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8-2019 学年东山二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语文检测卷说明: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总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第卷(共 90 分)一、知识积累(共 22 分)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小题1分,共8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2)_,秋水共长天一色。(3)_,蟪蛄不知春秋。(4)_,鸟倦飞而知还。(5)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_,_。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6)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每小
2、题 1 分,共 5 分)(1)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策:_(2)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且:_(3)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寻: (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穷:_(5)宾主尽东南之美。 美:_3.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 )(3 分)A.腹犹果然 B.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C.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D.实为狼狈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例句: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A.乐琴书以消忧 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C.目吴会于云间 D.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5.下列对于课文相关知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2 -A.归去来兮辞中的“辞”是赋的一种
3、,一般要押韵。本文就是陶渊明回归田园之初的激动欣喜之情的自然流露。B.滕王阁序中的“序”是一种叫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章。王勃在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的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无路请缨”之感慨。C.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的个人专著。 逍遥游即出自此书,本文意境开阔,想象奇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D.陈情表中的“表”是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李密在文中情真意切地陈述了自己不能应命的理由,层层推进,措辞委婉。二、文言文阅读(共 28 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9 分)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
4、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伏 惟 圣 朝 以 孝 治 天 下 , 凡 在 故 老 , 犹 蒙 矜 育 , 况 臣 孤 苦 , 特 为 尤 甚 。 且 臣 少 仕 伪 朝 , 历职 郎 署 , 本 图 宦 达 , 不 矜 名 节 。 今 臣 亡 国 贱 俘 , 至 微 至 陋 , 过 蒙 拔 擢 , 宠 命 优 渥 , 岂 敢 盘 桓 ,有 所 希 冀 。 但 以 刘 日 薄 西 山 , 气 息 奄 奄 , 人 命 危 浅 , 朝 不
5、虑 夕 。 臣 无 祖 母 , 无 以 至 今 日 ; 祖母 无 臣 , 无 以 终 余 年 。 母 、 孙 二 人 , 更 相 为 命 , 是 以 区 区 不 能 废 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陈情表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 分)A.以刘日薄西山 薄:迫近 B.除臣洗马 除:革除 C.则刘病日笃 笃:病重 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到了7.下列句中加点“以”字的用法和意思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3 分)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C.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D.是以
