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公务员职位分类,(一)职位的含义和特征: 1、职位的三要素:所谓职位,是由上级组织分配给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职务和责任。职位具有三要素:(1)它是由具有充分权利的组织分配的,不是由工作人员自己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决定的;(2)它的职责必须通过工作人员完成,每个职位的工作量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3)它具有完成工作所需压的权力,是职务、责任和权利的集合体。,一、两种职位分类制度,2、职位具有六个特征: (1)职位是指事而不是指人,是指工作人员担负的职务和责任,而不是指担负职务和责任的工作人员。 (2)职位存在于担任它的工作人员之先,人员变动对职位没有影响。职位变动则一般要求工作人员相应的调整,没
2、有合适的人选时职位可以空缺。 (3)职位的数量是有限的,是由组织机构的规模、职能、任务、经费预算和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及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等多种因素决定的。,(4)每一职位有一定的名称、内容、责任、工作标准、任职条件和晋升转任路线等。一旦确定后具有相对稳定性,除非具有充分理由并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不得随意变动。 (5)职位并不意味着担任它的工作人员具有某种终身不变的待遇,工作人员只有担任某一职位的职务和责任时才具有相应的权力,享有相应的报酬。同一职位在不同时间可由不同的人担任,同一人员在不同时间可以担任不同的职位。 (6)职位可以按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划分为若干类别和级别。,(二)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
3、1、什么是国家公务员的职位分类和品位分类?(1)职位分类:职位分类是以职位为对象,以职位的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大小及所需资格条件为评价因素,把职位划分成不同的类别和级别,作为人事管理基础的一种人事分类制度。,职位分类的最大特点是“因事设人”,它强调的是公务员的职权和责任,而非担任该职位的公务员本人。,职位分类最早产生于美国。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许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科学人事管理方式和人事分类制度。上个世纪初,随着西方社会由小作坊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过渡,在人事管理上也提出相应的新要求:一是同工同酬的要求;二是提高每个工作岗位效率的要求;三是对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4、的要求;四是专业分工的要求。,1895年“科学管理之父”泰罗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对动作与工作时间关系的研究,提出了“工作分析”、“时间和动作研究”的管理方法,这种方法很快流行于政府部门。1923年,美国国会正式通过了美国第一个联邦政府职位分类法案。同时,管理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也取得迅速发展,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泰罗的管理理论的提出,他首创工作分析法,为每一项工作规定一个明确的标准,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随着这一理论在政府管理中的推行,促进了美国政府的文官制度改革,开始大力提倡职位分类制度。,职位分类的优点在于:(1)因事设人而避免了因人设事滥竽充数现象;(2)可以使考试和考核标准客观,有利于事
5、得其人,人尽其才;(3)便于实行公平合理的工资待遇和制定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4)可以做到职责分明,减少不必要的推诿纠纷,有利于获得职位的最佳人选,解决机构重叠、层次过多、授权不清、人浮于事等问题,提高组织机构的科学化、系统化水平,使组织机构经常处于合理高效的状态。,职位分类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在适用范围上,职位分类较适用于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和职位,而对高级行政职位、机密性职位,临时性职位和通用性较强的职位,则不太适用;实施职位分类的程序繁琐复杂,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并需要有经验的专家参预,否则难以达到科学和准确地步;,职位分类重事不重人,强调“职位面前人人平等”,因此严格限制了每个职位的工作
