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1-1 考点一 常用仪器的使用和药品的保存一、常用仪器的使用和识别1下列有关仪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试管、烧杯均可用于给液体、固体加热B使食盐水中 NaCl 结晶析出时,常用到的仪器有坩埚、酒精灯、玻璃棒、泥三角C区别 NaCl、Na 2SO4时常用到胶头滴管、试管D漏斗可用于过滤及向滴定管中添加溶液解析:烧杯只能用于给液体加热,A 错;使食盐水中 NaCl 晶体析出的方法通常是蒸发,使用的容器应是蒸发皿而不是坩埚,B 错;由于物质鉴别所用试剂量较少,故应使用试管作反应容器,通过胶头滴管滴加试剂,C 对;向滴定管中添加溶液的方法是直接将试剂瓶中的液体倾倒到滴定管中,D 错。答案
2、:C2某学生的实验报告中有如下数据:用托盘天平称取 11.7 g 食盐;用量筒量取21.48 mL 盐酸; 用容量瓶配制 210 mL 1 molL1 的硫酸溶液;用标准 Na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用去 18.20 mL NaOH 溶液。其中数据合理的是( )A BC D解析: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 0.1 g,正确;量筒精确度为 0.1 mL,错误;容量瓶的规格中有 100 mL、250 mL、500 mL、1 000 mL 等,没有 210 mL 的,错误;中和滴定要用滴定管,滴定管的精确度为 0.01 mL,题中 18.20 mL 的数值合理,正确。答案:A3下列操作中,仪器使用不正
3、确的是( )A用碱式滴定管盛装高锰酸钾溶液B用铁坩埚灼烧烧碱C用铁坩埚除去纯碱晶体中的结晶水D加热蒸发皿时不用石棉网解析: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腐蚀碱式滴定管下端的橡胶管。答案:A4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用品不能都用到的是( )2A将茶叶灼烧灰化,选用、和B用浓硝酸溶解茶叶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和C过滤得到滤液,选用、和D检验滤液中的 Fe3 ,选用、和解析:茶叶灼烧需要酒精灯、坩埚、三脚架和泥三角等,A 项正确;稀释时用的是烧杯,不是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容量瓶,B 项错误;过滤需要烧杯、漏斗和玻璃棒,C 项正确;检验 Fe3 一般用 KSC
4、N 溶液,还需要的仪器为试管、胶头滴管,D 项正确。答案:B5玻璃棒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之一,其主要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时的引流。下列有关实验过程中,通常不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 )用 pH 试纸测定 Na2CO3溶液的 pH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剩余固体中提取 KCl用饱和 FeCl3溶液和沸水制取 Fe(OH)3胶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取某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检验该溶液中是否含有钠元素用适量的蔗糖、浓硫酸和水在小烧杯中进行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探究 Ba(OH)28H2O 晶体和 NH4Cl 晶体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A BC D解析:要用玻璃棒蘸取溶液,在溶解、过滤、蒸发
5、中要用玻璃棒搅拌、引流,用玻璃棒搅拌、引流,用玻璃棒搅拌,用玻璃棒搅拌,用不到玻璃棒。3答案:D6以下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1)序号为和的仪器的名称分别为_、_。(2)在分液操作中,必须用到上述仪器中的_(填序号)。(3)能作反应容器且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上述中的_(填名称)。(4)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填序号)。(5)仪器上标有温度的是_(填序号)。(6)如图所示是温度计、量筒、滴定管的一部分,下列读数(虚线刻度)及说法正确的是_。A是量筒,读数为 2.5 mLB是量筒,读数为 2.5 mLC是滴定管,读数为 2.5 mLD是温度计,读数为 2
6、.5 解析:在分液操作中用到分液漏斗和烧杯;能作为反应容器且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配制溶液时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容量瓶、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量筒上标有温度。(6)分析刻度可知是温度计;是量筒,读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4是滴定管,读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分析可知选 B。答案:(1)容量瓶 冷凝管 (2) (3)试管(4) (5) (6)B7如图所示是几种常见的加热装置。(1)A、B、C、D 四个装置都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E、F 装置加热时需垫_。其中 F 装置中对试管的加热方式是_,采用这种加热方式的目的是_。(2)H2还原 CuO 可选用_装置(填字母,下同)。(3)NH4
