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43KB ,
资源ID:4405193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44051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政策及其困境.doc)为本站会员(scg750829)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政策及其困境.doc

1、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政策及其困境 一、前言 1949 年中共建立政权之后,仿效苏共采行指令经济(command economy)体制1。中国金融体制因而与高度集中的指令经济体制相配套,国家计画是资源分配的主要依据,银行信贷资金按国家生产及流通计画配置。政府支配银行全部经济剩余,并承担全部风险,其目的是建立以重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基础体系2。由于实行指令经济,大陆金融体制被视为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下资金的保管者,听从行政命令分配、调节资金,金融主管机关无独立行使的权利3。因此 1950 年至 1970 年代,大陆金融体系围绕指令经济体制运行,权力高度集中,金融机构向行政指令负责,完全忽视投资融资的

2、效益和效率。 1979 年起为了与改革开放政策配套,中国金融体制也相应调整改革。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化发展,中国出现 Ronald I.McKinnon 所说的:政府对金融体制和金融活动干预过多,造成金融体系和经济效率低下现象,结果不但抑制金融体制发展,而且阻碍经济发展,造成金融抑制和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此即 McKinnon 所称金融抑制(Financial Repression)4。为此,1991 年 1 月28 日邓小平南巡指出:金融银行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5。 为了搞好、搞活金融,发展经济,中国必须推动金融改革。本文主要讨论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政策及其困境,

3、讨论重点:一、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与改革历程;二、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目标;三、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困境。 二、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与改革历程 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与改革历经四个阶段6:一、过渡阶段(1949-1952年);二、大一统阶段(1953-1978 年);三、银行体制改革试点阶段(1978-1993年);四、银行商业化改革阶段(1994 年迄今)。 (一)过渡阶段(1949-1952 年) 中共建立政权后,将原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为中国人民银行7。在全国普遍设立中国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大力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并逐一合并各革命根据地的银行,形成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体,由交通银行、中国

4、银行、公私合营银行和大量农村信用合作社共同组成的过性社会主义银行体系8。 (二)大一统阶段(1953-1978 年) 随着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展,中国仿照苏联模式,建立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银行也相应按照苏联金融管理模式,过渡时期形成的多种金融机构合并为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交通银行改组为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取消信用业务,只办理基本建设投资拨款业务。农村信用合作社虽然幸存,但实际上已经中国人民银行在农村的基层机构。大一统的金融体制反映在金融业务上是:取消商业信用,一切信用集中在中国人民银行9。 (三)银行体制改革试点阶段(1979-1993 年) 1978 年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

5、实行经济改革开政策。1979 年邓小平指出:现在对财政、银行,有很多反映。有的好项目只花几十万元,就能立即见效,但是财政制度或者银行制度不允许,一下子就卡死了。这样的事情恐怕是大量的,不是小量的。卡得死死的,动都动不了,怎么行呢?当然也有成千上万元的项目,那就必须慎重一点了,但是成千上万元的项目也有很快见效的,财政、银行应该支持,这样就活起来了。这不是个简单的财政集中分散的问题。必须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现在每个省市都积压了许多不对路的产品,为什么?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制度是采取拨款的形式,而不是银行贷款的形式。这个制度必须改革10。在此一思想指导之下,中国开始推动银行改革。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人民

6、银行是惟一的银行,国有企业融资都依赖于财政拨款,人民银行遍布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主要负责各项资金的划拨。1979 年 2 月至 8月间此种单一银行体制开始改变,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三家专业银行先后恢复重建。1984 年 1 月中国工商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独立出来,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不再兼办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由中国工商银行承办上述业务11。至此,中国人民银行管辖下的四大专业银行体系初步形成。然而,银行体系的初步建立,并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银行扮演活化经济的功能仍然未能发挥,因此,1986 年 12 月 19 日,邓小平在企业改革和金融改革的讲话中,再次强调必

7、须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金融改革的步子要迈大一些。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我们过去的银行是货币发行公司,是金库,不是真正的银行12。 1987 年交通银行重组,其经营范围不受专业分工限制,机构设置不受行政区域约束,成为第一家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银行,打破专业区隔的综合银行,设董、监事会,全国分行均是独立法人,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均由总管理处直接管辖13。 四大专业银行成立之后,专业银行掌握多数国家金融资产。1993 年为例,专业银行占金融资产总额 73.42%,非银行金融机构为 22.84%,商业银行仅占4.1%(见表一)。由于专业银行必须承担政策职责,向国有企业贷款,导致专