6、数量、质量、责任,严格规定了人员的升迁调转途径,有碍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才流动,个人积极性不容易得到充分发挥;职位分类在考核方面过于注重公开化和量化指标,使人感到繁琐、死板、不易推行。,(2)品位分类:品位就是官阶的等级位置。官品标志其等级,即级别,代表地位之高低,资格之深浅。职位代表其职责之轻重,任务之繁简。它是一种以文官的个人条件,如学历、资历等为主要依据的分类管理方法。,西方早期的“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的品秩,我国的九品中正制以及品级官阶都是品位分类。西方国家16世纪开始建立的军衔制,也是一种品位分类的方式。近代西方文官制度建立后,对品位分类进行了改革。1971年,英国的文官制度
7、改革文件决定,以公务员的工作性质为基础,将其职务划分为十大类,每个职类又分为二至十个职级。由此可见,品位分类是适应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人事行政制度。,品位分类制度的优点是:结构富有弹性,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便于人事机构调整公务员的职务,所采用的级别随人走,免除了因职务变动和另有任命所带来的不安全感,能调动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才流动;它是建立在公务员应该是具有多面的知识的通才,而不需要很专门的知识这一认识基础上的,比较适用于担任领导责任的高级公务;注重按行政首长和上级主管的意图行事,有利于集中统一地领导,树立行政权威,工作任务特别是临时性的任务指派也
8、容易。,品位分类制度的缺陷是:不注重对工作人员现有岗位设置是否合理进行调查分析,因人设岗,容易造成机构臃肿、职责不清,人浮于事局面;在人事管理中主观随意性比较大,没有统一、规范的要求;过分重视学历、资历、身份等静态因素,不利于学历低、资历强但能力强、水平高的人才脱颖而出。,(3)品位分类与职位分类的区别在于:从对象和依据上看,品位分类是以人为主要对象的分类,其依据是公务员个人所具备的条件(如资历、学历)和身份(如官职高低、所的薪俸的多少)。职位分类是以职位为主要对象的分类,其依据是国家公务员职位,按照工作性质、责任轻重、难易程度、所需资格条件四个因素,分为不同类别和等级,为国家公务管理提供的人
9、事分类制度。,从分类的方式看,品位分类是先根据工作性质将国家公务员职位作粗略的分类(横向),再根据职务的职责和公务员资格条件作粗略的分级(纵向),并根据职务作精细的分级。职位分类是先根据工作性质将公务员职位作精细分类,形成职系、职组和职门(横向),再根据职位工作的难易程度、责任大小和所需资格条件作精细的分级,形成职级和职等(纵向),形成规范的人事分类制度。,公务员的官阶与职务的关系不同。在品位分类中,公务员的官品等级与其所担任的职务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不是必然联系,有时二者可能不一致;但在职位分类中,公务员的级别不是他自身的个人的级别,而是他所担任职位的级别。公务员获取报酬的依据不一样。,二、
10、建立职位分类制度的意义和标准 (一)公务员职位分类的意义 1职位分类为国家公务员的录用和晋升提供了科学依据。 2职位分类是国家公务员的考核有了客观标准。 3职位分类为国家公务员培训提供科学依据。 4职位分类为建立机关工作责任制、克服官僚主义创造了条件。 5职位分类为国家公务员实行合理的职级工资制度奠定了基础。 6职位分类使政府机关确定职位数目和工资标准有了确定的依据。,(二)公务员职位分类的标准职位分类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具体包括制定职系说明书、职级规定和职等标准三部分内容。,1、职系说明书职系是指工作性质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的总称。工作性质是区分职系的唯一标准,而认定工作性质相似与否必须依据执
11、行工作任务时所运用的知识技能是否相同或相似来决定。职系说明书是说明每一职系工作性质的书面文件,其作用是为区分职系提供依据,其内容只包括工作性质,而有关工作的难易程度、责任轻重、所需资格条件均不涉及。每个职系都有说明书,有多少职系就有多少说明书。,职系说明书主要有三方面构成:(1)职系名称及编号。指用于职系的称呼,文字易简要,并需表示出职系工作的性质,如,人事行政职系、土木工程职系等。(2)一般叙述。指职系说明书中开头的叙述,其文字通常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常以“本职系所包括的职级”开头,第二部分说明处理本职系各职级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3)主要业务的列举。是将本职系所包括的各种业务择要予以列举
