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前导语 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 诗人众多,异彩纷呈。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 闲的田野, 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学习本课,要了解唐宋两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初步掌握鉴赏写景诗的方法,并了解诗歌中平仄的一些基本常识。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一、诗人名片孟浩然(689 740),唐代诗人,字浩然,名不详,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 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四十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不第。后为张九龄荆州长史府从事,患疽卒。诗与王维齐名,合称“王孟” 。有孟浩然集四卷。 全唐诗录存其诗 267 首。其诗作不事雕饰,善于发掘自然和
2、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自然浑成,而意境清迥,韵致流溢。孟浩然在长安落第之后,为了排遣苦闷,出游吴越,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即写于途中,是孟浩然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扬州(即广陵)友人之作。他内心的忧愁烦恼是不难理解的。二、诗词故事飘逸的隐士孟浩然是个名副其实的隐士,他终生没有做官,一辈子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其实孟浩然并不是没有做过当官的梦,只不过不像别人那样沉迷不醒罢了。40 岁那年,他从家乡湖北襄阳鹿门山进京参加科举考试,谁知没考上,于是他又回到了家乡,仍然过他那优哉游哉的田园生活。在他 46 岁那一年,唐玄宗命令各地官员向朝廷举荐人才,襄州刺史韩朝宗打算推举孟浩然,便
3、约他一同去长安。当时恰恰来了一个老朋友看望孟浩然,两人喝酒正在兴头上,有人提醒他别忘了去长安的事,他发起火来:“你没看见我们正在喝酒吗?什么长安不长安的!”就这样,他又失去了一次做官的机会。孟浩然晚年曾在张九龄的幕府中当过几个月幕僚,很快便感到不耐烦,便辞职回家了。所以闻一多先生说:“隐居在旁人仅仅是一个期望,至多也只是暂时的调剂或过期的赔偿,而在孟浩然却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事实。 ”因为孟浩然一生未入官场,他留给人们的是一个飘逸的隐士形象。三、文题背景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是一首五言律诗。诗题点明是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扬州( 即广陵) 友人之作。桐庐江是浙江流经桐庐县境一段的别称,又名桐江。广
4、陵,即扬州,又称维扬。旧游,老朋友。一、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诗的内容。山暝/听猿/ ,沧江/急夜/ 。愁 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 。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 。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 。头(“/”为节拍, “”为韵脚字)2同桌互读,相互纠正,进一步熟悉诗句,把握感情。提示 这首诗在意境上显得清寂或清峭,情 绪上则带 着比较重的孤独感。朗读时一定要注意对感情基调的把握。二、悟读,诗情画境“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首句写日暮、山深、猿啼。诗人伫立而听,感觉猿啼似乎声声都带着愁情。环境的清寥,情绪的黯淡,于一开始就显露了出来。次句写沧江夜
5、流,本来已给舟宿之人一种不平静的感受,再加上一个“急”字,这种不平静的感情,便简直要激荡起来了,它似乎无法控制,而像江水一样急于寻找它的归宿。接下来“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语势趋向自然平缓了。但风不是徐吹轻拂,而是吹得木叶发出鸣声,其急也应该是如同江水的。有月,照说也还是一种慰藉,但月光所照,惟沧江中之一叶孤舟,诗人的孤寂感,就要被触动得更加厉害了。如果将后两句和前两句联系起来,则可以进一步想象风声伴着猿声是作用于听觉的,月涌江流不仅作用于视觉,同时还有置身于舟上的动荡不定之感。这就构成了一个深远清峭的意境,而一种孤独感和情绪的动荡不宁,都蕴含其中了。三、品读,鉴赏评析1结合前两联谈谈作者是
6、如何通过渲染寂寥的环境来表现孤寂之感的。答案 前两联通过日暮、山深、猿啼、沧江夜流、风吹木叶、月照孤舟等景象,渲染出清峭孤寂的环境,借景抒情,从而表现了黯淡悲凉的情绪,突出了孤独寂寥之感。2后四句侧重写“寄广陵旧游” ,试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答案 后四句作者向朋友倾诉客居异乡的惆怅和孤独之感,抒发了思念故土和怀念友人的真挚感情。3在本诗中,作者孟浩然表现了凄凉孤独的情绪,诗人何以在宿桐庐江时有这样的感受呢?答案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建德当时为桐庐邻县,这里即指桐庐江流域。维扬,扬州的古称。按照诗人的述说,一方面是因为此地不是自己的故乡,“虽信美而非吾土” ,有独客异乡的惆怅;另一方面
