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53.50KB ,
资源ID:395918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39591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初中生打架行为的原因和对策分析.doc)为本站会员(oceanpvg)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中生打架行为的原因和对策分析.doc

1、0初中生打架行为的原因和对策分析张宏宇 1(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摘要】 打架斗殴是初中生的不良行为之一,是威胁他们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文章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主要分析了初中生打架行为的自身原因,并针对学校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加强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加强初中生的法制教育;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教师要做到一视同仁,因材施教;班主任要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从学生个人的心理出发,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减少打架行为的发生。【关键词】初中生;打架;原因;对策;心理学笔者认为初中生打架行为是指学生之间因某种冲突或矛盾而产生的肢体间伤害较轻的行为,比如

2、扇耳光、拳打脚踢等。初中生之间的打架行为会给双方身心造成极大地伤害,有可能导致他们缺乏安全感,产生抑郁、焦虑、自卑、失眠等,同时也影响了原本和谐的校园环境。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资料表明:12-15 岁是初犯品德不良或初犯劣迹行为的高峰年龄 1。初中生打架行为是品德不良的一种表现,也是初中生伤害行为中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十五年来,学者大都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初中生打架行为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 25。研究的维度不尽相同,总结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结果:男生打架行为明显比女生多2;普通中学学生打架的比例明显高于重点中学的学生 3;重组或单亲家庭初中生打架比例明显高于大家庭初中生打架的比例,而大家庭初中生打架

3、的比例高于核心家庭 2初中生打架的比例 4。1、初中生打架行为的原因根据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12-18 岁正是青少年的中学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经历的重要事件就是同伴交往,发展任务是角色统一对角色混乱。因此,我认为大多数有打架行为的初中生都是角色混乱,他们难以始终保持自1张宏宇(1991.5-),女,汉族,河南南阳人,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2 核心家庭指两代人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的成员是夫妻两人及其未婚孩子。核心家庭之所以被称作核心,是因为在社会中,这种家庭结构最为普遍,它们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生活。1我一致性,而且容易丧失目标,失去信心。由于前人对客观原因中的家庭、社会

4、、学校方面研究较多,本文不再赘述,旨在从学生主体自身方面的原因进行分析。初中生喜欢刺激,比较冲动,不计后果,尤其经不住教唆和诱惑,一旦受到嘲笑,忽视、轻蔑、压制、不恰当对待时 5,都容易出现打架行为,而且他们往往带着很强的情绪色彩。(一)初中生道德观念不正确初中生正处在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他们的道德认识还不明确、不稳定,而且缺乏独立的道德评价能力,不能明辨是非黑白、分清善恶。因此,他们容易受社会上某些不良影响,形成一些的错误认识。例如,有的学生认为,打架赢了就是“老大”,打架就是天不怕,地不怕,显示自己的能力,树立自己的“威信”,这样就可以让别的学生崇拜、敬畏。(二)初中生道德情绪不正常(1

5、)强烈的不安感、孤独感,急需寻找归属感初中生正处于内心迷茫的时期,他们会有强烈的不安感、孤独感。许多初中生处在青春期,有逆反心理,不愿与家长和老师交流,但同时他们又渴望被人接近、理解,却又缺乏安全感,不敢说出自己的心声。尤其是学习较差的初中生,得不到家长、父母与同学的关心与爱护,他们首先形成了一个非正式群体 3,“拉帮结派”。当他们形成一个“小集体”后,就会有很强的归属感。(2)有着自我表现的强烈愿望,好胜心强,想要获得自我认同感初中生处在青春期,他们既渴望独立,却又对父母、朋友和教师有着依赖感,不能完全独立;既小心翼翼,但又轻易相信他人,分不清好人坏人;既渴望自主,但又想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

6、们的认同,他们往往好胜心很强。多数打架斗殴的初中生是想在同龄人中展现自己与众不同,让周围同学觉得他是“老大”,是不好惹的。他们有着自我表现的强烈愿望,想要获得自我认同感。2010 年 10 月法制日报有篇报道采访了一名 16 岁的男学生王松,他说:“心情3 非正式群体:是指学生自发形成或组织起来的群体,包括因兴趣和爱好相同、感情融洽的同学或老乡等形成的学生群体。非正式群体常以“小集体”、“小圈子”的方式出现,且类型多样。2不好的时候,我觉得对方不顺眼,便会挑衅与他打架” 5。(3)莫名的抑郁感,焦虑感,渴望释放不良情绪初中生由于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健康、生理等会产生抑郁感或焦虑感 6,他们渴望

