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时教案第 节 总序第 节课 题 1、说给祖国妈妈的悄悄话 备课时间 月 日 执行时间 月 日教学目的与要求鼓励学生自主合作,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产生共鸣,激发背诵兴起,背诵诗句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与课文相关的资料积累教 学 程 序 个人随笔一、揭示课题1、阅读标题,猜一猜作者要给祖国妈妈说些什么样的悄悄话?2、作者到底给祖国妈妈说了些什么悄悄话?3、出示标题,学生读题。4、让我们去听听作者的悄悄话吧!二、朗读诗句,掌握字词1、初读课文,读准音,画出你认为优美的词语,通过诵读了解大概内容。2、学生交流汇报(1)交流字词情况,品读好词。字音的辨析。字形上的辨析。书写要点。联系
2、上下文理解新词,并用新词练习造句。(2)说说文章的大概内容。2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学生自读自悟。作者对祖国妈妈说了哪些悄悄话?你读懂了哪些?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悄悄话”?在诗旁简单写下自己的体会。2、分小组交流讨论,推荐班内汇报。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生字、新词?体会到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总结归纳一下吧!板书设计1、说给祖国妈妈的悄悄话亲昵 德高望重 遗著 沐浴 教学反思3课时教案第 节 总序第 节课 题 1、说给祖国妈妈的悄悄话 备课时间 月 日 执行时间 月 日教学目的与要求自主合作,讨论交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诗歌的内涵,激发情感。重点难点 体会诗歌的内涵,激发
3、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 与课文相关的资料积累教 学 程 序 个人随笔一、回顾导入1、听写生字。2、辨析词组。3、说说文章的大概内容。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称呼前三句以什么样的视角来写?写的是什么呢?最后一句又以什么身份来写?表达出什么样的感情?这样的感情我们如何去朗读才能产生共鸣?(1)学生自读自悟,圈点批注,同桌讨论。(2)小组交流讨论。(3)全班交流,老师点拨。前三句以儿童特有的视角写出 了“我”“爸爸”“爷爷”三代人都称呼祖国为“母亲”,祖国母亲有千千万万的儿女。最后一句,则为自己是“母亲”最年幼的儿子感到无限光荣,爱国之情溢于字里行间。朗读时,前三句要读出天真、童稚的语气;第
4、四句要读出激动的语气;最后一句要读出自豪的语气。(4)学生朗读体会。42、年龄第一句“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与“正焕发出火红的青春”是否予盾?如何理解?你对方志敏有多少了解?如今的中国又是怎样的呢?今昔对照你有何感受?(1)学生在书上批注点评。(2)交流汇报,教师点拨。运用比喻、拟人手法,用“像一位德高望重的先人”写出了祖国母亲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用“火红的青春”写出了祖国今天的新面貌,改革开放带来的新变化,激发学生建设祖国的决心、信心。一、二句诗的前半句宜稍慢,低沉些,后半句稍快;第三句宜高亢些。(3)指名学生朗读体会。3、朗读诗歌,背诵喜欢的诗歌。三、拓展、激发对于祖国妈妈,你有
5、哪些悄悄话说呢?学做小诗人,表达自己对祖国妈妈的热爱之情。1自写小诗 2、交流、点评。四、课堂小结读了这三首诗,你有何想法?请谈谈。板书设计1、说给祖国妈妈的悄悄话称呼祖国妈妈年龄越浩越年轻 画像长得像妈 教学反思5课时教案 第 节 总序第 节课 题 2 香港有棵老榕树 备课时间 月 日 执行时间 月 日教学目的与要求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想象。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了解这棵榕树的昂贵之处。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教 学 程 序 个人随笔一、 激趣导入1、播放夏日鸟鸣的声音或口技表演鸟鸣的声音。2、交流听后的感受。你听到了什么?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教师点拨:鸟在茂密的树木中自由自在地鸣叫、
