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五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十五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第二节 心理健康检测与档案的建立第三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一、心理健康的概念二、心理健康的标准三、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一、心理健康的概念,(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健康的定义(一) 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WHO),1948,健康的定义(二)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美国学者恩格尔,20世纪70年代,健康的定义(三) 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等四个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WHO,21世纪以来,心理健康的定义 个人生活
2、、适应上所表现的和谐状态,或者说是指一个人没有困扰足以妨碍其心理效能和心理发展的状态,(二)心理健康的意义 1.心理健康有助于防止身心疾病 2.心理健康是学习、工作的重要保证 3.心理健康是一个民族振兴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二、心理健康的标准,(一) 心理健康的一般论述 心理健康水平的判定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判断人的心理健康必须考虑人的年龄、性别、社会身份、情境、社会文化等等因素。一样的行为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甚至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里,都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提出的判定心理健康与心理正常与否的基本标准是同等条件下大多数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一般模式,也就是“社会常模”。,1)一般
3、常态心理者 表现为心理经常愉快,适应能力强,善于与别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动,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 2)轻度失调心理者 表现出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有些吃力。若主动调节或通过心理辅导专业人员帮助,可恢复常态。,3)严重病态心理者 表现为严重的适应失调,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如不及时治疗就可能恶化,成为精神病患者。严重的病态心理称为心理疾病。有心理学家提出了心理健康“灰色区”的思想。,美国学者坎布斯的四种特质 马斯洛和密特尔曼的十条标准 我国学者张声远的三条标准,(二) 心理健康的标准 1.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2.正确评价和悦纳自己 3.接
4、受他人,善与人处 4.乐观进取,反应适度 5.智力正常,人格完整 6.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三)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1)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不能等同。 2)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一种连续状态。 3)心理健康的状态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人的成长、经验积累、环境改变等因素动态变化的过程。 4)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是从人的优秀的心理素质中综合出来的具代表性的特征,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境界。,三、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一)生物因素 1.遗传因素 2.病毒感染与躯体疾病 (二)社会因素 1.生活环境因素 2.重大生活事件与突变因素 3.文化教育因素,(三)心理
5、因素1.情感因素 2.个性特征 3.心理冲突,四、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分析,(一)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2001年,由北京师范大学沃建中博士主持的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公布了对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的结果。 从总体来看,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比例在80%左右,而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都在5%以下。,(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小学生常见的发展性心理问题 (一)入学适应不良问题 一是行为表现,如课间追打皮闹、缺乏礼貌、不合群、不能区分男女厕所等; 二是学习表现,如上课不注意认真听讲、做小动作、课堂上随意讲话、上课时偷偷摸摸吃
6、零食、没有提前预习的习惯、作业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执笔的姿势不规范、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学习兴趣丧失、学习成绩不良等等; 三是情绪障碍,如焦虑、恐惧、抑郁、孤独、自我评价下降、产生自卑心理等等。,(二)学习心理问题 1.学习疲劳 学习疲劳是指学生连续学习以后效率下降的一种现象,分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两大类。生理疲劳包括肌肉疲劳与神经系统疲劳。 实验研究表明,疲劳与学习效率成反向关系,即人越疲劳,学习效率越低。因此,要注意预防中小学生的学习疲劳。,2.学习焦虑 焦虑是指一个人的动机性行为遇到实际的或臆想的挫折而产生的消极不安的情绪体验状态。学习中的焦虑与学习的成功与失败、学习评定的体验紧密相关。
7、3.厌学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因而经常逃学或旷课。厌学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即学生完成一定学习任务的速度和质量降低。,(三)人际关系失调问题 中小学生人际关系失调常常表现为人际冲突,如亲子关系紧张、师生关系紧张、同学关系紧张等,也可表现为人际交往困难、孤独等。 导致中小学生人际关系失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错误的人际认知。 二是不良的人格特点。 三是缺乏交往技能。,(四)不良人格问题 1.偏激 2.嫉妒 3.自卑 4.孤僻 5.神经质,二、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一)智力缺损
8、 智力缺损(intellectual deficiency)又称精神发育迟滞或精神发育不全,是指智力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同时伴有适应行为缺陷。 (二)多动症 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行为问题。这类患儿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家长和教师感到没有办法。,(三)神经性厌食症 神经性厌食症,又称为厌食症,是患者自己有意造成的体重明显下降至正常生理标准体重以下,并极力维持这种状态的一种心理生理障碍。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女性。 (四)学习困难综合症 学习困难综合症(Lea
