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24.20KB ,
资源ID:397974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397974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首都师范大学+李刚刚 刘继萍 庄雪+重新理解纪律----基于涂尔干的纪律观.docx)为本站会员(oceanpvg)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首都师范大学+李刚刚 刘继萍 庄雪+重新理解纪律----基于涂尔干的纪律观.docx

1、1重新理解纪律-基于涂尔干的纪律观李刚刚 1 刘继萍 2 庄雪 3(1.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北京市 100037;2.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北京市 100037;3.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北京市 100037)摘要:纪律在实施中遭遇异化:以“规范”之名压制人的本性;以“权威”之名强制其盲目遵从;以“赎罪”之名惩罚过失者。本文基于涂尔干的纪律理论,重新理解纪律:纪律以“限度”为基,使人性实现自我;以“认可”为基,使儿童自主自决;以“责备”为基,使儿童尊重纪律。英文摘要:Discipline in alienation encounters the implementation.It suppr

2、esses human nature in the name of “specification“ . It enforces the students to follow blindly in the name of “authority“ .It punishes sinners in the name of “sin“ .This article based on discipline theory of mile Durkheim will re-understand the discipline .Discipline based on “limit“ can make the hu

3、man nature self-realization.Discipline education based on “approval“ can make students self-determination.Punishment based on “blame“ can make students respect discipline.关键词:纪律;权威性;惩罚 纪律是学校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正常运转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没有纪律的学校是混乱的,学生也将成为“一群暴民” 1。但是,纪律在实施中却遭遇异化,人们想到纪律就想到它对人的各种限制,就想到它对人的强制灌输,就想到它对人的各种惩罚

4、(尤其是体罚),久而久之,纪律就成为了遭人冷眼的“邪恶之徒”。故有必要为纪律正名,还纪律以公正。本文基于涂尔干的纪律理论,反思中小学德育实践中的纪律问题。一、涂尔干纪律观从涂尔干纪律观的视域来考察纪律,能够帮助我们回归“纪律”本质。以下三个方面的认识直接引起我们对中小学教师的纪律观念的反思。(一)纪律认知:纪律规范是有一定限度的纪律制定了行为需要符合的规范,而且要求我们必须服从,这种强制性限制我们的行为的规范,容易被人们看作是对我们人性的压制和阻碍。因为“限制和约束,就是否认和1 法 爱弥尔涂尔干著, 陈光金等译.道德教育M.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2阻碍生活的过程,所以也是某种程度上的

5、破坏,而所有的破坏都是恶”2,它是对人们自然本性的侵害,它阻碍着人们不受限制的发展,故人们总是认为纪律是恶的,是对人性的压制和阻碍。但是,如果我们的各种情感和行为不受任何限制,任其发展,结果只能是步入无限的深渊,在无限中迷失、无助、丧失生命。所以人们的生活需要纪律规范来约束,而这种约束又是有限度的。涂尔干说:“倘若一个人没有能力将自身限制在明确的限度内,那么这就是一种疾病的征兆,对所有形式的人类行为,甚至更为一般地说,就所有形式的生物行为而言,一概如此”3。涂尔干在道德教育中举了两个例子:健康的人喜欢散步,但是精神错乱的步行者,却是四处游走,从不停止,从不歇息。对艺术无动于衷的国家,是野蛮人的

6、国家。反之,倘若一个民族过于热衷于艺术,并相应使生活中的各种严肃的事物退居次要的地位,这个民族就面临毁灭的危险。故人们有必要限制自己的各种情感,控制在一定的度之内,免于走向无限。人们只有在他参与到“各种明确而又专门的任务中时,他才会感到幸福”4,否则就会在无限中迷失自己。在学校生活中,这种限制的权力被赋予了纪律。凭借纪律的这种道德特性,我们才能教给儿童怎样按捺自己的欲望,为自己的欲望确定度,使自己的活动目标和行为都限制在一定的度之内。我们就是要帮助儿童确立与其本性相应的目标,而不是朝向遥远。经过上述论述,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就是纪律不是压制和阻碍人性,而是人性通过纪律实现自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7、纪律是幸福和道德健康的条件。(2)纪律教育:纪律的权威是需要被认可的纪律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的功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关于纪律规范的教育采取强制灌输的手段,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涂尔干说:“智识已经变成道德的一个要素,并愈益成为道德的要素”5。道德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行动的功能和内容,它现在越来越依赖于知识了。智识或知识是沟通行为道德性与人的自主性的桥梁。遵从规范或者忠于集体的理想,我们必须对我们的行为的理由和所遵循的规范有所了解,只有认可这些理由,掌握有关道德律令以及原因和功能的精确知识,知道为什么这样,这样服从规范就没有丝毫的约束感,这种明晰和自觉意识就赋予我们的行为以自主性。自主性是人随着对事

