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236 ,大小:4.41MB ,
资源ID:4393193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43931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临床体液学检验.ppt)为本站会员(scg750829)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临床体液学检验.ppt

1、临床体液学检验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岳新颜,一,尿液检测,一,尿液检测,尿液的产生,血液: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排泌体内代谢产物浓缩排出体外尿液。,尿液检测的临床意义,1。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与疗效观察: 2,内分泌系统性疾病诊断: 3,用药的监护:氨基甙类抗生素使用,尿液标本的收集,1,留取标本的容器要清洁,干燥。 2,成年女性留尿时,应避开月经期。 3,留量约100-200ML. 4, 应留取中段尿。 5,尿液标本要在半小时内送检。,尿液标本的类型,1,首次尿:一般以清晨首次尿为好。 2,随机尿:门诊和急诊病人的临时检测 3,24h尿: 尿液成分定量检测。 4,清洁中段尿:尿液细菌培

2、养。,尿液检测的内容,1,一般形状检测。2,化学检测。3,显微镜检测。,1,一般性状检测,尿量 外观 气味 比重 酸碱度,(一)尿量,正常参考值:成人:1000-2000ml/24h,多尿,定义:2500ml/24h生理性:饮水多、应用利尿剂或某些药物。病理性:1、内分泌性:垂体性、原醛、糖尿病、尿崩症等。2、肾性:慢性肾盂肾炎、肾衰早期等。3、神经性:精神紧张。,少尿,定义:400ml/24h 1,肾前性少尿:脱水、心衰、休克等。 2,肾性少尿:各种肾脏实质性病变。 3,肾后性:梗阻。,无尿,定义:100ml/24h,(二)外观,1,血尿。 2,血红蛋白尿和肌红蛋白尿。 3,胆红素尿。 4,

3、脓尿和菌尿。 5,乳糜尿。,1,血尿,镜下血尿:外观清亮,显微镜可见,RBC3个/HP 肉眼血尿:1ml血液/1000毫升尿液淡红色、洗肉水样、血凝块,血尿的临床意义,1.泌尿系统疾病:如肾小球肾炎,尿路感染、结石、肿瘤、外伤、结核等。 2.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友病、ITP等。,2,血红蛋白尿和肌红蛋白尿,正常:尿潜血试验阴性。 病理:当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出现在尿中,尿液可呈浓茶色、红葡萄酒色或酱油色。尿潜血试验阳性,血红蛋白尿和肌红蛋白尿的临床意义,血红蛋白尿:常见于血管内溶血,如溶血性贫血(如蚕豆病、PNH等),血型不合的输血,严重烧伤。 肌红蛋白尿:常见于挤压综合征、栓塞性肢体坏死。偶见于

4、正常人剧烈运动后。,(三)胆红素尿,尿内含有大量结合胆红素。 尿液呈豆油样改变。 黄色泡沫,不易消失。,胆红素尿的临床意义,1,阻塞性黄疸2,肝细胞性黄疸,(四)脓尿和菌尿,尿中含有大量的脓细胞、炎性渗出物或细菌 新鲜尿液呈混浊或云雾状,脓尿和菌尿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等.。,(五)乳糜尿和脂肪尿,乳糜尿:尿中混有淋巴液而呈稀牛奶状同时混有血液。 脂肪尿:尿中出现大量脂肪滴混浊均匀,加酸碱不改变,加乙醚可变清亮。,乳糜尿和脂肪尿的临床意义,乳糜尿:多因肾周淋巴管阻塞、破裂,淋巴液进入尿液所致。见于丝虫病、腹内结核、肿瘤、胸腹部创伤或手术、先天性淋巴管畸形等, 脂肪尿:多见于骨折、

5、肾病综合症和脂肪挤压损伤,(三)气味,正常尿液的气味来自于尿中挥发性酸性物质。尿液长时间防置后,尿素分解可出现氨臭味。,尿液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1,氨味:慢性膀胱炎、尿潴留。2,蒜臭味:有机磷中毒。3,烂苹果味:酮症酸中毒。4,酒精味:酗酒,酒精中毒。5,鼠臭味:苯丙酮尿症。,(四)尿液酸碱反应,正常参考值:pH 4.68.0,约6.5肉食为主者尿液偏酸。素食为主者尿液,尿液酸碱反应异常的意义,1,酸性尿:酸中毒,痛风,白血病及服用酸性药物后。低钾性代谢性碱中毒时,排酸性尿为其特征之一。 2,碱性尿:膀胱炎,代谢性碱中毒,肾小管酸中毒及应用碱性药物后。 3,药物干预:尿pH可作为用药指标。,(

6、五)尿比重,指4时尿液与同体积纯水的重量之比。常用来衡量肾脏浓缩稀释功能。 尿液比重受尿中可溶性物质的量及尿量的影响。正常参考值:1.0151.025,婴幼儿偏低,尿比重异常的临床意义,高比重:1.030。见于肾前性少尿、糖尿病及急性肾小球肾炎等导致的蛋白尿。 低比重:1.010。见于大量饮水、尿崩症、肾浓缩功能受损(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炎多尿期、尿毒症多尿期等)。 尿比重可作为鉴别糖尿病与尿崩症的参考,前者尿量多,比重高,后者尿量多,比重低。,2,化学检测,尿蛋白 尿糖 酮体 尿胆红素与尿胆原,尿蛋白,肾小球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受损。 选择性/非选择性 肾小管性:肾近曲小管重吸收障碍 溢出

