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市聚奎中学高 2018 届高三下 5 月模拟预测考试语文试题第卷 阅读题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清”在魏晋的玄学语境和人物品藻中焕发了活力,具有了明确的审美属性。与秦汉时期偏于事功的文化迥然不同,在以道为本的玄学思潮的影响下,士文人在人生追求上普遍以能否体验“道”的存在,是否臻于“道”的境界作为评价人生境界高低的标准。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下,描述道之性状的“清” ,作为一个审美趣味和风格开始流行于当时著名的审美文化活动人物品藻中,普遍用之于人物品藻和诗文书画鉴赏。 世说新语赏誉赞赏的内容很广泛,举凡品德、节操、本性、心地、才情、识见、容貌、举止、神情、风度、意趣
2、、清谈、为人处世等等,都在赏誉之列。从时人的评价来看,当时均以“清”为上品。“清”作为在魏晋玄学文化语境中呈现出活力的审美趣味和风格,其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清简通脱、清净澄澈、出尘脱俗、玄远深邃的道玄气质。从趣味上讲即自然素朴、简约玄淡、超然脱俗,不奢、不繁、不浊、不俗、不媚。这一趣味成为衡量士文人品位高下的标准。在不同语境中, “清”往往与其他词语组合成为复义词,形成其衍生、派生意义,如“清远”“清峻” “清雅” “清真” “清婉” “清劭” “清峙” “清通” “清和” “清绮”等等,但核心旨意大体不脱离“清”的简约、清澈、玄远。 “清”及其复义词大量在人物品藻和诗文书画鉴赏中出现,共同表征
3、了魏晋玄学语境下以“清”为主导的审美倾向,在中古时期,几乎可以说是无“清”不美的。 “清”也凝聚升华成为一个具有魏晋时代气质和风韵的审美范畴。大凡趣味皆有文野、雅俗、高下之分。晋人尚“清” , “清”作为审美趣味标准,是在对“浊” “俗”的差评中得以更清晰地确立起来的。文人刻意区分“清”与“浊” 、 “雅”与“俗”的差别,在道玄的文化语境中建立起“清”这一审美趣味,并将之确立为与“俗”相对立的“雅” ,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和美的条件。士文人以这种富有文化内涵、高品位“清雅”的艺术化的生活情趣,拉开与达官贵戚、富商巨贾的距离,凭借文化上的优越感,抚慰内心的失落和愤懑。当时盛行一时的竹林、山水、箫声
4、与琴音等因其“清美”的特质,成为魏晋士文人构建其理想生活的主要手段,凸显出他们的生活品位和审美情趣。在孔子删诗、儒家以“雅正”确立了儒家主流文化的审美趣味标准之后,魏晋士文人又将与荣位与权势相关的儒家的功利文化归为“俗” ,逐出了审美领域,以“清”为核心范畴,建立起了“清雅”这一精英文化的审美趣味,并将之发展为独立于儒家“雅正”主流文化系统之外的审美文化体系。 “相对于政治、哲学、伦理、科学、历史等等,审美无疑是最具底蕴意味的深层结构,或者说,是照见一个民族之集体无意识的一面镜子。更能窥见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精神质地。 ”(李劼诗学观念和审美趣味)在中国古典美学中,作为元范畴的“清”对中国古典
5、美学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一审美趣味深刻地渗透到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园林、器物美学中,使中国的古典艺术始终内含着一种深邃澄澈清雅含蓄的东方式精神境界。(节选自玄学语境中的美 ,作者陈迎辉,有改动)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秦汉时期,士文人文化偏于事功,魏晋时期在玄学思潮的影响下,士文人在人生追求上普遍以能否臻于“道”的境界作为评价标准。B. 世说新语赏誉以“清”为上品的赞赏内容非常广泛,因而使“清”在魏晋的玄学语境和人物品藻中,具有了明确的审美属性。C. 在魏晋玄学文化语境下,描述道之性状的“清”成了审美趣味和风格,开始流行于人物品藻中,普遍用之于人物品藻和诗文书画鉴赏。
6、D. “清”在趣味上表现为自然素朴、简约玄淡、超然脱俗,不奢、不繁、不浊、不俗、不媚,该趣味是当时衡量士文人品位高下的标准。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在魏晋玄学文化的不同语境中, “清”与其他词组成复义词形成其衍生、派生意义,其核心旨意大都不脱离“清”的简约、清澈与玄远。B. “清”及其复义词语大量在人物品藻以及诗文书画鉴赏中出现,共同表征了魏晋玄学语境下以“清”为主导、无“清”不美的审美倾向。C. 魏晋人在道玄文化语境中把“清”作为审美趣味的标准,并将其确立为与“浊” “俗”相对立的“雅” ,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和美的条件。D. “清雅”作为魏晋时期精英文化的审美趣味,
