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金属的化学性质课后作业1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 )AK BNa CFe DAl2下列关于铝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铝是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铝容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C在空气中用酒精灯点不着D在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3金属钠是一种活泼金属,除了具有金属的一般性质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性。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钠是银白色金属,熔点低,硬度大B钠放置在空气中,会迅速被氧化而生成淡黄色的氧化钠C加热时,金属钠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D金属钠着火可以用泡沫灭火器或用干燥的沙土灭火41.8g 某金属在氯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加了 7.1g,该金属是(
2、 )AAg BFe CAl DNa5铝箔在空气中加热,金属熔化而不滴落的原因是( )A熔化的金属铝非常黏稠B铝的密度小,所受重力也小C大部分铝已经被氧化D氧化膜的熔点比铝高,兜住了熔化的铝6下列描述的一定是金属元素的是( )A易失去电子的物质B原子核外有 10 个电子的微粒C原子的最外层只有 1 个电子的元素D原子核内有 12 个质子的元素7若 m g Na 在足量氯气中燃烧,生成固体的质量为( m3.55)g,则 mgNa 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的质量为( )( m0.8)g ( m1.0)g ( m1.2)g ( m1.6)g ( m1.4)gA B C D82.3g 纯净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
3、被氧化后得到 3.5g 固体,由此可判断其氧化产物是( )2A只有 Na2O B只有 Na2O2 CNa 2O 和 Na2O2 D无法确定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保存在煤油里的原因之一是它极易与氧气反应B铝在空气中很容易燃烧C镁表面的氧化膜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Fe3O410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常温)中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块钠失去电子多B两块钠失去电子一样多C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最大D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11(1)可以证明钠的硬度小的实验事实是_。(2)可以说明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钠的实验事实是_。12
4、.如图所示,在密闭容器中,一边装有一定量的金属钠,一边装有一定量的氧化汞,同时加热容器的两部分,钠和氧化汞都完全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容器内空气的成分仍不变。则钠和氧化汞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13.(1)如图所示装置,在平底烧瓶的底部有一块钠,平底烧瓶内是干燥的空气。过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某班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点燃钠,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钠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3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 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
5、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 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_。a甲同学可能使用钠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b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钠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c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钠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d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铝的燃烧” ,做了如下实验:(1)甲同学用坩埚钳夹持一小块铝箔(厚约 0.1 mm),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观察到的现象是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2)乙同学将甲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了改进:另取一块铝箔,用砂纸仔细打磨,除去表面的保护膜,再用坩埚钳夹持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
6、化,结果观察到的现象与甲仍相同,其原因是_。(3)丙同学积极改进实验,终于观察到铝在空气中燃烧,他的实验方案是_。(4)丁同学善于思考,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使他领会了为什么铝在空气中能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他的解释是_;受丙同学的启发,他又提出了铝燃烧的另一实验方案,结果实验成功,你认为该方案可能是_。(5)通过本次探究活动,该小组同学一致认为通过_的方法可以观察到可燃物燃烧的现象。4金属的化学性质课后作业参考答案1、 D 2、 D 3、 C4、 C5、 D 6、 D7、 D8、 C 9、 A10、 B11、 (1)金属钠可以用普通刀片切割(2)新切开的金属钠很快失去了光泽(被氧化)12、 1