7、释放这种不良情绪,但是许多学生寻找不到正确的释放途径,就会产生欺负弱小、打架斗殴等不良心理,借故来发泄一下他们的情绪。学者们通过研究不仅证实了抑郁和焦虑感与学生的打架行为相关联 68,而且打架的次数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也呈正相关,比如初中生的偏执、敌对、学习的压力,适应不良,心理不平衡等 9 。 (三)初中生道德意志不坚定道德意志薄弱几乎是中小学生的基本心理特点之一 10。例如,有的学生明知打架、斗殴的行为是错误的,但是由于意志薄弱,“明知故犯”,常常不能克制自己这些行为,而且他们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特别是社会上一些小混混,模仿他们建立自己的“帮派”,通过打群架来显示自己“帮派”胜人一筹。当教

8、师教育后,他们刚刚表示“决心改正”,往往由于缺乏自制力,经不起“伙伴”的挑唆和诱惑而再次参与打架斗殴。(四)初中生易受不良道德行为习惯的影响一种不良习惯可能引发其他不良习惯的发生。陶芳标(2004)等学者对合肥市 3217 名城市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早期吸烟饮酒的初中生打架的比例明显高于没有这些不良习惯的初中生 11。初中生发生一次打架行为可能是偶然的,但是在“赢了”之后,这种不良的行为方式就会与个人欲望的满足发生联系,经过多次重复,便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仿佛不那样做就感到不自然,甚至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2010 年10 月法制日报报道了,一名 16 岁的女学生王英说“不打架就感到特别

9、难受,每次打完架浑身就轻松起来” 5。(五)初中生与所在正式群体 4的关系不正常4 正式群体:是指在校行政部门、班主任或社会团体的领导下,按一定章程组成的学生群体,通常包括班集体、共青团和少先队。3部分学生打架是因为成绩差或者有缺陷,他们常常会被老师忽视,被同学嘲笑、嫌弃。如果他们感觉自己被正式群体孤立、排斥,感受不到正式群体与老师的关心,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和孤独感,想要寻找归属感。意志薄弱的初中生往往会加入非正式群体,“拉帮结派”,立下自己的山头。他们往往会通过一些不良的行为来凸显自己,比如与老师、班干部对着干,与别的同学打架,故意犯错误以求得老师与同学的关注。2、预防初中生打架的对策初中生的

10、打架行会给他们的身心造成巨大的伤害,因此,将打架行为扼杀在摇篮之中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但是这要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努力,尤其是学校方面更是担负重任,共同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心理素养 12,加强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杜绝打架行为的发生。因此,本文主要从学校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一)学校要加强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学校喊着“素质教育”的口号,却实实在在地搞着“应试教育”。大多数学校为了升学率,只重视学生的智育,而忽视他们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甚至有厌学情绪 13。初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在形成之中,学校却不重视他们的品德发展。大部分中学的思想品德课形同虚设,被“主课”占

11、用更是屡见不鲜。檀传宝(2009)在对 282 个不同学校教师的调查问卷中发现,52.1%的中学老师认为思想品德课被当做“副科”在不同程度上被语文、数学、外语这些课程占用着 14。学校要加强德育工作,使初中生自觉遵守初中生日常行为规范。思想品德课不要只讲大而空的道理,只是告诉学生要爱祖国、爱人民,勇敢、诚实、友爱、互助、包容、忍让等,而要从孩子的身边举例子,让他们感同身受,产生共鸣。通过德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在思想上认识到暴力行为并不是与人交往的正常方式,打架不仅不会让他成为“英雄”,只会让同学们对自己印象更差。通过思想教育,让学生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加强他们的道

