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182KB ,
资源ID:4310957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431095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陕西省汉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为本站会员(weiwoduzun)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陕西省汉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1、- 1 -汉中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3. 总分 150 分,时间 150 分钟1、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

2、爱的形象。“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 “木”就是“树” , “木叶”也就是“树叶” ,可是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 ,这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但一遇见“木叶”的时候,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沈佺期古意 )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这里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 “木”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 ;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

3、术特征。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 “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 “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 “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

4、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尽管“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它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叶”之与“树叶” ,不过是一字之差, “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摘编自林庚说木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5、- 2 -( )A屈原诗句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谢庄、陆厥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启发。B古代的诗歌中很少看见用“树叶”而多用“木叶” ,可以说是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C “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要比“树”显得单纯,是“木”的一个艺术特征。D “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是典型的清秋的性格。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由屈原的诗句引出话题,即“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B文章列举含“木叶”的实例,让读者从具体可感的诗中认识到这一意象的普遍性。C文章在“木叶”和“树叶”的对比中把论证推向深入

6、,引出诗歌语言暗示性的问题。D文章在提出问题后,又用大量篇幅分析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具体方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只有留心才会察觉它的存在。B “木”有“树”和“木头”双重形象,影响着我们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C古诗中“木叶”的“木”是作为“树”的特殊概念而出现的,树的概念一直左右着“木叶”的形象。D艺术形象的领域,一字之差在表达上就相差千里,因此在写作和鉴赏中要培养谨严的态度。(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4-6 小题。马小菊天空的天

7、马小菊从家里出来时,天还好好的,走到半路就下起了雨。马小菊没带雨具,豆大的雨点打在身上又冷又疼。她看看离药店不远了,就跑了起来,跑到药店,衣服湿了个透。这个夏天的雨格外多,像失恋女人的眼泪,落得很频繁。“咋这天来了?”药店老板招呼马小菊。 “婆婆疼得紧。 ”马小菊一边用她本就湿了的袖子擦拭脸上的雨水,一边回避着药店老板的眼睛。马小菊的婆婆有风湿病,一到雨天就疼得厉害。“向午真不是个东西,把家里的事都甩给你一个人,自个儿倒乐呵去了。 ”药店老板说。向午是马小菊的男人,当包工头挣了钱后就很少回家了,别人说他有了外遇。- 3 -马小菊没理药店老板的茬,边说拿一盒膏药再拿一盒止疼片,边从湿湿的裤兜里往

8、外掏钱。药店老板把找回的钱递给马小菊的时候说:“昨天二凯去省城进货看见向午了,他和一个女的在街上走着。 ”说完两眼盯着马小菊看,以为她会大骂向午一顿,可是马小菊似乎没什么反应,她先接过钱,然后像听别人家男人的事一样“哦”了一声。马小菊说:“要是二凯再看见向午,就跟他说他娘病了,想他。 ”马小菊说完拿上装在塑料袋里的药就往外走。雨还在下着,马小菊不紧不慢地走在雨里,密密的雨点实实地打在她身上。刚才要不是药店老板提起向午,她还想在药店避避雨的,可是药店老板提起了向午,她就不能再呆下去了。向午是马小菊的一块心病。刚听说向午有外心的那会,马小菊的心都碎了。她整天哭整天骂,四处向人打听向午的行踪。她还去

9、省城找了一趟,但偌大一座省城,要找一个人谈何容易,就像绣花针落门前草坡地了。马小菊找了三天三夜,没找到,就回来了。马小菊回到家才知道,她不在家这几天,婆婆摔断了腿。马小菊好懊悔,如果不是自己离开家去找向午,婆婆就不会摔伤。马小菊抱着婆婆的伤腿,眼泪流得像筛子眼里落下的米。一些人笑话马小菊,说她管不住自己的男人,马小菊不去理。她觉得眼下没有比照顾婆婆更重要的事了,真的没有了。马小菊揣着药走到家时雨停了,她心想:这雨,好像就是给我下的。马小菊进了屋唤了几声娘,没人回应。马小菊以为婆婆睡着了,就去自己的房间换衣服。等她换完衣服来到婆婆房间一看,婆婆昏倒在地上,口里吐着白沫,手里却紧紧地攥着一张向午的