7、113、 (1)钠表面变灰暗,气球膨胀 4NaO 2=2Na2O(2)2NaO 2 Na2O2 a、b、c、d= = = = = 14、 (1)铝箔熔化,失去了光泽,熔化的铝并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 构成铝表面氧化膜的 Al2O3熔点高,包在铝的外面,使液态铝不滴落(2)除去氧化膜的铝在空气中又很快地生成一层新的 Al2O3保护膜(3)将铝粉撒到酒精灯火焰上(增大铝与空气的接触面积)(4)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内部的铝与空气接触,从而防止铝进一步被氧化将铝箔卷曲,尖端夹一根火柴,将火柴引燃后,把火柴和铝箔一起伸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即可观察到耀眼的白光(提高反应温度)
8、(5)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或提高反应的温度1金属的化学性质随堂检测1、(双选)将一块铝箔用砂纸打磨表面后,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熔化的是铝 B熔化的是 Al2O3C熔化物滴落 D熔化物不迅速燃烧2下列关于金属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钠与氧气反应时,产物是由O 2的用量决定的B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会发生剧烈燃烧C金属与非金属发生反应时,被氧化的一定是金属D铁丝不论在空气中还是在纯氧中都不会燃烧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金属钠置于空气中加热产生白色的氧化钠B铝箔不易被点燃是因为铝与空气中的氧气不反应C铁在空气中点燃剧烈反应,火星四射D钠与氧气反应,本身作还
9、原剂4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金属钠保存在( )A水中 B煤油中 C四氯化碳中 D汽油中5金属钠是一种活泼金属,除了具有金属的一般性质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性。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钠是银白色金属,熔点低,硬度大B钠放置在空气中,会迅速被氧化而生成淡黄色的氧化钠C加热时,金属钠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D金属钠着火可以用泡沫灭火器或用干燥的沙土灭火6对于金属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点燃 Mg、Al 之前,应先用砂纸打磨,除去表面的氧化膜B用砂纸打磨的铝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铝不会滴落下来C金属都能与 O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D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多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因为它们大多有较强的还原
10、性27.现用金属钠和空气制备纯度较高的 Na2O2,可利用的装置如下。回答下列问题(注:Na2O2可以与 H2O、CO 2反应):(1)装置中盛放的药品是_,其作用是_。(2)若规定气体的气流方向从左到右,则组合实验装置时各件仪器的正确连接顺序为(按从左到右顺序写明仪器的编号、)_,各仪器接口的标号字母顺序是:空气进入_,_接_,_接_,_接_(用字母表示)。(3)装置的作用_。(4)操作中通空气和加热的顺序为_。3金属的化学性质随堂检测参考答案1、AD 2、C3、D 4、B 5、C 6、C7、(1)氢氧化钠溶液 吸收导入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2)、 g h e f a(或 b) b(或 a)
11、c(3)防止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倒吸进入装置(4)先通一段时间的空气再加热装置1金属的化学性质课后作业1.下面关于金属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一般保存在煤油中B.钠离子和钠原子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C.钠可以和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D.钠质地软,可用小刀切割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2Na+2H+=2Na+H2 B.2Na+2H 2O=2Na+2OH-+H2C.2Fe+2H+=2Fe3+H2 D.Na 2O+H2O=2Na+2OH-3.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保持常温条件放置在足量氧气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块钠失去的电子多
12、B.两块钠失去的电子一样多C.第二块钠反应得到产物的质量大D.两块钠的反应产物的质量一样大4.在 Na 与 H2O 的反应中( )A.Na 是氧化剂B.H2是氧化产物C.反应的实质是钠置换水电离出的少量的 H+D.反应的实质是钠置换水中的氢气5现有一块金属可能是铝或镁,用下列试剂可将其鉴别的是( )A盐酸 BCuSO 4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稀硫酸6.0.05 mol 金属钠投入足量水中,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A.0.025 g B.0.05 g C.0.25 g D.0.5 g7.将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稀水溶液中,能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A.HCl B.K2SO4 C.MgCl2
13、 D.CuCl28.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Al2O3,故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Fe2O32B.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故钠也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C.活泼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故活泼金属铝也保存在煤油中D.钠与氧气、水等反应时钠均作还原剂,故金属单质参与反应时金属均作还原剂9.将等物质的量的金属 Na、Mg、Al 分别与 100 mL 2 molL-1的盐酸反应,实验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 V(已折合为标准状况)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2.24B.钠的物质的量为 0.2 molC.反应时,Na、Mg、Al 均过量D.曲线 b 为 M
