一点盲目的热情。有些人说,进入 12 月以来,人们就能感受到圣诞节的气息,大街小巷店面橱窗到处摆放着圣诞树、圣诞老人,商家借着圣诞节搞起形式各样的促销活动。
11、春节时候你到街上看看,基本上是冷冷清清,要想热闹也要到元宵节。如此鲜明的对比怎么不叫作为民俗学家的高教授有些担心。不过,我不担心。需要保卫的往往是弱势,甚至可能是与时代格格不入的东西,有时候该淘汰的就应该让它淘汰,不要霸蛮去“保卫” 。春节不需要担心,它不是弱势,不但不弱势,而且很强势,你看看飞机火车和汽车上回家过年的人,这简直是世界上最强势的一道风景,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节日,是这样使人们牵肠挂肚呢?圣诞节固然可以使街头热闹,但春节就有本事使街头冷清。连商人都不做生意了,因为他们也要回家过年,这种本事,哪一个节日能够这样?如果这样的节日还要保卫,那就是另一种保卫,是因为怕出安全问题,从这
12、个意义上讲,春节的保卫不是民俗专家的事,而是公安部门的事。说春节不需要保卫,并不是说春节就没有被边缘化的危险。现在有一部分年轻人喜欢过洋节,而不喜欢春节,恐怕还是有些原因的,洋节往往比较轻松,是一些朋友在一起过的,代表着友谊,甚至还有些“印象派”的爱情,年轻人当然喜欢过。而春节好像是一件比较严肃的事,是一份责任,代表着亲情,还有很多礼节。与洋节相比,似乎少了一份轻松少了一份娱乐,少了一些友情和爱情。这样一来,年轻人不太喜欢,恐怕也是有些道理。教授们担心恐怕不是没有道理。不过,这些问题并不是春节需要保卫的原因,我觉得倒是很有必要有些创新。诚如高教授所说,中国传统节日之所以能流传千百年,是因为每个
13、节日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而这种记忆太多,礼节太多,也就使春节变得神圣,变得沉重,变得不受人们欢迎,这恰恰是春节给人感觉很麻烦的地方,亲戚是要走的,领导不能不去看看,有时候过节简直是受罪。对这些东西,我们需要用“创新的毁坏”来改变,嫁接一些洋节好的东西,改掉一些传统节日的陋习,或许,这才是关键所在。(选自新西部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18高教授提出“保卫春节”的说法作者并不赞同,他的理由是什么?(2 分)19第段能不能删去?为什么?(2 分)20对于一些年轻人喜欢过洋节而忽视传统节日的现象,你有什么看法?(2 分)17、春节需要创新
14、。18、春节不需要担心,它不是弱势,不但不弱势,而且很强势。19、不能删去。这是一个过渡段。作者在这一段运用了对比手法,把洋节和传统春节进行对比,说明了年轻人喜欢洋节和传统春节需要创新的原因,为下文中心论点的提出做铺垫。20、喜欢过洋节也没错,可以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忽视传统春节是不应该的,我们要多宣传传统文化,加强热爱本民族文化的思想意思。201120112011 咸宁(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418 题。 (12 分)“文化快餐”不宜多吃当你走上街头,麦当劳、肯德基类的高价快餐、经济小吃类的低价快餐会不时地映入你的眼帘。这些快餐着实给广大市民提供了便利,受到了普遍的欢迎。时下,
15、这股快餐之风也吹到了文化生活圈内,人们把此类“快餐”称为“文化快餐” 。欣赏电视剧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代替了对原著的阅读;大部头的中外名著的缩写本就在身边;二十四史可以直接看现成的译文;学习古诗词,只需熟读其中的“名句” ;说,可以显文雅,写,可以彰文采;了解明清史实,去看看影视剧的戏说、演绎诸类“文化快餐”很有市场,书店里名著缩写本供不应求,影视 VCD 畅销不衰。客观地说,眼前社会,时间就是金钱,人们想在极短的时间内浏览名篇佳作是可以理解的。但若以“文化快餐”的形式来代替必要的阅读,那就大可不必提倡。翻开文化史,那些划时代的扛鼎之作,无不是艺术家们耗尽了毕生精力而著。试想:一部“字字看来
16、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 ,就能仅靠三十六集电视剧“一目了然”了吗?一套二十四史浩如烟海,富似金库,仅靠一家之言的译文就能“明志”吗?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仅靠其中一两句诗句就能把握诗的“灵秀”吗?古人为了写诗著文,“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 “二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 ,后人岂能浮光掠影, “快”速浏览,浅尝辄止?“文化快餐”如此“吃”下去,定是囫囵吞枣、食而不化、营养不良。某著名女演员在火烧阿房宫中扮演了铸剑大师徐夫人,引起史学界一片哗然。殊不知,徐夫人是战国时期一位七尺须眉男儿。台湾某女歌星得知满江红的词作者是岳飞,喜不自禁,决定日后要找岳飞写歌词,令众多歌迷大失所望。某省电视