7、是审美最具底蕴意味的深层结构,它是镜子,能窥见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精神质地。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魏晋士文人凭借“清雅”这一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化的生活情趣,拉开与达官贵戚、富商巨贾的距离,抚慰其内心的失落感和愤懑感。B. “清”对中国古典美学影响深远,其审美趣味渗透到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园林、器物美学之中,使其始终内含着东方式精神境界。C. 魏晋士文人以“清”为核心范畴,建立起了“清雅”这一精英文化的审美趣味,而将与荣位与权势相关的儒家的功利文化归为“俗” 。D. “清”以其清简通脱、清净澄澈、出尘脱俗、玄远深邃的道玄气质,在魏晋文学中呈现出活力的审美趣味和风
8、格,受到士文人的推崇。【答案】1. B 2. B 3. D【解析】1. 试题分析:因果不当,原文的意思是, 世说新语赏誉赞赏的内容很广泛,从时人的评价来看,当时均以“清”为上品;而不是因为世说新语赏誉的广泛赞赏才使“清”在魏晋的玄学语境和人物品藻中,具有了明确的审美属性。2. 试题分析:“核心旨意总是不脱离清的简约、清澈与玄远”判断不当,原文说“核心旨意大体不脱离清的简约、清澈、玄远” 。3. 试题分析:“在魏晋文学中呈现出活力的审美趣味和风格”理解不当,应为“在魏晋玄学文化语境中呈现出活力的审美趣味和风格” 。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
9、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 C 项曲解文意。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 ”近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一句话一下子又成了网络热点话题。话说得有些极端,但放在演讲的语境里,也并无不可,无非是劝说年轻人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要有胆量,不必唯学历是举。但舆论纷纷中,难免也有人把这番话进行歪解,有的甚至从而推演出了一个极端的结论:读书无用。的确,这些年来,大学教育的日益普及让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 ,大学学历也不再
10、是稀缺资源。如果把“有用”等同于物质上的成功,老实说,想通过读书上大学来“挣大钱”的确没那么简单了。同时,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也给普通人创造了很多人生出彩的机会,即使没有大学学历,只要敢闯敢干,一路坚持下来也能有不小的斩获。但这是否说明,我们就不需要读书了?其实,广义来说,读书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学会思考的长期持续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等同于换一个高等学历。读大学,不仅在于学习知识,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储备“资本” ,而且还有其更高的价值: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培养训练自我学习、教育并进步的能力。与其说大学教育教给学生的是具体专业的学科知识,不如说是一种可以受益终生的技能。读书的“有用” ,就在于其丰富个
11、人素质的“无用”之用。大学所带来的宏阔视野、丰盈见识以及价值观的塑造,其“回报”未必能用量化的金钱体现。读了大学,不代表马上就能实现“逆袭” ,但不读大学或许更难华丽转身。它反馈于人的“好处” ,未必能够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马上兑现,而常常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其中好处,需慢慢体会。当然, “读书无用论”的回潮也值得社会反思:我们的社会,通过知识获得的上升通道是不是变得更狭窄了?但无论如何,在这个越来越需要通过知识来创新发展的时代,我们都不能对读书丧失信心。(选自 人民日报 2017 年 01 月 17 日 19 版)材料二在 1 月 3 日晚上的直播中,两个 90 后网红姑娘原本只是
12、盘点近日收到的礼物,最后演变成为撕书直播。她们对礼物中的书本不屑一顾,并表示读书没用,自己从来不读书,照样做老板开跑车,给自己打工的都是大学生。如今渐渐流传开的“读书无用论” ,一是源于不少辛辛苦苦读书的年轻人进入社会后取得的经济效益还不如不怎么读书的人多;二是源于读书多年,一朝进入社会,大部分知识内容都会忘记。读书有何用?对于这个问题,有个外国网友的回答很有意思,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吃下了许多的食物,它们中的大多数对我来说已经消失并被忘记了,但我确定其中有一部分变成了我的骨血。我想,阅读也是一样的事情。 ”读书学知识,或许不能直接赚到钱,但是之所以还要学,不仅我们学,下一代还要学,是因为这
13、些知识是正确的。所以,网红们读不读书真的不重要, “你”读不读书才重要。(选自“红网” ,2017 年 1 月 4 日)材料三“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贫困地区大有市场。但让人惊诧的是,却有极个别的农村走出了成百上千名大学生,成为远近闻名的“高考名村” 。那么这就引出了一系列问题:“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到底有多大的市场?这些村子为何能够如此重视教育?有何经验可供其他地区借鉴?这些“高考名村”的村民并非毫无缘由地对教育“情有独钟” 。有两点需要引起注意:一是这些“高考名村”在上世纪 80 年代初就出过大学生,他们成为“知识改变命运”的鲜活案例,促使后人争相效仿;再者,尽管贫穷,但这些地区的村民并没有
