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44.50KB ,
资源ID:4436336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443633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跨湖桥文华完整版讲解词(中文).doc)为本站会员(j35w19)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跨湖桥文华完整版讲解词(中文).doc

1、1跨湖桥遗址博物馆讲解词(完整版)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很荣幸今天由我为大家讲解。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位于跨湖桥遗址公园的核心部分。遗址公园占地 83 亩,博物 馆的建筑面积达 6800 多平方米,区政府投资了一个亿,于 2007 年动工,2009 年正式落成。跨湖桥遗址博物馆由中国美院风景设计院设计,建筑以船为造型,设计灵感来自于在这里发掘出土的独木舟。现 在请大家进展厅参观。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是一座综合反映跨湖桥遗址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的专题性博物馆。她运用现代化的陈列理念,以高科技为辅助手段向大家呈现了“八千年跨湖桥文化” 的纵深场面

2、,在这里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最早的漆弓,跨湖桥人掌握了最早的慢轮制陶技术和纺织技术,它是我们萧山的一张“历史文化金名片”。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这边请。(馆内设有陈列厅、遗址厅和临时厅三大展厅。首先我带大家参观的是我们的陈列厅。陈列厅设在二楼,请留意台阶!)现在大家所在的位置是陈列厅的序厅,陈列面积约 780 平方米,陈列的主题是“ 八千年回首 ”。投影画面展 现的是风景秀丽的古湘湖。距今 8000 年前,跨湖桥人就是在这方土地上创造出了文化类型独特、内容丰富的跨湖桥文化。然而在一千年后,跨湖桥人却突然消失了,遗址也遭到了废弃。跨湖桥人究竟到哪里去了?跨湖桥文化是否得到了传承?这也成了千古之

3、迷。我们的陈列分别是:跨湖桥文化的诞生、跨湖桥人的活动、农业起源的探索和聚焦跨湖桥遗址。2我们在进展厅前先来了解一下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图。红色圆点标注的是萧山跨湖桥文化遗址,距今 8000 年左右。它的北面是浦江上山文化遗址,距今 10000 年左右;南面是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距今 7000 年左右。 (跨湖桥遗址与河姆渡遗址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文化面貌,令人惊讶的是跨湖桥遗址的许多文化成就超过了 1000 年后的河姆渡文化。 )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进入陈列厅。跨湖桥文化究竟是怎样诞生的?首先请大家了解 8000 年前跨湖桥人生活的环境。在我们面前场景中,近处有茂密的树林、清澈的河流,成群的梅花

4、鹿、水牛和鹤, 远处有绵延的群山。可以看出,跨湖桥人生活的古环境,自然资源是比较丰富的。据专家研究,据今 8000 年前,随着末次冰期的结束,整体气候回暖,但在浙中山区出现了一个阶段性的干冷,山地居民被迫向河口下流地区迁徙。古湘湖温暖湿润的气候,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孕育了跨湖桥文化的诞生,在长达 1000 年的时间里跨湖桥人在此繁衍生息,从事采集、狩猎和耕作。这是跨湖桥遗址地形图。跨湖桥遗址位于萧山城区西南部的湘湖景区内。遗 址西南约三公里为钱塘江、富春江和浦阳江三江交汇处。跨湖桥遗址因附近有一座连接湘湖东西两岸的跨湖桥而得名。跨湖桥文化的诞生与地貌变迁紧密相关。这是遗址地貌变迁图。遗址西侧是狮

5、子山,北侧是寨岭庵,两座山的平均海拔仅 100 米左右。遗址位置靠近水源,适宜跨湖桥人生活、繁衍。这一地貌保持了近千年的相对稳定,这也保证了跨湖桥文化的持续发展。气候也与跨湖桥文化的诞生关系密切。跨湖桥古环境气候总体属于亚热带,温暖潮湿,平均气温为 16 摄氏度。气候,往往决定了植被的分布,图 片上展示的榛树、松树等能适应温凉气候的高大树木。林3下是以杜鹃花为代表的灌木丛,再往下是蕨类植物。在低湿地带还长着香蒲、垂柳和禾本科植物。气候和植被又直接决定了动物的种类和分布。除了场景中看到的一些动物外,当时还有老虎,豹子等出没。在近海湾还发现了海豚的踪迹。湖内有鱼、龟、蟹,鳄鱼。天空飞翔着老鹰、鹤。