7、性:肾小球、肾小管功能均正常,体内某种蛋白成份异常增多而出现蛋白尿 分泌性:肾髓袢升支及远曲小管分泌T-H糖蛋白增加,正常参考值:,定性:阴性定量:含量150 mg/24h尿,尿蛋白定性/定量测定相关性,定性 定量 总量+ 30mg/dl 3.5g/24h,蛋白尿的临床意义,生理性蛋白尿:发热、运动、寒冷、精神紧 张等。 假性蛋白尿:尿内混有大量血、脓、粘液等成份,导致蛋白定性阳性。见于:膀胱炎、尿道炎、出血、阴道分 泌物,病理性蛋白尿的临床意义,1,肾小球性蛋白尿:最常见。原发性肾损害:肾炎、肾病综合征、隐匿性肾炎等。继发性肾损害:糖尿病、高血压、SLE等,肾小球性蛋白尿,2,肾小管性蛋白尿

8、: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碍。以小分子量蛋白为主见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管酸中毒,以及庆大、镉、汞、中草药等中毒,肾小管性蛋白尿,3, 混合性蛋白尿:肾小球、肾小管同时受累,尿中大、中、小分子蛋白质同时出现。蛋白量与肾病程度明显相关多见于慢性肾病,如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等。,4,溢出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及肾小管重吸收均正常,但由于血中有异常蛋白质产生增多,这些小分子蛋白质,可经肾小球滤出,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在尿中出现而产生蛋白尿,称为溢出性蛋白尿本周氏蛋白尿-多发性骨髓瘤血红蛋白尿-急性溶血,溢出性蛋白尿,5,组织性蛋白尿:在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小管代谢产生的蛋白质和组织破坏分

9、解的蛋白质,以及由于炎症或药物刺激泌尿系统分泌的蛋白质,称组织性蛋白尿。多为低分子量蛋白,以T-H糖蛋白为主要成分。,功能性蛋白尿:指泌尿系统无器质性病变,尿内暂时出现的轻度蛋白质而言,又称为生理性蛋白尿。常见于运动后蛋白尿、发热性蛋白尿,,体位性蛋白尿:指直立姿势时出现蛋白尿而卧位时尿蛋白消失,又称为直立性蛋白尿.,尿糖,正常人尿内有微量糖。当血中葡萄糖量超过肾糖阈值(160 mg /L)或肾糖阈降低时,尿中出现大量的葡萄糖。 正常参考值:尿糖定性试验 阴性定量为0.565.0mmo124h尿糖尿:尿糖定性试验阳性。,尿糖的临床意义,1,血糖升高性糖尿:血糖、尿糖同时升高,最常见于糖尿病疗效

10、监测指标可见于甲亢、柯兴综合征、肝硬化、胰腺炎,胰腺癌,肢端肥大症等。,2,血糖正常性糖尿:血糖浓度正常,由于肾小管病变导致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降低所至,又称肾性糖尿。常见于遗传性家族性糖尿,慢性小管间质损伤,妊娠。,3,暂时性糖尿:生理性糖尿大量进食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应激性糖尿颅脑外伤,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4,假性糖尿:尿中还原物质Vit-C,异烟肼、链霉素,阿斯匹林,水杨酸等,可使班氏定性试验假阳性。,尿酮体,酮体是-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的总称,为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当体内糖分解代谢不足,脂肪代谢加速,肝对脂肪酸氧化不全,酮体产生增加,引起血酮过多而出现酮血症;并从尿中排出,称为酮尿

11、。,尿酮体的临床意义,1,糖尿病性酮尿:常伴有酮症酸中毒。酮尿是糖尿病性昏迷的前期指标。 2,非糖尿病性酮尿:高热,严重腹泻,长期饥饿,禁食,过分节食,妊娠剧吐,肝硬化,酒精性肝炎等。,尿胆红素与尿胆原,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加,结合胆红素可溶于水:从尿中排出,称为尿胆红素;在肠道转化为尿胆原,小部分从尿排出,即为尿中尿胆原。尿胆原与空气接触便为尿胆素。 “尿三胆”,正常参考值:尿胆红素定性试验阴性,定量2mg/L尿胆原定性试验阴性,定量10 mg/L,尿胆红素与尿胆原的临床意义,1,尿胆红素增高:肝炎、梗阻性黄疸、胆汁淤积、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 2,尿胆原增高: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减少:梗阻

12、性黄疸。,3,显微镜检测,细胞 管型 结晶体,细胞成分,红细胞(RBC) 白细胞(WBC) 上皮细胞(),红细胞,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尿中红细胞发生形态学改变:大小变化、形态异常、血红蛋白含量变化。边缘不规则:碱性尿中桑椹状 :高渗尿中红细胞淡影:低渗尿中多形性红细胞:肾小球源性血尿均一性红细胞:非肾小球源性血尿,正常参考值:,玻片法RBC 0-3个/HP定量检测RBC 0-5个/lRBC计数8000/ml,临床意义,1,肾小球源性血尿:多形性红细胞 80%,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 2,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多形性红细胞 50%。肾小球以下部位出血,如急性肾盂肾炎、泌尿