7、,是怀念扬州的老朋友。这种思乡怀友的情绪,在眼前这特定的环境下,相当强烈,让人不由得潸然泪下。他幻想凭着沧江夜流,把自己的两行热泪带给大海,带给在海西头的扬州旧友。这种凄恻的感情,如果说只是为了思乡和怀友,恐怕是不够的。孟浩然出游吴越,是他四十岁去长安应试失败后,为了排遣苦闷而作长途跋涉的。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这种漫游,就不免被罩上一种悒悒不欢的情绪。然而诗人只淡淡地把“愁”说成是怀友之愁,而没有往更深处去揭示。这可以看做孟浩然写诗“淡”的地方。孟浩然作诗,原是“遇思入咏” ,不习惯于攻苦着力。然而,这样淡一点着笔,对于这首诗却是有好处的。一方面,只要点到这个地步,朋友自
8、会了解。另一方面,如果真把那种求仕失败的心情,说得过于刻露,反而会带来尘俗乃至寒伧的气息,破坏这首诗给人的清远印象。汉江临眺一、诗人名片王维(701 761),字摩诘,祖籍太原(今山西祁县) ,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县) 。开元九年(721)进士。仕途颇为坎坷,好佛,后来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妇女为题材的诗篇,其主要成就是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其诗意境清幽,色彩鲜明,状物传神,极见功力。诗中多佛家理趣,故有“诗佛”之称。又兼通音乐,精于绘画,熔诗歌、绘画、音乐、禅理于一炉。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有王右丞集
9、。二、诗词故事王维半官半隐的生活出仕后,王维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京城南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以修养身心。该别墅原为初唐诗人宋之问所有,那是一座很宽阔的去处,有山有湖,有林子也有溪谷,其间散布着若干馆舍。王维在这时和他的知心好友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这就是他半官半隐的生活情况。一直过着舒适生活的王维,到了晚年却被卷入意外的波澜当中。玄宗天宝十四年(755)爆发了安史之乱。在战乱中他被贼军捕获,被迫当了伪官。而这在战乱平息后却成了严重问题,他因此被交付有司审讯。按理投效叛军当斩,幸其在乱中曾写过思慕天子的诗,加上当时任刑部侍郎的弟弟(曾跟随皇帝出逃)的求情,恳请将其官职等换其兄性命,王维才得
10、免于难,仅受贬官处分。其后,又升至尚书右丞之职。三、文题背景汉江临眺这首诗是开元二十八年(740)王维任殿中侍御史知南选(负责岭南、黔中地区六品以下地方官的选拔),途经湖北襄阳时所作。汉江,即汉水,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经湖北襄阳至汉阳流入长江。临眺,登高望远。 “临眺”一作“临泛” ,则是“临流泛舟”之意。一、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诗的内容。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 。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 。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 。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 。翁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该诗,并背诵默写其中的名句。提示 全诗格调清新,意境 优美
11、,在描绘景色中,充满了乐观情绪,给人以美的享受。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不愧 为千古佳句。二、悟读,诗情画境汉江与楚国的边塞及湘水连接,与荆门山和支流众多的长江相通。江水奔流不息像流到天地之外,远望山色若隐若现。郡邑像是漂浮在前面的水边,波涛像在远空中翻滚。襄阳的景色真正美好,我愿意像山翁(晋代山简,曾镇守襄阳)一样,在这里酣饮。三、品读,鉴赏评析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答案 写出了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2颈联中有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答案 “浮”和“动” 。 “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漂动,实写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
12、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意思对即可)3作者运用“山翁”这一典故的用意是什么?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怎样的?答案 山翁,即山简,晋人。 晋书山简传说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当地习氏的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到习家园林豪饮,大醉而归。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绘之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感情。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一、诗人名片李白(701 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随家迁居绵州昌隆( 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离蜀,长期在各地漫游。天宝初供奉翰林,受权贵排挤出京。安史之乱