12、德意志,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养成良好的品德,遏止打架行为的发生 13。(二)学校要加强对中学生的法制教育4许多调查发现,大多数初中生法律意识淡薄,浑然不知打架斗殴等是违法行为。学校单纯依靠德育无法改变现状,必须通过法律意识、法律心理、法律道德教育,为初中生建立良好的法律素养主观环境。 5比如经常做一些法制专栏、安排一些法律方面的讲座、通过法律方面的电视节目 13,让他们能明辨是非黑白,认识到打架是学校乃至社会治安的一大危害,而且是违法行为,打架造成的伤害,应当赔偿医药费;事态严重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要让学生深刻的了解到打架的危害性,既破坏班风和学校正常的教学环境,也影响了班级秩

13、序,还会对自己和他人的身心造成伤害。学生提高了法律意识,就能有效地预防打架行为的发生。(三)学校要为中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学校处在应试教育的潮流中,为了提高升学率,结果就导致重视智育,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内心的许多不良情绪无处表达,无法宣泄。因此,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指导,聘请专业的心理学教师,定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恰当的处理他们因学习压力大、早恋、追星、生理或生活上的困难等产生的抑郁、焦虑、不安与恐惧情绪,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更好地成长。王珂、冯春(2013)对 200 名初高中进行量表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激发同情心可以阻止攻击行为 15。同情心的

14、强弱影响着学生的打架行为。因此,在对打架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让被打学生讲述他精神上和肉体上受的伤害,让打人者学会换位思考,体会被打学生身体的痛苦和内心的感受,并进一步产生自我谴责感,那或许这些学生就不会想与他人打架了。(四)班主任要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班集体对初中生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初中生如果较好的融入在班集体这个正常群体中,就会有集体荣誉感以及强烈的归属感,就会感受到集体的团结友爱。班集体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充沛的精力得到较好的释放,使某些学习不好的学生或性格孤僻的学生在课外活动中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更好地融入到集体之中。班风会直接

15、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建立良好的班风,能在无形中规范学生言行,在这种好的风气初中生会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大家都会积极向上,5互助友爱,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自己的将来谱写美丽的乐章,也就不容易发生打架斗殴的事件了。(五)教师要做到一视同仁,因材施教教师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或者有缺点、错误的学生缺乏耐心的教导,常常是讽刺、挖苦、斥责,这些所谓的“差生”,得不到教师及时的引导教育,也得不到教师和同学们的关心,正直青春期的这些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极大地助长了一些打架行为的发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因此,教师要加强专业素养,对待所有的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只喜欢学习好的学生,

16、厌恶学习差的学生。要时不时的与性格孤僻或是学习不好的学生谈话,关心、引导他们矫正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因材施教,使他们对自己有信心,在学习上较快的取得进步。如果打架行为已经发生,教师要对这些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把握好惩处的力度,尊重、关心、爱护、帮助这些犯错误的学生,发挥榜样的作用,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能避免打架事件的再次发生。6参考文献1徐胜三主编.中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25-271.2赵平花,吕树茂.太原市高中生健康危险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1):1315-1318.3孙莉,颜玲等.四川省城市初中生

17、伤害相关行为现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2):1086-1088.4魏霞,杨育林等.2008 年山东省城市初中生伤害相关行为状况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10,16(10):903-905+908.5张庆申.初中生屡屡“火拼”为哪般N.法制日报,2010-11-15.6苏虹,王保金等.初中生抑郁、焦虑情绪的流行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2):196-198.7陶芳标,张金霞等.抑郁、焦虑症状与初中生多种危害健康行为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2):131-133.8李茜茜,张大均等.重庆市初中生焦虑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

18、病学杂志,2007,28(9):868-871.9赵念,向兵等.初中新生个人行为与心理健康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2):266-269.10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04-432.11陶芳标,高茗等.13 岁前吸烟饮酒与初中生多种危害健康行为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1):12-14.12马征民.青少年攻击行为 De 分析与对策J.班主任之友,2004,(2):8-10.13王万荣.中学生“打架”行为初探J.吉林教育,2012,(1):5.14檀传宝.问题与出路-若干德育问题的调查与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17-27.15王珂,冯春. 青少年学生攻击行为的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J. 社会心理科学,2013,28(8):102-105.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