13、系结石、结核、肿瘤、外伤等。,红细胞(无染色,肾小球源性),红细胞(无染色,非肾小球源性),白细胞,新鲜尿中白细胞,外形完整,以中性粒细胞多件,少见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脓细胞:炎症时破坏或死亡的中性粒细胞。,正常参考值:,玻片法5个/HP定量法10个/l,临床意义,泌尿系感染,如肾盂肾炎、尿路感染、肾结核、肾小球炎症。妇科疾病时阴道分泌物混入尿内,除又成团白细胞外,还伴有多量扁平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尿液中的上皮细胞来自肾至尿道的整个泌尿系统。 正常人尿中可出现少量扁平上皮细胞和移行上皮细胞,通常无临床意义,肾小管上皮细胞,小圆上皮细胞来源于小管上皮细胞,如出现在尿液中,提示肾小管病变,见于急

14、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损伤、肾盂肾炎,排斥反应。,脂肪颗粒细胞,慢性炎症时,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变性,充满脂肪颗粒,移行上皮细胞,大量出现时,警惕炎症和肿瘤1,表层移行上皮细胞:主要来自膀胱。2,中层移行上皮细胞:主要来自肾盂。3,底层移行上皮细胞:主要来自输尿 管、膀胱、尿道。,复层扁平(鳞状)上皮细胞,来自尿道前段、阴道。尿路炎症时大量出现,合并白细胞、脓细胞,管型,管型是由Tamm-Horsfall糖蛋白、血浆蛋白、肾小管分泌物、变性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或碎片等成分,聚集在肾小管、集合管中形成的圆柱体物质。,管型形成条件,以白蛋白和T-H蛋白为基质肾小管具有尿液浓缩、酸化功能尿流缓慢,仍存在可交

15、替使用的肾单位,管型形成机制示意图,管型的类型,透明管型。 颗粒管型。 细胞管型。 蜡样管型。 脂肪管型。 细菌管型。 结晶管型。,透明管型,主要由Tamm一Horsfall糖蛋白构成,含少量白蛋白,颗粒少见。透明细胞管型:透明管型内含有少量细胞。,临床意义,正常人尿中偶见; 剧烈运动、发热、麻醉时,一过性出现; 急性肾小球肾炎早期及恢复期常见; 急性肾盂肾炎、肾病综合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高血压等可增多,颗粒管型,由肾实质性病变的变性细胞分解产物和多量蛋白质形成的管型,含较多颗粒(1/3)。根据颗粒大小可分为:粗颗粒管型和细颗粒管型,粗颗粒管型,在蛋白质的基质内含有较多粗大而致密的颗粒。常

16、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及 某些药物中毒引起的肾小管损伤。,细颗粒管型,在蛋白质的基质含有较多细小而稀疏的颗粒。见于慢性肾炎、急性肾细颗粒管型球肾炎后期。,细胞管型,细胞含量超过管型的1/3。 1,红细胞管型。 2,白细胞管型。 3,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 4,混合管型,红细胞管型,在蛋白质的基质内含有大量的红细胞,常与肾小管(球)性血尿同时存在。主要见于肾小球疾病,如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狼疮性肾炎。,白细胞管型,在蛋白质的基质中嵌入白细胞,和脓细胞而形成。提示肾脏炎性反应,如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等。,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表示肾小管有病变,是

17、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的指征。常见于:1,急性肾小管坏死, 2,肾病综合症,3,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4,重金属及化学物质中毒。,复合(混合)管型,蛋白基质中同时含有各种细胞和颗粒物质的管型。见于各种肾小球疾病。,蜡样管型,因颗粒管型,细胞管型长期滞留于肾小管而成。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肾功能衰竭及淀粉样变,提示有严重的肾小管变性坏死,预后不良。,脂肪管型,管型内含有多量脂肪颗粒。较少见,见于肾病综合征及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急性发作,中毒性肾病。,肾衰管型,又称宽幅管型,由损坏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碎裂后在明显扩大的集合管中凝聚而成。见于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时出现。,细菌管型,含有大量细菌、真菌的管型。多见

18、于泌尿系感染性疾病。,结晶体,尿液中的结晶体形成,与该物质在尿中的溶解度,浓度,当时的温度以及尿液的PH等有关。结晶体的出现一般临床意义很小。,若经常出现于新鲜尿液中并伴有较多的红细胞时,应怀疑有泌尿系统结石的可能。,结晶体的类型,草酸钙结晶。 尿算结晶。 磷酸钙结晶。 碳酸钙结晶。 亮氨酸结晶。 胆固醇结晶。 磺胺药结晶。,尿液其他特殊检查,尿2-微球蛋白的检测,2-微球蛋白主要由淋巴细胞产生,细胞代谢旺盛时产生最快。易通过肾小球滤膜,但99.9%可被近曲小管重吸收。正常参考值:0.2mg/L,临床意义:,1, 尿2-微球蛋白增高常见于先天性肾小管酸中毒、急慢性肾盂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和肾小