14、g 与盐酸反应的图像10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 HCl 和 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 B21 C31 D1311用铝箔包起 0.1mol 金属钠,用针扎出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则收集到的气体为(标准状况)( )AO 2和 H2的混合气体 B1.12L H 2C大于 1.12L H2 D小于 1.12L H212某实验小组对中学课本中可生成氢气的反应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两个可以生成 H2的反应:Zn+盐酸;Na+水。为点燃经验纯后上述两个反应生成的 H2,他们设计了图示装置。请
15、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 Na 与 H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实验小组在点燃用上述装置制得的 H2时,实验获得成功,实验却失败了。他们分析认为失败的原因是 Na 与 H2O 的反应速率太快,Na 的用量太少。于是他们准备增加钠的用量,可老师说太危险,你认为产生危险的原因是_。3(3)实验小组查阅资料知钠、煤油、水的密度分别为 0.97 gcm-3、0.8 gcm -3、1.00 gcm -3,并据此对实验进行改进,在改进后的实验中 H2的生成速率减慢,原因是_。13.某同学欲在实验室中完成 Fe 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已知 B 中放入的是铁粉与石棉绒的混合物,C
16、 中放的是干燥剂,E 为酒精喷灯,G 为带有铁丝网罩的酒精灯。对比两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检查乙装置的气密性?_。(2)乙装置中湿沙子的作用是_。(3)B 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该同学认为欲在乙装置的导管口处点燃反应产生的气体,装置 H 必不可少,H 的作用是_。(5)对比甲、乙两装置的 B 和 K,B 的优点是_。4金属的化学性质课后作业参考答案1. B 2. C 3. B 4. C 5.B 6. B 7. C 8D 9. C 10. C 11. C12.(1)2Na+2H2O 2NaOH+H2(2)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会使试管内 H2与 O2的混合气体爆炸(3)钠比
17、水轻,比煤油重,落在煤油与水的交界处。钠与 H2O 反应产生的 H2使钠浮起,脱离水面,反应停止;当钠表面的 H2逸出,钠又回落,与水反应,如此反复,减慢了 Na与 H2O 的反应速率13.(1)向 H 中加入水没过导管口,连接好装置,微热 K,若 H 中导管口出现气泡,停止加热后导管中出现水柱,证明气密性良好(2)提供水蒸气(3)3Fe+4H2O(g) Fe3O4+4H2(4)干燥氢气,降低 H2中水蒸气的含量(5)使用石棉绒,增大水蒸气与铁粉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1金属的化学性质随堂检测1(双选)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钠与水反应:2Na+2H 2O=2Na+2OH+
18、H2B钠与 CuSO4溶液反应:2Na+Cu 2+=Cu+2Na+C钠与盐酸反应:Na+2H +=Na+H2D钠跟氯化钾溶液反应:2Na+2H 2O=2Na+2OH+H22一小块金属钠长时间置于空气中,可能有下列现象,这些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变成白色粉末 变暗 变成白色固体 变成液体A B C D3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轻缓地加入一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为图中的( )4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下列溶液中,既能产生气体又会出现沉淀的是( )A稀硫酸 B稀氢氧化钠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氯化铵溶液5下列关于钠与水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将小块的钠投
19、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反应后溶液变红将钠投入稀盐酸中,钠先与水反应,后与 HCl 反应钠在水蒸气中反应(密闭)时因温度高会发生燃烧现象将两小块质量相等的金属钠,一块直接投入水中,另一块用锡箔包住,在锡箔上刺些小孔,然后按入水中,两者放出的氢气质量相等2A B C D61989 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应以控制使用,铝在下列应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 )制铝合金 制电线 制炊具 银色漆颜料 明矾净水 明矾与苏打制食品膨胀制剂 易拉罐 用 Al(OH)3凝胶制胃舒平药片包装糖果和小食品A B C D7称取两份铝粉,第一份加入足量的浓 NaOH(aq),第二份加入足量的 HCl(a
20、q),如果放出等体积的气体(在同温同压下),则两份铝粉的质量之比为( )A12 B13 C32 D118根据你对金属钠性质的了解,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A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大B将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后金属钠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过氧化钠C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D金属钠的熔点很高(2)由于金属钠很容易跟空气中的_、_等物质反应,通常将它保存在_里,以使它与_、_等隔绝。(3)将金属钠加入 CuSO4溶液中会产生蓝色沉淀。请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这一现象,_。3金属的化学性质随堂检测参考答案1、AD 2、B 3、A 4、C 5. C 6、D 7.
