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是 教材编写 、 教学 、 评估和 考试命题 的依据 (四个依据), 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一个基础)。 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三个体现), 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三个规定), 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两个建议)。把握教材的基本含义如果随便问一个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你能把握教材吗?他会很自信的说: “没问题!你说课本中哪个题我不会做?哪篇文章我不会讲? ”其实,把握教材不仅是指理解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更是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要求教师熟悉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清楚整个
2、学段教材的逻辑线索,能够把前后相关的知识整合起来。如同数学中的点、线、面、体一样,知识的掌握也分为四个层次。有的老师只能掌握一个个的知识点,但不能把这些知识点连成一条线,这是掌握知识的第一个层次 ;有的老师能够把同类的知识前后联系起来,形成一条线,但不能把不同类型的各条线的知识横向并联起来,形成一个面, 这是第二次层次 ;有的老师能够把同一年级的知识纵向、横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面,但不能把不同年级一个学段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的立方体, 这是第三个层次 。把整个学段的知识纵向、横向联系起来,才能形成一个知识体, 这是第四个层次 。一个教师如果达到第四个层次,就会成为一个教学专家,在教学中不
3、管从哪个知识点切入,都能把各种知识连接起来。教师如果不能熟练的把握教材体系,就难以有效的引领学生学习 开车最怕路不熟,教学最怕教材不熟 现在提倡 “ 一标多本 ” ,即各门学科全国只有一个课程标准,但教材可以多样。这种教材的多变,也给老师的把握教材带来了难度。对于一级学生来说,用什么教材都无所谓,因为对于他们来讲,不管用什么版本的教材都是新的。而对于教师来讲却大不相同。教师如果不能熟练的把握教材体系,就难以有效的引领学生学习,教学的效率也就大打折扣。重新学习魏书生、孙维刚、马芯兰的经验,会有很大启发。 魏书生走遍全国上公开课从来不带课本和教案,在教学管理上的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 。 孙
4、维刚要求学生每天睡眠 9小时,高中数学从来没有课后作业 。 马芯兰四年完成六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任务,课后没有作业 。什么是 “说课标、说教材 ”是以演讲的形式,运用知识树对一门学科的一个学段、或一册书、或一个单元(章、组)、或一类知识(一个专题)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解读和整合,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 说明教学建议 、 评价建议 和 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议 。为什么要 “说课标、说教材 ” 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 三 年,但大部分一线教师并不习惯于深入的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不知道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也不习惯于研究整个学段或一册书的内容。而是习惯于对某一个知识点或一篇文章进行深钻细研,只
5、见树木、不见森林,更不能对整个学段知识进行整合,所以虽然进行了一些教学方法的改革,但效率依然很低。如何进行说课标、说教材及其收获1.课 程 标 准 对 本学段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质 的要求和量的要求), 应 如何落 实这 些要求;2.本套教材的 编 写意 图 和体例是什么;3.本套教材包括了哪些知 识 ,是以什么 样 的 逻辑线 索把这 些知 识结 构起来的。4.本套教材哪些知 识 可以前后整合起来;5.本套教材所 蕴 含的能力体系和价 值 体系是什么;6.初中和高中要分 别说 明考 试 大 纲 的要求;7.如果学校 领导让 我从初始年 级 教到 毕业 班,我打算如何 处 理 这 套教材。老
6、师 教材分析要明白以下 7个方面( 1)说的对象:说教材 课标、教材、建议说课 一节课的设计( 2)说的目的:说教材 强化对课标、教材的理解、整合与 使用,是备课准备说课 强化教学理念在一节课设计的体现,是备课的提升( 3)说的方法:说教材 煮熟课标、教材,设计三说说课 从备课出发,指向上课,说理解,说分析,说设计,说流程,说反思( 4)说的意义:说教材 宏观,整体;说课 微观,理念使用 说教材与说课的区别让说教材与说课的距离拉近( 1)说的对象:将说教材的对象趋于微型,更贴近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说到单元。( 2)说的目的:将说教材的理念与课堂理念、课堂目标贴近,将整合的成果带进课堂。( 3)
7、说的方法:找出说教材与说课的近似点,进行串通、融合。( 4)说的意义: 说教材的成果最重要落实到课堂,要为实现高效教学服务。说教材要认真研究教材的编写意图 根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的要求, “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鼓励有关机构、出版部门等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中小学教材。 ”所以新课改以来打破了过去全国使用一套教材的做法,实行教材版本的多元化、多样化,为各地师生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和空间。 不同版本的教材由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完全一样,在编写体例和材料选择上都有较大差距。所以教师一定要认真的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编写意图。特别是要看一下教材编写者对教材解读的文章,理解他们的编写意图和教材的特点。 (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