19、管坏死。以及药物对肾脏的损害:如庆大霉素、重金属药物等。2, 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均受损时血和尿中2-M都可升高。,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维蛋白原或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生成纤维蛋白降(FDP)。正常人尿中无FDP。,临床意义:,1, 泌尿道炎症时,少量纤维蛋白(原)渗 出,经局部纤溶酶作用,少量FDP随尿排出。 2,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时,尿中FDP正常者预后较好;而持续增高者,病情重,进展快。 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原发性纤溶性疾病时尿液FDP为阳性。 4,肾肿瘤、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期FDP亦可阳性,尿溶菌酶,溶菌酶来自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为一种小分子量碱性蛋白水解酶,可溶解某些细菌

20、。可通过肾小球基底膜滤出,90以上被肾小管重吸收。 正常参考值:0-2 mg/L,临床意义:,肾小管疾病,如炎症、重金属(汞、镉)和抗生素中毒所致肾小管坏死、先天性肾小管发育不全、慢性萎缩性肾小管病变,尿中溶菌酶升高。 判断预后: 泌尿系感染时溶菌酶升高,治愈后正常,是早期诊断尿路感染的指标。 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尿中溶菌酶可升高。,尿N-乙酰-D-氨基葡萄糖酐酶(NAG),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含量丰富,正常情况下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是肾小管功能损害最敏感指标之一。正常参考值 :18.5U/L,临床意义:,尿NAG酶升高主要反映肾小管损伤。1,较敏感:肾小管坏死、间质性肾炎等,肾小管上皮细胞损

21、伤后,NAG活性升高早于微量蛋白指标的变化。 2,肾移植后排斥反应前三天尿NAG酶就开始上升。3,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等。,尿本周蛋白,尿本周蛋白是免疫球蛋白的轻链,能自由通过肾小球基底膜,当肾小管吸收超过极限时,可从尿中排出。临床意义:见于多发性髓瘤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者。,粪便检测,粪便检测的目的,1,了解消化道及通向肠道的肝、胆、胰等有无炎症、梗阻、出血、寄生虫等。 2,间接判断胃肠、胰腺、肝胆系统的功能状态。 3,OB试验为消化道肿瘤的诊断筛选。 4,检测有无致病菌。,标本的采集,1,一次全大便的观察,取可疑部分送检。 2,OB:检查前三天素食,禁叶绿素丰富的食物。 3,细菌培养:标

22、本应盛在无菌器皿内或试管内。 4,容器清洁,干燥。,一般性状检测,正常粪便由已消化和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残渣、消化道分泌物、大量细菌、无机盐和水分等组成。 1)量:每日一次,量约100-300克 2)颜色与性状:黄褐色,软、泥样圆柱状 病理状况: 频率的改变:大便次数增多,颜色与形状,1,稀糊状或水样便:可为蠕动或分泌亢进所致,见于各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 2,鲜血便: 见于直肠息肉、直肠癌、痔疮、肛裂等。 3,米泔样便:见于霍乱、副霍乱。 4,黏液便: 一旦肉眼能见,说明黏液增加。脓性黏液呈黄白色不透明,见于各类肠炎、细菌性痢疾及阿米巴痢疾等,5。脓性及脓血便:提示消化道下段病变,如菌痢、慢性

23、肠病、结肠或直肠癌等。 6,柏油样便:见于消化道出血, OB试验(+) 。7,白陶土样大便: 胆道阻塞8,细条状大便:提示直肠狭窄,见于直肠癌。9,寄生虫: 蛔虫、绦虫、绕虫等,二,显微镜检测,1.细胞 (1)WBC:正常(-)或偶见 肠炎 15个/HP,散在 菌痢 遍布视野 过敏性肠炎,可见较多嗜酸粒细胞 (2)RBC:正常(-) 下消化道出血,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和直肠癌可见增多。,(3)巨噬细胞:见于细菌性痢疾和溃疡性结肠炎。 (4)肠粘膜上皮细胞:结肠炎,假膜性肠炎。 (5)肿瘤细胞:,2,食物残渣 (1)淀粉颗粒:正常粪便中偶见,腹泻者易见胰腺功能不全时增多 (2)脂肪小滴:呈泡

24、沫状,白色有光泽,恶臭,见于消化不良综合征、腹泻、胰功能不全者、肠蠕动亢进等,(3) 结缔组织:胃蛋白酶缺乏时增多。 (4)肌纤维、植物细胞和植物纤维:肠蠕动亢进、腹泻时增多。,3,寄生虫正常粪便无寄生虫卵。 (1)镜检找虫卵、原虫滋养体及包囊 (2)粪中有意义的原虫类:阿米巴滋养体及包囊,化学检测-潜血试验,消化道少量出血,红细胞被消化破坏,粪便外观无异常改变,肉眼和显微镜检查均不能证实,但血红蛋白中的含铁血黄素可催化分解试剂中的过氧化物,释放新生态氧,氧化色原物质而显色。显色的深浅与血红蛋白含量呈正相关,临床意义,1,消化性溃疡:呈间歇阳性,阳性率为40-70%。 2,消化道肿瘤:早期阳性