21、 D8. (1)B(2)氧气 水蒸气 煤油 氧气 水蒸气(3)钠投入 CuSO4溶液中,首先发生反应 2Na+2H2O=2NaOH+H2,生成的 NaOH 能与CuSO4反应 2NaOH+CuSO4=Na2SO4+Cu(OH)2,所以会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1金属的化学性质课后作业1物质在相互反应时( )A它们的质量一定相等B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C它们的质量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D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2(双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B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
22、的量之和C各反应物与各生成物之间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它们的质量之比D各反应物与各生成物之间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3把足量的铁粉投入到溶解有硫酸和硫酸铜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金属粉末的质量与原加入铁粉的质量相等,则原溶液中 H 与 SO42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4 B2:7 C1:2 D3:84将 a mol钠和 a mol铝一同投入 m g足量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 d gmL1 ,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A. % B. % C. % D. %82a46a m 8200a46a 2m 8200a46a m 8200a69a m5由 Zn、Fe、Mg、Al 四种金属中
23、的两种组成的 10 g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1.0 g H2,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Zn BFe CAl DMg6将某铁铝合金样品等分成两份,一份加入足量盐酸,另一份加入足量 NaOH溶液,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 32,则样品中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2 B21 C3:4 D4:37Al 溶于 NaOH溶液中,4 mol Al失去的电子全被水获得。作为氧化剂的 H2O的物质的量为( )A 1 mol B3 mol C4 mol D6 mol8等物质的量的 Fe、Mg、Al 与同体积、同浓度的 HCl反应,产生 H2的体积相同(相同状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24、2A反应掉的三种金属的质量相等B反应后三种金属质量相等C所用盐酸均过量D三种金属可以都有剩余9(1)分别取 Wg钠、镁、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_。(2)分别取 0.1mol钠、镁、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_。(3)若产生相同体积(同温同压下)的氢气,所需钠、镁、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的物质的量比为_。(4)若将 0.2mol钠、镁、铝分别投入到 10mL 1molL1 的盐酸中,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氢气体积的大小顺序是_。10(1)分别取 Wg钠、铁、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_。(2)分别取 0.1mol钠、铁、铝与
25、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_。(3)若产生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气,所需钠、铁、铝的质量比是_。(4)若产生相同体积(同温同压)的氢气,所需钠、铁、铝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3金属的化学性质课后作业参考答案1D 2AD 3A 4C 5C 6C 7D 8D9(1) 1 9 (2)123 (3)632 (4)NaAlMg10(1) 23 8 (2)123 (3)23289 (4)6321金属的化学性质随堂检测1、将 4.6g 钠投入到 95.4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等于 4.6% B等于 8.0% C大于 8.0% D小于 8.0%2将 28g 铁粉放入 1
26、00mL 0. mol/L 的 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析出的铜的质量为( )A32g B6.4g C0.64g D3.2g3将 1molNa 和 1molAl 的混合物投入足量水中,产生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11.2L B22.4 L C33.6 L D44.8 L4铁粉可与高温水蒸气反应,若反应后得到的干燥固体质量比反应前铁粉的质量增加了 32 g,则参加反应的铁粉的物质的量是( )A0.5mol B1mol C1.5mol D2mol5将一定质量的锌片放入 500mLCuSO4溶液中,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待充分反应后取出锌片,洗净后称量,发现锌片比原来减轻了 0.5,则该 C
27、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5molL 1 B1 molL 1 C1.5molL 1 D2 molL 16把 23 g 钠投入到 m1 g 足量的水中得到 a g 溶液,把 24 g 镁投入到 m2 g 足量的盐酸中得到 b g 溶液,若 m1 m2,则 a, b 的关系是( )A ab B ab C a b D无法确定7用铝箔包起 0.1 mol 金属钠,用针扎出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则收集到的气体为(标准状况)( )AO 2和 H2的混合气体B1.12LH 2C大于 1.12LH2D小于 1.12LH28将 46g 金属钠和 54g 金属铝同时
28、放入足量的水中,最后得到 5.0L 溶质仅为偏铝酸钠的溶液。计算:(1)得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2)所得溶液中偏铝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2金属的化学性质随堂检测参考答案1、 C2、 C3、 D4、 C5、 B6、 C7、C8、 (1)89.6 L (2)0.4 molL 11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课后作业1.下列关于 Na2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Na2O2是淡黄色固体,久置于空气中变成 Na2OB.Na2O2与水的反应中,Na 2O2只作氧化剂C.用 Na2O2漂白过的织物、麦秆等时间久了又渐渐变成黄色D.Na2O2与 CO2或 H2O反应,1molNa 2O2参加反应时,转移
29、1mol电子2.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烧碱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 Na+浓度增大,有 O2放出B.溶液碱性不变,有 H2放出C.溶液中 Na+数目减少,有 O2放出D.溶液碱性增强,有 O2放出3.下列关于钠的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Na2O2是白色固体,和冷水反应得到 O2和 NaOHB.Na2O2与水的反应中,氧化剂是 Na2O2,还原剂是水C.Na2O不稳定,能继续被 O2氧化生成 Na2O2D.都能与酸反应生成含氧酸盐,都是碱性氧化物4.将 2.1g由 CO和 H2组成的混合物在足量的 O2中充分燃烧,立即将产物通过
30、足量的Na2O2固体,固体质量增加( )A.2.1g B.3.6g C.不确定 D.7.2g5.把 CO2通入含 NaOH0.8g的碱溶液中,将产物在减压条件下蒸干后,得固体 1.37g,则通入 CO2的质量是( )A.0.44g B.0.88g C.0.66g D.都不是6.有下列六种物质:Na 2O,Na 2O2,NaCl,Na 2CO3溶液,NaOH 溶液,NaHCO 3溶液。其中不能与 CO2反应的是( )A. B. C. D.7.标准状况下,将 20LCO2和 CO的混合气全通过足量的 Na2O2粉末,在相同状况下,气体体积减少到 16L,则原混合气体中 CO的体积为( )2A4L
31、B8L C12L D16L8. 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灯焰上灼烧时观察到黄色火焰,则下列有关该无色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含有 Na+B.一定含 Na+,也可能含 K+C.既含 Na+又含 K+D.一定含有钠盐9.有分别装有 Na2CO3溶液和 NaHCO3溶液的两试管,下列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 )方案 操作 判断A 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 产生沉淀者为 Na2CO3溶液B 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 反应较剧烈者为 Na2CO3溶液C 分别加入 CaCl2溶液 产生沉淀者为 Na2CO3溶液D 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OH溶液 无明显现象的是 Na2CO3溶液10.