9、rning Disabilities)是一种学习技能的发育障碍。这类儿童并非呆傻或愚笨(IQ都在70以上),而是从发育的早期阶段起,获得技能的正常方式受损,表现在阅读、计算或绘画等单一方面的能力低下,而其他技能均正常。所以,他们常出现某一门功课的成绩好,而另一门成绩差的偏科现象。学习困难儿童在小学生中比较多见。,(五)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是指持久(至少6个月)而且反复的社交紊乱、攻击或挑衅的品行模式,严重违背对相应年龄的社会期望,因此比普通儿童的淘气或青少年的逆反行为更严重。 (六)神经症 神经症又名神经官能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虚症、恐惧症等等。,第二节 心理健康检
10、测与档案的建立 一、心理健康检测概述 二、心理健康检测的种类 三、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一、心理健康检测概述 心理健康检测主要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评估人们的心理状况、心理差异及行为表现,并确定其心理健康问题的性质和程度,心理健康不同于医学诊断: 心理健康检测的对象是一些没有严格标准的心理量,而医学诊断的对象比如体温、血压等,都有一定的标准值 心理健康检测所提示的人们的偏态不会像医学那样严格分类,只能归入某一种类型的心理与行为偏态中去。而医学诊断的结果总是要确定患者的一种或几种病症,心理健康检测是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神经生理学等多种水平和程度上进行的,它要从横向和纵向提示被检者的心理障
11、碍和行为偏态的多种原因 心理健康检测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比医学诊断余地大,心理健康检测不但要指出被检者的缺陷和偏态,同时还要指出其良好品质 个别差异在心理健康检测中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同样是学习效果差,因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原因,开展心理健康检测对学校教育工作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了解状况 开展教育 提高水平 预测与防范异常,二、心理健康检测的种类 (一)一般检查 身份资料: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民族,素质资料: 受教育情况(受教育的经历、在校的学习成绩、奖罚情况) 人际关系情况(在家庭、邻里、学校中与人相处是否和谐,在学校适应集体生活情况) 个性特点情况(个人的兴趣、爱好、
12、气质、人格特征等情况,以及环境、教育因素对个体人格特征的形成所起的作用) 健康情况(身体发育是否正常,当前生理状况,比如神经系统等),既往病史:曾经患过哪些严重疾病,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脑外伤等,家庭情况:父母的职业、年龄、文化程度、人格特征、教养态度、家庭的主要成员及之间的相互关系、家庭成员中有无心理疾病等,现病史:当前发现的心理异常表现,可能的诱因,初期情况及后来变化情况,表现特征、程度、发生的环境和背景情况等,(二)神经系统检查 范围较广 目的是预测脑器质性障碍和了解脑器质性功能障碍的性质和程度 多采用操作行为方面的测验以测定人的智力、感觉运动技能、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反应速度等
13、例如,霍尔斯特德里坦神经心理学成套测验,(三)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是一种心理学的具体技术,是对人的个别差异心理与行为进行标准化测定的一种手段。 智力测验 人格测验 评定量表,智力测验 智力测验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健康诊断技术,它不仅能够对学生的智力水平的高低做出评估,而且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与心理健康问题有关的其他心理异常问题。同时智力是否正常也是判别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之一。 韦克斯勒量表,人格测验 人格测验是评定个性心理特征的一种技术。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评定量表 评定量表是心理健康检测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评定量表具有一定的客观标准,
14、不论是何人、在何时和何条件下评定,都可以根据这个标准来搜集资料,作出等级评定,因此所得结果比较客观。 按目的分;按使用对象分;按内容分;按对象年龄分;按症状分,应用心理测验的注意事项 要有针对性 要确保测验结果的可靠性 规范施测 注意心理测验的复杂性 避免滥用心理测验,三、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 意义重大:不仅有利于个人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排除与治疗,还有利于咨询人员总结、积累经验,不断提高咨询效果。,心理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 个人简历(学习、行为、疾病史等) 家庭成员情况(职业、残缺、疾病史等) 个人心理特征 心理健康检测情况(各种心理测验结果、分析等) 咨询记录(次数、每次的情况记录、转介情况
15、等) 附属材料(近期的情况、日记、自传等),第三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一、什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内容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 2.现实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
16、4.差异性原则 5.活动性原则,(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1.学生心理健康维护 (1)智能训练 (2)学习心理指导 (3)情感教育 (4)人际关系指导 (5)健全人格的培养 (6)自我心理修养指导 (7)性心理教育,2.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 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而开展的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育内容,多属矫治范畴。 3.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的开发,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与方法,(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1.渗透在学科教育中 2.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活动课 3.加强班主任工作 4.开展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 5.重视家庭教育,开设家长学校 6.其他途径,(二)学校
17、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说服教育法 2.情景熏陶法 3.情绪感染法 4.榜样示范法 5.讨论法 6.行为实践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认知,唤起学生自我认知、自我保健的初步意识;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充分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预防和矫正学生的心理偏差和心理障碍; 启发学生通过自我教育使其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中心任务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既提高