10、照片。马小菊明白了,婆婆是为了找放在抽屉里的向午的照片才摔倒的。马小菊赶忙把婆婆送到了医院。医生说是脑溢血,要马小菊去交住院押金。马小菊的钱不够,就去银行取钱。在去银行的路上,马小菊碰见了旺子媳妇。旺子媳妇追着撵着跟马小菊说:“我在省城看到远处一个男人,好像是向午呢。 ”马小菊说:“你再看见向午,跟他说他娘病了,病得很重,让他赶快回来。 ”旺子媳妇还想跟马小菊说些什么,马小菊却匆匆走了。经过一夜的抢救,婆婆仍然昏迷不醒,医生说能否醒过来不好说。马小菊说:“怎么就不好说了呢?”她想起别人曾给过她一个治疑难杂症的偏方,婆婆用了这个偏方也许会好起来。她就回到家找到那个偏方,按方子里写的,找了几味药,

11、最后就差一味冬瓜皮。马小菊知道前院吴二婶家种了冬瓜,就去吴二婶家要冬瓜皮。马小菊到吴二婶家还没开口说话,吴二婶就先和她说起了向午的事。吴二婶说:“小菊,我去省城儿子家,看见向午和一个女人在逛街。 ”马小菊说:“吴二婶,你再见到向午,跟他说他娘病得很重,快不行了,让他赶快回来。 ”婆婆喝了马小菊熬的药,仍旧没有好,最后还是去了。婆婆入土那天,又下了雨,很大的雨,雨声把马小菊的哭声给淹没了。雨季快要过去的时候,向午回来了。向午一身落魄地回来了,他被人骗了个精光后回来了。“你还回来干啥?你娘不在了你还回来干啥呢?”马小菊说着,眼泪像雨滴一样落了下来。可这时窗外的雨却停了,天空响晴响晴的。(选自小小说

12、选刊 ,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4 -( )A面对丈夫的外遇,马小菊开始时大吵大闹,后来无动于衷,连回答别人时都是简单重复那几句话,这一变化过程说明她对丈夫已经不抱希望。B作者注重在细微处写人,药店老板、旺子媳妇、吴二婶等人迫不及待地将向午的相关信息告诉马小菊,体现了善良的村民们对马小菊的同情和关心。C小说对向午这个人物着墨不多,但这个赚了钱就开始膨胀、迷失自我的农民形象具有典型性,隐含着作者对进城农民生活状态和价值追求的忧虑和反思。D小说结局虽然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但从小说情节的发展逻辑看,随着向午的回归,马小菊的命运出现了转机

13、,她最终会原谅丈夫的过去。5小说在刻画马小菊这个人物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主要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6 分) 6小说中多次写到“下雨”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7-9 题。材料一:圆梦正当时,中国梦激荡最大“海归潮”优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新产业、持续投入的科教事业、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海内外“人才、项目、技术、市场、资本、场地、服务”全面对接的平台,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归国追梦。国外媒体评价,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这样大规模、这样专业化地吸引人才回国。

14、“现在,海归回国主要是被吸回来的。 ”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说,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也比以往任何时期更有条件、更有能力吸引全球人才。詹天佑、茅以升、钱学森、邓稼先纵观历史,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赴外求学、归国兴邦。今天,除了拥有前辈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吸引大量海归人才归来的,还包括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的实现。然而,在全球竞争中发展成一个人才大国、人才强国,仍需下更大决心、更大力气。 一份面向全国 200 多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 “编制过死、编制偏紧”是人才管理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从人才发展上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巨大成