6、区区不能废远8.下列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这三段文字叙述了朝廷屡次征召催逼,自己辞不赴命,进退两难的处境,提出了“愿- 3 -乞终养”的要求。B.“逮奉圣朝实为狼狈”一段分别以“逮” “寻”两个时间副词领起,连续两次征召,一次“辞不赴命” ,一次“辞不就职” ,原因都是祖母“供养无主” ,与全文首段呼应。C.本段连用“察臣” “举臣” “拜臣” “除臣”到“责臣” “催臣” ,不仅文法错落,显出由弛而张、逐步紧迫的情势,同时也体现出先恭维皇恩浩荡,后申诉委屈矛盾的心理层次。D.在第三段中,作者以两个年龄数字的对比,说明报国日长,尽孝日短,表明忠孝难以两全,有力地证
7、明自己只好舍忠而取孝的抉择的正确,以使皇帝心甘情愿地批准他的请求。(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 分)郑冲,字文和,荥阳开封人也。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及魏文帝为太子,搜扬侧陋 ,命冲为文学,累迁尚书郎,出补陈留太守。冲以儒雅为德,莅职无干局之誉,箪食缊袍,不营资产,世以此重之。大将军曹爽引为从事中郎,转散骑常侍、光禄勋。嘉平三年,拜司空。及高贵乡公 讲尚书 ,冲执经亲授,与侍中郑小同俱被赏赐。俄转司徒。常道乡公即位,拜太保,位在三司之上,封寿光侯。冲虽位阶台辅,而不预世事。时文帝辅政,平蜀之后,命贾充、羊祜等分定礼仪
8、、律令,皆先谘于冲,然后施行。及魏帝告禅,使冲奉策。武帝践祚,拜太傅,进爵为公。顷之,司隶李熹、中丞侯史光奏冲及何曾、荀顗等各以疾病,俱应免官。帝不许。冲遂不视事,表乞骸骨。优诏不许,遣使申喻。冲固辞,上貂蝉印绶,诏又不许。泰始六年,诏曰:“昔汉祖以知人善任,克平宇宙,推述勋劳,归美三俊。遂与功臣剖符作誓,藏之宗庙,副在有司,所以明德庸 勋,藩翼王室者也。昔我祖考,遭世多难,揽授英俊,与之断金,遂济时务,克定大业。太傅寿光公郑冲、太保朗陵公何曾、太尉临淮公荀顗各尚德依仁,明允笃诚,翼亮先皇,光济帝业。故司空博陵元公王沈、卫将军钜平侯羊祜才兼文武,忠肃居正,朕甚嘉之。 ”九年,冲又抗表致仕。明年
9、薨。帝于朝堂发哀,追赠太傅,赐秘器,朝服,衣一袭,钱三十万,布百匹。谥曰成。(节选自晋书郑冲传 )【注】搜:寻找。扬:选拔、举荐。侧:同“仄” 。侧陋:隐伏,卑微,引申指地位低微。曹奂,魏武帝曹操之孙,封常道乡公;曹髦,魏文帝曹丕之孙,封高贵乡公。庸:古同 “佣” ,雇佣,任用。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 4 -B.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C.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
10、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D.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出,指从京城调出,到地方为官。文中郑冲由京官尚书郎补任地方官陈留太守。B.朕,我,我的。秦以前,不论尊卑,皆自称朕;后自秦始皇起,用为皇帝自称。C.致仕,指古代官员自请加职或升职。文中郑冲致仕是想为国家担负更重的责任。D.秘器,指棺木。郑冲去世时,武帝为了表示对郑冲的恩宠,赐给他棺木以安葬。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1、( ) (3 分)A.郑冲注重修养,作风朴素。任陈留太守时,他把儒雅作为自己追求的道德境界,吃蔬食,穿麻絮袍子,不营私产,世人因此看重他。B.郑冲洁身自好,受人尊重。做太保时,级别虽已和宰相相同,但他从来不参与世俗的事务;贾充、羊祜等人制定礼仪、法律制度,都是先求教于他。C.郑冲是晋武帝的心腹之臣。在以疾病为由奏请免去自己等人的官职时,武帝依然对郑冲坚信不疑,并一次次地驳回他的辞职申请。D.郑冲受到武帝的高度称赞。皇帝通过赞美汉高祖刘邦的知人善任,回顾祖辈君臣的通力协作,进而夸赞了郑冲等人的勋劳,并直接表达了赏识之意。(三)文言文翻译(10 分)12.将上文中画线的句子和课内文中的语句翻译成现
12、代汉语。(1)冲遂不视事,表乞骸骨。优诏不许,遣使申喻。 (4 分)_(2)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3 分) (归去来兮辞 )_(3)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3 分) (陈情表 )_三、现代文阅读(共 28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5 -流传千古的名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把玉的完美与人格尊严联系在一起,相比之下的“瓦”就逊色得多。先秦屈原卜居中说“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就是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在我们的传统认识中,瓦被赋予了很多消极的意义。而实际上,作为我国古代常用的建筑材料,瓦的发