7、Cl 与 Ca(OH)2混合制 NH3可选用_装置。(4)胆矾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可选用_装置。(5)乙酸乙酯的制备可选用_装置。(6)MnO2与浓盐酸混合制氯气可选用_装置。若该装置只加热液体时,容器内必须放_。答案:(1)石棉网 水浴加热 使仪器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溶液的温度 (2)A (3)C (4)D (5)B (6)E 碎瓷片或沸石二、化学药品的保存8下列物质不需要用棕色试剂瓶保存的是( )AHClO BNH 4Cl5CHNO 3 DAgNO 3解析:HClO 不稳定,见光易分解产生 HCl 和 O2,反应方程式为 2HClO2HClO 2,A 错误;NH 4Cl 在加热时发生分解反应,
8、而在光照时不分解,= = = = =光 照 故不需要棕色瓶保存,B 项正确;HNO 3不稳定,在加热或光照时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HNO3(浓) 4NO2O 22H 2O,C 项错误;AgNO 3见光也易分解,= = = = =光 照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gNO3 2Ag2NO 2O 2,D 项错误。= = = = =光 照 答案:B9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少量金属钠保存在冷水中浓硝酸盛放在无色试剂瓶中少量金属钾保存在煤油中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带有橡胶塞的试剂瓶中氯水存放在带玻璃塞的无色细口瓶中碳酸钠固体保存在带橡胶塞的细口瓶中A BC D解析: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错
9、误;浓硝酸见光易分解,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错误;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正确;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带有橡胶塞的试剂瓶中,正确;氯水见光易分解,存放在带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中,错误;碳酸钠固体保存在带橡胶塞的广口瓶中,错误。答案选 C。答案:C10下列药品能存放在同一橱柜中的是( )NaOH 浓硫酸浓盐酸 KMnO 4活性炭 甲苯苯 KClO 3A和、和 B和、和C和、和 D和、和解析:根据酸碱不能混放、易燃物质不能与氧化剂或易爆剂混放的存放原则,NaOH 不能与浓硫酸、浓盐酸混放;活性炭、甲苯与 KMnO4、KClO 3不能混放。选项 A 中的不能混放,选项 B 中不能混放,选项 D 中和皆不能混
10、放。答案:C611下列关于药品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室温下,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B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C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D硅酸钠溶液应保存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中解析:室温下,铁能与浓硫酸发生钝化作用,A 项方法正确;石英的成分是SiO2,SiO 2能与氢氟酸反应:SiO 24HF= =SiF42H 2O,B 项方法错误;液溴易挥发,密度比水大,且在水中溶解度很小,C 项方法正确;硅酸钠具有黏性,使玻璃塞和试剂瓶身粘连,应保存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中,D 项方法正确。答案:B110-1-1 考点一 常用仪器的使用和药品的保存1实验室制取 H2、CO 2
11、、H 2S 等气体,往往都用启普发生器。它有开后即制气、关闭即停止的便利,其不足之处在于体积大,浪费药品,制作工艺水平高、价格较贵。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几种简易的装置:(1)图、图、图装置是基于什么物理原理设计的?_。(2)图装置与图、图、图有很大不同。如果用 FeS 固体与稀硫酸反应,用图装置来制取 H2S,请简述操作步骤。_。(3)如果利用图装置制取一定量的 H2,其操作过程是_。答案:(1)连通器原理(2)在锥形瓶中注入适量的稀硫酸,把 FeS 固体装入多孔袋中,用高强度的化纤扎紧袋口,并系好铜丝,将多孔袋悬空,按题图所示装置放好,打开活塞,塞好橡皮塞,放松铜丝,让袋浸没在稀硫
12、酸中,若要停止反应,抽提铜丝,便可将装有 FeS 的袋子脱离稀硫酸而停止反应(3)打开活塞把装有锌粒的干燥管浸入装有稀硫酸的烧杯中22(1)某学生用实验室常见的酸、碱、盐和金属作为反应物,并利用一个底部有小孔的试管和一个广口瓶组装成如图 1 所示的气体简易发生器,该装置中装有铜丝网隔板,利用该装置可制取的气体(写两种)_。(2)若将铜丝隔板改为铁丝隔板,则该装置可用于制取何种气体?_,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用如图 2 所示(夹持仪器省略)的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 A 逐滴加入到固体 B 中,回答下列问题:图 2 中 D 装置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若 A 为浓盐酸,B 为 KMnO4,C 为