25、率20%,间断性或持续性晚期阳性率95%,持续阳性 3,其他消化道疾病:如急性胃粘膜病变、溃疡性肠炎、肠结核及钩虫病等。若粪便中已有血液或镜检有红细胞无送检意义。,细菌学检查,1,直接涂片 2,细菌培养,1,正常菌群:1/3, G染色时 G-:G+ =10:1 2,致病菌检测:细菌鉴定、药敏试验伪膜性肠炎: G-杆菌减少或消失, G+球菌增多霍乱、副霍乱:霍乱弧菌 分支杆菌:抗酸染色,脑脊液检测,脑脊液 1,70%来自脑室系统脉络丛超滤和分泌,其余来自脑室室管膜和蛛网膜下腔,经脑内静脉系统而入体循环。 2,充满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包绕于脑和脊髓四周。,脑脊液的功能1,调节颅内压2,缓冲作用3,营

26、养作用4,维持正常pH值,1,血脑屏障:具有选择性的通透作用,防止血液中的有害成分进入脑脊液中,对维持脑脊液成分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2,炎症、损伤、肿瘤、缺血、缺氧等原因均可致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从而使脑脊液压力、成分发生变化。 3,通过对脑脊液成分的检查,可协助诊断,脑脊液采取及检查适应症 1、有脑膜刺激症状。 2、疑有颅内出血。 3、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 4、脑(神经)髓鞘疾病。 5、有剧烈头痛、昏迷、抽搐或瘫痪而疑为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者。 6、中枢神经系统疾患需椎管内给药治疗者。,脑脊液采取及检查禁忌症 1,疑有颅内压明显升高,如明显乳头水肿忌作腰穿。 2,如非作不可,应先降颅压,然后

27、缓慢滴出少许脑脊液。 3,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及局部皮肤有炎症者亦不宜作腰穿,临床应用: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协助脑部肿瘤的诊断:细胞蛋白分离现象:脑瘤患者脑脊液中蛋白增加,而细胞数正常即称细胞蛋白分离现象。 4,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及疗效观察,标本采集部位1,腰椎穿刺-测压2,小脑延髓池穿刺3,脑室穿刺,标本收集方法收集CSF于三个无菌试管中,每瓶1-2ml第一管:细菌学检查第二管:生化或免疫学检查第三管:细胞计数和分类必要时,细胞学检查,一般性状检测1,压力2,颜色3,透明度4,凝固物,压力1,CSF压力增高:精神紧张脑膜炎脑水

28、肿充血性心力衰竭上腔静脉综合征脑脊液吸收受抑,2,CSF压力降低 脊髓-蛛网膜下腔阻塞 循环衰竭 脑脊液漏 脱水,颜色正常:无色透明。 (1)红色:提示脑脊液中混有血液,多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出血所致。离心后上清为淡红色或黄色,隐血试验阳性。 (2)黄色:见于陈旧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出血、椎管梗阻、脑脊髓肿瘤及严重的结核性脑膜炎、重症黄疸。 (3)乳白色: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白细胞增多。 (4)褐色或黑色:见于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瘤等。 (5)微绿色:绿脓杆菌所致的脑膜炎。,透明度 1,病毒性脑膜炎:清晰或微浊 2,结核性脑膜炎:毛玻璃样浑浊 3,化脓性脑膜炎:乳白色浑浊 4,腰穿损伤出血:红色混

29、浊,凝固物 1,凝块或沉淀物:急性化脓性脑膜炎,静置1-2h 2,薄膜:结核性脑膜炎,静置12-24h,薄膜形成。 用网膜作抗酸菌检查,可提高阳性率。 3,黄色胶冻状:蛛网膜下腔阻塞,蛋白含量明显增高,可达15g/L,化学检查 1,蛋白质检测 2,葡萄糖检测 3,氯化物检测 4,酶学检查,(一)蛋白质,蛋白质定性(Pandy试验) :正常多为阴性 蛋白质定量:正常参考值:(成人)0.200.45g/ (儿童)0.200.40g/L,蛋白增多的原因:血脑屏障通透增加;脑脊液循环障碍;鞘内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加;损伤性腰椎穿刺。,蛋白减少的原因:脑脊液更新加快,如大量脑脊液丢失;损伤或腰穿引起的脑脊液

30、漏;颅内压增加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蛋白增高: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脊髓灰质炎 ,病毒性脑膜炎 ,脑膜炎 ,脊髓肿瘤或蛛网膜下腔梗阻 ,神经梅毒,(二)葡萄糖,含量为血糖的60%正常参考值:2.5-4.5mmol/L,临床意义:,增高:见于血性CSF,糖尿病等。减低:显著减低-急性化脓性脑膜炎中度减低-结核性脑膜炎轻度减低-病毒性脑膜炎及其他, 如肿瘤、低血糖、梅毒性脑膜炎等,(三)氯化物,氯化物是保持CSF渗透压的重要因素,与蛋白含量有一定关系。正常参考值:120-130mmol/L,临床意义:,结核性脑膜炎时,明显降低,常102mmol/L 化脓性脑膜