13、明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今天就来说说瓦。人们俗称“秦砖汉瓦” ,但这并不准确。就像古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一样,是一种修辞性说法。其实瓦的出现,比汉代要早得多。战国时著作世本记载:“桀作瓦屋。 ”这可能是传说。桀是夏代有名的暴君,子承父位,未经创业艰难,不可能像神农尝百草,后稷教人稼稿一样去“作瓦屋” 。但陶器的出现,到桀的时代已有三千余年历史。夏桀为了自己的享乐,让匠人把茅屋改作瓦顶,倒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但至少,今天所说的瓦的形态的出现,不会晚于春秋。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载了一次战斗:齐国的子渊捷追赶洩声子, “射之,中盾瓦” 。 “盾瓦” ,就是盾牌的瓦形凸面。可见瓦
14、已是当时人们熟知熟见的东西了。可是,那时瓦还没有变成专称,其它陶制品,也可以称瓦。比如、 “弄瓦之喜”的说法,出自诗经小雅斯干 , “万生女子载弄之瓦” 。意思是生下女孩儿,拿纺线瓦锤给地玩。那种瓦锤,就是陶制品,形状和用途,与今人手工纺毛线的纺锤相似。待到瓦用于房屋建筑,才渐渐变为专称,唐宋时期,便用“瓦子” “瓦肆”代指繁华市区了。陶制品是人类划时代的发明,因而瓦的用途很多。瓦在古代是种重要的占卜工具,人们摔碎瓦片观看纹理,来预测吉凶成败。瓦除了建房屋,还用来镶井壁,叫做甃。形体很大,长可达一两米,圆形井壁由两块、三块或四块瓦围成一圈, 周易 庄子都有记载。秦汉瓦井已经很普遍。商周时的井只
15、是木框镶口的土坑, “井”字就是那种井的象形。自从用瓦镶井壁,井的质量和功能才大大提高。此外,瓦还可以作乐器和棺材等。瓦的制作并非给轮制,而是用圆形模具做胎,用熟泥片贴在外围,等距离划开,晾干后自动从模具上脱落,成为瓦坯。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很详细。古人的确很聪明。夏桀当初“作瓦屋”只是为了自己享乐,至于造福后人几千年,的确是他所没有想到的。(改编自伪农淡味斋随笔说瓦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夏桀为自己享乐而“作瓦屋”,明确说明瓦的形态的出现不会晚于春秋。B.“弄瓦之喜”的说法与瓦有关,但此时的“瓦”还没有成为专有名称。- 6 -C.瓦的用途有很多
16、种,因此以瓦为代表的陶制品是人类划时代的发明。D.瓦的制作并非给轮制,而是把圆型模具做胎后,将其晾干脱落制作成瓦。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文章开头从玉引出瓦,接着旁征博引,逐层分析,最后表达自己的态度。B.对于瓦,文章先说明它的起源和演变,然后介绍它的用途、制作过程等。C.文章第二段引用世本和左传的相关内容,论证了瓦的出现时间。D.文章第四段论证了瓦的用途,并从字形的角度说明瓦用来镶井壁的作用。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瓦釜雷鸣”比喻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居于高位,这里的“瓦釜”有消极意义。B.唐宋时期,用“瓦子”“
17、瓦肆”代指繁华市区,就是瓦作为专称的一个明证。C.古人生女孩称“弄瓦之喜”,“瓦”是指纺线瓦锤,说明了重男轻女的思想。D.周易庄子中都记载了用瓦镶井壁,瓦井的质量和功能超过了土井。(二)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15 分)爱的名义 袁省梅一九四六年深秋的一天,羊凹岭的阳光很好,风也柔和,绸子般拂在李妮的脸上。李妮纳着鞋底,竖起耳朵听屋里男人跟人低低地说话,她不安地向左右巷子看个不停,一针要拉扯好一会儿。男人他们在说什么?李妮不知道。男人不跟她说。李妮是男人的童养媳,男人却唤女人姐。男人从县城的学堂回来后,就忙了起来,经常出去,一出去,几天都不回来。也有人来家里找男人。人一来,男人就唤李妮出去,嘱
18、咐她别远走,坐门口。李妮知道男人是叫她看着人,她隐隐觉得男人在干大事,可她不问,一句也不问,提着蒲团端着针线笸箩就坐到了大门边,有人来,她就咕咕地唤鸡,或者咪咪地叫猫。屋里的声音倏地就静默了。有一天,李妮从门缝看见屋子的土墙上挂了一块红布,红布的一角有灿灿的镰刀锤子样。男人和两个人站在红布前,举着拳头李妮一惊,针扎到了手上,心慌慌的轻手轻脚地又坐到了门口,还好,巷里没人。李妮听说过红布的故事。李妮没想到男人也跟红布有关系。李妮的心一下热热的。一个深夜,男人发高烧,咳咳着唤来李妮,把一个布包交给李妮,说,姐,这个很重要,关系着五仙村一村人的命。男人说,姐,你行吗?- 7 -李妮说,你行我就行。男