13、淀粉KI 溶液,旋开 E 后,C 中的现象为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若 A 为浓硫酸(70%),B 为 Na2SO3,C 为酸性 KMnO4溶液,旋开 E 后,C 中的现象为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若 A 为 30% H2O2溶液,B 为 MnO2,C 为 H2S 饱和溶液,旋开 E 后,C 中的现象为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若 A 为稀盐酸,B 为大理石,C 为 Na2SiO3溶液,旋开 E 后,C 中的现象为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图 2 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请举例(除题中之外):A 为_,B 为_,C中盛_,旋开 E 后,C 中的现象为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答案:(1)H 2
14、、H 2S、CO 2(任选两种)(2)H2 2Al2OH 2H 2O=2AlO 3H 2 2(3)防止溶液倒吸溶液先变蓝后褪色 2KICl 2=2KClI 2、5Cl 2I 26H 2O=2HIO310HCl(也可以只答溶液变蓝色,只写第一个方程式)3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 5SO 22H 2O2KMnO 4=K2SO42MnSO 42H 2SO4溶液中产生淡黄色固体O22H 2S=2S2H 2O产生白色胶状沉淀CO2H 2ONa 2SiO3=Na2CO3H 2SiO3浓氨水 生石灰 硝酸银溶液和葡萄糖溶液 试管壁上出现银镜 CH 2OH(CHOH)4CHO2Ag(NH 3)2OH CH2OH
15、(CHOH)4COONH42Ag3NH 3H 2O 水 浴 110-1-2 考点二 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安全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将固体加入容量瓶中溶解并稀释至刻度,配制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B配制氯化铁溶液,是将 FeCl3溶于蒸馏水,再加入一定量的铁粉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D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放在表面皿上的 pH试纸上测定溶液的 pH解析:容量瓶不能溶解固体,A 错;应将 FeCl3溶于浓盐酸再用蒸馏水稀释,不能加铁粉,B 错;应将浓 H2SO4缓慢注入水中,C 错;D 正确。答案:D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当某实验没有明确的
16、试剂用量说明时,为看到明显现象,取用试剂越多越好B取用细口瓶里的液体试剂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标签朝外拿起瓶子,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C胶头滴管取完一种试液后,可直接取另一种不与其反应的试液D取用粉末状固体或固体颗粒时,应用药匙或纸槽;取用块状固体时,应用镊子夹取解析:实验要节约试剂,应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试剂,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没有说明试剂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体 12 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取用试剂时,试剂瓶上的标签应正对着手掌心,以免标签被腐蚀;取用完一种试液后,再用该胶头滴管去取用另一种试液会造成试剂污染。答案:D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17、)A蒸馏实验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B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中,导管末端要伸入饱和 Na2CO3溶液的液面下C分液操作中,待下层液体流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D测定溶液 pH时,可用 pH试纸蘸取少量待测液,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解析:A 项,在蒸馏实验中,温度计用来测量馏分的温度,温度计的水银球应该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B 项,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中,为了防止倒吸,导管末端要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以上;C 项,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 项,测定溶液 pH时,应把 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 pH试纸上,待变色后和标准比色