13、中为永王李璘幕僚,因王室内讧受连累外放夜郎,途中遇赦东还。诗风雄奇豪放,飘逸多致,感情奔放,形象鲜明,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同杜甫合称“李杜” ,有李太白全集 。二、诗词故事斗酒诗百篇一日,宫廷中牡丹花竞相开放,唐玄宗与杨贵妃月夜赏花,又诏令 16 名出色的乐工演奏助兴。著名乐师李龟年正准备演唱。玄宗觉得不能再唱旧词,于是命李龟年速召翰林学士李白进宫,填写新词。等李龟年来到翰林院,发现李白又喝得烂醉如泥,伏桌睡着了。李龟年推也推不醒,无奈,只得用马驮着李白去见玄宗。李白到了宫中,又折腾了好久,最后被人用清水洒在脸上,才算清醒,醒来忙向玄宗谢罪,并请玄宗赐他美酒。玄宗说:
14、“你酒醉刚醒,再喝岂不误了填新词之事?”李白说:“臣无酒不能写诗,喝斗酒便能作诗百篇,越醉,诗写得越快越好。 ”玄宗于是赐大杯美酒,李白一饮而尽,然后奋笔疾书,三首著名的清平调顷刻而成。于是,李白斗酒诗百篇的美谈便传开了。三、文题背景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后,于上元元年(760)从江夏(今湖北武昌)往浔阳(今江西九江) 游庐山时作了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这首诗。卢虚舟,字幼真,范阳(今北京西南) 人,唐肃宗时任殿中侍御史,相传“操持有清廉之誉”(见清王琦注引李华三贤论),曾与李白同游庐山。一、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诗的内容。我本/楚/狂 ,凤歌/笑/孔 。人 丘 手持
15、/绿玉杖,朝别/黄鹤 。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 。游庐山/秀出/南斗 ,屏风/九叠/云锦 ,傍 张 影落/明湖/青黛 。光金阙/前开 /二峰 ,银河/倒挂/ 三石 。长 梁 香炉/瀑布 /遥相 ,回崖/沓嶂/ 凌苍 。望 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 。长登高/壮观 /天地 ,大江/茫茫/ 去不 。间 还 黄云/万里 /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 。山好为/庐山 ,兴因/庐山谣 发 闲窥/石镜 /清我 ,谢公/行处/ 苍苔 。心 没 早服/还丹 /无世 ,琴心/三叠/ 道初 。情 成 遥见/仙人 /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 。,京先期/汗漫 /九垓上,愿接/卢敖/
16、游太 。清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该诗,体会诗歌的感情,把握诗的韵律。提示 诗的感情豪迈开朗,有着一种震撼山岳的磅礴气概。想象丰富,境界开阔,给人雄奇的美感享受。诗的韵律随诗情变化而显得跌宕多姿。开头一段抒怀述志,用尤侯韵,自由舒展,音调平稳徐缓。第二段描写 庐 山风景,转唐阳韵,音韵较前提高,昂扬而圆润。写长江壮景则又换删山韵,音响慷慨高亢。随后,调子陡然降低,变为入声月没韵,表达归隐求仙的闲情逸致,声音柔弱急促,和前面的高昂调子恰好构成鲜明的对比,极富抑 扬顿挫之妙。最后一段表现美丽的神仙世界,转换庚清韵,音调又升高,悠长而舒畅,余音袅袅,令人神往。二、悟读,诗情画境我原是楚国的狂人
17、,高唱凤歌讥笑孔丘。手执神仙的绿玉杖,早晨我辞别黄鹤楼。为着寻仙,我遍访五岳不辞遥远,平生中,我最爱好到名山去遨游。庐山高耸,与天上的南斗星靠近,五老峰的九叠屏,好像云霞展开,山影湖光相映衬,青黑绮丽俊秀。金阙前香炉峰和双剑峰,高耸对峙;三石梁的瀑布,恰似银河倒挂飞流。香炉峰的瀑布,与此遥遥相望,峻崖环绕,峰峦重叠直至天上。苍翠的山色映着朝阳,红霞更加绚丽,在鸟飞不到的峰顶,俯视吴天真宽广。登上庐山纵览天地,才领略天地壮观,俯瞰茫茫长江永去不还,流向东方。万里黄云起伏,两岸的景色不断变幻,长江九条支流,翻滚着雪山般的白浪。爱作赞美庐山的歌谣,诗兴都因庐山所触发。闲对石镜峰窥看,我更加心清意畅,
18、谢灵运当年游处,早已被青苔掩藏。我早就服了还丹,对世俗毫无情念,心神宁静了,就觉得仙道已经初成。向远处看去,仙人们正驾驭着彩云,手捧芙蓉到玉京山,去朝拜天尊神。我早与汗漫仙人,相约在九天之顶,心想着接你这个卢敖,一起同游太清。三、品读,鉴赏评析1诗人开篇运用“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典故的用意是什么?答案 起句即用典,开宗明义表达胸襟:我本来就像楚狂接舆,高唱凤歌嘲笑孔丘。孔子曾去楚国,游说楚王。接舆在他车旁唱道:“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嘲笑孔子迷于做官。李白以楚狂自比,表示了对政治前途的失望,暗示出要像楚狂那样游诸名山去过隐居生
19、活。“凤歌”一典,用语精警,内容深刻,饱含身世之感。2结合本诗,谈谈怎样理解李白的“一生好入名山游” 。答案 观其前半生,动机主要在培养性情和扬名,以求一朝为君王所重,顺利走上仕途,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因此,他在探访名山大川的同时,又四处干谒地方官,盼望他们能推荐自己, 上安州裴长史书 与韩荆州书等,其实都是李白干谒求仕途之作。观其后半生,李白常借寻仙和纵情山水的方式,来解脱自身由于理想不能实现和个性受到束缚的愤懑。他是把神仙世界当成没有权贵和黑暗腐败现象的美好境界来追寻的,所以他一生漫游了无数的名山大川,纵情于山水之中,寄意于现实之外。3此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此诗思想内容比较