8、业银行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混合的经营矛盾14,此一矛盾突显指令经济体制本身的问题。 为解决此一矛盾,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确立金融体制改革目标: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由人民银行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建立政策行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15。 (四)银行商业化改革阶段(1994 年迄今)。 为有效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1994 年 3 月至 11 月间,四大专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正式剥离,特别成立三大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从中国建设银行分出)、农业发展银行(从中国农业银行分出)和进出口银行(从中国银行分出)。四大专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

9、国人民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正式改组为国有商业银行。其后,开放外资、合资、侨资银行陆续进入大陆市场,形成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16。 表 1 1993 年大陆金融资产总额分布表 资料来源:毛宏君,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新举措(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页 5。 值得注意的是,此一阶段中信实业、招商、深圳发展、福建兴业、广东发展、光大、民生、华夏、上海浦东发展等九家股份商业银行相继成立,其特征是:产权关系明确、行政干预较少;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按经济区域与业务量大小设立分支机构;发展综合业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10、在人员运用聘任、工资奖金分发等方面有较高的自主权17。因此,1998 年以来股份商业银行蓬勃发展。2001 年末,10 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合计存贷款余额分别为 16,463 亿元人民币和 11,410 亿元人民币,分别占全国金融机构的 11.5和 10.2,占全国商业银行的 14.9和14.118。 1995 年起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保险法相继颁布实施19。值得注意的是,商业银行法首次以法律确立商业银行是企业法人的民事主体地位。到 1995 年底,中国已有保险公司 25 家,信托投资公司 391 家,证券公司 91 家,财务公司 56 家,融资租赁公司 14 家。外资金融机构 1

11、42 家独资银行 5 家,合资、独资财务公司 5 家,合资银行 5 家,外资保险公司分公司 5 家,投资公司 1 家,各类外国金融机构代表处 469 家20。形成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元金融体系。 然而,整体而言,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权关系和表现形式并没有改变,仍然是国家所有的产权关系,国有商业银行仍必须承担国家赋予的责任,必须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提供贷款,而不能考虑盈利标准和还贷能力标准21。加上三大政策银行主要是解决跨地区或跨行业的大型信贷,而且并未在全国普设,所以政策性银行信贷无法延伸到的省、市,自然由国有商业银行来承担。此外,经济较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行政

12、干预比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更强,因此,无拨始终离政策性贷款22。 为维持政局稳定和经济高速增长,中国政府要求国有商业银行继续向国有企业拨款,国有商业银行无法自主经营,因此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并存23,导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节节升高,中国面临新的改革局势。 三、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目标 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累积庞大不良资产,加上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中国金融决策者警觉到必须解决不良资产问题,推动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才能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确保金融稳定。改革重点是:一、财务重整解决不良资产;二、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 (一)财务重整、解决不良资产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数量到底多少,迄今仍无法清楚计算。官方公

13、布数字和经济学界预测数据差距甚大。1991-1995 年国有企业的不良债务分别为2133 亿人民币、4206 亿人民币、5477 亿人民币、8534 亿人民币、10589 亿人民币。五年间,不良资产增加了近四倍24。 根据最保守的估计,1994 年至 2003 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最少为21%,最高达 35%(见表二),远超过 1997 年发生严重金融危机的东南亚各国(见表三)。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弊端以及公司治理的缺陷,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采取各种隐性和显性的担保,使得国有商业银行产生严重道德风险,不良资产高涨,整个国有银行体系变得极度脆弱。Lardy 于 1998 年指出,如果按照严

14、格的国际会计标准,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技术上已经破产,银行资本充足率是负数,最终注销的不良贷款将几乎超过它们贷款损失准备金和银行自有资本的之和25。 表 2 1994-2003 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 资讯来源:廖国民、刘巍,银行体制、破产成本与政府担保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一个分析框架,北京:管理与世界2005 年第 3 期。引自北京:金融与保险月刊2005 年,第 7 期,页 7。 表 3 东亚以及东南亚各国银行体系不良资产比例 资讯来源:J.P.Morgan, Asian Financial Market,January 1998. 1997 年至 1998 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2