17、台一女主持人听到一嘉宾回答“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作者是“苏东坡”时,忙纠正道“回答错误,正确答案应是苏轼 ”。如此常识性错误的笑话,不一而足,这说明了什么呢?一言以蔽之,书读少了,就会捉襟见肘,贻笑大方。其实,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不久前,台湾学者高希均提出了“新读书主义”:自己再累也要读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这话应该是对我们每一个人说的。在知识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文化素养要提高,必须靠读书来“充电” 。要挤出时间与书结缘,精读深思, “探赜(z)索隐,钩深致远” (周易 ) ,绝不能一味地凭借“文化快餐”去解“
18、渴”充“饥” 。 “文化快餐”实在不宜多吃。14、用原文句子作答:作者在本文反对的是 ;主张的是 。 (2 分)15、 “文化快餐”为什么不宜多吃?(2 分)16、第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17、作者在第段连用四个反问句,若变成陈述句,其表达效果怎样?(2 分)18、 “国学热”是今年两会代表热议的话题,温家宝总理也在 2011 年 3 月 14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提出“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传统更具感召力和凝聚力” ,号召我们强化“国学”的学习,发扬祖国文化传统。请结合温总理的话,谈谈你对“新读书主义”的看法。 (4050 字,3 分)14、
19、(2 分,每点 1 分)以文化快餐的形式来代替必要的阅读;与书结缘,精读深思15、 (2 分,每点 1 分)会囫囵吞枣、食而不化、营养不良(或者:消化不了,吸收不了)会犯常识性的错误,以致贻笑大方。16、 (3 分)举例论证(1 分) ;通过列举三位公众人物的事例,论证了“书读少了,就会捉襟见肘,贻笑大方” (或:“书读少了,就会犯常识性的错误” ) (2 分)17、 (2 分,每点 1 分)变成陈述句,则削弱了强烈的感情色彩和论辩的力量。18、 (3 分)答案略。 (给分原则:1、观点明确、正确;2、阐述清晰、有力;3、语言简洁、明了)201120112011 遵义(二)小的决定大的(14
20、分)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没有一个是经国大计,却为任何一个当当政者所不能忽视。一场疯牛,几乎颠覆了英伦三岛。中国古典文学巨著以大开大合的情节见长,但感人肺腑,让人记下的却是“石卵化猴” 、“桃园结义” ,以及“玉在匣中” , “钗在奁内”这些生动的细节。几乎所有动植物繁衍的种子,都是核儿,很小很小的。风可以刮着走,鸟儿可以用嘴衔,被人不经心就可以忽略甚至丢弃的,却负载着生物自然的最伟大传承。任何庞然大物,都不能忽略小,只有小,才是最具繁衍力的。近代尽人皆知的重大发明、发现,从苹果落地发现地心引力,到开水冒气引发的蒸汽机的利用,无不是由偶发思端的小事影响整个世界的。一位生活在硅谷世界的
21、人告诉我,微电子技术的诞生和发展,是从最初集成电路只包含几个几十个元器件,发展到一个小小硅片上可以制作出几十万个上百万个元件,形成微型电子电路的。正是这个微型电子电路,带来当今世界飓风般的各种生产方式大规模乃至超大规模变化。可见,未来最终改变我们这个世界、影响人们生活的,不在宇宙,乃在毫微。张艺谋初入社会,在生活的最底层当弹棉花的辅助工。那时候仅仅为了调节生活,他买了台照相机,怎么也没想到就是这台小小的照相机,后来竟在他报考北京电影学院时派上用场。从此,陕西少了一个苦力,中国多了一个让世界刮目相看的电影导演。美国的麦当劳,就是从吸引小孩,改变幼年的饮食入手,从小让你喜欢我这种快餐方式,然后到你