15、就,但还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布局不优、效率不高等困境,破解这些“瓶颈” ,唯有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附图:- 5 -(选自人民日报 ,有删改)材料二:新东方海威时代与全球化智库(CCG)共同发布了2016 年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 。 报告显示,六成企业在招聘时仍更倾向于使用海归人才,而 82.5%的单位均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归员工采取了倾斜性优待(如更核心的岗位,较高起薪等)。而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是,身处海外的留学生在回归本土职场的过程中也遭遇了些许不利因素。 报告结果显示,多数企业的招聘岗位数量、招聘时间、招聘渠道对海归求职较为不利。同时,海归人才在求职过程中也暴露出对国内就业形势不了解,错过企

16、业招聘季以及缺乏明确职业规划等问题。超过 50%的海归认为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是回国就业的第一不利因素,同时 47.3%和 32.4%的受访人员认为回国时间错过校招季以及岗位海投效率低这两大因素导致了海归回国就业难度增大。(选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材料三:日前,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一事,引发热烈关注。在舆论场上,以耄耋之龄回归故土的杨振宁更是备受关注。已近百岁之龄的杨振宁,估计已不会如年轻时那般埋头扎根于科研一线,或许正如他本人所述, “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 ,是文化的归属感让他对故土恋恋不舍。抑或是科学上的引路精神让他回

17、来发挥“余热” ,为后来者指引前路,如他自己在诗中所说:“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 ”杨振宁选择加入中国国籍,是他对晚年道路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与国家的道路选择是交叉的。得益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创造的开放环境,对世界潮流的融入,杨振宁的归来方才有了现实的可能;而杨振宁等一批海外科学家的归来,又会给中国科研带来从项目到建制与世界接轨的机会。对 于 中 国 来 说 , 迎 来 杨 振 宁 桑 榆 晚 年 的 同 时 , 也 不 可 否 认 , 错 过 了 杨 振 宁 最 辉 煌 的 科 研 生涯 。 由 此 , 未 来 的 方 向 也 当 因 之 厘 清 : 让 更 多 科 学 家 们 愿

18、 意 留 在 这 片 土 地 上 , 诞 生 出 最 精 尖 的科 研 成 果 , 不 仅 是 因 为 中 华 文 化 的 血 液 , 更 是 因 为 先 进 的 设 备 、 优 厚 的 条 件 、 社 会 的 理 智 与 尊重 、 环 境 的 平 和 与 包 容 。(选自光明网,有删改)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6 -A三则材料都认为在当下我国的“海归”热潮中,一方面海外留学人员踊跃回归祖国,另一方面在人才回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B第一则材料是一篇新闻报道,客观地介绍了海外留学人才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梦想,积极回国创业,释放出巨大的发展能量

19、。C第二则材料是调查报告,反映了海归人才在回国求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不利因素,为他们在国内的职业发展提出建议、指明方向。D第三则材料是新闻评论,该评论认为杨振宁回归中国国籍这一事件彰显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吸引力。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在吸收海归人才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源自我们在人才管理中“编制过死、编制偏紧”的体制,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坚定不移的深化改革。B海外科技人才的大量回归,有助于我们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科技成果,有助于中国科研从项目到建制与国际接轨。C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在耄耋之龄转为中国公民,虽然已经不能在科研上

20、为祖国作出贡献,但他们为更多的海外精英作出了积极示范。D当前,无论是回国创业还是入职国内企业,海归人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领域,可以很好地把个人的梦想和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我国当前出现“海归”热潮的主要原因。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小题。郑虔,郑州荥阳人。天宝初,为协律郎,集缀当世事,著书八十余篇。有窥其稿者,上书告虔私撰国史,虔苍黄焚之,坐谪十年。还京师,玄宗爱其才,欲置左右,以不事事,更为置广文馆,以虔为博士。虔闻命,不知广文曹司何在,诉宰相,宰相曰:“上增国学