15、6,促使中国金融当局开始意识、警觉到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已经迫在眉睫,非要解决不可。过去,中国金融当局不愿公开讨论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2000 年 1 月 20 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才首次对外指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坏帐占整个贷款余额的 2.7%,与逾期贷款和呆滞贷款加起来可能在 8%-9%。这个数字明显低估27。 为因应 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确保金融稳定,当年 1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陆续推出一系列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措施:一、财务重整;二、改善内部管理;三、强化外部监管28。 根据官方资料,2003 年 6 月底,中国

16、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约 26.5 万亿人民币,占全国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 85。在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约占全部银行业资产的 60,在国有重点企业贷款中,四家银行份额约占 80;在国有重点建设贷款中,四家银行份额约占 7029。 在国有重点建设贷款中,四家银行份额约占 70,国有企业坏账是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主因。为了处置银行不良贷款,中国政府发行特种债券,1998 年向国有商业银行注资 2700 亿人民币,2003 年又注资 3200 亿30。1999 年中国开始着手处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先后成立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四家资产管理公司(见表四),

17、分别承接了由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剥离 1.9 万亿人民币不良贷款31,限定10 年处置完毕32。 表 4 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与功能 资料来源:整理自李晓明、卞卓丹,国资贱卖解疑,在目前体制下国资流失是必然的,环球杂志半月刊,2005 年 02 月 25 日。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注册资本金均为 100 亿元人民币,由财政部全额拨入,其主要任务和经营目标是收购、管理、处置四大国有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和最大限度保全资产、减少损失,化解金融风险33。 在改善内部管理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实行严格的授权授信制度:正式取消贷款规模,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将经营效益和资产品质纳入对

18、国有商业银行的考核,由行政评价转变为经济评价。并大规模精简机构和人员34。 在强化外部监管方面,1998 年 5 月成立中央金融工委,负责领导、协调全国金融工作,并监管全国金融行业35。2003 年 4 月 26 日,确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取代中国人民银行(央行)36履行对国有商业银行监管职责。4 月 28 日银监会正式成立,直属国务院,形成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管理体制37。 (二)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 2001 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承诺,2006 年中国将全面对外开放银行业务,国有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因此银监会把 2005 年定为银行业改革年,推动银行业市场

19、化38。 根据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国内研究室副主任黄金老所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方向:一、形成多元化的产权制度。二、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人民银行已明确按照三步骤推动改革:公司化改造股份制改造上市39。可见,改革企图是:打破国有独资局面,全面实行产权多元化(即所谓银行股份制改造),建立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然后将国有商业银行公开上市,从而建立现代化、市场化的商业银行制度。 据周小川指出,2003 年起中国政府决心从根本上推动金融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是重点之一。股份制改革之后,推动上市,上市只是改革步骤,目的不是只为筹资,主要目标是为了建立一整套新的市场激励和约束机制,强调投资者利

20、益,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彻底打破国有商业银行准官僚体制,改变官本位文化,通过合理的、符合商业银行运营要求的绩效激励机制、充分的风险控制和资本约束,将国有商业银行转变为真正的市场主体40。 2003 年 10 月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领导小组,国务院也组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领导小组。黄菊任组长、央行行长周小川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在央行。成员除央行之外,还将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和银监会纳入其中41。 中国政府推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第一步是尽快完善国有独资公司体制,按照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转变为经营货币的金融

21、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有独资公司;第二步是进行股份制改造;第三步则是创造条件分步上市。改造原则是:国家控股,广泛参股。国家控股,即国家对改组后的四家银行拥有股份控制权,先绝对控股,后相对控股;广泛参股,即可采取股权分散、比例控制、法人持股、基金转换的模式,在国家控股的前提下,按一定比例广泛吸收内外资企业参股。同时,组建若干基金,吸收自然人资金组成基金法人对银行进行参股42。 根据银监会公布,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先海外、后国内。规划 2004 年中国建设银行上市,中国银行完成改制;2005 年中国银行上市,工商银行完成改制;2006 年工商银行上市,中国农业银行完成改制,2007 年农行上市

22、。依照国务院计划将有 1200 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改造国有商业银行,包括向中国工商、中国农业两家银行的资本金注入和发债计画43。 2004 年 1 月 6 日,国务院正式宣布已将 450 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注资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两家银行各获得 225 亿美元44。2003 年 12 月 16 日中国政府特别成立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45,中央汇金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的国有独资投资公司,代表国家对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等重点金融企业行使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汇金公司副董事长汪建熙认为,汇金公司采取公司形式,但却是一个非营利机构,基本职能是代表国家行使出资人职能,主要从事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理(见表五)。成