14、外出打工,而是过着简单的生活,全力供孩子读书,并时常向他们灌输教育改变命运的思想。要想彻底剔除“读书无用论”的土壤,需要教育部门在制度层面上,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诸如在高校自主招生、校长推介制、名校联合招考等教育改革举措中,向农村考生倾斜,从而疏通贫寒子弟向上层流动的通道。这些“高考名村”所取得的经验,也在警示我们,要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既要树立和宣传正面典型人物,也要重点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选自中国青年报 ,2016 年 3 月 1 日)4.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A. 某位名人认为读书无用,因为在他看来,对于年轻人,在创业的过程中,胆量是很重要的,学历不如胆
15、量重要。B. 外国网友对“读书有何用”这一问题的回答很巧妙,运用类比的方法说明读过的一些书会变成我们的一部分。C. 网红们读不读书不重要,因为他们不需要读书就可以成功;我们读不读书很重要,因为我们如果不读书,就没有出路。D. “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贫困地区很有市场,但有些农村却成为“高考名村” ,因为这些地方上世纪 80 年代曾出过大学生。5.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材料一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话作为引子,引出话题“读书无用论” ,论述后指出,在这个时代需要读书。B. 材料二用两个 90 后网红姑娘在直播中撕书并表示读书无用的事件引出话题,对她们的行为进行了强烈批判。C.
16、 材料三以农村地区出现“高考名村”这一事件引出讨论,认为这些地区对教育“情有独钟” ,有些经验值得借鉴。D. 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读书无用论”问题,都分析了“读书无用论”出现的原因,并强调了读书的有用性。E. 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专业报纸,有门户网站,但都针对当前“读书无用论”流行的现实进行报道,议论性较强。6.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应该如何解决“读书无用论”的问题。【答案】4. B 5. BD 6. .宣传“读书有用论” ,使人们正确认识读书的价值,明确读书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提升个人能力等;拓宽通过知识获得的上升通道,使有知识者有施展才华、获得收益的舞台;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重塑贫困阶层
17、对教育的信仰。【解析】4. 试题分析:B 项, “说明辛辛苦苦读书,进入社会取得的经济效益还不如不怎么读书的,但我们还是要多读书”不当,由原文可知,外国网友的回答是强调,虽然读书多年,一朝进入社会,长大以后大部分知识内容都忘记了,但读过的一些书会变成我们的一部分,滋养我们的灵。C 项, “因为我们如果不读书就没有出路”错误,从材料二来看,之所以要读书学知识,是因为这些知识是正确的。D 项,材料三指的是“这些地方 20 世纪 80 年代曾出过大学生”只是原因之一。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
18、定答案。B 项, “对她们的行为进行了强烈的批判”错误,材料二开头对这件事进行的是客观叙述,只是结尾的“网红们读不读书真的不重要”有轻微的否定色彩。6.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可通读全文,根据题干要求筛选出相关信息,再进行概括即可。如,材料一“不仅在于学习知识,作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储备资本 ;而且还有其更高的价值” , “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培养训练自我学习、教育并进步的能力” “读书无用论的回潮” “通过知识获得上升通道的道路是不是变得更狭窄了” ;材料二“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布” “要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等,考生把这些信息分点概括就可以得到本题答案。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下面小题。乡下佬的劝告美威廉萨洛扬有一年,我的叔父美立克从弗莱斯诺到纽约去旅行。在他上火车之前,他的叔父迦洛看望了他一次,告诉他旅行上的种种危险。“你上了火车, ”那老人说道, “仔细拣定你的座位,坐下来,不要东张西望。 ”“唔,叔叔。 ”我叔父说道。“几分钟之后,火车开动了, ”那老人说道, “两个穿制服的人会从夹道上走过来,向你要车票。不要睬他们,他们会是骗子。 ”“我怎么会知道呢?”我叔父说道。“你会知道的。 ”老人说道, “你不再是小孩子了。 ”“唔,叔叔。 ”我叔父说道。“你旅行了不到二十英里,一个讨人喜欢的年轻人会走到你跟前来,递给你一支香烟。告诉他你不抽烟,香烟上会有麻药的。 ”