31、炎时,氯化物可降低,常116mmol/L 低氯血症时,也可降低,(四)酶学检测,1.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功酶测定正常参考值:成人3-5U/L,临床意义:,细菌性脑膜炎时LDH活性增高,以LDH4,5为主 病毒性脑膜炎:LDH1、LDH2为主 脑外伤时LDH活性正常 脑肿瘤、脱髓鞘病的进展期LDH活性增高,缓解期下降。多种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白血病、脑肿瘤等患者脑脊液中LDH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测定正常参考值:5-20U/L临床意义:脑血管病变,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肿瘤、外伤、脱髓鞘病等,AST均可增高。,肌酸激酶(CK)测定正常参考值:0.940.26

32、U/L临床意义: CK增高主要见于中枢系统感染:化脑增高明显,结脑和脑血管病、脑肿瘤时中度升高,病脑时轻度升高。,显微镜检查,主要是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成人: (0-8)106/L儿童: (0-15)106/L 以淋巴细胞为主白细胞计数超过 200106/L或红细胞超过400106/L时,脑脊液才出现混浊;,临床意义:,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化脑:细胞数可达1000106/L以上, 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结脑:细胞数500106/L, 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同时存在为特征。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多为数百106/L ,以淋巴细胞为主。 病毒

33、性脑炎、脑膜炎:细胞数轻度增加,多为数十106/L, 以淋巴细胞为主。 其他:脑脊髓梅毒可见巨大吞噬细胞;病毒感染、结核感染可见到浆细胞;浆液性脑膜炎可见到较多内皮细胞。,2.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性疾病:以淋巴细胞为主,脑肿瘤可发现肿瘤细胞。脑膜白血病: 原始/幼稚血细胞 3.脑寄生虫病: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离心沉淀镜检可见到寄生虫。 4.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红细胞明显增加,白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陈旧出血时,可见到含有红细胞或含铁血黄素颗粒的吞噬细胞,细菌学检查,镜检:直接涂片/离心沉淀物涂片疑化脓性脑膜炎,作革兰氏染色;疑结核性脑膜炎,作抗酸染色;疑隐球菌脑膜炎涂片上加印度墨汁染色。 培养:

34、直接培养法动物接种法,免疫学检查,免疫球蛋白测定 脑脊液中 TB-IgG抗体水平高于自身血清,有助于结核性脑膜炎诊断。 乙型脑炎病毒抗原检测:可用于乙型脑炎的早期诊断。 用单克隆抗体技术检测脑脊液中的癌细胞:有助于癌性脑病的早期诊断,并可鉴定恶性细胞的组织来源。,免疫球蛋白测定-IgA、IgG、IgM正常参考值:IgG . g/L IgA . g/LIgM 00 mg/L,IgG 升高主要见于各种类型脑膜炎和多发性硬化症。IgG显著增高:见于化脓性脑膜炎;IgG增高:见于结核性脑膜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多发性硬化症、麻疹脑炎、神经梅毒、急性病毒性脑膜炎、脊髓腔梗阻及高IgG血症等。IgG减少

35、:见于癫痫、X线照射、服类固醇药物。,IgA增高:见于各种类型脑膜炎和脑血管疾病。IgA减少:见于支原体脊髓膜炎、小脑性共济失调、癫痫。,正常人脑脊液中无IgM IgM出现:提示中枢神经系统近期有感染。主要见于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急性病毒性脑炎;也可见于脑肿瘤、多发性硬化症。 如IgMl提示为细菌性脑膜炎而非病毒性脑膜炎。,浆膜腔穿刺液检查,概述,组成:浆膜腔:胸腔、腹腔、心包腔,生理状态下,浆膜腔内含有少量液体,主要起润滑作用。,浆膜腔积液:病理状态下,浆膜腔内液体增多。,浆膜腔积液分类漏出液:非炎性积液。渗出液:炎性积液。,浆膜腔积液形成原因 (一)漏出液(transudate) 血浆胶体渗

36、透压下降 毛细血管内压力增高 淋巴管阻塞,浆膜腔积液形成原因 渗出液(exudate) 感染性:化脓性,结核性 非感染性:外伤,化学性刺激 肿瘤性,检测内容 一般性状 化学检测 显微镜检查,(一)一般性状检测 1.颜色:漏出液-淡黄,渗出液-黄红色 2.透明度:漏出液-清亮,渗出液混浊 3.比重:漏出液1.018 4.凝固性:漏出液-一般不凝,渗出液-易凝,(二)化学检测 1.粘蛋白定性试验(Rivalta):漏出液-阴性, 渗出液-阳性 2.蛋白定量:漏出液30g/L 3.葡萄糖测定:漏出液与血糖相近渗出液较血糖低 4.乳酸测定:乳酸10mmol/L细菌感染,酶活性测定(1)乳酸脱氢酶(LD