6、习跃,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的谐。3、什么地方有这样的美妙和谐呢?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近香港的老榕树,一起学习香港有棵老榕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自主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指名认读、齐读,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含义。交流汇报自学情况。2、梳理层次,把握主要内容。6理清文章有脉络。文章写了哪些内容?重点写的内容?体会到作者对老榕树怀有什么样的情感?小组交流讨论。汇报、点评。三、再读课文,感受情趣1、自主默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受较深的语句,圈点批注。2、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作者对老榕树的情感。3、指名朗读,学生点评。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自主学习了生字、
7、新词,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感受了作者对老榕树的情感,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同学们整理一下自己的收获吧!板书设计2 香港有棵老榕树沧海桑田 见缝插针 恍然大悟轻而易举 举世瞩目 神气十足 教学反思7课时教案 第 节 总序第 节课 题 2 香港有棵老榕树 备课时间 月 日 执行时间 月 日教学目的与要求 让学生自主读议,找出具体的句子,领悟文章的主旨。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和内涵,明白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教具准备 与香港有关的资料教 学 程 序 个人随笔一、复习巩固1、听写词语。2、指名读课文。3、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二、品读课文,质疑解难1、边读边画,提出各方面的疑问。2、交流自
8、己的疑问。3、教师整理学生的问题:这棵老榕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这棵老榕树的昂贵究竟在何处?作者是如何表现的?“树,活的树,又不卖,何言其贵”这句话有什么表达作用?为什么要写一位老作家访问香港的往事?第 12 自然段的朗读语调应该是什么样的?如何现解最后一个自然段?84、小组讨论,推荐一名学生班内汇报交流。5、班内交流,教师点评。三,拓展延伸,激发情感1、教师朗读鸟的天堂 。2、学生结合课文,变感受。四、课堂小结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我们领会了文章的主旨,更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将自己的启示总结一下吧!板书设计2 香港有棵老榕树超级待遇香港人 老榕树 明智远见 教学反思9课时教案第 节 总序第
9、节课 题 3 城市的明眸 备课时间 月 日 执行时间 月 日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诵读、自学、交流、讨论,读中想象,读中感受,体会作者情感。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详略得当、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教具准备 与青岛雕塑有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教 学 程 序 个人随笔一、揭题导入每年人都有一双眼睛,透过这双眼情,能看到人的内心,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城市也有一双“眼睛”,透过这双“眼睛”,我们能看到城市的无限风学,即明亮的眼睛。1、教师的板书“明眸”并教读字音,解释意思,即明亮的眼睛。2、板书“城市的明眸”。3、学生读题,质疑:“城市的明眸”是指什么?为什么说它是城市的明眸?4、展示青岛风学图片,让学生谈谈最
10、深印象。5、揭示课题。给你印象最深的是青岛的雕塑,这就是城市的明眸。二、再读课文,自学交流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第 1 题,交流讨论:“城市明眸”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的城市的明眸?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思考,圏点批注。交流讨论。抓住文章第 1 自然比喻手法的运用来理解,“城市明眸”指的精美的城市雕塑。结尾强调了这些雕塑为城市增添了诸多风景,“倍加亮丽了青岛”,多么“使人迷恋”,所以说10它是“城市明眸”。引导学生体会开头、结尾的写法。以“城市明眸”开头,又以“城市明眸”结尾,这就是首尾呼应的写法。2、继续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第 2 题:课文介绍 了哪些雕塑园区?写得最详细的哪一个雕塑园?