20、“唔,叔叔。 ”我叔父说道。“在你到餐车去的路上,一个很美丽的女郎会故意和你撞个满怀,而且差不多抱住你,”老人说, “她一定极其陪小心而且动人,你自然的冲动便是要和她做朋友。抛撇了你那自然的冲动,一直进餐车去吃东西;那女人会是女冒险家。 ”“什么?”我叔父说道。“婊子!”老人喊道, “一直进去吃东西,点最好的食品。如果餐车人满了,那美丽的女人坐在你同桌的对面,不要对着她的眼睛看。如果她讲话了,装做聋子罢。 ”“唔,叔叔。 ”我叔父说道。“装做聋子, ”老人说道, “这是唯一摆脱的方法。 ”“摆脱什么?”我叔父说道。“摆脱全部邪恶的花把戏, ”老人说道, “我旅行过的,我懂得我谈着的问题。 ”“
21、唔,叔叔。 ”我叔父说道。“这我们不要多谈了。 ”老人说道。“唔,叔叔。 ”我叔父说道。“我们不要再讲这问题了。 ”老人说, “这完结了。我有着七个小孩子,我的生活一向是圆满正经的生活。我们不要再想到它罢。我有着地呀,葡萄呀,树木呀,牛羊呀,和钱呀。人是不能一切齐备的除非什么时期有一天两天是如此。 ”“唔,叔叔。 ”我叔父说道。“在你从餐车回到你的座位的路上, ”老人说道, “你会经过吸烟间。你在那儿会发现一批人打着纸牌,赌客们会是三个中年人,指头上套着看上去很值钱的戒指。他们会向你笑嘻嘻地点头,他们中间的一个会邀你入局。告诉他们,你不会讲英语。 ”“唔,叔叔。 ”我叔父说道。“这就好了。 ”
22、老人说道。“谢谢你。 ”我叔父说道。“还有一件, ”老人说道, “当你夜里上床的时候,把你袋子里的钱拿出来,放在你的鞋子里。把你的鞋子放在你的枕头底下,把你的头整夜搁在枕头上,不要睡熟。 ”“唔,叔叔。 ”我叔父说道。“这就好了。 ”老人说道。老人离开后,第二天我叔父美立克上了火车,便一直横过了美利坚旅行到纽约去。穿制服的两个人并不是骗子,带有上了麻药的香烟的年轻人没有到来,美丽的年轻女人没有坐在餐车里和我叔父同桌的对面,吸烟室里也没有人打纸牌,我叔父把他的钱放在他的鞋子里,把他的鞋子放在他的枕头底下,第一夜整夜没有睡熟,但是第二夜,他却放弃了全部的规矩。第二天,他自己把一支香烟递给了另一个年
23、轻人,那年轻人接受了。在餐车里,我叔父走到一边去,和一个年轻女郎同桌坐了。他在吸烟间里发起了打扑克,还在火车开到纽约之前,我叔父认识了火车上的每个人,每个人也认识了他。有一次,当火车穿过俄亥俄州的时候,我叔父和那接过香烟的年轻人和到跋沙尔去的两个年轻女郎组成了四人合唱队。这次旅行是很愉快的旅行。当我叔父美立克从纽约回来的时候,他的老叔父迦洛又来看他了。“看光景你是一路平顺的, ”他说道, “你遵守过我的教训了吗?” “唔,叔叔。 ”我叔父说道。老人远望着天空。“有人靠我的经验得到了益处,这在我是觉得高兴的。 ”他说道。(选自中外微型小说 ,有删改)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
24、,最恰当的一项是A. 在美立克去纽约旅行前后,叔父迦洛特地来看望他,给他说了一番话,可见叔父是一个非常热心的老人,也体现了他对后辈充满着关爱。B. 美立克在同叔父迦洛交谈时,态度一直恭恭敬敬,叔父每说一点,他都能积极地做出回应,表现出他很尊敬这位长辈,认为叔叔说的都是金玉良言。C. 从叔父迦洛叮嘱美立克的内容可以看出,在叔父迦洛的眼里,社会上充满了欺骗、伤害、邪恶、偷盗等害人的把戏,暗示了他们叔侄所处的社会环境的黑暗。D. 小说的结尾意味深长,一方面老人因为自己的经验能够帮到别人而欣慰,另一方面老人又为自己的经验在别人身上得到了验证而感到得意。8. 当美立克返回后,被他的叔父问及是否遵守教训,
25、他回答“唔,叔叔” ,这反映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请结合文本分析。9. 小说为什么以“乡下佬的劝告”为题目?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7. D 8. 心有不满,他不想再听叔父的唠叨指责。心有怀疑,他已经不再相信叔父所说的内容。敷衍叔父,他认为叔父既理解不了也无法接受自己的经历,所以就敷衍他。 9. 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整个故事情节都是围绕“乡下佬的劝告”来展开的。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激发读者去想象他劝告的内容和效果等等。凸显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乡下佬”三个字带有很强的讽刺意味,讽刺了美立克的叔父孤陋寡闻、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的性格,同时也赞美了美立克顺应本心的需求、