23、立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体现在产权明晰的前提下推进公司治理。但这并不妨碍汇金在履行大股东职能方面表现得逐渐强势。根据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2004 年建行税前利润达 502 亿,比上年增长34%,汇金公司可以分得利润超过 400 亿元人民币。汇金公司只拿走 27.9 亿元的分红,2005 年上半年红利要留在建行。这些分红将作为再注资,用于核销成立建行股份公司前的损失。 目前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职能的各级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第二层次是直接持有国有企业股份并能对公司治理结构有重大影响的投资实体,这些实体包括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公司、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等。第三

24、层次是进行具体经营的大量的国有企业。按照这一分法,汇金公司当处于第二层次。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锺伟认为,汇金公司已经转向为纯粹的投资控股公司。未来应该定位为管理部分外汇储备、国有银行等在内的国有金融资产、高度市场化的金融控股公司。汇金公司不论采取何种定位,都需加强透明度,披露公司章程和资产负债表等关键资讯,并确立必要的法律地位。 表 5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的企业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自中国企业家BUSINESS.SOHU.COM 2005 年 7 月7 日。 国务院强调,注资只能用于提高资本金,而不能用于冲销坏账。新资本金可真正带来收益的投资,通过扩大贷款组合创造更多收入,从而吸引

25、外国战略投资者投资48。四大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中将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外资参股的最高比例定在 25%49。 根据巴塞尔协定最低资本要求,商业银行在持续经营的全过程中,必须时刻将资本充足率保持在 8%以上。这条规定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重要条件之一。2003 年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年报显示,资本充足率分别为 6.98 和6.51,未符合要求。获得国家 225 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注资后,再发行次级债可使两家银行满足资本充足率不低于 8%的要求。中国建设银行估计,在总额400 亿元的次级债发行完成后,其资本充足率将超过 8;中国银行发行完总额600 亿的次级债后,其资本充足率将达到 11。上市另

26、一个条件是:不良贷款率降至 10%以下。2003 年年底,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6.29和 9.12%。2004 年上半年,通过拍卖,两家银行将 2787 亿元不良贷款剥离到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分别锐减至5.46%和 3.08%50。 2005 年 10 月 27 日,中国建设银行首先在香港以每股 2.35 港元的发行价公开发售(IPO)12%股份,可筹集 80-92 亿美元,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建设银行公开募股之前,引进美国银行和新加坡国有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为战略投资者,并分别以 25 亿美元和 10 亿美元收购该行相应的股份,

27、为中国建设银行 IPO 满足发行资格51。 中国建设银行成功地首次公开募股,将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推向新的里程碑。然而,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政策的成败关键并不在募集外部资金,主要关键在于公司治理的能力,在于公司管理文化的现代化。 四、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困境 早在 2001 年,中国人民银行便委托德勤会计师事务作国有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研究报告。报告中指出,由于四大银行是准行政机构,人事由上级任免,经营受政府干预。例如行长只愿向国有企业放贷,即使是坏账也不用担太大责任,而向私营企业放贷,一旦有差错就有理说不清;有些地方行长和地方政府合谋,如果不向其指定企业放贷,政府则可调动其他企业挤兑。在内部经营

28、上,目前只有中国银行有董事会,其他则由党委负责;核算体系尚不不清晰,国外的商业银行有四本账:总账、部门账、产品账、客户账;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只有一本总账52。 国有商业银行的主要问题是:一、内部治理缺陷所导致的制度性风险,引发内部金融腐败。普遍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个人权力过大,内部人控制严重,易滋生腐败;内部治理结构的漏洞导致内部人员有大量的寻租机会,惩处机制的缺失也为犯罪者提供示范效应。二、银行监管缺失。普遍存在管理不当,尤其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流于形式,很难真正地起到监控的作用53。 中国金融决策者深知,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关键在于公司治理。但公司治理并非一蹴可及。诚如周小川指出,公司治理的基