18、卡比较。2答案:A4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解析:苯的密度比水小,不能使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与水隔离,则应将苯改为 CCl4,来吸收 NH3或 HCl气体;二氧化碳能被氢氧化钠吸收,所以能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乙醇和水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应该为 11.80 mL。答案:B5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解析: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短进长出,A 错误;加热氯化铵生成氨气与氯化氢,氯化氢与氨气遇冷又生成氯化铵,不能收集到氨气,而且生成的 NH4Cl可能堵塞导气3管造成危险,B 错误;可根据能否形成液面差,确定装置的气密性,C 正确;容量瓶不能用来直接配制溶液,D 错误
19、。答案:C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6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 )解析:A 项,用注射器向水中注入空气,导管口一定会有气泡冒出,与检查气密性无关,错误;B 项,用手握住试管,使试管内空气受热膨胀,即体积增大,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在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手拿开后温度降低,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可以用来检查气密性,正确;C 项,推动注射器,会使瓶内压强增大,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能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且会在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可以用来检查气密性,正确;D 项,关闭止水夹后,往长颈漏斗内加水,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瓶内气体会被压缩而压强增大,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不会下降,
20、可以用来检查气密性,正确。答案:A7如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一定漏气的是( )4解析:D 中右半部分形成封闭体系,左端上下移动时应存在液面差,现保持水平,说明漏气。答案:D8.(1)检验装置 A气密性的方法是_。(2)关闭图 B装置中的止水夹 a后,从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如图所示。试判断:B 装置是否漏气?_(填“漏气” “不漏气”或“无法确定”),判断理由是_。(3)关闭图 C装置中的止水夹 a后,开启活塞 b,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试判断:C 装置是否漏气?_(填“漏气” “不漏气”或“无法确定”),判断理由是_。5答案:(1)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塞紧瓶塞
21、,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锥形瓶底部,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而且在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即手捂法);或关闭止水夹 a,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从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水,使分液漏斗中出现水柱,水柱高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即注水法)(2)不漏气 由于不漏气,加水后试管内气体体积减小,导致压强增大,使长颈漏斗内的水面高出试管内的水面(3)无法确定 由于分液漏斗和烧瓶间有橡皮管相连,使分液漏斗中液面上方和烧瓶中液面上方的压强相同,无论装置是否漏气,都不影响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滴入烧瓶三、实验安全9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22、 )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解析:金属钠与泡沫灭火器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可燃烧甚至爆炸,并且生成的 Na2O2与 CO2和 H2O均反应生成助燃性气体 O2,金属钠着火应该用沙子灭火,A 错误;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有水生成,如果试管口竖直向上,水倒流会使试管炸裂,B 错误;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该先用干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C 错误;制备乙烯时应该用碎瓷片防止暴沸,D 正确。答案:D10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错误的是( )A用试管