19、人点点头,说,姐,让你受苦了。李妮眼里一热,却装作镇定地说,放心,我在信就在。李妮把信揣在肚兜里,转脸走时,说,我有一个事。李妮说,我想在那块红布前,也举一下拳头。男人不解,为啥?女人说,因为你在红布前举过。男人的心一下就柔软了起来,心潮涌涌荡荡。男人是没想到他的童养媳他的姐姐,一个看上去粗粗笨笨的女人原来有思想觉悟。男人从墙缝里掏出一团柴草,柴草里摸出一个布包,打开布包,李妮看见了那块红布。男人把红布挂在墙上,告诉李妮这是党旗,共产党的旗。男人说,在党旗下宣誓,就是共产党员了,就要为人民做事。只要是对人民有利的事,流血牺牲不怕,严刑拷打不怕。男人看着李妮说,你怕吗?李妮说,不怕。男人说,入党
20、,得经过上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审查。李妮说,我等。李妮要走时,男人扯过一条围巾给李妮围上,说,冷,小心点。李妮知道,围巾是男人县城的女同学送给他的。可李妮没有拒绝。李妮喜欢男人给她的这份温暖。李妮没想到送完信回来后,屋门洞开,不见了男人。李妮抱着围巾,瘫坐在地上,嗷嗷地哭。李妮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果然,再看见男人时,是在县城的乱坟岗。男人被敌人暗杀了。日子长长短短地过着,李妮的每个晚上,都要抱着那条围巾说一会儿话,家长里短,社会变革,唠唠叨叨,有什么就说什么。隔上一段日子,李妮还要把那面党旗拿出来,挂在墙上,想起男人在党旗前举拳头的样子,也举个拳头,笑一阵,哭一阵。好多年后,县志上有了男人的名字,县
21、烈士陵园的纪念碑上也刻下了男人的名字。男人是解放战争时期一名共产党员,组织参加了多次对敌战斗,发展了多名共产党员年老的李妮每年都要抱着围巾抱着那面党旗去陵园祭奠男人。李妮去的日子不是清明节,而是男人叫她送信的那个日子,是她在党旗下举拳头的那天,也是男人给她围上围巾的那天。李妮把党旗挂在碑前,上了供品,点了香烛,围上围巾,举起拳头,喃喃一会儿,然后,- 8 -就走到碑前,在男人的名字上划来划去,划着划着,李妮的脸上就划出了一行行的泪水。李妮从陵园出来,还要到政府办公地方去。李妮要政府给她一个名分她是男人的媳妇。李妮一遍遍讲她的童养媳的故事,讲婆婆给他们成亲的故事,讲男人跟人在党旗前宣誓的故事独独
22、的,她不讲自己送信、放哨的事。李妮觉得这些跟她要的名分没有关系。政府经过调查,给了李妮军人家属的荣誉,再编写县志时,男人的故事里就多了一个名字李妮。政府还要给李妮一笔抚恤金,李妮不要。李妮抱着男人给她的围巾,抹着眼泪说,有这个名分就够了。(有删改)1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小说开头部分描写羊凹岭深秋平静的风景和李妮纳鞋底时的神态、动作等紧张状态形成对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兴趣。B.小说中“男人的心一下就柔软了起来,心潮涌涌荡荡”这一句,运用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男人对李妮的怜爱和敬重。C.小说文字简洁,善于运用动词。如小说中加点的“掏
23、”“摸”两个动词,反映出男人在当时的局势下,对收藏党旗的谨慎。D.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事,灵活自由;运用顺叙手法,脉络清晰;将两个主人公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进行刻画,扣人心弦。17.小说中的“李妮”这一人物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18.“红布”与“围巾”这两样东西在小说叙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三)课内小说文段阅读(4 分)- 9 -( 林 冲 ) 便 去 包 裹 里 取 些 碎 银 子 , 把 花 枪 挑 了 酒 葫 芦 , 将 火 炭 盖 了 , 取 毡 笠 子 戴 上 ,拿 了 钥 匙 出 来 , 把草厅门拽上; 出 到 大 门 首 , 把 两 扇 草
24、 场 门 反 拽 上 锁 了 , 带 了 钥 匙 , 信 步投 东 , 雪 地 里 踏 著 碎 琼 乱 玉 , 迤 逦 背 著 北 风 而 行 。 那 雪 正 下 得 紧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19.这段文字有意突出林冲出门沽酒的一系列动作细节描写,请探究其作用。 (4 分)四、语言运用(共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2 题。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守望者。守望是一种角度。当我这样说时,我已经承认对待历史进程还可以有其他的角度,它们也都有存在的理由。譬如说,你不妨做一个战士,甚至做一个将军,在时代的战场上 ,发号施令。你不妨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去经商,去从政,去称霸学术,统帅文