8、物认识的不断完备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故在学校道德教育中,涂尔干提倡道德的直接教学,即直接教授道德思想,但是这种教授“既不是布道,也不是灌输,而是解释。如果我们拒绝把所有这类解释提供给儿童,如果我们不尝试帮助他理解他应该遵守的那些规范的理由,我们就会贬低他,使他陷入一种不完备的、低下的道德”6。2 法爱弥尔涂尔干著,陈光金等译.道德教育M. 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第 29 页.3 法爱弥尔涂尔干著,陈光金等译.道德教育M. 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第 31 页.4 法爱弥尔涂尔干著,陈光金等译.道德教育M. 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第 33 页.5 爱弥尔涂尔干著 ,陈光金等译

9、.道德教育M. 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 89 页.6 爱弥尔涂尔干著 ,陈光金等译.道德教育M. 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 89 页.3这种不完备的、低下的道德,我们理解为被动的、盲目的遵从道德规范,没有自主性。故在学校道德教育中,教师应对规范本身、规范的根源以及存在理由进行符号解释,儿童逐步去理解道德观念,在理解中,规范内化于儿童的内心,这种内化外在地展现为意识和行为的自主性。(三)纪律手段:惩罚的目的不是为了使其赎罪涂尔干反对这样的认识,惩罚不是转向未来,而是朝向过去,它是通过强加给过错方痛苦,来补偿由于他的过错引来的那种恶,在此意义上,惩罚本质上变成了一种赎罪。在涂

10、尔干看来,这其实是一种复仇的法则,它已不被公共良知所接受。为了更好理解惩罚如何补偿过失,涂尔干分析了过失究竟引起的道德错误是什么,如果分析清楚了这个,就能够给予惩罚以合理的定位。涂尔干认为,规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非个人的,任何人都没有越界的自由。并且认为规范是圣物,圣物是不可侵犯的,被亵渎的圣物就不再神圣了,所以一旦有人违反了规范,教师必须斩钉截铁地证明,规范在教师的眼里依然是规范,它的价值丝毫未受到贬低,它始终有权要求我们尊重它。要做到这点,教师要有理有据地职责学生已经做得错事。并且涂尔干认为,这种严厉的责难是惩罚的本质所在,即维护规范的权威,维护道德良知。经过上述分析表明,“为纪律赋予权

11、威的,并不是惩罚;而防止纪律丧失权威的,却是惩罚”7。当教师遇到学生的过失行为的时候,要果断地、毫不含糊地进行责备。坚定地证明规范是神圣的,是值得尊重的,决不同情过失。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前文也分析过了,惩罚只是为了保证规范的神圣性,并不是赎罪,所以并不是让他尝到身体或灵魂的痛苦,涂尔干明确提出,绝对禁止体罚。他说,体罚是侮辱了最为道德基础的感情,即对人的尊重。“道德教育的首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在儿童身上激发出一种人类的尊严感,而体罚却是对这种感情的亵渎。”8二、纪律的异化(一)纪律认知的异化:以“规范”之名压制人的本性邻居家的孩子东东,是个聪明伶俐、惹人喜爱的小男孩,幼儿园的他,是班长,颇得老

12、师的喜爱和赏识。但自从上了小学,东东反而成为不受老师欢迎,使老师感到头疼的孩子,原因是他常常违背纪律。那么,课堂上有什么纪律呢?上课要端坐,双手交叉平放桌上,两脚并拢,举手时一律把一只手的肘关节放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不能举得太高;上课除7 爱弥尔涂尔干著 ,陈光金等译.道德教育M. 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 123 页.8爱弥尔涂尔干著 ,陈光金等译.道德教育M. 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 134 页.4了老师要求的举手、翻书、写字等规定动作外,不能做其他小动作;上课发言要举手,不举手不得发言,不经老师准许不得随意插话一天,东东的头上被蚊子叮了一个包。东东说,是上课时叮的。

13、问及他为什么不在当时抓一抓,或抹一点风油精之类的东西,东东说,老师有规定,上课不能乱动,否则就是做小动作,要受罚的。那你可以跟老师说一下,他会理解你的。但东东又说,没有举手,老师不允许乱说话的。那可以当时举手啊?东东说,老师要求,不提问时,不要乱举手。 9“老师有规定,上课不能乱动,否则就是做小动作,要受罚”,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在学生的认识当中,规定是老师定的,是不是在做小动作是老师来定性的,老师成为了规范的制定者、执行者和裁决者。“上课要端坐,双手交叉平放桌上,两脚并拢,举手时一律把一只手的肘关节放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不能举得太高”;“不能做其他小动作”;“不经老师准许不得随意插话”。这

14、些规定怎么能成为纪律呢,这种现象不是特例,在中小学很普遍,尤其是在小学。学生被蚊子叮了,抓一下都不敢,原因是害怕老师定性为小动作。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纪律,人性在哪里,这样的纪律到底是在教育人,还是在训练动物。(二)纪律教育的异化:以“权威”之名强制其盲目遵从“凭什么不让我们留长发,我头型不好看,短发多难看啊,这形象是会影响学习积极性的,也会影响我的自信,学校为什么这么要求啊”,这是一个高一的男生跟老爸发的牢骚,他老爸说:“你别管为什么,学校的规定是随便能改的吗,再说了学校这么做肯定有它的道理,肯定是为了你们好,你们只需要好好遵守就行了,不要问那么多为什么,即使问了,它也不会因为你作出任何变动的

