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语文小说阅读复习专题环境描写的作用,1.山东省近六年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状况: 2010年:骆驼祥子(小说) 2011年:审丑(小说) 2012年:被时间决定的讲述(散文) 2013年:活着 (小说) 2014年:浣花草堂 (散文) 2015年:四堡雕版 (散文) 2.2015年全国各地考查的小说: 全国I卷:马兰花 全国卷:塾师老汪 安徽卷:蓑衣 浙江卷:捡烂纸的老头,近年高考小说考查状况:,“环境描写”在近几年各地高考题中的考查形式:,【学习目标】 1. 了解环境类试题的考查方式,掌 握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 2. 总结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思路, 规范答题。,【高考动向告诉我】,环境描写
2、”的作用主要考查形式: 1.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说明/分析作者的描写意图。)2.赏析景物描写。,自读明考向,成果展示,自悟找规律,复习回顾必修二鲁迅祝福中 的文段,思考其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1.第1段: (课本P109),环境描写的作用: 1.“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钝”“散满”等,给文章增添了一层压抑沉闷的色彩,渲染了浓重的悲剧气氛,奠定了全文悲凉、沉重的感情基调。 2.交代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整个鲁镇弥漫着浓厚的封建气氛,为祥林嫂的悲剧作了铺垫。,指向角度:环境(自然 环境、社会环境),指向角度:情节,2.第2段:(课本P110),环境描写的作用: (1)“阴暗”“满天飞舞的雪花”“
3、烟霭”等进一步渲染阴沉、凝重的悲剧气氛,奠定全文悲凉、沉重的悲剧气氛。 (2)表现出次要人物“鲁四老爷”的身份地位。,指向角度:环境,3.第32段: (课本P114),环境描写的作用: 1.以动衬静,突出了环境的沉寂,渲染出了一种压抑的氛围。 2.烘托出“我”内心的孤寂,表现出“我”听到祥林嫂死后雪一样冰冷的心情无可奈何和无法言说的愤懑。,指向角度:环境,指向角度:人物,4.第8898段:(课本P121),环境描写的作用:与细节描写相结合,暗示柳妈的话将对祥林嫂造成严重的精神打击。自然地推动小说情节的继续发展。,指向角度:情节,5.最后一段:(课本P123),环境描写的作用: 1.与开头相呼应
4、,使小说的结构更严谨。 2.祥林嫂的惨死与人们祝福的盛况构成强烈的对比,进一步揭露了封建社会杀人和吃人的本质,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指向角度:主题,小说环境描写作用的思考角度,环 境,情 节,人 物,主 题,描写了景,渲染了气氛 (环境本身)推动情节发展,为作铺垫 (指向情节)烘托感情,表现性格 (指向人物) 突出主题 (指向主题),归纳提炼, 我总结,我成功,开头: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交代或暗示社会环境; 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 为下文的情节作铺垫。 中间: 渲染气氛; 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 结尾: 照应开头; 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形象; 揭示
5、社会本质特征;深化主题。,归纳提炼, 我总结,我成功,处于不同的位置,小说环境描写有着的不同的作用:,真题导引,2013年山东卷活着21题: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女人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粪桶从我跟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慢慢地,田野趋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答案一:,景物描写,描写了夕阳西下的傍晚,农村中劳动人民日常的作息和自然的乡村风景,就像人的生命一样,有自己的规律,生老病死,自然界的事物都按照规律在发展下去。,对景物本身的理解很到位,但思考角度单一,缺少概括。,读答
6、案,找问题,答案二:,运用景物描写,描写农舍,田野里一片宁静,交代了时间已经黄昏,地点在田野,我对周围的所见所闻,渲染气氛,呼应开头,午后环境,烘托主题,衬托了作者难过、同情、感动的心理。,答题思路较全面,但缺少分析,没有分点回答, 脱离文本。,读答案,找问题,2013年山东卷活着21题:请简要分析 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描写了乡村生活的情形,渲染了乡间自然、和谐的生活环境;透露出乡间的生活都顺应着自然的规律。 烘托了牛和老人的和谐。 深化了小说“人生历经磨难,我们要顺应自然规律,好好活着”的主题,增添了小说意旨绵长的韵味。 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环境角度,人物角度,主题
7、角度,情节角度,答题规范应注意:,1.踩点要全,要有多角度意识,从环境、人物、情节、主题四个角度考虑。 2.要结合文本答题,不可贴标签,使答案空洞。 3.准确判断环境描写的作用,语言力求精准。 4.分点作答。,我答求规范,(1)开头部分:交待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渲染冰冷的气氛,为故事的开展作好铺垫。( 2)结尾:深化小说的主题。结尾用“大海静了”“静得像守着摇篮的母亲”,来烘托少年完成海猎之后家庭的宁静快乐,揭示出这一家庭备受生活苦难折磨的生存现状,同时也烘托出少年坚强、懂事、富有责任感的性格,深化了作品的主题。,16阅读文中两处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请分别说明作者的描写意图。(4分) (2011广东卷)严冬海猎 ,(1)特点:运用动词和形容词,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2)作用:烘托罗永才渐趋温暖的的心理感受,暗示了人物心理的转变。生机勃勃的春景为下文罗永才的心理变化提供了动力,唤醒了罗永才的生命意识,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12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 要分析。(6分)(2010安徽卷),我答求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