25、化,叱咤风云,_,去充当各种名目的当代英雄。但是,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毋宁说往往与一切潮流保持着一个距离,但他们也不是旁观者,相反对于潮流的来路和去向始终怀着深深的关切。他们关心精神价值甚于关心物质价值,在他们看来,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 ) 。所以,他们虔诚地守护着他们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看重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同时警惕地瞭望着人类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守卫土地,仰望天空,他们守的是人
26、类_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_的精神之天。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3 分)A.赴汤蹈火 指点江山 安居乐业 超世绝伦B.冲锋陷阵 指点江山 安身立命 超凡脱俗C.赴汤蹈火 高谈阔论 安身立命 超世绝伦D.冲锋陷阵 高谈阔论 安居乐业 超凡脱俗2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 分)A.如果心神难定,意识不明,就绝无幸福可言B.无论是精神流于平庸,还是灵魂变得空虚,都绝无幸福可言C.无论是心神难定,还是意识不明,都绝无幸福可言D.如果精神流于平庸,灵魂变得空虚,就绝无幸福可言- 10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
27、项是 ( ) (3 分)A.在 天 空 和 土 地 日 益 被 拥 挤 的 高 楼 遮 蔽 的 时 代 , 他 们 怀 着 忧 虑 之 心 仰 望 天 空 , 守 卫 土 地B.天 空 和 土 地 日 益 被 拥 挤 的 高 楼 遮 蔽 的 时 代 , 他 们 怀 着 忧 虑 之 心 仰 望 天 空 , 守 卫 土 地C.在 天 空 和 土 地 日 益 被 拥 挤 的 高 楼 遮 蔽 的 时 代 , 怀 着 忧 虑 之 心 他 们 守 卫 土 地 , 仰 望 天 空D.天 空 和 土 地 日 益 被 拥 挤 的 高 楼 遮 蔽 的 时 代 , 怀 着 忧 虑 之 心 他 们 守 卫 土 地 ,
28、 仰 望 天 空2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3 分)A.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不胜感激。明天我将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B.今 天 的 活 动 是 两 校 师 生 的 一 个 交 流 平 台 , 我 校 李 教 授 将 发 表 高 见 , 请 大 家 洗 耳 恭 听 。C.听 说 贵 公 司 在 经 营 方 面 存 在 困 难 ,如您们需要帮助,我们将鼎力相助,不遗余力。D.久 仰 兄 长 大 名 , 奉 上 拙 著 一 本 , 鄙 人 才 疏 识 浅 , 书 中 可 能 谬 误 甚 多 , 特 此 敬 请 斧 正 。第卷 作文(60 分)五、作文(60 分)24.阅读
29、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一篇议论文。英国诗人瓦特兰德: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印度小说家普列姆昌德:在人类生活中,竞争心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竞争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根据要求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于 800 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018-2019 学年东山二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语文检测卷参考答案- 11 -1.(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2)落霞与孤鹜齐飞(3)朝菌不知晦朔(4)云无心以出岫(5)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6)且举世誉
30、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策:扶着、拄着 且:将要 寻:不久 穷:困厄、处境艰难 宾主:俊杰3.D(狼狈:形容进退两难的情状。A、B、C 都是古今异义。 )4.C(C.名作动 A.意动 B.名作状 D.使动)5.C(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 )6.B(“除”应解释为“授给官职” )7.C(C 项为介词,用来;ABD 三项均为“因为”。)8.D(“表明忠孝难以两全,有力地证明自己只好舍忠而取孝的抉择的正确性,以使皇帝心甘情愿地批准他的请求” ,这一理解为无中生有。 )9.C10.C(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郑冲致仕是辞职归家)11.C(“以疾病为由奏请免去郑冲等人