15、。”这个男生说:“爸,你是跟班主任协商好,组成统一战线了吗?你们俩说的简直一模一样,什么为了我们好,一句为了我们好,学校就可以随便制定规定,强制让我们遵从?我不能理解,凭什么不能留长发啊”。他老爸默不作声,过了一会说:“你还是好好想想吧。” 10国内很多学校都做出过这样的决定,不准留长发,不准穿奇装异服,我相信上面的故事,在无数次的上演,学生不理解为什么,作为年轻人我为什么不能赶潮流。关于这个问9 冯建军规训与纪律 J教育科学研究,2003(12).10 引自访谈资料.5题,我们且不去讨论学校的规定对与不对,我们关心的是这些规范在实施中,有没有对学生进行解释,告诉他们为什么。学生是一个人,不是

16、动物,不是强制就可以让他们服从的。讲理、解释才是人的教育,强制那是动物的训练。(三)纪律惩罚的异化:以“赎罪”之名惩罚过失者侄子小刚放学回来,看起来很不高兴,一看就是有问题,问他怎么了,默不作答。稍等一会,等他好点了,再三问他,他这才说出了原因。今天教育局的领导去他们学校检查工作,老师昨天要求所有的学生一定要遵守学校纪律,课上好好表现。中午去学校,上课迟到了,巧的是,领导们中午是在学校食堂吃的午饭,上课之后就来到了他所在的班里听课。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当时没有说什么,但是之后所有的课他都在办公室站着,“你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你就是这样的人,就是一锅肉里的一个蛆,因为你坏了这一锅肉” ,老师摔下这

17、句话就走了。小刚在办公室站了一个下午,没有人理会他。 11迟到了就要受罚,你犯了错误,就要为你的错误作出补偿,付出代价,不罚你怎么知道自己的错误,身体的受罚不足以让你认识到你的过错,让你的精神上同样承受痛苦,让你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样的思想存在于现在很多教师的思维里。且不说站了一下午,“你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你就是这样的人,就是一锅肉里的一个蛆,因为你坏了这一锅肉”,光是这句话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多大的伤害,教师难道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吗?教师像是在报复学生的过失,学生在为自己的过失赎罪,这样的模式,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究竟违反了什么规范吗,他自己能想到这一点吗?三、纪律的重新理解(一)纪律

18、认知的重新理解:以“限度”为基,使学生实现自我学校的纪律约束应该是有限度的,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纪律观念,纪律观念对学生的影响是终生的。因为他对纪律的理解就会迁移至对国家法律法规的理解,从这个角度讲,能不能做好一个学生就意味着他能不能做好一个公民。上课回答问题可以打断老师的讲话,纪律不应该对之加以过多的限制,进而对学生的行为上纲上线,这样才不会抑制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这体现了在知识领域,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但是换个场合,如果老师在和其他老师或者学生正在谈话,你突然打断他们的交流,那是不礼貌的,就应该收到批评。纪律的触角应该在合适的场合出现,在不合适的场合就要掩藏。纪律就是限制我们的某些行为和

19、情感,使之在一定的度之内。这样的学生无论是在现在还是未来都是受人尊重和喜欢的人,学生在纪律的限制中实现自我。11 引自访谈资料.6(二)纪律教育的重新理解:以“认可”为基,使儿童自主自决纪律虽然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但并不能只是以命令的形式存在。它需要落地,需要让学生们理解。这就告诉我们的教师,在制订纪律规范的时候,一是学生要参与进来,二是要想全班同学解释清楚。学生其实是很抵制命令式的语气的,学生们都有很强的自尊心,这样的语气只能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相反采用一种劝诫式的语气,把道理讲得清清楚楚,学生的心智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完全有能力从理性上认识这些道理。孩子们一旦理解了这些道理,并认同了这

20、些道理,我相信他们一定能够自主地遵守这些规范。所以规范本身是权威性的,是命令式的,但是作为这些规范的阐释者,我们教师有责任对之进行解释,解释的时候,教师既应该注意到维护这种规范的命令性,同时也要采用一种利于沟通的语气。变命令的口吻为一种劝诫的语气,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三)纪律惩罚的重新理解:以“责备”为基,使儿童尊重纪律惩罚的目的不是为了使学生赎罪,而是为了维护纪律的权威,使学生继续尊重纪律。赎罪这种报复式的惩罚方式不适用于教育领域,我们中小学的教师应该扔掉那种报复式的惩罚,放弃那种赎罪式的补偿。所以我们的教师应切记,不要为了惩罚而惩罚,要让学生清楚明白他违背了哪条纪律,进而使之在心里建立对纪律的尊重之情。“不端的行为所造成的恶完全不在于有害的后果,不管对有过错的那个人或周围的人来说,这些后果可能多么令人不快。更多的恶来自以下事实:过失行为威胁、损害、削弱了它所侵犯或否认的规范权威。”12参考文献1 法爱弥尔涂尔干著,陈光金等译.道德教育M.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2 冯建军规训与纪律 J教育科学研究,2003(12).12爱弥尔涂尔干著 ,陈光金等译.道德教育 M.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第 131-132 页.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