22、上学长大,多少年,仍然光顾我。这是真正做不起眼的大买卖!由此观之,小事还能致走向。(1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中国至圣老子说的话,值得我铭记一生。(12)想行千里吗?想成大树吗?那么,从脚下开始,从毫末做起。(选自经典阅读集萃 ,有删改 )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 分)15.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的?(4 分)16.文章第(11)段引用的老子的话属于什么论据?有什么作用?(4 分)17.文章第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分析其作用。(4 分)(二)小的决定大的14 (3 分)小的决定大的(或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15 (3 分)只有小,才是最具繁衍力的。 (1 分
23、) 未来最终改变世界,影响人们生活的,不在宇宙,乃在毫微。 (1 分) 小事致走向。 (1 分) 或答成:本文是从“小最具繁衍力” “小能改变世界” “小事致走向”三个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的。 (答出一个分论点给1 分)16 (4 分)道理论据。 (2 分) 有力地论证了“小的决定大的”这一中心论点, (1 分)具有权威性,富有说服力。 (1 分)17 (4 分)举例论证(例证法) 。 (2 分) 举微型电子电路的发展过程的事例,论证了“未来最终改变世界,影响人们生活的,不在宇宙,乃在毫微” (或“小能改变世界、影响人们生活” )的分论点, (1 分)真实可信,说服力强。 (1 分)201120
24、112011 玉林人情似纸刘心武提心吊胆地说真话那阵,说了那么多,毋庸提心吊胆便可倾吐真话这阵,却什么也懒得说。我曾到那间空间极小的贮藏室去看他。我们交流得很畅快,眼波的流动中有许多的情谊。现在他有三十倍大的空间,我却不去迈那门槛。他也不来请我迈那门槛。似乎也并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地方。只是不再有那么多的情感了。淡了,薄了,甚至弥散了。据说人情似纸的“纸”现在不是“秀才人情纸半张”的那“纸” ,而是赵公元帅笔下的那“纸” ,即通货。社会的物质繁荣据说必须付出精神沦丧的代价。又据说落伍者看来是精神沦丧,而先锋眼中却是可喜的精神瓦解,但先锋们犹未能指出旧精神瓦解后应诞生的新精神究竟是什么,有的先锋中的
25、先锋则说只需要瓦解无需重构“凤凰涅槃是可笑的,凤凰只应焚毁,何必重生?”我却仍愿抓住一点自认为是永恒的东西,哪怕只有游丝般微弱。那永恒的东西里就有人情,似纸的人情。纸很薄,却可以写情书,写诗,写温情的句子,写必要的问候,当然还可以画画儿,可以折成一只船,放在小溪里,任其顺细碎的波浪旋转着漂向远方。记得一年前到纽约的头一天,傍晚十时分,曼哈顿万家灯火中,也有了我小小的一盏。在简单而舒适的下榻处,桌上有小小的卡片,卡片上写着温暖的句子。人情似卡片么?我却自去冬以后,再没给留下卡片的人寄去哪怕是一张薄薄的纸。我总埋怨着别人的情在淡在薄在弥散,自己呢?从别人的眼中看我,该也吃了一惊吧,怎么会变成了这样
26、?比以前冷,比以前硬,比以前懒,却比以前更会为自己辩解。以前的时代,人情或许似醍醐,厚重粘稠?如今是人被纷至沓来的信息和事务碾扁熨平的时代,人情随之也轻薄寡淡了,人更多地依靠内心的支撑而更少希翼,心外的扶持。人类进步而人情在萎缩,真的么?也许是因为现在“移情”的条件好多了,可以移向唱片、电视和电脑,移向在古董和假古董,移向需要每天饲食的猫、鸟、鱼、兔,移向需要浇水剪枝施肥换盆的花草,移向小小的邮票,移向书报,总之可以更彻底地从活生生的人面前移开去。但心中仍不免时时逸出一丝两丝一缕几缕一片几片的活生生的人的沟通欲望,化为思念,化为莫可名状的思思绪,最后就拽过一张纸来,想在上面写一些情,一些别人可
27、能并不呼应并不需要的字、词、句和标点符号人情确确实实就是一张纸。当我从淡薄中想起人家时,人家或许正在从残存的印象中摆脱出去而正在忘却我。曼哈顿的灯火啊,哪一盏下面尚有关于我的一缕思绪?(选自时文选粹第 2 辑,有删改)16.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第 3 段中的三个“据说”含义相同,都表达了作者的否定态度。B.第 47 段连续用多个“移”字,表达了作者对当今人们种种“移情”生活习惯的痛惜之情。C.第 3 段“凤凰只应焚毁,何必重生”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先锋中的先锋”的观念的讥讽态度。D.第 9 段后一句的意思是:一年前曾经给予我温情的曼哈顿,现在已经没有人挂念我了。17.