21、,置广文馆,以居贤者,令后世言广文博士自君始,不亦美乎?”虔乃就职。久之,雨坏庑舍,有司不复修完,寓治国子馆,自是遂废。初,虔追 故书可志者得四十余篇,国子司业苏源明名其书为荟稡 。虔善图山水,好书,常苦无纸。于是慈恩寺贮柿叶数屋,遂往日取叶肄 书,岁久殆遍。尝自写其诗并画以献,帝大署其尾曰:“郑虔三绝” 。安禄山反,遣张通儒劫百官置东都,伪授虔水部郎中,因称风缓 ,求摄 市令,潜以密章达灵武。贼平,与张通、王维并囚宣阳里。三人者皆善画崔圆使绘斋壁虔等方悸死即极思祈解于圆卒免死贬台州司户参军事维止下选后数年卒。虔学长于地理,山川险易、方隅物产、兵戍众寡无不详。尝为天宝军防录 ,言典事赅。诸儒服

22、其善著书,时号“郑广文” 。在官贫约甚,澹如也。有郑相如者,自沧州来,师事虔,虔未之礼,间问何所业,相如曰:“闻孔子称继周者百世可知 ,仆亦能知之。 ”虔骇然,即曰:“开元尽三十年当改元,尽十五年天下乱。贼臣僭 位,公当污伪官,愿守节,可以免。 ”虔又问:“自谓云何?”答曰:“相如有官三年,死衢州。 ”是年及进士第,调信安尉。既三年,虔询吏部,则相如果死。故虔念其言,终不附贼。(节选自新唐书郑虔传 ,有删节)(注):读“chu” ,抽引,理出丝缕的头绪。肄:学习,练习。风缓:风湿病。摄:掌管。僭:读“jin” ,超越本分。- 7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三人者皆善画崔

23、圆使绘斋壁虔等方悸死即极思祈解于圆卒免死贬台州司户参军事维止下选后数年卒B三人者皆善画崔圆使绘斋壁虔等方悸死即极思祈解于圆卒免死贬台州司户参军事维止下选后数年卒C三人者皆善画崔圆使绘斋壁虔等方悸死即极思祈解于圆卒免死贬台州司户参军事维止下选后数年卒D三人者皆善画崔圆使绘斋壁虔等方悸死即极思祈解于圆卒免死贬台州司户参军事维止下选后数年卒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古代纪年主要有帝王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有时合用。B博士,古代学官名。唐有太学博士、算学博士等,皆为教授官。明清仍之,稍有不同。C进士,隋唐时期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录取后为进士。后来泛指

24、参加乡试取得功名者。D吏部,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郑虔擅长著书。他搜集编撰当代史事,写成书稿八十多篇;从旧书中选出有价值的文章四十多篇,编成荟稡 。B郑虔擅长绘画。他擅长画山水画,爱好书法,他的诗作和绘画献给唐玄宗,玄宗在他的诗画下边题字“郑虔三绝。 ”C郑虔忠于朝廷。安禄山反叛,任命郑虔为水部郎中,他假托患风湿病,拒不任职,悄悄向唐玄宗所在的灵武报告。D郑虔博学多识。各地山川险易、地方特产、驻兵多少,他都说得准确详细,著有天宝军防录 ,文字简练详明。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上

25、书告虔私撰国史,虔苍黄焚之,坐谪十年。(2)贼臣僭位,公当污伪官,愿守节,可以免。(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元曲,完成 14-15 题。水仙子舟中元 孙周卿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14. 下列对本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曲中前两句交代了孤舟停泊的背景:时间是夜晚,地点是洞庭湖。青荧的灯火,衬托出了客船的冷寂。B.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风雪交加的壮美。- 8 -C. 小令中的“豪”字,不只属于