26、敢于打破先辈人的规矩的勇气。点明了文章的主要描写对象和主要内容。【解析】7.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文章的艺术特色。A 项旅行回来后叔父看望“我”的言行不能体现他的热心和关爱;B 项美立克在听叔父的教导时“一直恭恭敬敬”不恰当;C 项后文美立克的经历证明当时的社会已经很安定和谐了。点睛:本题属于综合题。考查的范围包括:小说的主旨、情节构思、人物形象以及形象塑造的方法。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读全文;抓标题;辨文体;找线索;理层次。题中错误的选项主要是对小说情节、主题的考查。8.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反映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这是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关键词“内心世界”也就是分析人物
27、的心理。结合语言“唔,叔叔”分析。9. 试题分析:本题针对小说的标题设题,题干问的是“小说为什么以乡下佬的劝告为题目?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题关键词“题目” “ 为什么” 。 标题是小说的眼睛,有的标题直接点出了事件的主要情节,反映了小说的主要内容;有的标题暗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点出小说的主旨。有的标题具有反讽义,体会文章主旨是要结合社会现实来理解。点睛:在各地高考真题中, “标题作用”是小说阅读的重要命题点之一。小说标题常见的作用有:1、作为情节线索贯穿全文。标题若是文中出现的某一事物,该事物很可能是文章的线索,有意无意的贯穿情节始终,甚至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2、点明时间、地点,交
28、代故事背景,渲染氛围。如果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是要向读者提示某方面的信息,而这个信息对读者理解文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本题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以及故事主人公的身份 3、在理解标题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4、反映小说的主要内容,寄托作者思想情感,揭示文章中心主旨。标题是小说的眼睛,有的标题直接点出了事件的主要情节,反映了小说的主要内容;有的标题暗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点出小说的主旨。有的标题具有反讽义,体会文章主旨是要结合社会现实来理解。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郝处俊,安州安陆人。甫十岁而孤,故吏归千缣赗
29、之,已能让不受。及长,好学,嗜汉书 ,崖略暗诵。贞观中,第进士,解褐著作佐郎,袭父爵。兄弟友睦,事诸舅谨甚。召拜太子司议郎,累迁吏部侍郎。高丽叛,诏李勣为浿江道大总管,处俊副之。师入虏境,未阵,贼遽至,举军危骇。处俊方据胡床,体胖,安餐不顾,密畀料精锐击之,虏却,众壮其谋。入拜东台侍郎。时浮屠卢伽逸多治丹,曰“可以续年” 。高宗欲遂饵之,处俊谏曰:“修短固有命,异方之剂,安得轻服哉?昔先帝诏浮屠那罗迩娑寐案其方书为秘剂,取灵花怪石,历岁乃能就。先帝饵之,俄而大渐,上医不知所为,群臣请显戮其人,议者以为取笑夷狄。故法不得行。前鉴不远,惟陛下深察。 ”帝纳其言。上元初,帝观酺翔鸾阁,时赤县与太常音
30、技分东西朋,帝诏雍王贤主东,周王显主西,因以角胜。处俊曰:“礼所以示童子无诳者,恐其欺诈之心生也。二王春秋少,意操未定,乃公朋造党使相夸,非所以导仁义,示雍和也。 ”帝遽止,叹曰:“处俊远识,非众臣所逮。 ”帝多疾,欲逊位武后,处俊谏曰:“昔魏文帝著令帝崩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乎天下者非陛下之天下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 ”事遂沮。开耀元年卒,年七十五。帝哀叹其忠,举哀光顺门,祭以少牢,赙绢布八百段、米粟八百石,诏百官赴哭,官庀葬事。子北叟固辞,未听。裴炎为白帝曰:“处俊阽死,诿臣曰:生无益于国,死无烦费,凡诏赐,愿一罢之。”帝闻恻然,答其意,止赙物而已。处俊资约
31、素,土木形骸,然临事敢言,自秉政,在帝前议论谆谆,必傅经义,凡所规献,得大臣体。(节选自新唐书郝处俊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昔魏文帝著令/帝崩/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乎/天下者/非陛下之天下/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B. 昔魏文帝著令/帝崩/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乎/天下者非/陛下之天下/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C. 昔魏文帝著令/帝崩/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乎/天下者/非陛下之天下/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D. 昔魏文帝著令/帝崩/不许皇后临朝/今