20、复杂,既有对儒家孔子的嘲弄,又有对道家的崇信;一面希望摆脱世情,追求神仙生活,另一面又留恋现实,热爱人间风物。诗中既写了庐山的秀丽雄奇,又表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那时诗人已经历尽磨难,始终不愿向折磨他的现实低头,求仙学道的心情更加迫切了。扩展阅读导思助读一、阅读峨眉山月歌 ,思考:1 “影入平羌江水流”中的“影”指的是什么?这一句话既有明写又有暗写,明写的是什么,暗写的又是什么?答案 “影”指月影。此句明写月映清江的美景,暗写秋夜行船之事。2有人说“月”是此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试加以说明。答案 同意。全诗以“月”为线索抒发了思友之情。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3用生动
21、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现的画面。答案 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明月悬挂山间,有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倒映在平羌江面上,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此诗真实地描摹出诗人仗剑出蜀时,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辞亲远游时对亲人、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二、阅读渔翁 ,思考:5此诗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此诗描写了一个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形象,借以透露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寓寄政治失意的孤愤。6 “欸乃一声山水绿”一句,历来为诗人所赏玩称赞。请赏析本句的妙处。答案 此诗三、四句为怪奇,写“烟
22、销日出” ,却“不见人”了,忽然“欸乃一声” ,人在远方“山水绿”中。 “绿”虽是一字之微,然而全境俱活。这种奇趣的造语,勾勒出了悦耳怡情的神秘境界,从而可以透视诗人宦途坎坷的孤寂心境。7后世评论者认为最后两句应该删去,请谈谈你的看法。答案 观点一:不能删。古人写诗一定要表达某种情感。柳宗元早年参加政治运动,参与变革,后来因为变革失败,王叔文失宠而被贬官,所以心情压抑。最后两句就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感受:官场就像相逐的云,人们为了追逐功名,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我”厌倦了这种生活,所以“无心云相逐” 。从诗歌的意境上来看也不能删。因为它是对前几句诗的扩展,渔翁夜晚住在西岩下,早上打水燃竹。太阳出
23、来,又驾船打鱼。我们看不见他的长相。而“回看天际下中流”就是空间上的延伸, “岩上无心云相逐”又是时间上的延续。是从晚上写到白天的。而且,整首诗境界超远。所以,才有人评论说“这首诗清幽超远” 。观点二:可以删。前几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朦胧的、隐隐约约的图画。我们不知道渔翁的长相,也不知道他心境如何。我们只看到袅袅炊烟、人的背影,只听到悠远的渔歌。但正因为我们看不清楚他的样子,才引起我们的丰富联想,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回味无穷的诗意天地。按照中国人的审美观点,最后两句是画蛇添足。从诗的表达的最高境界来看,含蓄才是最美的。即使要倾诉,也没必要大喊大叫。所以,最后两句可以删去。三、阅读题李疑幽居 ,思考:
24、8据说,贾岛骑驴入城,仍搜索枯肠,忽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二句,初拟用“推” ,又改为“敲” ,不觉撞上了京兆尹韩愈的车骑。韩愈细问后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帮他分析,确认“敲”字佳。那么佳在何处呢?答案 诗人寻访友人,是在月光皎洁的晚上,友人外出未归,柴扉紧闭。诗人上前轻敲门扉,惊动了树上栖息的鸟儿,引起一阵喧闹。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躁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同时表现了清幽空灵的景象,暗含着诗人自愿远离尘嚣的真实情怀
25、。9 题李疑幽居的主旨是什么?诗中所写之景与所要表现的主题有什么内在联系?答案 此诗紧扣“幽”字,首联写李疑所居之地的幽僻,颔联写所居之地的幽寂,颈联写所居之地环境的幽美,尾联抒发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幽情。层层铺垫,将诗人的归隐志向表达得水到渠成。四、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其二) ,思考:10 其一这首诗的前两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答案 前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墨汁一般的浓云黑压压汹涌翻腾而来,还没来得及遮住湖边的山峦,就在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点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宛如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游人的船舱。 “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 ,两个形象的比喻,既写出天气骤