26、“诗” ,也是对“风雪”的形容。一来它表现了风雪的劲猛,二来也说明了湖上雪片翻飞的景象。D. 这首小令多能从无字之处读得隐微之意,显示了作者遣词造句的佳妙。风、雪与诗情融为一片,描绘出一幅江天风雪行吟图。15. 请抓住曲中关键词,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 (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题,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 , ”两句写辞官归家后饮酒自乐,甚至看看院子里的树木也觉得愉快的生活情态。(2) 滕王阁序中作者用“ , ” 两句描写出水天相接、浑然天成的景色,将景物描写推向高潮,被视为千古绝唱。(3)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道,蜩与

27、学鸠起飞后, “ ”,有时飞不了多高就落在地上了,所以他们诘问大鹏:“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 17-19 题。“工匠精神”是古朴词汇,2016 年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令人 。所谓“工匠精神” ,指的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 的精神。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 ,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 ,多一些优品精品。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部分代表委员认为,中国企业缺失“工匠精神” ,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工业化起步晚,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过度追求速度,从而陷入了一种浮躁的状态,很多人追

28、求的是多、快、好、省,追求的是一夜暴富,而不是脚踏实地和精益求精。在企业家们看来,中国在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道路上,那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 )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焕然一新 精益求精 投机倒把 偷工减料 B耳目一新 精益求精 投机取巧 粗制滥造C耳目一新 千锤百炼 投机倒把 偷工减料 D焕然一新 千锤百炼 投机取巧 粗制滥造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是全社会都必须补齐的“短板” B这一“短板”是全社会都必须补齐的C是必须补齐的全社会的“短板” D这一全社会的“短板”是必须补齐的19文

29、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企业缺失“工匠精神” ,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工业化起步晚,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过度追求速度,从而陷入了一种浮躁的状态造成的B中国企业丢失“工匠精神” ,主要原因是中国工业化起步晚,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过度追求速度,从而陷入了一种浮躁的状态C中国企业缺失“工匠精神” ,主要原因是中国工业化起步晚,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过度追求速度,从而陷入了一种浮躁的状态D中国企业缺失“工匠精神” ,所以说中国工业化起步晚,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过度抬- 9 -升速度,从而陷入了一种浮躁的状态20下面是我校某文学社社长给校长写的一封信,其中有五处在表达上不妥

30、当,请找出并改正。(5 分)尊敬的校长: 您好!我是贵校 XX 文学社的社长,我社想出版一本名为青春足迹的书。这本书收录了我社同学的 88 篇大作,是我们文学社全体成员智慧的结晶。请您抽出时间拜读,并为这本书写一篇序言。您是著名的教育家,能得到您的鼎力相助,我社一定会蓬荜生辉。希望您能同意,在此先表歉意!祝您工作顺利!XX 文学社2018 年 11 月7 日21下面是上海、浙江等地学生在新高考选考科目上的群体差异图,请根据下图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三条结论,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总共不超过 90 字。 (6 分)4、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议论文(60 分)谁动了我的

31、奶酪是一本畅销书。书中有这样几句话:拥有奶酪,就拥有幸福,如果你不改变,你就会被淘汰;经常闻一闻你的奶酪,你就会知道,它什么时候开始变质;越早放弃旧的奶酪,你就越早发现新的奶酪;朝新的方向前进,你会发现新的奶酪;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并享受变化!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发表你的意见。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10 -汉中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答案1B 2D 3A【解析】1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 项, “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

32、”曲解文意。根据原文第二段,树叶简称为叶,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但一遇见“木叶”的时候,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可见并不是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故选 B。2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 项,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具体方法”文意理解错误。本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后,指出艺术形象的领域, “木”与“树”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文章并未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具体方法。故选 D3本题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B 项, “木有树和木头双重形象”曲解文意,依据原文第五段, “木”具有着一般“木头