6、在跨湖桥遗址发掘出土的许多动物的遗骨。这组是八千年前的龟甲。这是一个鹿角标本,鹿角只有在公梅花鹿的头上才会有,它长约厘米,直径约厘米。跨湖桥遗址自 1990 年 6 月首次发现以来,经历了三次考古发掘,其中在 2002 年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震惊中外的独木舟,经碳十四测定,这条独木舟已有 8000 年的历史。现在大家所见到的这个木桨,就是当时连同独木舟一起发掘出土的。独木舟可以说是我们跨湖桥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家在陈列厅的参观结束后,我们到遗址厅亲眼目睹一下独木舟的风采!这是独木舟的模拟操纵,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神秘的跨湖桥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呢?我们面前的场景再现了跨湖桥人的生活。这里展

7、示的是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猪下颌骨标本,从这块猪下颌骨上我们可以认定它属于家猪。家猪的祖先是生活在山林草莽和沼泽地带的野猪,在被驯化的过程中,随着饮食习惯和食物的改变,下颌骨 缩短,牙 齿 特征弱化。下 颌骨的缩 短速度快,而牙齿尺寸改变的速度慢,这样就造成一些牙齿被挤出牙床,形成错齿的现象。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块猪下颌骨标本,可以看到猪的牙齿排列明显扭曲,我们把它看作是家猪的证据。跨湖桥人驯养的家猪是长江流域最早的家猪。从场景里我们看到,跨湖桥人住在木构建筑中。木构建筑是跨湖桥人主要的建筑形式。在遗址发掘过程中发现了成排的柱洞,柱洞就4是房屋立柱时留下的痕迹,考古学上常以柱洞来判断房屋存在的可能

8、性。这是 2002 发掘出土的独木梯残存部分,长 52 厘米,直径 15 厘米。独木梯是一种原始的楼梯,斜靠在地面和干栏式建筑的架空层之间。独木梯的发现可以作为干栏式木构建筑的一种直接证据。与河姆渡遗址相比,跨湖桥遗址出土的带榫卯的建筑构件比较缺乏,这可能是由于建筑类型的不同,也可能是因为考古发掘的偶然性。但是可以看出跨湖桥先民已具有的先进的木作技术。各位领导,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张跨湖桥遗址分布的沙盘模型图,跨湖桥遗 址的分布符合人类文明的总体路径从山地洞穴向河口,平原发展的事实。电子翻书详细介绍了相关内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览一下。跨湖桥人在距今 7000 年左右,突然消失了,遗址也遭到了

9、废弃,在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考古学家对发掘区的地层结构等做了分析,研究表明,跨湖桥遗址是被海侵所湮没。海侵是海平面上升导致的对地层的淹没和破坏。这次海侵对跨湖桥人的生活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推测,跨湖桥文化随着遗址的湮没走向了衰落。朋友们,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这件是在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玉器,叫玉璜,做工十分精致,是跨湖桥先民装扮自己的饰品。而大家眼前的是在跨湖桥遗址出土的小孩头盖骨,这也是保存下来的唯一的一件头盖骨。下面让我们去了解 8000 年前的跨湖桥人!这里设置了台阶,寓意是,我们 仿佛置身在一条小船中,随着上涨的潮水飘荡到了八千年前跨湖桥人生活的地方!这张是长江下游地区众多考古文化陶

10、器图形对照表。长江下游地区主要分布着六种史前文化,按年代的早晚分别是我们的跨湖桥文化、5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每种文化都有代表性的陶器器型。每出土一件文物,考古工作者就能知道它属于哪种文化。对照图表我们发现,年代越早,器形越简单,越晚,就越复杂。跨湖桥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其中陶釜的数量最多,约占出土陶器总数的 52.6%,以夹砂陶为主。大家请看, 这就是陶釜,是一种用于水煮食物的炊具,它就是相当于我们现在煮饭用的锅,通常与底部的陶支架配合使用,考古工作者在出土的陶釜器壁上发现了锅巴,经分析是淀粉类食物,说明跨湖桥人的食物包含了稻谷类。这里展示的是跨湖桥遗址出土

11、的陶器,这些是修复的陶罐。陶罐占出土陶器总数的 16.9%,比陶釜的数量要少,大多是泥性 夹碳黑陶,用于储存食物和其它物品。考古工作者在清理器物时,发现了一件奇特的陶釜,它当时已经被烧坏了, 倾斜在泥土中,里面有一捆类似于植物的枝茎,枝茎间不带泥巴,与陶釜的底部接触也很清爽,釜的外壁有火烧的痕迹,经专家分析,很可能是丢弃的煎药罐。还有一些专家认为,这是一种原始的煮茶遗迹。由于年代久远,这捆植物枝茎已经无法鉴定。无论是煎制中药还是煮茶,朋友们,八千年前的跨湖桥人能有这样的生活水平,都是不可思议的事!大家再来看这件陶器,它叫陶甑,它的底部带有许多小孔,它是干什么用的呢?陶甑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蒸笼。