32、关于 Na2CO3和 NaHCO3性质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水中溶解度:Na 2CO3NaHCO3 B.热稳定性:Na 2CO3NaHCO3 C.与酸反应速度:Na 2CO3NaHCO3 D.Na2CO3不能转化成 NaHCO3,而 NaHCO3能转化为 Na2CO3 11.有两个分别装有 Na2CO3和 NaHCO3的试剂瓶,因标签失落而无法区分。有 4位同学为鉴别它们,分别设计了下列四种不同的方法,其中不可行的是( )A.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物质,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B.分别取样后,逐滴加入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C
33、.分别取样加盐酸,再检验是否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D.分别取样配成饱和溶液,通入足量的 CO2,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12.下列图示中,A 是一种常见的单质,B、C、D、E 是含 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它们的焰色反应的火焰均呈黄色。3填写下列空白:(1)写出化学式:A_,B_,D_。(2)以上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填序号)。(3)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13.套管实验”是将一支较小的玻璃仪器装入另一玻璃仪器中,经组装来完成原来需要两支或更多普通玻璃仪器进行的实验。因其具有许多优点,近年被广泛开发并应用于化学实验中。请观察下列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并回答
34、下列问题:(1)从点燃酒精灯开始,试管及烧杯 A、B 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有_。(2)整个实验结束时,在操作上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_(3)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结合化学方程式来说明)_。4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课后作业参考答案1、D 2、C 3、C 4、A 5、C 6、C 7、C 8、B 9、C 10、C11、C12、(1)Na Na 2O2 Na 2CO3(2)(3)OH-+CO2 HC 2NaHCO 3 Na2CO3+CO2+H 2O-313、(1)开始两烧杯中均有气泡冒出,加热一段时间后,大试管中无明显变化,小试管内壁上有水珠出现;烧杯 A中无明显变化,烧杯 B中出现白色浑浊(2)先把导
35、气管从烧杯中取出,再移去酒精灯(3)NaHCO3的热稳定性不如 Na2CO3,2NaHCO 3 Na2CO3+CO2+H 2O1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随堂检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Na 2O与 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Na 2O与 C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 Na2CO3,Na 2O2与 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 O2Na 2O是淡黄色物质,Na 2O2是白色物质Na 2O2可作供氧剂,而 Na2O不可Na 2O2和 Na2O焰色反应均为黄色A都正确 B C D2.下列各组物质与其用途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供氧剂B碱石灰:干燥剂C小苏打:发酵粉主要成分D纯碱:治
36、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3.下述对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明,正确的是( )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先将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的颜色相同,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每次实验后,要将铂丝用盐酸洗净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没有铂丝时,也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A仅有不正确 B仅有不正确C仅有不正确 D全正确4.为了确定碳酸氢钠固体中是否含有碳酸钠,下列实验操作及判断中正确的是( )A观察加热时能否放出气体B观察加盐酸时能否放出气体C溶于水中,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D溶于水中,滴加少量 B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5.下列对于 Na2O、Na 2O2的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37、( )ANa 2O2、Na 2O都是钠的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BNa 2O、Na 2O2都是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的白色固体CNa 2O2在和 CO2的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Na 2O2、Na 2O均可作供氧剂6.下列各组物质相互作用时,生成物不随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量变化而变化的是( 2)ANa 和 O2 BNaOH 和 CO2 CNaHCO 3和 NaOH DNa 2CO3和 HCl7.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B二者热稳定性不同,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大于碳酸氢钠C二者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等质量时与足量盐
