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 ,大小:48KB ,
资源ID:3999177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399917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北省高校教师资格认证——高等教育学(考试用).doc)为本站会员(weiwoduzun)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北省高校教师资格认证——高等教育学(考试用).doc

1、第一章高等教育与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 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 社会活动。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主要体现为高等教育受政权性质、政治体制及政治纲领的制约,同时又通过发挥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而服务于政治。 (一)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 1 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高等教育的领导权由谁来掌握取决于政权的性质) 2 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3 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体制 4 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和目的(二)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1 对受高等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 2 培养政治、法律等专门人才 3 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民主问题始终是教育于政治间关系的核

2、心) 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1 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2 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3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4 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二)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1 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2 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3 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 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一)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文化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内容 2 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 3 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 (二) 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1 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2 高等教育

3、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包括:1.通过教学培养专门人才 2.通过科研发展科学 3.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三大职能。 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 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培养专门人才是早期对象创办的宗旨,现在依旧是根本使命,也是高校职能体系中的核心。 ) 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 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第二章 高等教育的目的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1 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2 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的 核心内容

4、) 3 实施的途径。一般来说,高校 总是通过教学、科研、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 培养目标。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1950 年教育部首次提出教育要“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教育方针。1961 年,在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中, 提出了 “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95 年 3 月颁布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我国教育方针作了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 设者和接班人。 ”1998.8.

5、29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1999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一个宗旨,两个重点)教育目的的含义: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影响教育目的的四个因素:1 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2 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的制约 3 民族传统对教育目的产生重大影响 4 确定教育目的,特别是制定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还要考虑到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高等教育目的“培养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是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的起点和归

6、宿,同时贯穿于高等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导向作用,调控作用,评价作用,激励作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论要点 1 与片面发展相对而言,德智体级个性充分、和谐、自由发展是理想中的人多全面发展 2 人向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3 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影响 4 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5 人类的全面发展将在共产主义社会得以实现 6 驾驭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1 教学工作, 是实施德、智、体、美诸育德基本途径;2 科 学研究,是高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

7、重要途径之一; 3 社会实践,是高校实施全面教育 的重要途径。第三章高等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个人本位价值观一般关心个人价值,关心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生活的完满幸福,健全的人格等,主张实施自由教育、人文教育与普通教育。社会本位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价 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其核心是 个体社会化。两种价值观在西方都源自古希 腊时期。个人本位观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理论。社会本位观源于柏拉图。(一)通才教育的内涵及特征:相对于专才教育而言,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特征:首先,传授的知识侧重基础性和经典性;其次,教育

8、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再次,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4 过分博通,学科的深入发展受影响 (二)专才教育的内涵及特征:相对于通才 教育而言,专才教育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目的是通过系统地讲授某 一学科的专门知识,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知识, 同时具备一定专门技能的人才。 特征:1 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 代性;2 教育内容偏重于应用;3 注重学生实际工作的培养, 学生在毕业之后能较快适应社会岗位的需要。4 在专业划分过细的情况下片面强调职业教育,会造成学生知识面过窄,影响其后期发展。二者关系: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作为两种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既有相斥的一面又有相联系的一面。专才教育以一定的基础学科

9、知识为基础,基础部扎实,专业训练难以深入。反之博而不约,博而不专,也很难攀上科学的顶峰。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结合:高等教育由专才教育向包括专才教育又广于和高于专才教育的通才教育转变,包含着对当前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之间所存在的冲突的现实解决。1 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要求大学在人才培养上,必须走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的道路。2 人的和谐发 展与完整人格形成需要通才与专才教育相结合。3,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是现有国情的选择。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1 在可承受能力范围内适当加快发展速度 2 在注重规模扩大的同时提高质量和效益 3 探索建立

10、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 4 发展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第四章 高等学校学制 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高等教育部门体现为专科、本科和研究 生三个层次。学制建立基本依据:1 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2 社会政治制度 3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 弹性学制的特征:选择性 灵活性 多样性 主体性 弹性学制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多样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管理工作的灵活性,刚性与弹性的兼顾性第五章 高等学校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我国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1989 年后,我 国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的问题和改革方向? 1 要进一步调整高校行政管理的权力机构,适当