31、的官职 R 的,是李熹、史光等人。)12.(1)郑冲不再处理政事,上表乞求退职。皇帝下褒奖的诏书不准许,又派人申明告知。(“视事”“乞骸骨”“ 申喻”各 1 分,句意通顺 1 分)(2) (我)以亲戚们(乡里人)谈的知心话为喜悦,以弹琴读书为快乐来消除愁闷。(评分点:“悦” “乐” 各 1 分,句子通顺 1 分)(3) (我)想要暂时迁就(或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向朝廷申诉又不被允许。(评分点:“苟” “告诉”各 1 分,句子通顺 1 分)13.B(A 项左传中关于“盾瓦”的记载说明瓦的形态的出现不会晚于春秋,夏桀“作瓦屋”不能说明这一点;C 项因果倒置,原文是“陶制品是人类划时代的发明,因而
32、瓦的用途很多” ;D 项偷换概念,不是“将其晾干脱落制作成瓦” ,而是成为瓦坯。 )14.D(从字形角度说明的是商周时的井只是木框镶口的土坑。 )15.C(无中生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 )16.D(本题考查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赏析作品的内涵,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将两个主人公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进行刻画,扣人心弦”这一表述与小说内容不符,小说的两个主人公之间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 )17.深情挚爱,思想觉悟高:她深爱着男人,她渴望获得名分烈士的妻子;她理解男人为革命、为人民所做出的尤私奉献;她不讲自己送信、放哨的事,不要政府抚恤金。- 12 -向往革命,追求进步:从她向男
33、人表示“想在那块红布前,也举一下拳头”的愿望,以及后来她每隔一段时日就取出党旗挂起、举拳等场景可见她深受男人单命理想的熏陶,积极向上。小心谨慎,从容镇定:她承担放哨任务,默契配合,认真、警惕;她承担送信任务(把信揣在肚兜里),胆大心细。(每点 2 分,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即可。本题考查鉴赏作品文学形象的能力。)18.从情节结构看, “红布”与“围巾”起到连缀故事、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从形象塑造看, “红布”与“围巾”是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物质载体,小说通过这两个事物刻画出人物丰富的思想性格。从主题内涵看, “红布”与“围巾”这两个关键意象,蕴含着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一是对党的忠诚、对革命的
34、向往;二是李妮对于男人刻骨铭心的爱。(每点 2 分,如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即可。本题考查探讨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19.(人物上)表现了林冲安份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情节上)暗示草料场起火的原因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各 2 分,共 4 分)20.B(“赴汤蹈火”指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赴,走往;汤,热水;蹈,踩。“冲锋陷阵”形容作战勇猛。“指点江山”指评说国家大事。指点,评说;江山,国家。“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安居乐业”指生活安定,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超凡脱俗”即超出常人,脱离凡
35、俗。指与众不同,超脱世俗的高雅境界。“超世绝伦”指超出世人和同辈。)21.D(根据上下文这应该是表假设关系的复句,而不是表条件关系的复句,可以排除B、C 项,“精神”“灵魂”是与“物质”相对的概念;“心神”“意识”虽然也属于“精神”范畴,但不与“物质”概念相对,因而排除 A。)22.A(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缺少介词“在”,导致出现了两个主语;二是照应不当,前面是“天空和土地”,后面也应是先“天空”,后“土地”。)23.D(A 项说自己“将专程前来”不得体。 B 项“高见”“洗耳恭听”不当。C 项“鼎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辞,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24.作文指导这
36、是一道名言类的材料作文,三条名言围绕“争与不争”指向三个写作角度:第一、竞争的进步意义。竞争不可避免、竞争无所不在,若我们消极懈怠,不思进取,必将被时代抛弃。竞争对个人的意义:竞争源于压力,产生动力,竞争对个人的激励鞭策- 13 -作用,让人不在懈怠;竞争能让我们更加努力拼搏进步;竞争使人更勇敢;竞争能增强人的自信心;竞争激发个人潜力;竞争对社会家国的意义:竞争使大家各呈奇技,各出精品,给各行各业带来活力,让国家在竞争中不断强大,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敢于竞争,直面竞争,在竞争中赢得先机,占据优势,国家与民族才能兴旺发达。第二、理性竞争。竞争的本质是输赢,竞争的精神是参与,竞争的条件是平等,竞争的