38、酸反应生成 CO2量一样多D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8.有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分别装有 Na2CO3和 NaHCO3固体,有 4位同学为鉴别它们采用了以下不同的方法,其中不可行的是( )A分别配成溶液,再加入澄清石灰水B分别配成溶液,再加入 CaCl2溶液C分别加热,再检验是否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D分别取固体样品,滴加同浓度盐酸,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3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随堂检测参考答案1-5 DDDDC 6-8 CCA1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课后作业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l 2O3难溶于水,不跟水反应,所以它不是 Al(OH)3对应的氧化物B因为 Al2O3是金属氧化物,所以
39、它是碱性氧化物CAl 2O3能跟所有的酸、碱溶液反应DAl 2O3能跟强的酸、碱溶液反应2在 Al3+Al(OH) 3 2Al Al 3+系列变化中, 中应填写的是( )AAl(OH) 3 BAlCl 3 CHCl DNaOH3以 Al2(SO4)3溶液为原料之一,在实验室里制取少量 Al(OH)3,并且易于分离,最好向溶液中加入( )A氢氧化钠溶液 B氢氧化钡溶液 C氨水 D澄清石灰水4明矾可以净水是因为( )A明矾在水中能电离出 24SOB明矾中含有多种阳离子C明矾溶于水后可以生成 Al(OH)3胶体D明矾可以与碱反应生成 Al(OH)3沉淀5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 既能与 X 反应又
40、能与 Z 反应的是( )X Y Z NaOH 溶液 Al(OH)3 稀硫酸 KOH 溶液 Na2CO3 稀盐酸 CO2 Na2O2 H2O FeCl3溶液 Cu 稀硫酸A B C D6已知 NaOH+Al(OH)3NaAl(OH) 4。向集满 CO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 NaOH 浓溶液,立即封闭罐口,易拉罐渐渐凹瘪;再过一段时间,罐壁又重新凸起。上述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生的离子反应是( )ACO 2+2OH= 23CO+H2OBAl 2O3+2OH+3H2O=2Al(OH)4C2Al+2OH +6H2O=2Al(OH)4+3H22DAl 3+4OH= Al(OH)47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相互反
41、应,无论是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后者滴入前者,反应现象都相同的是( )ANaHSO 4和 Ba(OH)2 BAlCl 3和 NaOHCNaAlO 2和 H2SO4 DNa 2CO3和 H2SO48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再过滤,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A 2lO BCu 2+ CAl 3 DMg 2+9向 1.0molL1的甲溶液中逐滴加入 1.0molL1的乙溶液至过量,产生 Al(OH)3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乙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符合图中关系的是下列各组溶液中的( )选项 A B C D甲 AlCl3 NaOH NaAlO2 Al
42、Cl3乙 NaOH AlCl3 HCl NH3H2O10某混合物 A 中含有 KAl(SO4)2、Al 2O3和 Fe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列所示的物质之间的转变。据此判断:(1)固体 B 所含物质的化学式为_。(2)固体 E 所含物质的化学式为_。(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11A、B、C、D、E 五种化合物,均含有某种常见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 A 为澄清溶液,C 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E 则易溶于水,若取 A 溶液灼烧,焰色反应为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化学式:A_,B_,C_,D_,E_。(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B:_。BD:
43、_。CE:_。12如图所示为一定量 AlCl3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后,产生 Al(OH)3白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 NaOH 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A 点时已参加反应的 AlCl3和 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2)AB 段曲线所表示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向 B 处生成的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4)向含有 0.1 mol NH4Al(SO4)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 5 molL1 NaOH 溶液,开始发现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并逐渐增多;一段时间后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最后白色沉淀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请在下图中画出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 NaOH 溶液体积的关系示意4图。5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课后作业参考答案1、D 2、A 3、C 4、C 5、A 6、D 7、A 8、A 9、D10、(1)Al 2O3 (2)(NH4)2SO4、K 2SO4(3)Al3+3NH3H2O=Al(OH)3+3 NH11、(1)KAlO 2 Al(OH) 3 Al 2O3 AlCl 3 NaAlO 2(2)Al+CO2+2H2O=Al(OH) 3+ CAl(OH)3+3H+=Al3+3H2OAl2O3+2OH=2 l+H2O12、(1)13 (2)Al(OH) 3+OH= 2Al+2H2O (3)生成白色沉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