11、具体是怎样写的?学生自读课文,在书上圏点批注。交流讨论。教师点拨。介绍了文化名人雕塑园、海风园、海韵园等,写得最详细的是海涛园。海涛园是介绍主体雕塑“天地间“,又介绍最令人动心的”世纪长廊“,以及令人感动的盲文说明图的设计细节。写出了海涛园雕塑的特点,突出了设计者的人文关怀,不忘给盲人装上一双“明眸“。教师相机点拨这部分作者运用了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展示收集的有关青岛雕塑的文字或图片资料,欣赏、感受青岛城市的魅力。板书设计3、城市的明眸精美的雕塑名 海 海 海 海人 风 韵 趣 涛园 园 园 园 园 建设者的聪明才智 教学反思11课时教案第 节 总序第 节课 题 口语交际 备课时间 月 日 执
12、行时间 月 日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调查、交流、查阅等,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表达能力。重点难点 根据同学名字的特点赠言,培养表达能力。教具准备 名人名字的轶闻教 学 程 序 个人随笔12一、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这个名字伴随着我们的一生。每个名字都蕴藏着语文,这节课我们将要进行“口语交际”,主题是“名字中语文”。二、自读“口语交际”提示,明确交际目标1自读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学生自读提示。讨论交流口语交际的要求及内容。2、师生共同确定各项交际要求及内容。三、小组交流就小组成员名字中不懂的字向本人提问。把长辈给自己起名时发生的故事说给小组成员听。说说当你知道前父母为自己起名的用意后有
13、什么感受。四、猜想性评价1、教师列出若干本班学生的名字,请学生进行猜想性评论,本人验证。2、教师相机纪导归纳:以出生时间(年、月、日、生辰)取名的;13以出生地点取名的;以出生情景取名的;以美好的期望取名的;以灵感取名的;以个人爱好取名的;以人生追求取名的;五、创意性表达1、了解你最感兴趣的同学的名字的来历。2、根据其特点写赠言。3、全班交流评价。六、交流平台1、交流自己收集的我国古今名人名字的资料。2、把大家收集的资料装订成册,课后传阅。七、小结归纳通过口语交际,加深了学生间的相互了解,了解了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感受了名字所散发出来的文化气息,领略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你还有哪些收获呢?自己归
14、纳一下吧!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4课时教案第 节 总序第 节课 题 习作 1 家乡 备课时间 月 日 执行时间 月 日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组课文的写作方法,并适当运用在自己的习作当中。重点难点 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具准备 家乡风景照教 学 程 序 个人随笔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策略一:出示一组有关家乡的精彩图片,播放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策略二:开展争做家乡“形象大使”活动,向外来的客人介绍自己的家乡。二、审题立题,拓宽思路1、回顾引路。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组课文香港有棵老榕树城市的明眸的写作特点,谈谈作者是怎样抓住最有特色的内容
15、写具体的,运用了哪些方法表达了自己的感悟。2、引导交流。指导学生简单地介绍自己的家乡在哪里,说说家乡有哪些让自己感到自豪的地方。3、明确习作要求。阅读习作提示,交流了解本次习作要求。4、交流方法,启发选材。15根据后选题材,分组交流。明确习作着眼点。介绍家乡的风景,应抓住景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描写,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把自己的感受写进去。介绍家乡的特产,应抓住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等,把事物的特征反映出来。可采用总分、分总、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来安排。介绍家乡的变化,应抓住变化最大的一两方面,不必面面俱到。对变化前后不同面貌的描写,对一些具体事例的叙述,使文章内容生动具体。三、构思准备学生构思