12、,以便一般工作人员能从中了解职系工作情况。所列举的业务必须为该职系中较为重要的业务,必须为能代表该职系特性的业务,必须是工作量较多或花费时间、人力较多的业务。,2、职级规范。职级是指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轻重、所需资格条件相同或充分相似的职位的组合。职级按序排列,一个职系有多少职级应视组织机构中工作的难易程度、责任轻重、所需资格条件而定。区分职级的结果是,有的职级可能是只有一个职位,有的职级可能会有几千个职位。职级规范是规定与叙述每一职级的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轻重及所需资格条件的书面文件。,其作用主要是:(1)确定每一职级的范围,明确各职级本身的特点和各职级之间的界限;(2)作为进行归级
13、指导的依据;(3)统一规定各职级的名称;(4)作为一种法规性文件。职级规范按照职级分别规定与叙述,设定多少职级,就有多少职级规范。,职级规范大致由六部分组成:(1)职级名称。如初级速记员、助理交通工程师、高级土木工程师等。(2)职级编号。是代表一个职级的号码,通常由职位类别、职列(职组、职系)和级别(职等)三个部分组成。 (3)职级特征或职责。,(4)工作举例。所列举的工作通常只叙述处理的工作名称及处理方式。如“缮写文稿”。(5)所需资格。包括任用资格和所需专门知识,后者包括普通教育及专门教育的程度,所需的经验种类及时间等。(6)其他必须事项,如证件和身份,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身高、体重)
14、,升迁路线等。,3、职等标准职等是指工作性质不同,而难易程度、责任轻重、所需资格条件相当的职级所列之等。职等能够表示不同职系的职位之间的关系,使之相互比较,不表明各职系之间职级的职责和所需资格条件的相同程度。划分职等的目的在于谋求各职系之间待遇的平衡,实现“同工同酬”。虽不属同一职系的职位,凡列为同一职等的职位,其工资标准是一致的。,职等标准是叙述一职等的难易程度、责任轻重及所需资格条件的书面文件,通常由三部分构成:(1)一般叙述,指开头部分的叙述,通常以“本职等所包括之职级”开头,接着说明本职等与职级之间的监督关系,以及处理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2)职责程度叙述。以所需创造力、与人接触的
15、范围与目的、职权行使的范围与影响等因素,来叙述该职等的程度高低。(3)所需资格的叙述,包括录用资格与能力两个部分。前者包括任用资格和应考资格;后者包括领导能力和行政能力。,三、公务员职位分类的原则和内容(一)公务员职位分类的原则1、兼顾的原则2、适用原则3、渐进原则4、动态原则5、法制原则,(二)公务员职位分类的内容1、设置职位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确定职能、机构、编制的基础上,制定职位说明书,确定每个职位的职责和任职条件,作为国家公务员的录用、考核、晋升等的依据。 公务员法第十四条规定,根据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我国的公务员职位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
16、法类等类别。,(1)综合管理类(2)专业技术类只对专业技术本身负责的纯技术性;低替代性;技术权威性。,(3)行政执法类行政执法类是指在工商、税务、质检、环保等履行社会管理与市场监管职能的行政执法部门中设置的公务员职位类别。,意义:设置行政执法类职位,是建立一线公务员执法队伍的长效约束机制的需要;可以更好地激励一线执法公务员;设置行政执法类职位,与中央所确立的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政府机构改革原则是一致的,容易落实执法责任追究制。,2、设置职务:国家行政机关根据职位分类,设置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领导职务是指在各级行政机关中,具有组织、管理、决策、指挥职能的职务。公务员法第十七条规定,综合管理类的非领导职务是指以下几类职务:办事员、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研员(以前叫助理研究员)、调研员、副巡视员(以前叫助理巡视员)和巡视员。办事员、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是原来就有的,副调研员、调研员、副巡视员和巡视员是新增的。综合管理类以外其他职位类别公务员的职务序列,根据公务员法另有规定。,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的对应关系,我国的公务员职位共分为两大类.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