33、”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可见是“木头”的形象,而并不是“双重形象” 。C 项,对象错误,树的概念一直左右着“木叶”的形象,说法错误。应是木的概念一直左右着“木叶”的形象。D 项一字之差在表达上就相差千里说法绝对化。文章最后一段,是紧扣着“木”与“树”的差别来推理的,而选项“就”字使表述绝对。故选 A.4C5善良孝顺。在丈夫有外遇长期不归家的情况下,马小菊仍然毫无怨言、无微不至地照顾婆婆,表现了善良和孝顺的本性。坚强隐忍/顾全大局/理智冷静。面对丈夫的出轨和众人的闲言碎语,马小菊外表平静,内心其实非常痛苦,但她隐忍不发,用柔弱的双肩担起家庭的责任,表现出坚强隐忍

34、的一面。6设置背景,渲染氛围。 “下雨”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特定的自然环境,通过反复描写“下雨”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人物活动的氛围。烘托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面对向午的出轨,马小菊内心极其痛苦,密集的雨滴看似打在她的身上,其实是在敲打着她的心,作者借下雨来烘托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下雨”与小说情节发展密切关联,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深化小说主题。自然界的“雨”与马小菊婚姻中的“雨”互相交织,隐喻主人公的生活进入“雨季” ,进一步表现小说主题。“下雨”笼罩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有一种沉闷的心理,同时引起读者对马小菊的同情与赞赏和对向午的厌恶与唾弃。【解析】4试题分析:

35、A 项, “不抱希望”错,原文“她觉得眼下没有比照顾婆婆更重要的事了,真的没有了”说明,当时马小菊因为婆婆的病无法顾及其它的事情。B 项, “体现了善良的村民们对马小菊的同情和关心”错,文中药店老板“以为她会大骂向午一顿” ,是一种“看热闹”的心理,并无“同情” ,更无“关心” ;从原文“一些人笑话马小菊,说她管不住自己的男人”分析,旺子媳妇、吴二婶更多的恐怕也是“看笑话”的心理。D 项, “她最终会原谅丈- 11 -夫的过去”于文无据。故选 C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欣赏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时主要抓住相关情节内容与人物描写方法分析概括,本文主要运用语言、心理、动作描写刻画马小菊这一人物形象。

36、结合“马小菊好懊悔,如果不是自己离开家去找向午,婆婆就不会摔伤。马小菊抱着婆婆的伤腿,眼泪流得像筛子眼里落下的米。一些人笑话马小菊,说她管不住自己的男人,马小菊不去理她觉得眼下没有比照顾婆婆更重要的事了,真的没有了”分析,表现了她的善良、孝顺;面对丈夫的出轨和众人的闲言碎语,马小菊外表平静,内心其实非常痛苦,但她隐忍不发,用柔弱的双肩担起家庭的责任,表现出她坚强隐忍。6试题分析:本题看考查赏析景物描写作用的能力。自然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渲染气氛,为后边刻画人物作铺垫;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展开、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旨;象征和暗

37、示。本文多次写到“下雨” ,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特定的自然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人氛围;借下雨来烘托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马小菊内心也在“下雨” ,刻画人物性格;自然界的“雨”与马小菊婚姻中的“雨”互相交织,隐喻主人公的生活进入“雨季” ,进一步表现小说主题。7C 8B9国家政策引导扶持海外人才回国创业。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与世界潮流接轨的强烈愿望。先进的设备、优厚的条件、社会的理智与尊重、环境的平和与包容从而因造出的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海外人才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解析】7试题分析:A 项,第三则材料没有指出“海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B 项,由材料一

38、第三段可知, “海归”回国并非只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梦想” ,而且还怀揣“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 。D 项,由材料三第二段可知,不是体现“文化吸引力” ,而是体现文化归属感。故选 C。8试题分析:A 项,由材料二可知,吸收海外人才过程中的问题也有留学生自己对国内形势不了解等原因。C 项, “虽然已经不能在科研上为祖国做出贡献”不当,由材料三可知,老科学家在科研上还可以起引领和示范作用。D 项,由材料二可知,并非所有的海归人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领域。故选 B。9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本题解答时可通读三则材料,按题干要求筛选出相关信息然后归纳概括。由材料一