16、,准备作文。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6课时教案第 节 总序第 节课 题 习作 1 家乡 备课时间 月 日 执行时间 月 日教学目的与要求1、构思成文2、修改习作重点难点 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教具准备 例文教 学 程 序 个人随笔一、构思成文1、学生独立完成习作。2、教师巡视,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二、自主评析,修改完善1、学生交流习作初稿,学生评议。2、教师指导点评。3、教师提出修改建议,教授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1)粗读全文,看内容是否符合本次习作要求,选材是否得当。(2)细读全文,看字词是否正确,标点是否恰当,语言是否通顺。(3)精读全文,看内容是否具体,有没有表达出喜爱家乡的
17、感情。三、交流习作,展示成果1、班级办一次“爱我家乡”的习作专刊。2、学习他人习作,谈写作启发例文湘江风光17我的家乡就在湘江边,我爱迷人的湘江。清晨,湘江披着一层薄薄的白纱,这时的湘江好似穿着婚纱的少女,一副害羞的样子,若陷若现。太阳慢慢升起来了,一缕晨光映在恬静的江面上,把正在睡梦中的湘江唤醒了。太阳越升越高,魔术般地把江水从起初的淡黄色变成了莹莹的绿色。中午,船只来往于江面上,划出一道道波纹。微风轻轻地抚摸着江水,拨弄起一卷卷温柔的波浪。看,贝壳乘着浪花电车跑上岸,在沙滩上晒太阳,它们就是江水送给我们的小礼物呀!听,江水在唱歌呢, “哗哗刷”它总是这么活力十足,仿佛是一个爱玩耍的孩子。傍
18、晚,夕阳反湘江映照得金黄,水面上波光粼粼,就像水底有个挖不完的金矿。太阳慢慢地下山了,江水也在慢慢地变换着自己的色彩,从金黄一直到深蓝。夜晚的湘江比白天更热闹,沿江风光带上,老夫妻悠闲地散步,孩童们追逐嬉闹,年轻人开心畅谈,连遛弯的小狗也格外活泼夜深了,人们纷纷回家,湘江唱催眠曲。湘江渐渐地睡着了,它需要好好地休息,好迎接新的一天。啊!湘江,是你让我们的家更加美丽。我爱你迷人的湘江。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8课时教案第 节 总序第 节课 题 语文活动 1 备课时间 月 日 执行时间 月 日教学目的与要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收集处理信息等语言综合能力,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重点难点 积累词语,了解汉语
19、丰富的表现力。教具准备 教 学 程 序 个人随笔一、万花筒1、激趣导入。2、出示“我会写”中的词语。(1)学生自由朗读词语。(2)学生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词语。(3)交流词语词语,谈自己的发现。(4)准确运用词语,用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5)提醒学生课外留心积累这样的词语。(6)教师归纳:看张望 瞅见 凝望 观察 注视 盯 瞄 窥好像仿佛 犹如 如同 似乎 好似 宛如渐渐慢慢 逐渐 缓缓 逐步秀丽美丽 清秀 秀美3、出示“我会读”中的句子。指名认识朗读记号“/”(停顿)t “”(重读)。学生读句子,体会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诵读方式。标出朗读记号。交流,展示。二、百宝箱191、出示望天门山诗句。
20、2、学生反复诵读。3、说说诗的大意,想象情景。4、熟读成诵。读准字音,读出诗歌的节奏。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检查诵读情况。三、课堂小结通过两项语言活动,你一定有收益。总结一下吧!板书设计语文活动 1开山满桃山杏 山好景崇山 来山客看山里山僧山客山山中山路转山崖 教学反思20课时教案 第 节 总序第 节课 题 4 留住今天的太阳 备课时间 月 日 执行时间 月 日教学目的与要求 抓住重点语段进行品读,指导朗读,感情理解。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如何把握时间。教具准备 课件教 学 程 序 个人随笔一、激趣导入1、出示 C
21、AI 课件。2、质疑:面对一轮落山的红日,你会想些什么呢?3、学生交流。4、揭示课题。一个爱看落日的孩子萌生出“留住今天的太阳”的奇想,而且他后来找到了“留住今天的太阳”的方法。5、出示课题。6、导入课文。同学们很想知道他的方法吧?让我们一同来学习留住今天的太阳。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找出文中晚读错的字,读不通的句子以及不理解的词语。2、通过教师带读、轮读,个别读方式练习读准字音。检查朗读,从正确、流利等方面评价。三、交流初读收获1、交流本文的主要内容、写作特色。212、对“留住今天的太阳”的初步理解。四、置疑、交流1、教师提出问题:课文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爱看日落的孩子萌生出什
22、么样的念头?外婆告诉他什么?他是如何去做的?课后练习第 2 题。我们读完这篇文章,会想起哪些人或事?我们如何去“留住今天的太阳”?五、课堂小结初读课文,你有何收益?总结一下!板书设计4 留住今天的太阳 眨巴:眼开闭 奇想:形容想法非常奇特良策:高明的计策;好的办法 教学反思22课时教案第 节 总序第 节课 题 4 留住今天的太阳 备课时间 月 日 执行时间 月 日教学目的与要求 抓住语段,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具体事例,讨论交流,感悟理解重点难点 体会“尽管人不可能真的留住太阳,但是人可以比太阳走得快一步或两步,甚至三步四步”这句话的意义。教具准备 资料教 学 程 序 个人随笔一、复习导入1、