26、然变化时的紧张气氛,也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11 其一这首诗的第三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妙?请简要赏析。答案 “忽”字用得最妙。第三句写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霎时雨散云飞。 “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了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12 其二这首诗中哪两句照应题目中的“醉”字?答案 后两句落笔照应题目中的“醉”字,因为醉了,斜倒在楼上就像枕在水上,伏在桌上就像坐在船上,所以能想象出好似山在俯仰、与月徘徊。整合与检测古体诗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 “行” “歌行” “引” “曲” “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
27、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古体诗按形式分类如下图:古体诗古风Error!古诗中景与情的关系一、理论讲解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其实,赏诗也不过“情、景二端” 。从高考的角度讲,答诗歌鉴赏题,也不过“情、景二端”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古典诗歌最重要的表现手法,最重要的特点。因此,分析、掌握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就成为学习古典诗歌的关键。一般说来,古典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四种:1乐景衬乐情以在写景绘色方面备受推崇的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
28、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初秋时节,天色向晚,山雨初霁,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这里对清新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追求恬淡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清新美好的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和写照。2哀景衬哀情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中用“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描绘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的阴冷凄清的景色,用这种阴冷凄清的景色衬托出离人之间的哀愁。3乐景反衬哀情古人曾评价说:“以乐写哀,以哀写乐,倍增其哀乐。 ”这一个重要的传统可追溯到诗经 ,是“反衬”这一手法在古代诗歌中的最基本的体现。从
29、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中也可看出这一特点,中间两联:“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 。 ”表面上描写江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色,实际上,诗人是从比较故乡中原物候来写异乡江南的新奇景色的,在江南仲春的新鲜风光里有着诗人怀念中原暮春的故土情意,句句惊新而处处怀乡。在美好的景物中,寓含着思乡的愁绪。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表现得更加突出,诗歌通过描写人们在滕王阁上宴乐的情景和滕王阁周围秀美的自然景色,抒发了哀婉低沉的人生慨叹。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用春江花月之夜清新静谧的自然和色彩斑斓的美景,衬托出离别之愁苦及人生短暂之伤感。欣赏这类诗歌的关键,是要抓住全诗的中心句和关键词,要联