11、实行权力中心的下移。校级职能部门必须 2 进一步精简机构、人员,提高办事效率。3 加大改革力度,推动包括职称评定与职务聘 任、分配制度和人员的聘用及考核等人事制 度的改革,努力建立富有竞争和活力特征的 高校人事制度 4 实行高校后勤的社会化。 第六章 高等教育宏观结构与运行机制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又称水平结构,指不同程度和要求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如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世界教育机制改革的两种趋势:一体化和多样化模式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若干启示:1 各种类型机构要保持自己的特色

12、2 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 3 建立相应的转学机制。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1 必须以经济供给能力为出发点,做到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2 中央和地方合理分工,突出高等教育为地方服务的功能 3 确立新的高等学校类型结构,实施不同要求的管理 4 确立各层次的比例和重点第七章 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教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高校教师的任务:一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即教书育人;二是开展科学研究;三是为社会服务。 。高校教师的培养与提高:1 切实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2 选拔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师高校

13、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感受 1 时代精神的敏锐性 2 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 3 群体成员的互动性 4 内部结构层次的复杂性。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1 高校师生间的教育关系 2 心理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间关系(认知 关系、情感关系)3 高校师生间的道德关系。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1 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2 高校师生的心理关系建立在平等和民主基础之上。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特点民主平等 尊师爱生 教学相长 心理相容 4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注意:1 加强师生间的理解和沟通 2 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权威,以学识、品行和才能来影响学生 3 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学生的不同观点。

14、第八章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 教学:由教师和学生以及教学内容、教学媒介构成的系统,其中教学媒介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高校教学的意义:1 教学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基本途径 2 教数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发展智力和体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教学过程规律 1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教学内容由间接经验向直接经验转化的规律2 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相统一,又以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主的规律 3 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注重教学中理论的先导性、社会定向与自主选择性的规律4 教师的主

15、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注重学生学习自主性的规律 教学四因素:教师 学生 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高校教学的基本任务:1 促进学生的知识 积累和知识结构的优化 2 促进学生能力的发 展 3 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社会主义道德 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大学教学基本任务:1 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的优化 2 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3 促进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社会主义道德和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教学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是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大学生学习的特点:1 独立性增强 2 自主性增强 3 学习探索性增强 4 学习实践性增多 大学教学原则是依据一定

16、的教育目的和教学规律,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 体系:1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教师 应该做到:第一,不断钻研业务,努力提高 自己的学术水平;第二,努力提高自己的思 想水平;第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 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2 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原则。3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 原则。4 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5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6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原则第九章 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 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 总和。广义的课程则是指学校教育中对实现 教育目的发

17、生作用的一切文化与经验、活动。高校课程体系建构的理念:1 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 2 以培养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重点 3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高校课程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开放性 灵活性 整体性 可测性 教学计划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学分制教学计划:整个课程体系由普通教育 50 基础教学 70 和专业教学 50 三大板块构成,总学分 160-170 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编制教学大纲的原则(基本要求):1 明确的

18、目的性 2 前沿性 3 思想性 4 启迪性 5 教 学适用性。课程建设的意义:1 建立各门课程的规范,2 从整体上认识课程建设与其他工作的相互联系;3 推动教学管理制度化; 4 转变教育教学思想, 建立合理、适当的教学质量标准。课程建设的要求:1 教学大纲要富有特色;2 教材要合适;3 教学资料要完整;4 考核手段要科学;5 有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6 拥有能满足教学要求的教学设施 高校专业课与课程改革的趋势:1 课程内容综合化,课程设置上文理工相互渗透,开设联合课程或综合科目课程,开设跨学科或建立跨专业的专业 2 课程设置和实施的多样化,开设充分的选修课使课程种类多样化,

19、运用新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方式多样化,开设自由研究课程,使课程形式多样化 3 课程性质的职业化,设立职业方向主修课或专业,实践工作经验与系统学习统一,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4课程方向人文化第十章 高等学校教学的组织与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根据教学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从时间,空间人员组合等方面考虑安排的教学活动的形式。个别教学制,就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 传授与指导地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照大致相同的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面对由一定数量学生组成地班级进行教学地组织形式。现代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后总结和布置作业等。备课的基本要求:1 研究课程标

20、准 2 了解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结构、重点章节以及各章节的重点、难点。3 广泛阅读和积累有关材料,了解本学科,专 业发展的最新动向。4 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 进行备课并反映到教案中去。5 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 6 拟定教学活动计划,设计课的结构及进程。如何上一堂好课:目标明确 内容正确 方法恰当 组织严密紧凑 积极性高 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的目的:首先加强和巩固学生所学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弥补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事科研的能力。其次,使学生受工作研究能力的综合训练。再