23、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距离管口约三分之一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B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浓硫酸中C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璃管插入端,缓慢旋进塞孔中D实验时不慎打破温度计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解析:制备乙酸乙酯正确的加液顺序是将浓硫酸缓缓加入乙醇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待混合液冷却后,再加入乙酸,B 项错误。答案:B11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下列实验问题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6制氧气时排水法收集氧气过程中出现倒吸现象,应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胶塞。在气体发生装
24、置上直接点燃一氧化碳气体时,必须要先检查一氧化碳气体的纯度。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排空气的方法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气体,听爆鸣声。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不时移动试管或加入碎瓷片,以免暴沸伤人。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烧杯中加一定体积的水,再一边搅拌一边沿烧杯内壁加入浓硫酸。A BC D解析: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氧化碳气体,不可用排空气的方法收集,因其密度与空气接近,难以排净空气;实验结束后不可将实验的废液倒入下水道,应交实验员回收集中处理,否则会腐蚀管道、引发事故、造成污染等。均正确。答案:
25、B110-2-1 考点一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一、物质分离、提纯的装置和操作1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都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实验分离植物油和氯化钠溶液 除去氯化钠晶体中混有的氯化铵晶体 分离 CCl4中的 Br2除去 CO2气体中的HCl 气体装置或仪器解析:植物油和氯化钠溶液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法分离,A 项正确;除去氯化钠晶体中混有的氯化铵晶体应用加热分解法,而不能用蒸馏法,B 项错误;分离 CCl4中的 Br2应用蒸馏法,不能用过滤法,C 项错误;NaOH 溶液可以同时吸收 CO2和 HCl,D 项错误。答案:A2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利
26、用图 1 装置可从氯化铁溶液中直接蒸发结晶获得氯化铁晶体B利用图 2 装置可分离石油,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等各种馏分C利用图 3 装置可分离 CH3CH2OH 和 CH3COOC2H5D利用图 4 和图 1 可进行粗盐提纯2解析:加热 FeCl3溶液,FeCl 3水解产生的 HCl 挥发,直接蒸干得到的是 Fe(OH)3或Fe2O3,A 项错误;石油分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B 项错误;乙醇和乙酸乙酯互溶,不能用分液法分离,C 项错误。答案:D3环己酮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环己酮的反应如下:环己醇和环己酮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沸点()密度(g
27、cm3, 20 )溶解性环己醇 100 161.1 0.962 4 能溶于水和醚环己酮 98 155.6 0.947 8微溶于水,能溶于醚3现以 20 mL 环己醇与足量 Na2Cr2O7和硫酸的混合液充分反应,制得主要含环己酮和水的粗产品,然后进行分离提纯。分离提纯过程中涉及的主要步骤有(未排序):a蒸馏,除去乙醚后,收集 151156 馏分;b水层用乙醚(乙醚沸点 34.6 ,易燃烧)萃取,萃取液并入有机层;c过滤;d往液体中加入 NaCl 固体至饱和,静置,分液;e加入无水 MgSO4固体,除去有机物中的少量水。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分离提纯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填字母)。(2)b 中水
28、层用乙醚萃取的目的是_。(3)以下关于萃取分液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A水溶液中加入乙醚,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塞上玻璃塞,如图用力振荡B振荡几次后需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放气C经几次振荡并放气后,手持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D分液时,需先将上口玻璃塞打开或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再打开旋塞待下层液体全部流尽时,再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4)在上述操作 d 中,加入 NaCl 固体的作用是_。蒸馏除乙醚的操作中采用的加热方式为_。(5)蒸馏操作时,一段时间后发现未通冷凝水,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_。解析:(1)提纯环己酮时首先应加入 NaCl 固体,使水溶液的密度增大,使水层与有机层更容易分