30、系上下文。4哀景反衬乐情景是为情服务的,若全诗是“乐”情,前面的“哀”景完全有可能是为反衬“乐”情服务的。杨炯的从军行中“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进军的鼓声交织在一起。这两句描写了战场环境的恶劣和战斗的激烈惨状,尾联却转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抒发要为国杀敌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无畏的英雄气概上。这里,所谓的“哀”景,既然是用来反衬豪情,就全然不是悲哀的了。二、真题剖析(2015四川)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骆宾王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31、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 (1)“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这两句用山谷的幽静、空旷衬托风声格外之响与月色分外之浓。视听兼具,动静结合,突出表现了山间空旷、静寂的美好景致。(2)本诗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之情,追求高洁坚贞、自由闲适之志。首联从夕照美景吸引作者游兴写起,点明访问山家之由;颔联写兰径和山家槐庭美景:幽兰散发出阵阵香味,落日透过庭槐洒下斑驳光影,暗示山家主人为高洁隐士;颈联写山谷幽静空旷、风声之响、月色之浓,呈现出山间特有景致;尾联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
32、、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解析 (1)本题 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及意境。 “谷静风声彻”一句,从听觉的角度,以山谷之静衬托风声之响,是以静衬动。 “山空月色深 ”一句,是从视觉的角度,用山的空旷来衬托月色之浓厚。 这两句视听兼具,动静结合,突出了山间空旷、静寂的特点。(2)本题考查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作者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的手法来表达情感。前三联通过所见所闻营造出幽静空明的山中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悠闲惬意的自然生活的喜爱;尾联“樊笼累”与“松桂心”对比,写出了对仕途凡尘生活的厌倦, “松”是傲霜斗雪的典范, “桂”更以其脱俗之香被历代文人寄寓了高洁幽隐的人格特征。所以,作者借“松” “桂”的
33、意象表达了追求高洁坚贞、自由闲适的情感和志向。三、技法规律本题型的答题步骤是:第一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抒情方式(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都属于间接抒情);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该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第三步,该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行即兴李 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答案 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动静相衬,绘声绘色,景物清新自然,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 “鸟空
34、啼”之景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反衬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以“乐”景反衬“哀”情。解析 先总述所写之景,然后再具体点明所写典型之景,突出景之特点及写景之手法、角度,并结合具体字词分析景中之情。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山居即事王 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1)简析“遍” “稀”两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答案 (1)“遍 ”字表现松茂鹤多, “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了山居环境的幽静。(2)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绿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
35、情。1李白的悲剧李白是个有才能又有政治抱负的人,对当时官场上的腐朽风气很不满意;受到唐玄宗赏识后,趁唐玄宗叫他为一支新曲子填歌词的时机,喝醉了酒的李白竟让宦官头子高力士跪着给自己脱靴子。受了羞辱的高力士,记恨在心,在杨贵妃面前添油加醋地编造了一些谣言,说李白把杨贵妃比做汉朝行为放荡的皇后赵飞燕,讽刺她。杨贵妃听信了高力士的话,真的生气了,后来在唐玄宗面前一再讲李白怎么怎么不好。唐玄宗渐渐对李白也看不惯了,于是把他赐金放还。应用指南 该材料可应用于“情感与理智” “表象与实质” “转折” “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 “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等话题作文中。一句“可怜飞燕倚新妆” ,由于杨贵妃与高力
36、士的亲近,与李白的疏 远,而听信高力士,误解李白;由于李隆基与爱妃的亲近,和李白的疏远,而听信 爱妃,误解李白。这形象地告诉我们,李白的悲剧就是由感情的亲疏造成的, 这种悲剧仅仅发生在李白身上吗?2李白的人情味李白是最懂得人情的诗人,送孟浩然、送汪伦的诗,都写得很好;李白是高傲的、放浪的、不拘礼节的、最没有成规成矩的人,但是李白也有儿女情长,中国文化中所说的性情中人,他也算一个。如果李白只是英雄,只是解放,就只是侠与仙,或者,只是个外国人,就不能懂得中国文化的深处。中国文化的深处,是人性的感动,是人心与人心的照面,李白也不例外。应用指南 该材料可应用于“友情” “人性之美” “人间真情” “英