21、次,培养严肃认真严谨科学的研究和工作作风。教师指导毕业论文原则:教育性,科学性,因材施教性 教学方法定义: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 教学方法发展基本特点:1 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 加强学习方法研究 3 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教学模式:在一定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指导下,在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构和方式。教学方法的模式化完整性 操作性 个性简约性 发展性 讲授法是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讲述、讲 解、讲演等形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地 方法,也称为课堂讲授法。讲授法的优点:1 教学效率相对较高 2 成本低,比其他教学方 法地费用要低的多 3 通用性强

22、。 缺点:1 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和学习地被动 2 不能使学生直接体验知识 3 讲授对记忆的影 响较差,不利于学生记忆知识,对较长课时 地课程尤其明显。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教师要了解学生, 1 使需要传递地信息适合学生地知识背景和兴 趣 2 教师要事先做好准备,主要是熟悉教学内容,理清讲课的思路 3 教师板书内容要能够引导学生掌握重点,便于学生记笔记和进行复习 4 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地技巧 5 教学手段地选取与使用应视要达到地教学目标而定。讨论法是指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明辨是非或获得新的结论为目的,把学生组织起来,激发思维,各抒己见以取得共识和交流,分享不同见解地教学方法。组织讨论课的要求:1

23、 教师课前认真钻研考试题目、明确讨论主题、制定规则 2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开展讨论,使学生能够各抒己见 3 要善于控制讨论的进程,分配讨论的时间 4 要进行及时的总结指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调查法的要求:1 调查的准备工作拟定调查计划确定调查对象及范围 2调查的实施按照调查方案的设计做好调查资料的收集工作外部协调工作和材料的整理 3调查的总结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调查所得的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鉴别和分析,得出结论并写出调查报。教学评价:指一定的评价主体按照教学质量标准对教学活动在条件过程和结果等方面所做的价值判断。教学评价的类型:定位性评价,形成性,诊断性,个体内差异,教学评价意义:1 有

24、助于定位教学起点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2 有助于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恰当的教学决策 3 有助于教师了解教学得失改进教学 4 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改善学习 当代教学评价的特征:评价范围的广泛性,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方法的多样性,评价功能的多重性第十一章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和地位与作用 1 教学与科研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和客观要求 2 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 3 科研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4 科研是发展新学科的基础 5 科研是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渠道。6 科研是加速学校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前提 高等学科科研的特点:1 高校多门类、多层次的学

25、科结构,有利于科学技术领域的相互渗透,宜进行重大、综合性强的研究课题 2 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学术思想活跃,研究后备力量充足 3 高校是开展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 4 信息资源丰富,信息系统发达,能比较快地掌握和集中各种有关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和经济建设对科技需求的信息 5 重视教育科学的研究是高等学校科研的特色之一。 高等学校科研应遵循地原则 1 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地原则 2 正确处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关系的原则 3 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的原则 4 遵循项目指南与尊重自由选题相结合地原则 5 支持青年 研究人员,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的原则 6 加速 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原则。指导大学生参

26、与科研活动有以下途径:1 结合日常的教学活动进行的科研指导 2 结合学生的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进行科研指导。高校教育科学研究的内容:研究教学内容 研究教学方法 教育科研方法论原则:理论联系实际 注意理论的层次性 加强综合研究第十二章 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1 用马克思主 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学生,确 保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2 用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地立场、观点和方法启发和教育 学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 3 调动和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动 性, 自觉性和创造性,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1 高等思

27、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体现 2 是高等教育重要内容,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重要保证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遵循的规律:1 大学生思想发展规律 2 高等教育规律 3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1 对大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 2 促进学生思想矛盾运动和转化的过程 3 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断运动、发展、深化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1 方向性原则 (社会主义方向性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疏导性原则 2 (一方面广开言路, 让受教育者畅所欲言,另一方

28、面,对各种不 同的思想和言论加以积极的引导) 理论联系 3 实际原则 4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 统一要求与个性化结合原则。教职员工的 “三育人”教书育人、 ( 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十三章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及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人过程中的作用:1 了解国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 培养艰苦创业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做风 3 锻炼能力增长才干 4 了解社会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原则:1 坚持教育效益为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的原则 2 系统规划分层进行的原则 3 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原则 4 因地制宜勤俭节约的原则5 讲求实效的原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