37、旗帜是光明正大,竞争的本身是提高,竞争的过程是丰富。竞争中要尊重对手,遵守规则,做到正当竞争、高尚竞争、快乐竞争、良性竞争。要与强者争,与自己争,要追求竞争的双赢。竞争中不乏温情与关爱,竞争不乏互相提携、互相促进、互相欣赏、互相进步。同时,竞争不排斥合作。第三、不争是一种态度。不争的背后是一种自在,一种坦然,是懂得生活真谛之后毅然决然的放下与洒脱。不争是万千阅历后的看破,饱经沧桑后的睿智,无数沉浮后的淡泊。不争是一种转向,由外在转向内在,由关注金钱名利转向精神心灵。不争还是一种清醒,一种达观,一种自信,是内心的不执不迷,不贪不念。【精选素材】撒切尔夫人:永远争做第一父亲对玛格丽特的教育很严格,
38、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面,而不落后于人。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也要永远坐在第一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太难了”之类的话。父亲的“残酷”教育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玛格丽特上大学时,1 年内学完了学校要求学生们上 5 年的拉丁文课程,同时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 40 年后,成为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她 1979 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 11 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神州”与“万家乐”的双赢“神州”和“万家乐”是旗鼓相当的两家大型热水器生产厂家。“神州”的广告
39、语为“款款神州,万家追求”,而“万家乐”的广告语为“万家乐崛起于神州”。他们各自的广告语中都包含了对方的产品品牌。这样双方都能扬名获利。你把客户送到我这里,我把客户送到你那里。两种热水器迅速走进千家万户,为两家企业带来丰厚利润。他们在竞争中合作,实现了双赢。杨绛的不争- 14 -杨绛不举行签名售书仪式,不为稿费转赠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提出条件,不接受百岁生日祝福和采访,真正做到了心静如水,不求名利,甘于寂寞,与世无争。杨绛生前居住在北京三里河一个属于国务院的宿舍小区,杨绛的家是几百户中唯一没有封闭阳台、也没有室内装修的寓所。自 1977 年一家人搬进来,她就再没离开过。无论是对爱情的态度,
40、还是对文学的态度,抑或对社会的态度。正是有着“不争哲学”,她才能把不平常的岁月当成平常的日子,始终以宁静的心情对待这忙碌甚至庸俗的世界。【适用角度】竞争与合作、淡泊与达观、自信与自在【参考译文】郑冲,字文和,是荥阳开封人。从寒微的出身起家出仕,操守超群出众,生性恬静清心寡欲,专心研习经史典籍,于是广泛研习儒家及百家学说。有优美的风度,行动一定遵循礼制,任情率真,坚持本性。在乡里不沽名钓誉,因此州郡长官很久都对他不加礼遇。到了魏文帝做太子的时候,寻找和举荐地位低微的贤能之士,任命郑冲为文学侍从,不断升迁做了尚书郎,出京补任陈留太守。郑冲把儒雅作为(自己追求的)道德境界,任职没有办事干练(干局:谓
41、办事的才干器局)的赞誉,吃蔬食,穿麻絮袍子,不营制个人产业,世人因此而看重他。大将军曹爽引荐他为从事中郎,转任散骑常侍、光禄勋。嘉平三年,被授予司空之职。到高贵乡公(曹髦)讲习尚书时,郑冲手拿经书亲自讲授,与侍中郑小同一起被赏赐。不久转任司徒。常道乡公即位,郑冲被授予太保之职,职位在三司之上,进封寿光侯。郑冲官职的品级虽然达到宰相一级,却不参与尘俗之事(特指社交应酬之事) 。当时晋文帝辅佐朝政,平定蜀国之后,命贾充、羊祜等人分别制定礼仪、法律制度, (他们)都先向郑冲咨询,然后再施行。到魏元帝宣告禅让时,派郑冲捧策书。晋武帝登上皇位,任命郑冲做太傅,爵位晋升为公。不久,司隶李患、中丞侯史光上奏
42、书说郑冲和何曾、苟额等人各自因为疾病,都应该免去官职。皇帝不准许。郑冲于是不再处理政事,上表自请退职。皇帝下诏美言劝阻,又派人申明晓谕。郑冲坚决推辞,交上貂蝉印绶(印绶:旧时称印信和系印的丝带) ,诏书又不准许。泰始六年,下诏书说:“过去汉高祖凭借知人善任,因而能平定天下,追述功勋,把美名归于三俊。于是与功臣将符节分拿立下誓言,收藏在宗庙中,副本留在有关部门,以此昭明美德任用勋劳,从而保护辅翼王室。过去我的祖辈(考:本义是老,年纪大) ,遇到了世间很多灾难,招揽任用才智出众的人才,与他们同心协力,于是成就了世事,能够奠定国家大业。太傅寿光公郑冲、太保郎陵公何曾、太尉临淮公荀额各自崇尚德行仁义,明智公允忠诚,辅佐先皇,光大帝业。前司空博陵元公王沈、卫将军钜平侯羊祜才能兼及文武,忠诚恭敬正直,朕很赏识他们。 ”九年,郑冲又向皇帝呈上奏章辞官。第二年去世。皇帝在朝堂致哀,追赠郑冲为太傅,赏赐郑冲贵族用棺材,朝服,一套寿衣,三十万钱,一百匹布。谥号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