37、雄与情感”等话题作文中。李白诗的月下,是斯文相怜的会心之美,是灵心感动的幽深之美。李白的相思,即人心与人心的长想长念。是 爱情,是夫妇情,也是人生理想,或人生中不能实现的美好追求。总之,是一片 纯情的叹息。3李白的人格魅力李白的人格魅力可以概括为六个字:志气、豪气、骨气,也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坚信不疑精神, “输肝剖胆效英才”的积极奋进精神,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果敢叛逆精神。应用指南 该材料可应用于“自信” “人性之美” “人贵有志” “坚强不屈” “进取” “人贵有格”等话题作文中。李白的志气,是他生活的底气;豪气,是他生活的风度;骨气,是他生活的气概。这三种气质构成了李白的人格魅
38、力。三分钟的感谢一家日资公司的公关部招聘一位职员,最后只剩下她和另外四个人。公司通知他们五个人,聘用谁得由日方经理层会议讨论通过才能决定。几天后,她收到一封公司人事部发来的电子邮件,内容是:“经过公司研究决定,你落聘了,但是我们欣赏你的学识、气质,因 为名额有限,实是割爱之举。公司以后若有招聘名额,必会 优先通知你。你所提交的资料录入电脑存档后,不日将邮寄返还于你。另外,为感谢你对本公司的信任,还随寄去本公司的优惠券一份。祝你开心。 ”她知道自己落聘了,十分伤心。但又 为外资公司的诚意所感动,便 顺手花了三分钟时间用电子邮件给那家公司回了一封简短的感谢信。两个星期后,她接到了那家日资公司的电话
39、, 说经过日方经理层会议讨论,她已被正式录用为该公司职员。后来,她才明白那是公司最后一道考题。她能 胜出只不过是因为多花了三分钟时间去感谢对方。活学解读一:看似微不足道的细枝末节往往更能检验人的品质。解读二: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多么失意伤心,都不能忘记做人的礼节。心怀感激的人善待万物,也必将得到善待。解读三:出人意料的收获,源自于情理之中的行为。解读四:人才的选拔,德比才更重要。解读五:人生处处是考场,凡事每每是考题,每份答卷都忽视不得。巧用“细节决定成败” “善待万物” “才与德”“人生处处是考场”永远的王维陈婷婷最初识得“王维”这个名字,是在家里那本陈旧斑驳的唐诗三百首上。一首流传甚广的相思
40、,伴我度 过了童年无数个有星星、有月亮的晚上。直到 现在,每每吟诵一遍,那种温馨的感 觉又会重新流遍全身。红 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通篇读来,并无精妙的警句和深邃的哲理,但那通俗朴素近乎民歌的语言,简单几近单薄的意境,都在我的脑海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喜欢它的原因,大概就在于它自然的意味、隽永的格调吧。稍大之后,对王维的了解也愈渐增多,心目中一代才子的形象渐趋高大。王维“九岁知属辞,工草隶,娴音律” 。而后的 岁月中,凭他的勤勉与才气,不知铸造了多少千古流传的名篇佳句。不仅如此,王 维在音 乐方面的造诣也令人叹为观止。古书 有载:有一客人拿 按乐图给王维看,他 审视 一遍
41、之后轻轻说道:“此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 ”客人不信, 请乐工对曲,果然,第三节初拍时,乐工的手势、神情与画中无异。好一个王维,一个才情洋溢的王维!王维对后世的最大影响莫过于他千古不朽的诗作了。比起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放纵不羁,杜甫“感时花溅泪,恨 别鸟惊心”的涵浑雄健,王维“倚仗柴 门外, 临风听暮蝉”的平和恬淡更令我欣赏。综观王维的诗作,写山水的居多。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这些山山水水,在常人看来,也许会说平淡之至。但作 为诗 人的王维欣赏的就是这份寓于山水间的安谧恬
42、淡,其中的 乐趣,不足 为外人道也,只能“胜事空自如” 。王维笔下的山水,灵动活泼、 动静宜然,正好映 衬了他 “诗中有画”的风格。他的写景之作,一般取境不大,但往往能在一种相对 狭小的空间中描绘清秀宁静的事物,让人对他的感情飘 逸真挚、情景清淡 优美、 语言淳朴隽永又加深一层理解。唐才子传有这样一段关于王维的记载:“笃志奉佛,蔬食素衣,丧妻不再娶,孤居三十年。别墅在蓝田县南辋川,亭馆相望。 ”这也许就是王维在厌倦仕途奔波之后的最好归宿吧。若非如此,他那不朽的诗作中 蕴涵的意境也不会清幽得如此令人心动,处处蕴涵着禅机佛理。 “小隐山林,大隐朝市”是指在封建社会里一些厌弃功名利禄的争夺, 选择不
43、同方式走入净心脱俗的修炼行列的人们的灵魂寄托。高则高矣,清则清矣,正如王维。他那不食人 间烟火的高 洁令人仰望。一代才子王维,永远在人们心目中不朽。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沓嶂(yo) 九垓(i)汗涔涔(cn) 平羌(qin)B山暝 (mn) 楚塞(si)鱼鳖(bi) 汲水(j)C前浦 (p) 金阙(qu)欸乃(i) 力能扛鼎(kn)D窥视(ku) 波澜(ln)火辣辣(l) 得鱼忘筌(qun)答案 B解析 A 项“沓”应读“t” ,C 项“扛”应读“n ” ,D 项“窥”应读“k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沧海 遥寄 波澜 一曝十寒B青