29、本要求主要体现在公司法中,而中国公司法尚需进一步完善;再者,公司治理涉及理念、惯例、法律以外的约定、自律组织的约定以及文化,仅靠公司法还是不够。中国各部门对公司治理的说法和要求也不尽一致,这些要求中都有若干重大遗漏,对实践中的重大难点也未给出解决的指导。另外,对 OECD 公司治理原则(1999年版和 2004 年修订版),中国也没有一致的看法54。 国务院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加快深化内部改革,建立良好公司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中国银行提出要建立规范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高级管理层制度。中国建设银行提出,要设计一套既能符合资本市场要求,又能支持建行管理的全新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清晰的组织结

30、构55。为完成股份制公司要求,2003 年中国银行聘请美国著名的翰威特咨询公司为顾问,完成人力资源改革,建立市场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考核和奖惩制度。中国银行将取消行政级别,实行符合市场要求的职衔制。在翰威特公司的协助下,中国银行已公开招聘部分海内外主管职56。 外资参股之后,在董事会中仅占一至二席,董事会仍官方掌握;历来国有商业银行行长,都是官方指派,而且与央行、财政部有深厚渊源。我们认为,最关键的是治理结构的有效改革,董事会能否真正发挥作用。行长是否由董事会在市场中挑选专业经理人任命,还是由政府任命。其次,分行行长是否也在市场中挑选专业经理人任命,这涉及到国族主义(Nationalism)、中

31、国官场文化、既得利益等突破,非常艰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维持高度增长,在全球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现代化公司治理的理念尚未普及,企业伦理或专业伦理观念普遍缺乏,依法统治、依法行政的观念仍然薄弱,党政官员的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中国政府行政权独大,中国共产党一党独大,舆论以及新闻媒体的监督力量极为有限,在这种环境下,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只有仰赖官员的道德自律。 五、结论 为解决金融体制阻碍经济发展、造成金融抑制和阻碍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问题,中国经济学家参考西方金融理论57,倡导金融体制改革,期望与经济改革配套,发挥筹集、融通资金,提高资金运用效率,达到促进经济成长的

32、目标。 综观中国推动的国有商业的改革政策,主要是参考、引用西方经验和做法,但是既有的金融体制的特质(国家主导、国家控股),银行改革、管理以运作,皆可见明显的行政权力介入58。中国政府透过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为股份公司,为其注资,推动其上市。主要用意是,施加足够的外部压力,确保真正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切实切断机关化运行机制,以确保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成功。 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中国政府已经学会运用更多的市场手段来达到调控经济的目的,以回应社会各界对政府行政权力对经济过度干预的责难。因此,行政权力让位于资本权力也成为中国银行业改革的一种趋势。通过国有独资金融控股公司控制商业银行股权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经营

33、行为,从而以资本管理取代原有的行政管理。汇金公司的成立,透露中国政府已经透过资本运作来达到商业银行改革的目的。 汇金公司绝非推动竞争而是限制竞争,中国银行业更趋向高度垄断的市场,这种垄断是在市场化下的资本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双重垄断。推动市场化,使银行更具竞争力应是政府追求的目标。可是,目前所出现的高度垄断的趋势,对中国银行业的产业生态来说无疑是一种破坏。 在行政权力的管制下,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行为上虽然日益具有市场化特征,但是单一的国有产权属性,决定其经营目标绝不仅仅是利润的最大化,而是兼顾更多的社会福利目标,比如支援国有企业改制,承担国企改制的成本,稳定地方经济。更为重要的是,国有商业银行承

34、担辅助中央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职能,尤其是在控制经济过热时,更要贯彻中央政府调控政策。随着银行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是否还要扮演这个角色? 目前中央汇金控股下的国有银行都在积极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以谋求海内外上市,从而成为公众银行公司。如果股东利益至上的公众银行公司与国家政策的走向发生偏离,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就会突显出来。 更值得关注的是,汇金公司与海外资本的联合可能会更强化其寡头垄断的地位。当然,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将有效改善国有银行的公司治理水准和管理能力。但是海外金融机构注资中国银行绝不是救济,它们看重的是中国银行业的高额垄断收益。资本权力下的银行寡头更具动力和能力游说政府,限制银行业竞争,维持其垄断地位。中国政府今后试图打破垄断的种种努力因而更加艰难。这种状况势必造成社会财富向银行寡头集中,进一步加大中国已经严重失衡的分配格局,抑制经济增长潜力。这正是资本权力下的银行业寡头垄断对中国经济的最大贻害。此一危机,是中国领导人日后要面对的最大、最头痛的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