28、纵观全文,最能体现文章标题“人情似纸”意思的一段是(3)A.第 2 段B.第 4 段C.第 8 段D.第 9 段18.文中说“人情确确实实就是一张纸” ,请你就作者的这一观念写上简洁的批注,表达你的评价和看法。 (含标点不超过 40 个字,4 分)16.B 17.B 18.从人情的表现形式角度和从人情的厚薄角度谈均可;从肯定或否定角度谈均可;如从语言、修辞、结构等表达式角度谈则不得分。表明评价对像 1 分,表明评价观点 1 分,说明理由 2 分。例如:1 现实中表达感情的途径还有很多 2 分,并不只是通过纸和笔 2 分。说当今社会人情似纸淡薄有些言过其实 2 分,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情浓于水的
29、现像比比皆是 2 分。现如今人情也许确实比以前淡薄了 1 分,但不必失望和伤感 1 分,社会总是要发展变化的 2 分。201120112011 潼南善良 丰富 高贵善良,丰富,高贵令人怀念的品质,人之为人的品质,我期待今天更多的人拥有它们。看到医院拒收付不起昂贵医疗费的穷人,听凭危急病人死去,看到商人出售假药和伪劣食品,制造急性和慢性的死亡,看到矿难频繁,矿主用工人的生命换取高额利润,看到每天发生的许多凶杀案,往往为了很少的一点钱或一个很小的缘由夺走一条命,我为人心的冷漠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善良。善良,生命对生命的同情,多么普通的品质,今天仿佛成了稀有之物。中外哲人都认为,同情是人与兽的区别的
30、开端,是人类全部道德的基础。没有同情,人就不是人,社会就不是人呆的地方。人是怎么沦为兽的?就是从同情心的麻木和死灭开始的,由此下去可以干一切坏事,成为法西斯,成为恐怖主义者。善良是区分好人与坏人的最初界限,也是最后界限。看到今天许多人以满足物质欲望为人生惟一目标,全部生活由赚钱和花钱两件事组成,我为人们心灵的贫乏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丰富。丰富,人的精神能力的生长、开花和结果,上天赐给万物之灵的最高享受。为什么人们弃之如敝屣呢?中外哲人都认为,丰富的心灵是幸福的真正源泉,精神的快乐远远高于肉体的快乐。上天的赐予本来是公平的,每个人天性中都蕴涵着精神需求,在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之后,这种需求理应觉
31、醒,它的满足理应越来越成为主要的目标。那些永远折腾在功利世界上的人,那些从来不谙思考、阅读、艺术欣赏、精神创造等心灵快乐的人,他们是怎样辜负了上天的赐予啊,不管他们多么有钱,他们是度过了怎样贫穷的一生啊。看到有些人为了获取金钱和权力毫无廉耻,可以干任何出卖自己尊严的事,然后又依仗所获取的金钱和权力毫无顾忌,肆意凌辱他人的尊严,我为这些人灵魂的卑鄙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高贵。高贵,曾经是许多时代最看重的价值,被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现在似乎很少有人提起了。中外哲人都认为,人要有做人的尊严,要有做人的基本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违背,如果违背,就意味着不把自己当人了。今天的一些人就是这样,不知尊严为何物
32、,不把别人当人,任意欺凌和侮辱,而根源正在于他没有把自己当人,事实上你在他身上也已经看不出丝毫人的品性。高贵者的特点是极其尊重他人,他的自尊也因此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人的灵魂应该是高贵的,人应该做精神贵族,世上最可恨也最可悲的岂不是那些有钱有势的精神贱民?我听见一切时代的哲人在向今天的人们呼唤:人啊,你要有善良的心,丰富的心灵,高贵的灵魂,这样你才无愧于人的称号,你才是作为真正的人在世间生活。(作者:周国平,本文有删改)18.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4 分)19.善良、丰富和高贵在文中的具体含义分别是什么?(6 分)20.是什么让作者怀念善良、丰富和高贵?请分别简要回答。 (3 分)21.请你为文