12、与陶釜配合使用,放在陶釜的上方,陶釜里放上水,利用蒸汽来蒸熟食物。在距今 6000 多年的西安半坡遗址中,也曾发现了陶甑,所以说跨湖桥人把中国人使用蒸汽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 2000 多年。大家在来看这边,这边展示的是出土的一些骨器,这是骨椎,骨6锥是类似于匕首的短武器或狩猎工具。这两件叫作骨哨,由动物的肢骨制成,有单孔的,也有多孔的。骨哨可能是跨湖桥人用以模仿动物叫声,引诱并捕杀动物的拟声工具,也可能是作为乐器来使用。各位想象一下,在八千年前物质生活极为贫乏的远古时代上空,就已经响起了悦耳的骨哨声。 这件可以说是跨湖桥遗址出土的骨器中的精品骨针。跨湖桥出土的骨针十分精美,其中一枚最大直径只有两

13、毫米。针孔直径居然小于 1 毫米,采用双面钻孔技术,真可谓是巧夺天工。这细小的针孔在八千年前是由何种加工工具穿打而成的呢,这是跨湖桥文化留给我们的另一个迷!这是一个关于纺织的缩比场景。关于纺织我们在后面有详细的介绍。下面让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陶器。陶器是人类的重大发明之一,这里复原了跨湖桥人的制陶场景。跨湖桥遗址出土的陶器器壁出现环状均匀规则弦纹,而这件出土的木质陶轮底座,揭开了这些弦纹的谜底,同时也证实了跨湖桥人已经掌握了慢轮修整制陶技术。什么是慢轮修整制陶技术呢?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慢轮修整制陶技术就是将未干的陶胎放在自由旋转的转盘上,用一手转动转盘,另一手用木器、骨器接触要修整的陶胎,

14、从而导致在陶器器壁留下环状规则弦纹。制陶的另一种方法是泥条盘筑法。就是先把泥搓成泥条,然后一圈一圈由下而上螺旋盘筑使陶坯成形的方法。陶里手和陶拍就是辅助的制陶工具。彩陶也是跨湖桥文化的亮点之一。它是泥与火的艺术体现。你们看这就是彩陶,它是红色的。彩陶出土的数量很少,约占出土陶器总数的 2%,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迄今没有一 处发现如此丰富的彩陶。在比较完整的陶器上,我们可以看到红衣普遍只施7于肩部以上的部分。为什么呢?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材料比较珍贵稀有,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没有桌、椅,器物只能放在地上,人们的视线只能看到肩部以上。所以古人仅仅在人们能够看到的地方加以修饰。这些

15、陶器,在今天看来很简单,上面也没有复杂的纹饰,但在八千多年以前,跨湖桥先民能够利用火对泥土进行烧制,并且能够绘制出简单图案,已经很不容易了。这是黑光陶罐,陶罐口沿有七道规整的弦纹,表面光滑有黑色光泽,体现了跨湖桥先民较高的慢轮制陶技术和烧制水平。在远古时代,艺术与宗教总是结下不解之缘。大家请看,这块彩陶片上印有太阳纹,跨湖桥文化时期,太阳一天中的东升西落,一年四季中的高低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冷暖效应都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乃至于生命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再来看这件,双耳扁腹陶罐上刻着 “田” 字形的符号,而这 件木锥上也有两个刻画符号,一个是“二八” 形的符号,一个是三撇的符号,这些符号代表什么意思

16、呢?现在已经无法考证。除了 这些,火烧遗迹堆积而成的台形建筑的出现等等都说明了原始先民的心目中出现了崇火拜日的宗教观念,从而幻化出许多美丽的幻想。现在我们已经来到展厅的第三部分:农业起源的探索。大家请看,这个场景复原了当时跨湖桥人举弓狩猎和采集果实的景象。说明当时的人已经学会制造弓箭。跨湖桥发现的木弓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木弓,木弓长 121 厘米,出土时形状完好,采用韧性良好的桑木边材制作,最为珍贵的是,弓身表面涂有生漆,因此也是世界迄今发现最早的漆器。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复制品,原件正在脱水处理。大家眼前的展柜里,展示了跨湖桥出土的一些石器和骨器。这是骨镞和骨镖。骨镞和石镞在古代都是作箭头使用的