32、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乎/天下者非/陛下之天下/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A.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与史记 后汉书 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B. “吏部”掌管全国文官的选用、任免、考核、调动等事务,主管是吏部尚书。C. “春秋”既可指春季秋季,也可指我国特定的历史时代,还可指儒家经典,文中用以指年龄。D. “少牢”指我国古代祭祀时用牛、羊和猪当祭品, “太牢”则指祭祀帝王时用羊和猪当祭品。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郝处俊不贪财物,很有家庭教养。他父亲去世时,父亲过去的属下送来
33、了很多财物,他都推辞不接受;他对兄弟和睦友爱,侍奉舅舅们很是恭敬。B. 郝处俊富有胆识,深得大家认可。高丽反叛时,他沉着应敌,将士多服其胆略;他反对皇帝让雍王和周王分率两队争胜取乐的诏令,谏言受到皇帝好评。C. 郝处俊生性俭素,尽享身后哀荣。他去世后,不仅高宗为他在光顺门举哀,并赐给众多绢布、米粟;而且百官都去哭祭,官家安排了他的入葬事宜。D. 郝处俊敢于进谏,甚得大臣之体。他认为寿命长短自有天数,不认可僧人所炼长生药;反对高宗退位给天后;与皇上议论定引经据典,多有匡正。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先帝饵之,俄而大渐,上医不知所为,群臣请显戮其人,议者以为取笑夷狄。(2)诿
34、臣曰:“生无益于国,死无烦费,凡诏赐,愿一罢之。 ”【答案】10. A 11. D 12. C 13. (1)先帝服用后,不久就病重了,医生不知该怎么办,大臣们请求公开杀了僧人(示众),有人认为这样做会被(让)夷狄取笑。(2)委托臣说:“活着时没能做有益于国家的事,死了不要麻烦浪费,凡是皇上下诏赏赐的,希望一概(全都)推掉。 ”【解析】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句意,从整体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再根据句子中的主谓语或动宾关系,名词作主语或宾语以及文言虚词等标志性词语断句。正确标点:昔魏文帝著令,帝崩,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乎?天下者,非陛下之天下
35、,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考点定位】能为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为运用 E 级。【技巧点拨】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 1找文言虚词如如“其、尔、若、夫、且夫、盖、然则、是故、然而、犹且、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之、也、矣、欤、焉、哉、乎”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常用在句中;2察对话:如 “曰”“云”等;3据修辞:如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等;4辨句式:如固定结构 “者,也” ;5表示判
36、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 。6借助名词、代词的位置。名词常作主语和宾语。找名词做主语的,如人名、称谓、地名等。7表时间的词语等等。8一些经常放在句首的如 “必、皆”等。9断文句通过找谓宾。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表述错误的选项找出即可。A 项,表述不正确,吏部掌管全国文官,兵部掌管全国武官。所以选 A。【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易错警示】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常考点,命题人往往将此考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放在文言文阅读命题中进行考查,解答此类题,考生往往会有一个方向上的误区,即考生误认为从
37、文本中即可找到答案,而实际上,考查的内容主要依靠考生平时对文学常识的积累与不断的复习巩固。选项中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往往会在朝代、管理部门、人物等方面偷偷的改换其它的内容,迷惑考生,思考时,一定要细心辨别。例如本题选项 A 就属于古代管理部门的文学常识。1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 项,根据文本后三行,唐高宗“止赙物而已” ,可见此项“百官都去哭祭,官家安排了他的入葬事”等内容理解错误。所以选C。【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常见的设误角度有:曲