23、回忆文章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2、回忆上节课未解决的问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看日出的孩子萌生出什么念头?外婆告诉他什么?他是如何去做的?用“尽管但”连接的句子,你是如何理解的?读后有什么启示?2、交流讨论,推荐人选。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汇报,指导朗读。汇报交流,解决问题。重点研读“尽管但”连接的句子。“尽管我一时还不太明白,但我知道 ,今天自己的确留住了太阳。”理解:虽然 “我”并不太懂外婆话语中“留住今天的太阳就是珍惜时间”的深层含义,但“我”发现,“当我完成作业抬起头,看见太阳还离山峰一丈多高”,“我”的确留住了23“今天的太阳”。
24、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欣喜若狂。“尽管人不可能真的留住太阳,但是人可以比太阳走得快一步或两步,甚至三步四步,这几步看起来似乎很微小,但意义却非常大。 ”理解:这句话充满了人生的哲理。它启迪着我们,要想“留住今天的太阳” ,就要走在时间前面,珍惜每人分每一秒。珍惜时间,这就是获得成功的秘诀。人或许永远留不住太阳,留不住时间,但可以比原来节省一些时间,积少成多,用这些时间就有可能创造很多东西,甚至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可以让一个人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光辉的一瞬。三、拓展练习1、读完本文,我们会想到哪些人或事?2、我们怎样“留住今天的太阳”?交流自己的做法和想法。四、课堂小结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怎样
25、珍惜时间:只要活得充实和有价值,就会留住今天的太阳。板书设计4 留住今天的太阳 珍惜时间 意义重大教学反思24课时教案第 节 总序第 节课 题 5、送报的少年 备课时间 月 日 执行时间 月 日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朗读,抓住描写少年的重点语句,自悟体会。重点难点 了解对比的写作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具准备教 学 程 序 个人随笔一、激情导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习生字,积累词语。(1)学生读课文,认读生字;画出生词,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2)交流自学情况。2、理清文章的脉络。(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示时间推移的字词,理清文章脉络。(2)交流汇报。开端放暑假的时候
26、 发展7 月下旬的一天高潮和结局转眼到了 8 月底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自读课文,思考:你对两位少年有何印象?你是从文章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你了解这种写作手法吗?感受送报少年的懂事、向上、能吃苦的品质。自读,画出相关语句,写出自己的阅读感想。交流体会。25a、 “不论睛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让我们感受到少年是一个恪守信誉的人。b、 “骄阳似火似乎无忧无虑。 ”这段话扣紧上句中的“晴天” ,让我们感受到少年是乐观的积极向上的,是一位阳光少年。c、 “他浑身衣服湿透报纸也打湿了一角。这段话扣紧上句中的“雨天” ,展现少年受伤后依然坚持送报的情景,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少年的诚实守信。作者的儿子给你
27、留下的印象。 自读,找出相关语句,概括给你的印象。 交流体会。理解对比的写作方法2、感情朗读,加深感悟。四、拓展延伸交流讨论:儿子可能有些什么心事呢?五、课堂小结通过两位少年的对比,帮助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让我们受益终生。你感悟到了吗?总结一下。板书设计5 送报的少年懂事 向上能吃苦儿子有了心事教学反思阳光少年 26课时教案第 节 总序第 节课 题 6 一棵大树 备课时间 月 日 执行时间 月 日教学目的与要求 引导学生朗读、感悟,交流讨论。重点难点 学习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教具准备教 学 程 序 个人随笔一、激趣导入1、教师激情歌唱好大一棵树。2、学生交流流听手感悟。3、
