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课后篇巩固探究一、学业水平引导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 是现阶段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据此完成第 13 题。1.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利条件的是( )A.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B.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C.原有工业基础较好D.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2.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 ( )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城乡差别很小 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A. B.C. D.3.珠江三角洲酸雨
2、问题严重,不是由下列哪种因素造成的?( )A.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的酸性气体B.生活用煤过多C.多阴雨天气D.大规模地围湖造田,滥伐森林解析: 第 1 题,改革开放之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基础并不好。第 2 题,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将趋于缓慢, 城乡差别很小, 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第 3 题,酸雨问题严重的前提是雨水多,主要原因是排放的酸性气体多。答案: 1.C 2.A 3.D“中国灯都 ”广东中山古镇有 3 000 多家灯饰企业 ,产品占了全国市场份额的六成以上,产品出口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可谓“ 一灯照亮全球”。在中山大地上,还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
3、特色产业和产品,如小榄五金、沙溪休闲服装、黄圃食品、南头家电、东凤小家电、大涌红木家具和牛仔服装。据此完成第 45 题。4.在古镇发展为“ 中国灯都 ”的过程中, 珠江三角洲地区 ( )城市工业化加速了农村城市化 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成为城市人口 外向型经济稳步发展 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转变A. B.C. D.5.中山市经济模式的优越性是( )A.在分散专业化经营的情况下实现规模生产B.不需要投资和购置机器设备C.用生产的产品偿还外商提供的设备、技术等的价款D.只需要提供土地、劳动力和简易加工场所解析: 第 4 题,古镇发展为“中国灯都”的过程也就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是农
4、村工业化加速了农村城市化。第 5 题,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 中山市的经济发展模式是“ 一镇一品” ,其优越性是在分散专业化经营的情况下实现规模生产。答案: 4.A 5.A不少区域经济学家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地理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多年累积的高速工业化、城市化正在推动该区域进入“超级城市化” 时代。据此完成第 68 题。6.根据文字描述,此时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是( )A.夯实基础 B.“三来一补”C.加速发展 D.发展“ 泛珠三角”7.此时,珠江三角洲地区应注意的问题有( )占用大量耕地 环境污染严重 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城镇和工业密度过低A. B. C. D.8.为了解决这
5、些城市问题,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A.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B.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C.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D.改造并淘汰那些耗能大、成本高、污染严重的企业解析: 第 6 题,材料中“ 超级城市化 ”是关键词,说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已经形成,其工业发展已经处于发展“ 泛珠三角 ”阶段。第 7 题, 此时,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应注意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的问题,而不是密度过低。第 8 题, 优化产业结构, 应主要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答案: 6.D 7.D 8.B9. 导学号 9524405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2017 年 9 月 2
6、425 日, 第 14 届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在长沙召开。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将促进泛珠江三角洲区域互联互通,深化科技创新合作,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提高泛珠江三角洲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和水平,建立联动协作机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材料二 泛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材料三 珠江三角洲三大产业结构示意图。(1)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特色农业各是什么?(2)珠江三角洲与周边地区在经济区位、资源、产业结构上差异显著,互补性强。试从以上几方面分析泛珠江三角洲合作的有利条件。(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有何变化?第二产业应如何调整布局优化升级?解析
7、: 第(1)题,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即可回答农业地域类型及特色农业。第(2)题,对比珠江三角洲与周边地区的差异,经济上主要从东、中、西三个经济区的差异入手,分析差异,找出互补; 资源和产业结构方面,珠江三角洲部分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需要转移,周边地区有地价、劳动力、资源等优势可以承接产业转移,同时珠江三角洲为周边地区提供信息、技术和资金支持,而周边地区则可为珠江三角洲提供资源和劳动力等。第(3) 题 ,对比三大产业结构图可看到第一、二、三产业比重的变化。第二产业的优化升级可从发展的工业类型方面分析。答案: (1)水稻种植业。基塘农业。(2)经济区位:泛珠江三角洲覆盖了东、中
8、、西部三个不同梯级的地区,区域特征明显。资源:珠江三角洲的优势在资金、技术、管理和信息方面,其他省区有丰富的水能、土地、旅游和劳动力资源。产业结构: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较雄厚的经济基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随着产业升级,与周边省区在能源、原料、交通、劳务等方面有着广泛的联系。(3)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工业要逐步向优势明显的周边地区转移,珠江三角洲地区应提升加工制造业的层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二、能力素养拓展“去工业化 ”后的美国 ,在 2009 年启动了“再工业化”发展战略。“ 再工业化”是基于工业在各产业中的地位不断降低、
9、大量工业性投资移师海外而国内投资相对不足的状况提出的一种“ 回归” 战略,即重回实体经济,使工业投资在国内集中,避免出现产业结构空洞化。据此完成第 12 题。1.下列不属于美国提出“ 再工业化 ”背景的是( )A.“去工业化 ”使制造业大量转移到国外B.经济增长主要由金融等服务产业来驱动C.国内劳动力成本下降及产业结构演变D.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趋下降2.近年来,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初见成效。下列属于其大力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 )A.服装制造业B.玩具制造业C.金属制品制造业D.生物制药业解析: 第 1 题,依据题意可知 ,“再工业化”背景是国内工业投资不足,导致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
10、比重下降,为了避免产业结构空洞化而提出的。在此过程中国内劳动力成本并没有下降,故选 C。第 2 题, 美国技术先进, 应大力发展高技术工业 ,生物制药属于高技术工业,故 D 正确。美国工资成本较高,不适宜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故 A、B 不正确;金属制品制造业属于机械工业,同时消耗资源多, 美国不具有优势, 故 C 不正确。答案: 1.C 2.D导学号 95244054 下图为湖南省 19972015 年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变化趋势图。读图,完成第 34 题。3.该省土地城镇化过程中,一般来说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类型增加量最多的应是( )A.商业用地 B.交通用地C.工业用地 D.住宅用地4.