39、可筛选出“优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新产业、持续投入的科教事业、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海内外全面对接的平台” “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 “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的实现”等信息,由材料三“杨振宁等一批海外科学家的归来,又会给中国科研带来从项目到建制与世界接轨的机会”可概括出中国渴望与世界潮流接轨等。整合这些信息就可得到本题答案。10A 11C 12C13 (1)上书告发郑虔私修国史,郑虔急忙焚烧书稿,因此获罪被贬十年。(2)贼臣篡夺皇位,您将被污蔑为伪朝官员,只要您愿意恪守为臣的节操,可以免罪。【解析】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斋壁”是书斋的墙壁的意思, “虔等

40、”是郑虔等人- 12 -的意思,应该断开,排除 B 项、C 项。 “圆”是崔圆的意思, “司户参军事”是官职名,不应该断开,结合句意分析,排除 D 项。故选 A。11试题分析:C 项, “参加乡试取得功名者”解说不当,应为殿试考取的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故选 C。12试题分析:C 项, “拒不任职”理解不当,原文的意思是,他声称自己患有风湿病,请求担任掌管市场的长官,秘密把奏章送到唐玄宗所在的灵武。故选 C。13试题分析(1) “告”译为告发;“苍黄”译为急忙、匆促慌张;“之” ,代词,它;“坐谪”译为获罪被贬。 (2) “

41、污”译为被污蔑;“伪”译为伪朝, “节”译为节操;“免”译为免罪。参考译文:郑虔,是郑州荥阳人。天宝初年,任协律郎。他搜集编撰当代史事,写成书稿八十多篇。有位偷偷地看过他书稿的人,上书告发郑虔私修国史,郑虔急忙焚烧书稿,因此获罪被贬十年。回到京城以后,唐玄宗很欣赏他的才能,想把他安排在自己身边,因为没有具体事务可干,便专门为他设置了广文馆,任命郑虔为广文馆博士。郑虔得到任命,不知道广文馆这个机构在什么地方,便去找宰相诉说,宰相说:“皇上下令扩充国学,增设广文馆,用来收纳有贤德的人,让后代人说起广文博士是从你开始的,这不是很好的事吗?”郑虔于是走马上任。过了很久,大雨毁坏了广文馆的房屋,有关部门

42、也不加修复,他就借住在国子馆内,从此广文馆被废弃。当初,郑虔从旧书中选出有流传价值的文章四十多篇,国子监司业苏源明为这部书起名叫荟稡 。郑虔擅长画山水画,爱好书法,常常苦于没有纸张。在这时慈恩寺里贮存着好几屋柿叶,于是他每天去拿柿叶练习书法,时间久了,几屋子柿叶几乎被他写遍。他曾经把自己的诗作和绘画献给唐玄宗,玄宗在他的诗画下边用大字书写:“郑虔三绝。”安禄山反叛,派张通儒劫持百官安置在东都洛阳,任郑虔为水部郎中,郑虔声称自己患有风湿病,请求担任掌管市场的长官,秘密把奏章送到唐玄宗所在的灵武。叛贼被平定以后,郑虔和张通、王维一起被囚禁在宣阳里。这三个人都擅长绘画,中书令崔圆让他们在自家书斋墙壁

43、绘画,郑虔等人怕被处死,就非常用心地作画,祈求崔圆解救,终于免去死罪,郑虔被贬谪为台州司户参军事,王维只是降级处分。过了几年以后,郑虔去世。郑虔的学问擅长地理,各地山川的险易、地方特产、驻兵的多少,他都说得准确详细。曾写了一本天宝军防录 ,文字简练,叙事详尽,读书人都佩服他善于写书,当时称他为“郑广文” 。他虽然为官,但家中非常贫困俭约,整天保持恬淡的样子。有个叫郑相如的,从沧州来,对郑虔以师礼相待,郑虔并不怎么尊重他。间或询问他所学的是哪门学问。郑相如说:“听说孔子自称继承周朝大业的人,即使一百年后的事他也知道 ,我也能知道这类事情。 ”郑虔显出吃惊的样子,郑相如就说:“我看大唐到开元三十年