17、,镞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弓箭的杀伤8力。骨镖是一种捕鱼时投掷的工具,尾部系有绳索,在渔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里展示的是遗址出土的部分植物果实,有稻谷、 酸枣、 菱角等,它们是跨湖桥先民主要采集和加工储存的食物。在跨湖桥 1990年的第一次挖掘中,许多灰坑都存有大量形态完整的橡子。这就是橡子坑的图片。 这种橡子坑的制作相当考究,先挖出筒状和袋状的坑,口部和边壁用木料搭成框架结构。许多橡子坑被二次利用过,坑口形成焦积的锅底状灰烬,说明它不可能是一般的储藏坑,而是针对橡子的食性进行加工时留下的遗迹。大家知道,橡子包含鞣酸味涩,必须进行加工才能食用。那么跨湖桥人时如何将鞣酸去除的,这也是跨湖桥人留给我们的

18、一个迷。跨湖桥先民充分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了一些实用的石器和木器。大家请看, 这里展示的是一组石器:石凿、 石锤、 石斧等。 这是石斧制作流程图。第一步是采料,第二步用石头用力敲击石料,第三步用石头细打石料,把它敲成一定的形状,然后进行磨光,最后捆绑上木柄就能够使用了。这一件是石锛,乍一看和石斧非常相似,但两者还是有区别的。石斧使用时,斧刃与柄平行, ;而石锛使用时,斧刃与柄成直角。这张是农业文明分布图,从图上大家可以看出,世界农业起源有三大中心。第一个中心是西亚伊拉克及周边地区,这里是大麦、小麦的起源区,这一区域后来诞生了著名的两河流域文明并衍生出古埃及和古印度文明;第二个中心是黄河流域

19、、长江流域的粟、稻起源区,诞生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文明;第三个中心是美洲墨西哥一带的玉米起源区,诞生了 玛雅文明。由此可见, 农业起源与人 类文明息息相关。我们跨湖桥遗址的稻作农业正是起源于长江下游。长江流域是稻作农业起9源中心的观点目前已被学术界广泛接受。旁边展柜展出的是精美的木器,大家可以欣赏一下。有木盘、木柄,同时还 出现了可以与现代江南地区编织工艺相媲美的席状编织物。这里有的狩猎和采集互动游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一试身手。关于农业起源,目前国际上主要有 3 种理论。第一种是人口压力论, 这种观 点认为旧石器时代末期,随着人口的增加,部分人口必须迁移,他们带 走了原来熟悉的植物种子在异地播种

20、,就产生了农业;第二种是发现论,也就是说原始人发现某种植物适合驯化,其优越性也立刻得到了体现,农业就诞生了;第三种是竞争宴享论,这种观点认为农业诞生于资源丰富的地区,植物栽培并不源于饥饿,而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于是开始了植物的驯化。稻谷遗存在跨湖桥遗址中分布比较广,在遗址地层中淘洗出 1000余粒碳化的稻粒。从粒形上分析,跨湖桥稻谷的 颗粒比较短,50以上的稻谷明显不同于普通野生稻,是人工驯化后的栽培稻。因此有理由认为,跨湖 桥所在的长江下游地区是最早开始栽培水道的地区之一。这是跨湖桥出土后,淘洗出的碳化稻粒的标本图 片。跨湖桥先民还发明了实用的骨器,这件器物就是其中的一件骨耜。骨耜是一种翻地

21、工具,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犁,由动物的肩胛骨制成,插绑在木柄上使用。这是一幅骨耜装柄使用的插装法示意图。农业就在跨湖桥人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中,逐渐发展起来。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展厅的最后一个部分聚焦跨湖桥。这是跨湖桥遗址挖掘、微缩模型,上面是在挖掘现场拍摄的照片。跨湖桥遗址的发现证明了,浙江境内新石器时代文化有多个源流谱系。跨湖 桥遗址自 1990 年首次发现发掘后,在 2001、2002 年又进10行了两次抢救性考古发掘。这一发现也引起了中外考古学家的关注。 这个展板我们可以了解到国内外专家对跨湖桥文化的研究成果,有文物出版社出版的跨湖桥考古报告,有复旦大学与博物馆学系做的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信息解读