29、离开;然后水层用乙醚进行萃取,使水层中少量的有机物进一步被提取,提高环己酮的产量,将萃取液并入有机层;再向有机层中加入无水 MgSO4,以除去有机物中少量的水,然后过滤,除去 MgSO4固体,最后再进行蒸馏即可得到环己酮。(2)b 中水层用乙醚萃取的目的是使水层中少量的有机物进一步被提取,提高环己酮的4产量。(3)应将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A 项错误;振荡时,分液漏斗中某些物质挥发变成气体,会使分液漏斗中压强增大,所以要将漏斗倒置,旋开旋塞放气,B 项错误;经振荡放气后,应将分液漏斗固定在铁架台上静置待液体分层,C 项错误。(4)提纯环己酮时加入 NaCl 固体,可降低环己酮的溶解度,使水
30、溶液的密度增大,水层与有机层更容易分离开。由于乙醚的沸点为 34.6 ,采用水浴加热的方式能更好地控制加热温度。(5)蒸馏操作时未通冷凝水,要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再通冷凝水,以防冷凝管炸裂。答案:(1)dbeca (2)使水层中少量的有机物进一步被提取,提高产品的产量 (3)ABC (4)降低环己酮的溶解度;增大水层的密度,有利于液体分层 水浴加热 (5)停止加热,冷却后通冷凝水二、物质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4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可用来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很多,如蒸馏、过滤、结晶、渗析、盐析等,分离或提纯下列各组混合物所选用方法最合适的是( )AFeCl 3溶液得到 FeCl3固体加热蒸干B除去 Cu
31、粉中混有的 CuO加入稀硝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分离 NaNO3和 BaSO4的混合物溶解、过滤D除去 NaOH 溶液中混有的少量 Na2SO4加入 BaCl2溶液、过滤解析:FeCl 3溶液会发生水解,加热蒸干最后得不到 FeCl3,A 项错误;稀硝酸与 Cu 反应,B 项错误;NaNO 3溶于水,BaSO 4不溶于水,C 项正确;引入了新的杂质 Cl ,D 项错误。答案:C5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A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B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C用分液漏斗分液时,先放出下层液体后,再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上
32、层液体D1己醇的沸点比己烷的沸点高,1己醇和己烷不能通过蒸馏初步分离解析:粗盐中的钙离子、镁离子等可采用沉淀法除去,所得氯化钠溶液可采用重结晶等过程提纯,A 项正确;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的正确操作是: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B 项错误;分液时,将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 项错误;互溶的液体物质沸点相差较大的,可以用蒸馏的方法分离,D 项错误。答案:A6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5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A 分离溶于水中的碘 乙醇萃取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B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分液 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C 除去 KNO3
33、固体中混杂的 NaCl 重结晶 NaCl 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D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蒸馏 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解析:乙醇与水互溶,不能用作碘水的萃取剂,A 项错误;乙酸乙酯和乙醇互溶,不能用分液法分离,应该用蒸馏法分离,B 项错误;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变化不大,而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很大,故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KNO3,C 项错误;丁醇和乙醚互溶,但二者沸点相差较大,故可采用蒸馏法分离,D 项正确。答案:D7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试剂正确的是( )AFeCl 2溶液(FeCl 3):Fe 粉BCO 2(SO2):饱和的 Na2CO3溶液C
34、Al 2O3(SiO2):NaOH 溶液DNaHCO 3溶液(Na 2CO3):Ca(OH) 2溶液解析: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A 正确;二氧化碳也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B 错误;氧化铝和二氧化硅都能和氢氧化钠反应,C 错误;氢氧化钙也能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应该向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D 错误。答案:A8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试剂 分离方法 硝酸钾(氯化钠) 蒸馏水 冷却结晶 二氧化碳(氯化氢) 饱和碳酸钠溶液 洗气 乙醇(水) 金属钠 蒸馏 NaCl 溶液(Na 2S) AgCl 过滤A. B C只有 D解析:硝