38、解词义、夸大其词、以偏概全、张冠李戴、颠倒是非、因果混淆、时序错位(时间顺序颠倒) 、无中生有、添枝加叶。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例如选项 C 就属于曲解文意的错误。1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翻译句子的理解能力。翻译时,应将待译句子放回语境去理解,也应注意尽可能直译,将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落实,补出省略成分,将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习惯译出。本题重点词语:“饵” “大渐” “显戮” “诿” “烦费” “诏赐” “一罢”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39、易错警示】翻译文言首先要有语境意识,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 ,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例如本题应将被动句“议者以为取笑夷狄”按照正常的语序翻译准确。【参考译文】郝处俊,安州安陆人,刚十岁时就失去了父亲,父亲的原属吏送来上千细绢作为治丧的财物,处俊辞让不接受。他长大后,爱好学习,特别喜欢汉书 ,大致都能背下来。贞观年间,考中进士,任著作佐郎,承袭父亲的封爵。兄弟间和睦友爱,侍奉舅舅们很是恭敬。朝廷召他去任太子司议郎,逐步升官至吏部侍郎。高丽背叛时,
40、皇帝诏令李勣任浿江道大总管,郝处俊任副总管。军队到了贼人境内,还未列阵,贼人突然袭来,全军都张惶失措。那时,郝处俊正靠在胡床上,他是个胖子,安然坐着吃东西,同时秘密派精锐轻兵迎击。贼人退去,大家都认为他有胆略。郝处俊入朝被任为东台侍郎。那时僧人卢伽逸多会炼丹,说是可以延年益寿。高宗打算服用,郝处俊谏阻道:“人寿长短,是天所定,异域的药剂,不能贸然服用。以前先帝诏令僧人那罗迩娑寐根据其配方炼置秘剂,取灵花怪石,炼了一年才炼好。先帝服用了,不久就病重了,医生不知该怎么办,大臣们请求公开杀了僧人(示众) ,有人认为这样做会被(让)夷狄取笑,所以这没有执行。前车之鉴不远,请陛下深思。 ”皇帝采纳了他的
41、建议。上元初年,高宗皇帝在翔鸾阁大宴群臣。那时赤县与太常的音乐演出班子分东西朋,皇帝诏令雍王贤掌握东朋,令周王显掌握西朋,要他们比赛角胜。郝处俊劝说:“礼中要教育孩子不说谎,是担心孩子们会生出欺诈之心。现在两位王还很年轻,意志品德尚未定型,就让他们聚朋结党,相互夸示。这不是教导仁义、表现雍容和祥的办法。 ”皇帝于是即刻制止,并感叹:“处俊有远见卓识,非一般臣子所能比得上。 ”皇帝体弱多病,想退位给武后执政,郝处俊劝谏说:“过去魏文帝曾制定法令:皇帝驾崩,不允许皇后临朝管国政。 如今陛下为什么身还健在就要传位给天后呢?天下,不是陛下一个人的天下。陛下应该谨守李家宗庙,传给子孙,不应该将国家送给他
42、人,使自己宗室沦丧。 ”传位事就此作罢。开耀元年(681)死,终年七十五岁。皇帝哀叹他的忠心赤诚,为他在光顺门举哀,用少牢祭奠,送治丧绢布八百段、米粟八百石,诏令百官都去哭祭,官家安排其入葬事宜。其子郝北叟再三辞谢,皇帝没有听从。裴炎为此禀告皇帝:“处俊病危时,委托臣说:活着时没能做有益于国家的事,死了不要麻烦浪费。凡是皇上有诏书赏赐,希望一概(全都)推掉。 ”皇帝听了后凄然动容,为酬答他的愿望,只送了治丧之物。郝处俊天性诚朴不多话,其貌不扬,然而有事时敢于直言。自从当政以来,在皇帝面前谆谆议论,定要引经据典,凡有所规劝献策,都不越大臣之礼。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送赵都督赴代
43、州得青字 王维天官动将星 ,汉地柳条青。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注】得青字:古人相约赋诗,规定一些字为韵,各人分拈韵字,依韵而赋, “得青字”即拈得青字韵。天官:天上的星官。古人认为,天上的星星与人间的官员一样,有大有小,因此称天官。将星:隋书天文志说,天上有十二个天将军星,主兵象;中间的大星是天的大将,外边的小星是吏士;大将星摇晃是战争的预兆,大将星出而小星不同出,是出兵的预兆。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首联中, “汉地”是赵都督出征的目的地, “柳条青”交代了出征的时节, “柳”字暗点送别这个特定背景。B. 颔联
44、描写两军对阵的场面, “鸣”字突出听觉,使人如闻震天军声, “万里”二字极写唐军阵势浩大。C. 颈联两句互文见义,无论“辞凤阙”还是“取龙庭” ,赵都督都下定了“忘身” “报国”的决心。D. 诗歌前两联叙事,后两联则抒情,揭示了赵都督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他杀敌戍国的耿耿忠心。E. 本诗为送赵都督出征所写,以想象的艺术手法从出征写起,写到为求取胜利不惜牺牲,格调昂扬。15.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尾联“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答案】14. AB 15. 尾联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以议论作结,表达了对即将出征的赵都督甘愿驰骋沙场、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的高度赞美。尾联暗示诗人不为时所用的境遇,寄寓了