37、H) 漏出液中LDH活性与正常血清相近。 渗出液中LDH活性增高,化脓性胸膜炎可达正常血清的30倍。 在疾病过程中 LDH活性的增加与降低,则分别提示炎症的加重与吸收,(2)淀粉酶 胰腺炎、胰腺癌、胰腺创伤所致的积液,可增高达正常血清的3倍; 原发或继发性肺腺癌,胸水中淀粉酶活性显著增高,多300Iu/L,(3)溶菌酶(LZM) 正常胸腹水中LZM含量为0-5mg/L;积液/血清LZM比值(E-LZM/S-LZM)1。,(4)腺苷脱氨酶(ADA):0-8u/L 结核性积液中ADA活性升高且幅度大、癌性次之,漏出液最低。 当ADA40u/L,应考虑为结核性;当抗结核治疗有效时,积液中ADA活性下

38、降, 可作为结核诊断疗效观察指标,(三)显微镜检查细胞计数:漏出液500106/L,细胞分类:漏出液:以间皮细胞,淋巴细胞为主渗出液:中性粒细胞为主:化脓性、结核性早期 淋巴细胞为主:结核、梅毒 嗜酸细胞为主:过敏性、寄生虫其它细胞:如组织细胞、间皮细胞、狼疮细胞。,细胞学检查:查找癌细胞,(四)细菌学检查 涂片 培养 接种,渗 出 液 漏 出 液 外观 清、浊、脓性、血性、乳糜性 清如水或微黄 比重 1.018 500106/L 常3.34mmol/L 凝固 自凝 不凝 蛋白定性 Rivalta实验() Rivalta实验() 蛋白胸/血 0.5 30g/L 200u/L 0.6 0.6 机

39、制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壁层胸膜淋 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胸膜毛细血 巴引流障碍、损伤 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 病因 感染性和癌性胸膜炎、风湿或其他结 心衰、肝硬化、肾病综合征、严重 缔组织病、膈下炎症、肺梗塞、血胸 贫血、低蛋白血症、Meigs综合 气胸、胸部手术后、类脂性等 征、黏液性水肿、药物过敏等,血性腹水的常见病因1、肝病:肝硬化、肝癌结节破裂、肝外伤性破裂、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2、肝外疾病:宫外孕、黄体破裂、自发性或创伤性脾破裂、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肿瘤性腹水、结核性腹膜炎、Meigs综合征,渗出性腹水的常见病因 1、腹膜炎症(1)结核性胸膜炎(2)其它类型腹膜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40、继发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伴发腹膜炎、SLE伴发腹膜炎、嗜酸细胞性腹膜炎 2、腹膜转移癌常由胃、肝、胰、卵巢等脏器的癌播散所致,漏出性腹水的常见病因1、肝源 性:肝硬化、重症肝炎2、心源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 3、肾源性:肾病综合症、肾功能不全4、其 它:营养不良、粘液性水肿、静脉阻塞,前列腺液检测,前列腺液是精液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精液的15%-30%。 前列腺液检测的临床意义:1,前列腺炎。2,前列腺结石。3,前列腺结核。4,前列腺肿瘤。5,前列腺肥大。6,性病。,标本采集,颜色和量的检查,1、颜色检查:正常前列腺液为淡乳白色稀薄液体。前列腺病变时(如前列腺炎、前列腺癌),可出现红

41、色粘丝或浅黄色脓样液体。2、量的检查:正常情况下为 数滴至1ml。前列腺炎时排泄量可增加。,成分与内容物的检查,1、卵磷脂小体: 正常情况下多量,均匀分布满视野。前列腺炎时,卵磷脂小体常减少成消失,且分布不均匀,有成堆的倾向。 2、淀粉样体:正常情况下少见,老年易见到。 临老年人较多,一般认为与疾病无明显关系,细胞检查,正常参考值: 白细胞:10个/HP(高倍镜视野); 红细胞:5个/HP; 上皮细胞:少量; 颗粒细胞:偶见; 。,临床意义:,1前列腺炎时白细胞增多,前列腺液中可见白细胞成堆出现。 2前列腺癌时红细胞增多。按摩过重。也可见较多的红细胞。 3前列腺病变时,可见上皮细胞增多。 4前

42、列腺炎或老年人,可见前列腺颗粒细胞增多。 5在前列腺液中查到癌细胞,对前列腺癌有诊断价值,4、滴虫检查:前列腺液中查到滴虫,对滴虫性前列腺炎有确诊作用。 5、精子检查:前列腺液中查到精子与疾病无关,由于采取前列腺液时按摩压迫精囊,故可在前列腺液中出现精子。 6、细菌检查:前列腺炎和脓肿时,其分泌物浓厚且常带粘丝。并可找到细菌,常见致病菌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精液检测,精液主要由精浆组成。睾丸曲细精管内的生精细胞在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经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及精子细胞几个阶段的分化演变,最后发育为成熟的精子,此过程约需70天。精浆由精囊液、前列腺液以及睾丸、附睾、输精管、尿道

