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 ,大小:114KB ,
资源ID:404752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40475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大语文阅读之漫话诗词:杜甫心影之佳人.doc)为本站会员(无敌)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大语文阅读之漫话诗词:杜甫心影之佳人.doc

1、佳人唐以前多弃妇诗,唐以后多节妇诗,这是中国诗史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男子任意支配女子命运的现象,早已开始,但肯定这种不公正现象的合理性,使女子毫无怨言地承受这种不幸,心甘情愿地充当牺牲品,则是宋以后的事。至少在诗经的时代,女子还不是这样,因此她们在遭受不幸的时候,能够大胆地表现不堪回首之情,吐出忿恨不平之声。 国风中有好几首描写弃妇怨思的诗篇,其中邺风谷风和卫风氓尤其脍炙人口。 谷风中的弃妇,性格温柔,虽然明知其夫已经变心,依然曲意规劝,充满不能自诀之情,但世事的不平、女子的不幸,已在那絮絮屑屑的诉说中充分表现出来。至于氓中的弃妇,秉性刚烈,在被抛弃之后,直斥男子无行,气盛辞厉,毫不掩饰地流

2、露出悔恨之情,毫无顾忌地表达了决绝之意。以后的弃妇诗,一般都不出这两首诗的范围。汉古诗 (“上山采靡芜” )及托名卓文君的白头吟 ,都可称弃妇诗中的佳作,前者一往情深,近似谷风 ;后者情愤意激,直追氓诗。唐代有不少弃妇诗,但即使像李白这样的天才诗人,也未能超越前人。继诗经 、汉诗之后优秀的弃妇诗,人们首先想到的,总是杜甫的佳人 。清人方东树曾将鲍照的白头吟与杜甫的佳人作了比较:“白头吟此统言君臣、朋友、夫妇之情难常保,而古人屡以寄慨,盖此世情,古今天下恒如斯也。然以杜公佳人比之,则此犹为循行数墨, 经营地上陈言,居然有死活仙凡之分。可悟杜公才气之大,非徒脱换神妙。 ”(昭昧詹言 )这首诗的前半

3、部分,记述了一个良家女子。在安史之乱中,兄弟被杀,家门衰败;世态炎凉,人情如纸,无情无义的丈夫,反在这时雪上添霜,另觅新欢,将她抛弃,致使这个女子独自幽居山谷之中。作为一首弃妇诗,这首诗并没有超出前人,就叙述完整、情感愤激而言,还不如李白的几首弃妇诗。不过,诗中所写的,不仅仅是一个弃妇,同时还是一位佳人,而作为一首美人诗看,无疑会给人“一枝独秀”的感觉。即使在视好色为道德大敌的古代中国,描写美女也是文人学士热衷的事。继卫风硕人 、 郑风野有蔓草等诗后,以美女为题的名篇层出不穷,如宋玉的神女赋 、曹植的洛神赋等作品,描写美女的脸容、身材、举止、神采,极其形容,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后人描写美人,

4、总不外风鬟雾鬓、杏脸梨涡、明眸皓齿、柳眉樱唇、细腰纤手、雪肤玉体,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耀若白日、皎若明月、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神情妩媚、风姿婀娜、举止娴雅、体态轻盈、倾国丽质、绝世丰神即使像丽人行 、 长恨歌那样名篇,在描写美色时,也是这样。惟有杜甫佳人等少数几篇以美人为题的作品,才能摆脱这种俗套。清代施鸿保说:“此诗题曰佳人 ,通篇亦不言其美,至结二句云: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则端庄佳丽,亦非第一人不足当之,觉子建洛神赋 ,犹词费也。 ”(读杜诗说 )诗中对佳人从正面进行的描写,只是很简单的几句:“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

5、,日暮倚修竹。 ”就语言说,可谓平淡极了,但就意境说,则优美极了。这几句诗,一直为后人所激赏。诗中的佳人,如一枝秋菊,淡妆素裹,清雅高洁;尽管西风卷帘,落叶敲窗,却能傲霜不败,凌寒犹开,怀抱幽香,独占秋芳。这首诗不以刻划尽致见长,而以含思深远、气韵高洁取胜,后来如辛弃疾词:“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 )写伤心人别有怀抱,能得佳人的韵致。这首诗作于肃宗乾元二年(759) ,当时杜甫正寓居秦州(今甘肃天水) 。对于诗中的佳人,历来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说法。卢世?、仇兆鳌、浦起龙等认为真有其人,如仇氏说:“恐悬空撰意,不能淋漓恺至如此。

6、 ”(杜诗详注 )而王嗣奭、陈沆等则认为杜甫所写,并非实事,只是借以表现自己的情怀,如陈沆说:“摘花不插,膏沐谁容,竹柏天真,衡门招隐,此非寄托,未之前闻。 ”(诗比兴笺 )诗中佳人,是真有其人,还是出自诗人的虚构,已不可考。上面两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不过,如果诗中所写的只是一个美人的遭遇,没有诗人的感慨,决不会如此深切,反过来,如果将这首诗仅仅看作诗人的自我写照,无视佳人的存在,诗也就不可能如此感人。要想从中了解诗人,不可忽视“寄托”之说,如果作为艺术作品欣赏,则宁可相信真有其人。黄生、杨伦认为两者兼而有之,“此因所见有感,亦带有自寓意” (杜诗镜铨 ) ,倒是一种更加合乎情理的解释。高考 试题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