28、教师相机点拨,导入新课。我们今天就要学习一棵大树的故事。4、出示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懂词语,读通句子。学生自读。交流汇报。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大树”和“男孩”合留给你怎样的印象?汇报交流。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1、学生自读全文,提出疑问。272、交流整理学生的问题。四、课堂小结总结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吧!板书设计6 一棵大树无私奉献 不求回报教学反思28课时教案第 节 总序第 节课 题 6 一棵大树 备课时间 月 日 执行时间 月 日教学目的与要求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段进行品读,联系生活实际畅谈感悟,升华感情。重点难点 感
29、受“大树”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美德。教具准备教 学 程 序 个人随笔一、复习导入1、指名学生读课文。2、口述课文故事。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回顾上节课提出的问题。2、自读课文,圈点批注,写感悟。3、讨论交流明确:文章的故事情节是如何展开的?男孩与大树的几次会面为主线展开。男孩成长的几个时期为轴心来展开:少年、成年、成年、老年。以大树的心情变化为线索展开:快乐孤独幸福悲伤高兴兴奋欣慰难过歉疚最让人感动的地方:男孩与大树的第四次会面。大树说:“我没有”诉说“抱歉”,面对男孩的想法,他“爽快”地邀请男孩坐下来休息。一片爱心尽在“爽快”的举动之中。树说:“我没有”他说 :“我不”这样内容紧密相关
30、,结构相似,语气相同,全面深刻地表达作者的主要意图,又能为读者创造一个感人肺腑的境界。结尾部分的理解:与文章开头相呼应,是孩子对过去快乐时光的回忆。男孩有了悔意,他读懂了大树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高尚品质。省略号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遐想空间:再现过去,展望将来等美好情景。29大树、男孩给我们的印象:大树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奉献爱心。男孩不断索取,后有悔意。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感受“大树”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美德。懂得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要学会感恩,学会关爱。联系生活,升华感情。在生活中,有很多像这棵“大树”一样的人,如父母、老师我们应该相互关爱,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求奉献,不索取;在爱的同时,也被他人所
31、爱,这样的生活才能有意义。三、课堂小结这篇文章,让我们倾听了一个动人故事,感受到“大树”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美德;懂得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学会感恩,学会关爱。我们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同学们好好总结总结吧!板书设计教学反思30课时教案 第 节 总序第 节课 题 7 短文两篇 备课时间 月 日 执行时间 月 日教学目的与要求 引导学生表情朗读课文,合作探究,理解课文,谈感悟。重点难点 认读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教具准备教 学 程 序 个人随笔一、揭示课题1、出示课题。2、解释课题,“摆渡”就是用船载人或物过河。3、学生质疑,激发阅读的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习生字词。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3、检查自学情况。认读生字,辨析多音字。豫(y) 桩(zhung) xi (解数)解 ji(解渴)Ji(押解)理解词语。浑身解数:所有的本领。感知课文内容。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1、自读课文,画出使自己深受感动的句段。2、自读感悟,感知人物形象,理解课文内容。3、想象文章描写的情景,体会当时的情境。4、表情朗读。5、交流讨论。深受感动的句段。“天上没有月亮从牙缝里挤出一个低沉有力的字走 1”“水流湍急,波涛汹涌”显示情况十分恶劣;“都”告诉我们此时出船危险系数之大。而“一横心”“挤”“低沉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