33、中“善良”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3 分)22.结合实际,就文中的“丰富”或“高贵”谈谈你的认识。 (4 分)18.(4 分)人们要拥有善良的心,丰富的心灵,高贵的灵魂。 (或“人们要拥有善良丰富高贵的品质” )19.(6 分)善良,一种生命对生命的同情的品质,人类全部道德的基础;一条区分好人与坏人的最初界限和最后界限。/丰富,人的精神能力的生长、开花和结果,上天赐给人的最高享受。/高贵, 一种比生命还重要的价值,一种尊重他人的做人的基本原则。20.(3 分)人心的冷漠让作者怀念善良;人们心灵的贫乏让作者怀念丰富;人灵魂的卑鄙让作者怀念高贵。21.(3 分)要点:事实论据要有具体的人(1 分)和
34、事例(2 分) 。22.(4 分)意合即可。 “丰富”的要点:(1)丰富不是指物质上的富足,而是精神上的一种满足。 (2)丰富是通过思考、阅读、艺术欣赏、精神创造等获得的心灵快乐。 (3)丰富的心灵是长期积淀提升的过程。 (也可从反面谈认识。如:当下不少的人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物质金钱权力而丧失良知。 ) (只要侧重于一点谈出自己的认识即可)“高贵”的要点:(1)高贵是一种为人的尊严;(2)高贵是人的一种人格力量;(3)尊重他人,自身才能获得尊重。 (也可从反面谈认识。如:不少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一方面任意践踏他人,另一方面又奴颜媚膝依附权贵而丧失人格。 ) (只要侧重于一点谈出自己的认识即可)20
35、1120112011 龙岩(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314 题。 (8 分)旁 观 自 己孙君飞“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这句话我很早就熟悉,也从来没有多想过什么,后来读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也就常常会这样想:迷就迷吧,谁让自己是“当局者”和“身在此山中”呢?但又想:人确实很难做到时时事事完全清醒理智,但如果我们能跳出自己的“局” ,自己旁观自己,也许就可以多一些清醒,少一些迷茫、糊涂甚至迷失。为什么我们需要旁观自己呢?累是自己的,愁是自己的,伤是自己的,自己怎么能够置身事外?自己承受的、感受的、接受的,别人既不能替,自己也不能逃避,只有勇敢面对,所有问题都由自己扛;人生随
36、时都会碰到新的问题,每个人也并不是都很幸运,身边时刻站着旁观者,随时为你指点迷津,这时候,就需要自己当自己的旁观者,以另外一种心态、心情、心智来看待自己,哪怕换一种角度、眼光或思路也成;况且自己旁观自己可能比他人看得更清想得更明,因为只有自己才更知道自己所面对事情的来龙去脉和不为外人知道的秘密,旁观、反观、内观起来更方便更真实。所以,我们必须学会自己陪伴和旁观自己,而不应以“当局者迷”为借口,失去再思考、再寻觅、再担当的勇气和智力。那么,我们怎样旁观自己呢?我们可以先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梳理清楚,然后把自己当他人,以他人之目光和他人之心智,理智地来看来想自己面临的一切。“当局者迷” ,其
37、实也是迷在自我,迷在内心。而旁观自己,也就是自己在陪伴自己,自己在帮助自己,自己在提升自己。做到旁观自己,当问题、挫折、痛苦甚至不幸降临时,我们就有可能做到虽然“身在此山中” ,也能看清“庐山真面目” 。 (有删改)13本文的结构层次是: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为什么我们需要旁观自己;解决问题(结论): 。 (2 分)14阅读第段, 根据原文分点概述我们需要“旁观自己”的原因。 (6 分)13 (2 分)要旁观自己(1 分) ;怎样旁观自己(1 分) 。14 (6 分)自己的问题要自己勇敢面对,自己扛。 (2 分)每个人身边不是时刻都站着旁观者,需要自己当自己的旁观者。 (2 分)自己当自己的旁观者可能比他人看得更清想得更明。或:自己当自己的旁观者比他人更方便更真实。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