11、图中信息反映,该省 19972015 年城市化( )A.过程失调 B.速度变慢C.拉力减弱 D.水平降低解析: 第 3 题,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 ,湖南省 19972015 年人口城镇化速度逐年加快,说明城市人口逐年增长,且增幅越来越大, 土地城镇化速度虽变化幅度波动较大, 但整体仍大于零,说明城市土地面积逐年增大。由此可以看出,城市人口所需的住宅区面积逐年增大是导致城市土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第 4 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省 19972015年间,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 二者没有协调发展。答案: 3.D 4.A下表为辽宁省与广东省不同年份城市人口比重比较表,分析完成第 56 题
12、。1965 年 1990 年 2000 年 2011 年辽宁省 34.1% 50.6% 54.2% 63.3%广东省 17.6% 23.6% 55.1% 66.2%5.两省城市化进程差异明显,主要原因有( )辽宁省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主要得益于矿产资源的开发 在 19902000 年间辽宁省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国家政策支持 广东省起步晚是由于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发达,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 广东省后来居上主要得益于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A. B.C. D.6.两省城市化要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足B.基础设施落后C.严格的户籍制度D.区域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升级
13、解析: 第 5 题,辽宁省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主要得益于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广东省起步晚,主要受国家发展政策的制约。第 6 题,为促进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 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升级,提高第三产业比重。答案: 5.D 6.D香港的新市镇工程将曾经临海的渔村建成了“水泥森林” 般的住宅区。据此完成第78 题。7.新市镇建设给香港带来的影响是( )分散中心区人口压力 扩大了城市的用地规模 控制了外来人口迁入 加速了逆城市化的进程A. B.C. D.8.随着香港“水泥森林 ”面积的扩大 ,城市( )A.主导风向将发生明显改变B.水循环受到影响C.空间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D.热岛效应会明显减弱解
14、析: 第 7 题,渔村变为城市住宅区 ,说明城市用地规模在扩大,城市职能向郊区分散,可以缓解市中心人口压力和交通拥堵问题。第 8 题,城市化的发展使城市热岛效应加强,城郊之间热力环流加强,但主导风向不会改变; 由于硬化路面增多, 下渗量减小,地表径流增多,水循环会受到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受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会因为城市规模扩大而发生根本性变化。答案: 7.A 8.B9.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江西省的省会南昌,与武汉、长沙、合肥三个省会城市共同组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它们相连正好呈现四边形形状,被形象地称为“中四角”。材料二
15、南昌市从古至今都是南方重要的商贸城市,是沿海地区商贸辐射中西部的中转枢纽。市内大型商业蓬勃发展,形成了“ 城内大商场,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的格局。(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四角”城市群发展的区位优势。(2)分析南昌市形成“ 城内大商场 ,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 格局的原因。(3)你认为“中四角 ”城市群的发展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和提升?解析: 第(1)题,城市群发展的区位优势可从城市群所处的位置、资源条件、产业基础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 题,从商场、市场、物流业发展的基本区位要求方面来分析即可。第(3) 题,城市群发展的关键是打破区域发展壁垒,实现区域人口、物资、信息等的合理流动,实现区域工业优势互补, 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答案: (1)地处长江经济带,地理位置优越; 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中部地区人才与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2)城内交通通达度高,地租水平高,故集聚了较多的大型商场;城郊以居住用地为主,人口较多,布局较大的市场 ,便于居民就近购物消费 ;城外地租水平较低,交通干线附近集聚了占地面积较大、对交通依赖性较强的物流业。(3)加强区域间资源的优势互补,形成良性竞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体系, 形成互联互通格局;增加科技投入, 提高区域工业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