44、就会改变年号,再往后十五年,天下会有大乱。贼臣篡夺皇位,您将被污蔑为伪朝官员,只要您愿意恪守为臣的节操,可以免罪。 ”郑虔又问:“这从何说起?”郑相如回答说:“我还有三年官任,将要死在衢州。 ”这年,郑相如考中进士,调任信安县尉。三年以后,郑虔询问吏部,相如果然去世。因此,郑虔想到郑相如的话,始终不做叛贼。14.B15.孤舟夜泊、青荧客船、朔风等,表现了作者的孤独之感、羁旅之思;(2 分)- 13 -漫天飞雪激发了作者的创作豪情,风雪鏖战, “诗豪”与风雪争先, “诗”又与雪缴缠,表现了作者啸傲孤独与风雪的豪迈气概;(2 分)“一笑琅然” ,抒发了作者战胜困境的快意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2 分

45、)【解析】14.C 项, “比喻”错误,应该是比拟的修辞手法。15.首先题干中“情感” “变化”两个关键词,判断应答出几种情感。其次,要结合作品内容分析。 “孤舟” “客船”写出羁旅在外的作者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诗豪与风雪争先”写出作者不畏风雪与严寒的豪迈;尾句“一笑琅然”则表现出作者战胜严寒、困难的快意和乐观旷达的情怀。16.(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3)抢榆枋而止。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17B 18A 19C【解析】17焕然一新: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语境中是政府工作报告使人怎么样,应该用“

46、耳目一新” 。精益求精:好了还求更好。千锤百炼:比喻经历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和考验。 也指对文章和作品进行多次精心的修改。语境是工匠对自己的作品的精雕细琢,所以此处应该用“精益求精”更为合适。投机倒把:利用时机,以囤积居奇、买空卖空、掺杂作假、操纵物价等手段牟取暴利。投机取巧: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也指靠小聪明占便宜。 “投机倒把”侧重的是做生意,而“投机取巧”是指靠小聪明走巧路,根据语境后面说的是“脚踏实地” ,所以此处应该用“投机取巧” 。偷工减料:原指商人为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产品质量,削减工料。现也指做事图省事,马虎敷衍。粗制滥造:写文章或做东西马虎草率,只求数量,不顾质量。根据后文

47、“优品精品”是指工匠的作品,语境中都是反义词,此处用“粗制滥造”较为合适。故答案选 B。18根据前面的语境可知,中国社会缺乏工匠精神是短板,所以首先要说全社会,然后再说这种现象是什么。故答案选 A。19根据对例句语句的辨析,共有两处问题。一是用词不当,应把“丢失”改为“缺失”。二是句式杂糅, “主要原因是因为” ,应该删掉“是因为” 。故答案选 C。20 “贵校”改为“咱们学校”(或“学校”,或删掉“贵校”)。“大作”改为“作品”(或“文章”或“习作”)。“拜读”改为“阅读” 。“蓬荜生辉 ”改为“倍感荣幸” 。“歉意”改为“谢意”21在选择高考选考科目上,男生总体上偏好理科,女生总体上偏好文科;在政治和物理两个科目的选择上,男生和女生的差异尤为明显;在地理和生物两科,男生和女生的选择较为接近。四、作文:思路点拨:写作此文,关键是抓住“变化”一词。 这里的“奶酪”只是“拥有” “幸福” “快乐”等的 代名词。而“拥有” “幸福” “快乐”等均不是一 成不变的,也不是一旦拥有便可以终生享用 的。只有不断适应新的变化,开拓新的生活, 才能永恒享有“奶酪” 。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