35、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故可以通过把混合物溶于蒸馏水后降温结晶的办法除去氯化钠,正确;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应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错误;金属钠与乙醇和水都能发生反应,错误;Na2S 溶液和 AgCl 反应,生成 Ag2S 和 NaCl,过滤除去 Ag2S,正确。答案:B9下图表示从固体混合物中分离 X 的两种方案,请根据方案 1 和方案 2 指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6A可以选用方案 1 分离碳酸氢钠中含有的氯化铵B方案 1 中残留物应该具有的性质是受热易挥发C方案 2 中加入的试剂一定能够与除 X 外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方案 2 中加入 NaOH
36、 溶液可以分离出 SiO2和 Fe2O3混合物中的 Fe2O3解析:NaHCO 3受热分解,A 项错误;由易升华的 I2可知 B 项错误;由从 CaCO3中分离出 NaCl 可知 C 项错误。答案:D10除去下列常见物质中的杂质,填写表格中的空白:7答案:加热 CO 2与 H2O 加热 过量铁粉 过滤 通氯气 加热 升华 过量 NaOH溶液 过滤 适量氨水 过滤结晶 水 结晶、重结晶 稀盐酸 过滤 过量 NaOH 溶液 过滤110-2-2 考点二 物质的检验一、物质的检验1关于某溶液所含离子的检验方法和结论正确的是( )A加入 NaOH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Al3B加入
37、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ClC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CO 或 SO23 23D某无色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Na解析:选项 A 不能排除 Mg2 的干扰;选项 B 不能排除 SO 、SiO 等的干扰;选项24 23C 不能排除 HCO 、HSO 的干扰。 3 3答案:D2某含 Na 的溶液中可能含有 NH 、Fe 3 、Br 、CO 、I 、SO 。取样,滴加足 4 23 23量氯水,有气泡产生,溶液呈橙色;向橙色溶液中加 BaCl2溶液和淀粉均无现象。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进行的实验有( )
38、A取样,滴加硫氰化钾溶液B取样,加氯水和 CCl4,振荡C取样,加足量盐酸加热,湿润的品红试纸检验气体D取样,加足量的熟石灰加热,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解析:滴加足量氯水有气泡产生,说明有 CO ,根据互斥性原则,则无 Fe3 ;溶液23呈橙色,说明有 Br ;向橙色溶液中加 BaCl2溶液和淀粉均无现象,说明没有 SO (若有,23则被氯水氧化为 SO ,加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I (若有,则被氯水氧化为 I2,加淀24粉变蓝色);NH 无法判断;NH 的检验需要加碱加热,若有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4 4的气体产生,说明有 NH 。 4答案:D3为了证明(NH 4)2Fe(S
39、O4)26H2O(硫酸亚铁铵晶体)的成分中含有 NH 、Fe 2 、SO 4和 H2O,取少量硫酸亚铁铵晶体放入试管,下列实验叙述中错误的是( )24A加热,试管口有液体生成,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结晶水B加少量水,溶液为浅绿色,滴入 2 滴 KSCN 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为红色,则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 Fe2C加水溶解,加少量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入几滴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 SO24D加浓 NaOH 溶液,加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试纸变红色,则2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 NH 4解析:D 项中应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
40、纸放在试管口检验 NH3,若试纸变蓝色,则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 NH 。 4答案:D4某种气体可能是由 CO、CO 2、H 2、NH 3、HCl 和 H2O(g)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使其依次通过下列药品:澄清石灰水Ba(OH) 2溶液 浓 H2SO4 灼热的 CuO 无水 CuSO4粉末,结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中未见浑浊,中变浑浊,中无明显现象,中有红色物质产生,中固体变蓝。若以上实验中,每一步反应都充分进行,则原混合气体中( )A一定有 CO2和 HCl,可能有 H2B一定有 H2、CO 2和 CO,可能有 HClC一定有 H2、CO 2和 HCl,可能有 CO 和 H2O(g),肯定无