22、脚本,还有跨湖桥文化研究论文集以及历年各种学科专家学者研究发表在各种学术刊物上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其中,包括学 术界著名的自然杂志 。跨湖桥遗址发现、发掘到跨湖桥文化的命名,风雨兼程 20 年,这张跨湖桥遗址大事年表记载了这段漫长、艰辛的历程。2004 年 12 月 16 日,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先生代表考古界宣布了跨湖桥文化, 对这一文化进行正式命名。跨湖桥文化的命名,意义重大,对浙江乃至长江下游文明起源问题有着及其重要的考古研究价值,对浙江史前考古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纺织的出现也是跨湖桥人类活动的一大亮点。跨湖桥遗址不但发现了纺织用的木制的定经杆和骨质纬刀,还发现了陶纺轮、线轮等纺织工具。

23、现 在大家看到的线轮出土时槽间还残留有缠绕的纤维线圈。这些文物的出土表明,距今 80007000 年前,跨湖桥人已经采用水平踞织机的原理进行原始的纺织工作。这里是一个互动项目,有关跨湖桥文化的知识问答,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体验一下,来加深对跨湖桥文化的理解。历史,总在不经意间被后人所发现。跨湖桥文化是跨湖桥先民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同时,神秘的跨湖桥人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尚未解开的迷,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发现!观众朋友,展厅的讲解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大家有时间,可以在这个电子留言台留下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下面请大家到遗址厅参观!11接下来我们参观遗址厅。遗址厅总面积为 1700 多平方米。在这里,

24、各位将看到我们跨湖桥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独木舟。这条独木舟是在 2002 年发掘出土的,经碳 14 测定,它已有 8000 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考古工作在我们的印象中总是带着神秘的色彩。在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下,我们今天才有幸看到历史创造的一个个奇迹。那么,考古发掘过程是怎样的,考古学家又是怎样进行研究的,这里的展板对考古知识做了简单的介绍。这些是陈列厅展示的跨湖桥文化的代表性器物。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遗址厅,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整个遗址厅呈圆形,近 处是跨湖桥遗址发掘现场的模拟场景。考古工作者正在工作,有的清理出土文物,有的拍摄照片。背景是风景秀丽的古湘湖。周边是根据跨湖桥人生活而制作

25、的大型壁画。远处就是我们的独木舟,文保工作者已经对独木舟进行了一系列脱水保护。由于在保护中对于温度、湿度的要求比较高,目前独木舟只能放在恒温恒湿的玻璃房里向大家展示。现在就请大家随我近距离的一睹独木舟的风采。请留意脚下台阶。独木舟自 2002 年发掘以来采取的是原地保护的方法,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当时出土的真实场景。我们现在的遗址厅在水下 5 米。独木舟残长 5.6 米,最宽处 53 厘米,平均厚度为 2-3 厘米,由整颗马尾加工而成。舟体东北侧基本完整,两头略窄,舟头上翘,宽约 29厘米。而另一端舟头已经在当年萧山砖瓦厂取土时被破坏了,非常的可惜。独木舟被发现时并不是孤立摆放的,在独木舟的周围

26、有规律的分12布着木桩和桩洞,船头底部附近还压有一根横木,因为独木舟脱水的需要,这些迹象被暂时掩盖了。现象表明,独木舟当时是被固定在由这些木桩和横木构成的架子上的。考古学家还在独木舟的附近发现了三支没有使用过的木浆,专家根据这些推测,这里当时很可能是一个木作加工场或木作修理场。那么独木舟到底是怎么制作的呢?古跨湖桥人已经学会利用火焦法制作独木舟。简单地说,就是把整木对半剖开,一面涂上一层湿泥,然后用火烘烤另一面,然后用石斧石锛把炭化部分砍凿下来,再修整挖掘成形。大家请看,在独木舟的东南侧有一片大面积的黑焦面,在西北侧有小面积的黑焦面,这些都可以作为火焦法的证据。人们或许要问,这么轻巧的独木舟是如何使用的呢?实际上独木舟的使用可以分为单艇和边架艇两种方式。单艇独木舟是在较窄的河道中使用的;而边架艇则是在较广阔的江河湖海中,把多架独木舟捆绑在一起使用。这便是人类舟楫文化的起点。江南,历来是鱼米之乡。独木舟和遗迹的发现证明了我们的祖先在 8000 年前就已经会驾舟而行,这充分证明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独木舟的国家之一。这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骄傲。回首八千年,跨湖桥先民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弓箭,掌握了慢轮制陶技术和水平踞织机原理,这里还有南中国最早的彩陶、家猪,以及长江下游地区最早的栽培稻,这就是有着 8000 年文明史的跨湖桥文化。我的讲解到此结束,欢迎大家再次来到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参观。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