44、黛窥探苍苔层峦叠障C锦绣民谣汗漫消声匿迹D屏风郡邑金阙敖游太空答案 A解析 B 项障嶂, C 项消销,D 项敖遨。3下列对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维扬忆旧游 维扬:扬州B荆门九派通 派:水的支流C庐山秀出南斗傍 傍:傍晚D先期汗漫九垓上 汗漫:不可知的意思,这里指代不可知之神答案 C解析 “傍”(pn),通“旁” 。4下面诗句诵读时断句错误的一项是( )A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B楚塞 /三湘/接,荆门/九派/通。C襄阳 /好/风日,留醉/与/山翁。D屏风/九叠/云锦张。答案 A解析 风鸣/两/岸叶。5下列对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45、”两句写早晨天未放亮,深山密林中猿猴哀啼,诗人伫立而听,感觉猿啼似乎声声都带着愁情。B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语势趋向自然平缓,但风不是徐吹轻拂,而是吹得木叶发出鸣声,其急也应该是如同江水的。有月,应该说也还是一种慰藉,但月光所照,唯沧江中之一叶孤舟,诗人的孤寂感,就更加要被触动得厉害了。C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语工形肖,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与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诗虽未点明汉江,但足已使人想象到汉江横卧楚塞而接“三湘” 、通“九派”的浩渺水势。诗人将不可目击之
46、景,予以概写总述,收漠漠平野于纸端,纳浩浩江流于画边,为整个画面渲染了气氛。D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还丹,道家所谓服后能 “白日升天”的仙丹。琴心三叠,指道家修炼的功夫很深,达到心和气静的境界。这两句表明诗人想象着自己有一天能早服仙丹,修炼升仙,以摆脱世俗之情,到那虚幻的神仙世界:“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玉京,道教谓元始天尊居处。诗人仿佛远远望见神仙在彩云里,手拿着莲花飞向玉京。答案 A解析 不是“早晨天未放亮” ,而是“日暮” ,即黄昏时分。6文学常识填空。(1)唐代山水田园诗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世称“王孟” 。(2)李白,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与杜甫并称为
47、“李杜” 。(3)柳宗元,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韩愈并称为“韩柳” 。(4)苏轼,北宋 时期著名的散文家,与苏洵、苏辙并称为“三苏”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2)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3)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4)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5)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6)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二、阅读鉴赏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 雪韩 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这首春雪是韩愈小诗中的佼佼者,构思新巧,独具风采。它的构思新巧在哪里?请作简要分析。答案 初春时节,雪
48、花飞舞本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故穿庭树”纷飞而来的。这首诗巧就巧在翻因为果,增添了诗歌的意趣。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终南山 王 维太乙 近天都 ,连山 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 ,青霭 入看无 。分野 中峰 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 宿,隔水问樵夫 。注 终南山:即秦岭。 太乙:在长安、武功 县境内,是终南山的主峰名。天都:天帝所居之处。一说是指当时的首都长安。 连山:山峦连绵。 海隅:海边。回望合:回望山顶,白云聚合,笼罩在终南山上。霭:云气,雾气。入看无:走近却又看不见了。分野:我国古代天文学把二十八宿星座与地下的州
49、联系起来划分称为“分野” 。中峰:即太乙峰。人处:有人居住的地方。樵夫:砍柴人。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绘终南山?诗人笔下的终南山有何特色?答案 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多角度描绘出终南山的高峻雄伟,气势磅礴,境界壮阔。三、体验高考10(2014大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1)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2)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 “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答案 (1)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2)“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景色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