41、NH3D一定有 H2,一定没有 CO解析:气体通过的现象说明气体中含有 HCl 和 CO2,HCl 和 CO2在与碱反应时,强酸性气体 HCl 先与碱反应,气体中含 HCl,一定不含 NH3,气体通过后,得到的气体一定是干燥的,此气体通过灼热的 CuO,有红色物质产生说明气体中有 CO 或 H2,而得到的气体再通过无水 CuSO4粉末,固体变蓝,说明气体中含有 H2,而 CO 和 H2O(g)不能确定。答案:C5某试液中只可能含有 K 、NH 、Fe 2 、Al 3 、Cl 、SO 、CO 、AlO 中的若 4 24 23 2干种离子,离子浓度均为 0.1 molL1 。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法确定原试液中是否含有 Al3 、Cl B滤液 X 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有 NH 、Fe 2 和 Ba2 4C无法确定沉淀 C 的成分D原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 NH 、Fe 2 、Cl 、SO 4 24解析:加入过量稀硫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无 CO 、AlO ;再加入硝酸钡溶液有气体,23 2说明有 Fe2 存在且被氧化,沉淀为硫酸钡,但不能说明原溶液中是否含有 SO 。原溶液24中含有 Fe2 ;再加入 NaOH 溶液有气体,说明存在 NH ,气体为氨气,沉淀 B 为红褐色氢 4氧化铁沉淀;再通入少量 CO2,先与 OH 、Ba 2 反应生成 BaCO3,沉淀 C 含有碳
43、酸钡,可能3含有 Al(OH)3。从上述分析可以确定溶液中一定含有 NH 、Fe 2 ,一定不含 4AlO 、CO 。因为存在的离子浓度均为 0.1 molL1 ,从电荷守恒的角度出发,只能含 2 23有 NH 、Fe 2 、Cl 、SO 才能保证电荷守恒,K 、Al 3 必然不能存在。故 A、B、C 错 4 24误,D 正确。答案:D二、物质的鉴别6欲鉴别物质的量浓度都为 0.1 molL1 的 KCl、(NH 4)2SO4、NH 3H2O 和 H2SO4四瓶无色溶液,下列实验方案最佳的是( )A用 pH 试纸鉴别B分别闻气味和用 pH 试纸鉴别C分别用 BaCl2和 NaOH 溶液鉴别D用
44、 Ba(OH)2溶液鉴别解析:选项 A,用 pH 试纸测定,呈酸性的是(NH 4)2SO4和 H2SO4,且 H2SO4的 pH 更小,KCl 溶液的 pH 等于 7,NH 3H2O 的 pH 大于 7。答案:A7下列实验可实现鉴别目的的是( )A用 KOH 溶液鉴别 SO3(g)和 SO2B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鉴别 Br2(g)和 NO2C用 CO2鉴别 NaAlO2溶液和 CH3COONa 溶液D用 BaCl2溶液鉴别 AgNO3溶液和 K2SO4溶液解析:SO 2和 SO3都能与 KOH 溶液反应且反应现象几乎相同,不能鉴别,A 项错误;Br 2和 NO2都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
45、,B 项错误;CO 2通入 NaAlO2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通入 CH3COONa 溶液中不反应,可以鉴别,C 项正确;BaCl 2与 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Cl 白色沉淀,与 K2SO4溶液反应生成 BaSO4白色沉淀,D 项错误。答案:C8下列是某同学设计的物质鉴别方案:用 NaOH 溶液鉴别:NH 4Cl、AlCl 3、FeCl 3、MgSO 4、NaHCO 3五种物质的溶液;用稀盐酸鉴别:NaAlO 2、Na 2S2O3、K 2CO3、Na 2SiO3、Na 2S 五种物质的溶液;用水鉴别:NH4NO3、NaOH、BaSO 4、Cu(NO 3)2、Na 2O2五种固体;用 Ba(O
46、H)2溶液鉴别:FeSO4、CuCl 2、Na 2SO4、NH 4Cl、NH 4NO3五种物质的溶液;用 FeCl3溶液鉴别:KI、Na 2SO3、Na 2CO3、Na 2SO4、NaOH 五种物质的溶液。在不用其他试剂且不加热的情况下,上述实验方案中能够将五种试剂都鉴别出的方案有( )A仅 B仅4C仅 D全部解析:利用 Ba(OH)2无法鉴别 NH4Cl 和 NH4NO3溶液,错误。答案:B9下列溶液,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其他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AKOH 溶液和 Al2(SO4)3溶液B稀 H2SO4和 NaHCO3溶液CCaCl 2溶液和 Na2CO3溶液DBa(OH) 2溶液
47、和 NaHSO4溶液解析:将 KOH 溶液滴入 Al2(SO4)3溶液中,先有沉淀而后沉淀消失;若将 Al2(SO4)3溶液滴入 KOH 溶液中,先没有沉淀而后有沉淀生成。答案:A10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KOH Na 2SO4 AlCl 3NaHCO 3 Ba(OH) 2 H 2SO4HCl NaAlO 2 NaHSO 4Ca(OH) 2 Na 2CO3 BaCl 2A BC D解析:中 KOH 溶液和 AlCl3溶液互滴现象不同,剩余的那种是 Na2SO4溶液,可以鉴别;中 H2SO4溶液和 NaHCO3溶液反应生成气体,H 2SO4溶液和 Ba(OH)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可以鉴别;中 HCl 溶液、NaHSO 4溶液与 NaAlO2溶液反应的现象相同,不能鉴别;中 Ca(OH)2溶液、BaCl 2溶液与 Na2CO3溶液反应的现象相同,不能鉴别。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