18、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又实现对有心理障碍和疾病的预防、咨询、矫治,使学生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包括: 第一,提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作用规律,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方法,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和谐地发展 第二,指导学生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解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第三,向学生、教师、家长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唤起心理健康的意识,从而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氛围。,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一)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帮助学生认识影响学习的认知方面的因素和非认知方面的因素, 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增强学习技能 形成正常的学习目的,激发兴趣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
19、惯,掌握应试技巧 解除考试焦虑以及科学用脑,(二)人格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自我意识教育 情感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自我意识教育的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概念、自我意识,提高自尊、自信水平及自我接受程度 形成正确的自我形象,真正做到自我认识和悦纳自我 发展高自我价值感,能更有效地进行自我协调、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 推动学生自我意识向更高阶段发展,情感、意志品质教育目标: 指导学生不断培养和体验积极的、愉快的、振奋的情绪,都会学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不良的情绪,保持适宜和稳定的情绪,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技能,使其情感得以健康的发展; 指导学
20、生学会正确对待挫折与失败,不断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和自信心,尤其是面对生活中各种困难和意外的心理能力; 矫正学生不良的意志,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三)社会与生活适应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教育 休闲生活与消费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教育: 帮助学生分析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及人际关系不良的原因 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发展交往技能,休闲生活与消费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了解学生休闲生活与消费现状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休闲观和消费观,(四)升学与择业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了解学生升学、择业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 了解社会职业的特点与职业需求 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模
21、式 (一)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模式 1.课程模式 主要采用开设专门课程和讲座的形式,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2.咨询心理辅导模式 是最早出现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出发点是主张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关注青少年的各个方面的健康成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实质是在教师协助和指导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是一种自下而上配合学校教育的活动,学校心理辅导要遵循以下原则 辅导对象:全体和个别相结合 辅导目标:防治与发展相结合 辅导功能:帮助与自助相结合 辅导关系:尊重与理解相结合 辅导方法:疏导与聆听相结合,咨询心理辅导的形式包括: 学科辅导 游戏辅导 小组辅导 个别辅导 训练辅导,3.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 是一种
22、以全体学生为对象,采用多元化的辅导措施,为学生提供一些成长必需的经验,以达到发挥学生的自我潜能、完善个人人格为主要目标的辅导活动。,发展性心理辅导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以前摄性干预为主,反应性干预为辅 以任务目标的形式而不是以矫正问题的形式提出,强调辅导的发展性与教育性,但也不忽视矫正性工作,4.心理教育综合课模式 是主张协同教学,即把心理教育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把心理教育课程纳入课程结构的核心之中,使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联结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新课程结构,增强其整体性、协同性和人性,使长期被人们所忽视的心理教育成为可操作的内容,变成广大师生的自我教育行为。,5.测评指导、训练
23、优化、整体发展模式 所谓“测评指导”,是指采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测评指导系统,建立学生心理素质档案作为学生素质发展的动态监控系统。 所谓“训练优化”,是指根据CIP协同发展理论编写的心理教育课教材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优化指导丛书和以心理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三维课程体系是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操作系统。,(二)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 理论上的导向机制 管理上的制约机制 家庭、社会的渗透机制 教师队伍的保障机制,思考题 1.什么是心理健康?哪些因素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2.你是怎样看待心理健康这一问题的?怎样才知道自己心理是否健康? 3.试结合自己的专业谈谈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学校推行素质教育有何意义?,