45、诗人不愿意做死读书的文人而想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心志。【解析】1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 AC 考核内容,BDE 项考核手法,其中 A 项,“汉地是赵都督出征的目的地”错误,从“汉地柳条青”来看, “汉地”应该是出发的地方。B 项,颔联两句描写的是赵都督的军队进行中的浩大气势。1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赏析诗句的题,要求赏析尾联“岂学书
46、生辈,窗间老一经” ,注意从结构、手法和主旨主旨的角度作答,尾联从手法上看,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以议论作结,表达了对即将出征的赵都督甘愿驰骋沙场、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的高度赞美;从主旨的角度看,尾联暗示诗人不为时所用的境遇,寄寓了诗人不愿意做死读书的文人而想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心志。点睛:综合赏析诗句注意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分析,内容上从意象的选取、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形式上从遣词造句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分析。名篇名句默写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借酒抒怀,表达对坎坷人生的感慨的句子是“_ ,_。 ”蜀道难中,李白从上下两个角度极言蜀道
47、山之高、川之险的句子是“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的景象相似的一句是“_”。【答案】 (1). 人生如梦 (2). 一尊还酹江月 (3).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4).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5). 长烟落日孤城闭【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根据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第卷 表达题语言文字运用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有媒体指出,天津爆炸案发生后,不少企业慷慨解囊,捐
48、款捐物,但同时也有部分企业确实表现冷漠,细大不捐。我们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将一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眼看股市“起高楼” ,眼看股市“楼塌了” ,一切来得猝不及防,一切也去得叫人措手不及。在严格的法律规范面前,执法队伍的形象,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都抹不黑。能够抹黑的,只有执法队伍里极少数的害群之马。王老师在上课时强调,阅读文章要有宏观意识,如果一味拘泥于个别字词,就会导致目无全牛,容易断章取义。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三世恶毒抹黑中国“像纳粹德国”的言论遭到了亚洲社会的广泛批评,不少社论指出,阿基诺的危言危行过于极端,不符合身份。A. B. C
49、.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 “细大不捐”指小的大的都不舍弃。形容收集详备或搜罗净尽;“目无全牛”形容技艺非常纯熟精湛;“危言危行”的意思是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18. 对下面语段中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一条凝结着一个民族命运与精神的河流,一定是庄严、神圣、充满奥秘的。长江为中国人提供的,绝不仅仅是饮用的水和一条贯穿诸省大动脉一般的通道,更重要的是还有那百折不回的精神,以及对中国人意志的磨砺。数千年来,人们与它在相搏中融合,在融合中相搏。它最终造就的不就是中华民族豪迈与坚忍的性格吗?长江是一条流淌着民族精神的万里大江!A. 长江为中国人提供的,绝不仅仅是那百折不回的精神,以及对中国人意志的磨砺,更重要的是饮用的水和一条贯穿诸省大动脉一般的通道。B. 长江绝不仅仅为中国人提供了饮用的水和一条贯穿诸省大动脉一般的通道,更重要的,它还赋予了中国人那百折不回的精神,磨砺了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