43、旁腺、尿道球腺分泌的少量液体混合而成。,精液中水约占90%,固体成分约占10%,有形成分除精子外,尚含少量白细胞和生殖道脱落的上皮细胞等。精浆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除前面提到的成分外,还有各种精浆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纤维蛋白原、2巨球蛋白、纤维蛋白等,总浓度为55/75g/L)、酶类(酸性磷酸酯酶、乳酸脱氢酶-X、溶菌酶等)、激素、微量金属无素等 。,标本的采集,1准备工作:标本采集室最好在实验室附近,室温应控制在20-35摄氏采集标本前禁欲3-7天。采集精液前排净尿液。 2采集方法:可用手淫法或其它方法。将一次射出和全部精液直接排入洁净、干燥的容器内(不能用乳胶避孕套)。 3标本运送:精

44、液采集后应立即送检。温度低于20摄氏度或高于40摄氏度将影响精子活动故冬季应注意保温,可将标本瓶装入内衣袋贴身运送。 4标本采集次数:因精子生成日间变动较大,不能仅凭一次检查结果做诊断。一般应间隔1-2周检查一次。连续检查2-3次。,检测内容,1,量。 2,颜色。 3,粘稠度和液化时间。 4,酸碱度。 5,活动率和活动力。 6,精子计数。 7,精子形态。 8,细胞。,精液量的检查 正常为2-5ml。1. 若精液量少于1.5m1者为不正常,说明精囊或前列腺有病变;若精液量减至数滴,甚至排不出,称为无精液症,见于生殖系统的特异性感染,如结核、淋病和非特异性炎症等。 2若精液量过多(一次超过8m1)

45、,则精子被稀释而相应减少,有碍生育,颜色检查 正常颜色为 灰白或乳白色,久未射精者可呈浅黄色。1黄色或棕色脓样精液:见于精囊炎或前列腺炎等。 2鲜红或暗红色血性精液:见于生殖系统的炎症、结核和肿瘤等。,粘稠度和液化检查 正常精液 粘稠呈胶冻状,30分钟内自行液化。1精液粘稠度低,似米汤样,可因精子量减少所致,见于生殖系统炎症。 2液化时间过长或不液化,可抑制精子活动而影响生育,常见于前列腺炎症等。,精液酸碱度(pH)检查正常精液酸碱度7.2-8.0。1精液pH值7.0,多见于少精或无精症,常反映输精管道阻塞、先天性精囊缺如或附睾病变等。 2精液pH值8.0,常见于急性感染,如精囊炎、前列腺炎等

46、,精子活动率检测正常精子活力一般在级(活动较好,有中速运动,但波形运动的较多)以上,射精后1小时内有级以上活动能力的精于应0.60。如果0级(死精子,无活动能力,加温后仍不活动)和级(活动不良,精子原地旋转、摆动或抖动,运动迟缓)精子在0.40以上,常为男性不育症的重要原因之一,精子活动力检测 正常射精后30-60分钟活动力为级以上的精子0.80;射精后120分钟内活动力为级以上的精子0.60;射精120分钟后0.25-0.60的精子仍能活动。活动不良或不活动的精子增多,是导致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常见于精索静脉曲张、泌尿生殖系的非特异性感染如大肠杆菌感染,某些代谢药、抗疟药、雌激素、氧化氮芥等

47、,也可使精子活动力下降,精子计数 正常参考值 :(100-150)109/L或一次排精总数为(4-6)108。1精子计数小于20109/L或一次排精总数少于1108为不正常,见于精索静脉曲张、铅金属等有害工业污染、大剂量放射线及某些药物影响。 2精液多次未查到精子为无精症,主要见于睾丸生精功能低下,先天性输精管、精囊缺陷或输精管阻塞。输精管结扎术2个月后精液中应无精子,否则说明手术失败。 3老年人从50岁开始精子数减少以至逐步消失,精子形态检查 正常参考值 畸形精子:10-15; 凝集精子:10;未成熟精细胞:1。1精索静脉曲张病人的畸形精子增多,提示精子在不成熟时已进入精液,或静脉回流不畅造

48、成阴囊内温度过高和睾丸组织缺氧,或血液带有毒性代谢产物从肾或肾上腺静脉逆流至睾丸,上述原因均有损于精子形态。 2. 精液中凝集精子增多,提示生殖道感染或免疫功能异常。 3. 睾丸曲细精管生精功能受到药物或其他因素影响或伤害时,精液中可出现较多病理性未成熟精细胞,精液细胞检查 正常参考值: 白细胞(WBC):5个/HP(高倍镜视野); 红细胞(RBC):0-偶见/HP 1精液中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精囊炎、前列腺炎及结核等。 2精液中红细胞增多,常见于精囊结核、前列腺癌等。 3. 精液中若查到癌细胞,对生殖系癌有诊断意义。,抗精子抗体(AsAb)测定正常参考值: 阴性。AsAb检测对不育原因检查有重要临床意义。存在于血清或生殖道分泌液中的AsAb,可抑制精子的活动,干扰精子的运行,阻碍精子穿透及精卵结合,使受精发生障碍。即使已经受精,也可能影响发育中的胚胎,造成免疫性流产。不育夫妇AsAb阳性者占25-30,当精子输出管道受阻、睾丸损伤、炎症、附睾等生殖系感染时,系精子外逸而产生的自身抗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